第七十九章 圖謀東北
次日一早,,公孫修便攜同鄧艾,、柳傳,,以及大批扈從,,前往襄平,。眾人一路上沒有耽擱,,馬不停蹄,,僅六日就回到襄平,。
他一回到王宮,,便召集賈范,、倫直、楊祚,、卑衍,、公孫衍五人上殿。
鄧艾,、柳傳兩人分從左右侍立,。
賈范率先出列,沉聲道:“王上,,眼下高句麗,、扶余二國聯(lián)盟已然生出間隙,我等大軍應當開拔,,將其徹底的擊潰,。”
公孫修點了點頭,,回望諸將,,楊祚、卑衍這樣的武將滿臉喜色,,在他們看來,,只要有仗可打,,便有軍功賞賜跟榮華富貴。
畢竟,,開疆擴土是武將一生的榮耀,。
楊祚笑道:“王上,末將愿往高句麗,,伐盡敵軍,,擒得東川王首級而歸?!?p> 公孫修笑道:“東川王的首級,,孤早晚要將其從千里之外提回來,懸之東門,,震懾異族,。讓其知道什么是大國重威,現(xiàn)在只不過暫時寄存在他的脖子上,?!?p> 楊祚熱血上涌,說道:“臣一定竭盡所能,?!?p> 鄧艾登時有些急了,暗想:“王上明明將東征一事交給我的,?”
好在下一刻,,公孫修擺了擺手,對楊祚說道:“此次東征,,由孤親征,,鄧艾為帥,你呢,,留在燕國守護,。咱們雖然向魏國稱臣,不屬管轄,,可幽州的毌丘儉尚駐防重兵防著我們,。此次東征,兵力要分走一部分,,燕國本土空虛,,不可不防。你也算是老將了,,留此防守,,孤甚是放心?!?p> 楊祚不禁垂頭喪氣,,可王上的話又讓他提振起來,,點頭道:“王上放心,末將必死守后方,,不讓毌丘儉過來摻和,。”
公孫修回望鄧艾,,后者露出感激的笑容,,輕輕地點了點頭。
賈范皺眉道:“王上乃是一國之君,,御駕親征之事,,未免太過兇險,。萬一出了什么閃失,,我大燕群龍無首,何以當之,?以老臣之見,,不如只派將士開拔,王上留在后方,?!?p> 公孫修可不是心血來潮,此戰(zhàn)關系著增加遼東人口的增加,,不僅要重創(chuàng)高句麗,,還要滅其王族,遷高句麗百姓填充燕國,。
這樣的戰(zhàn)役決非易事,,跟司馬懿交戰(zhàn)那是以逸待勞,等著敵軍從四千里之外進入遼東決戰(zhàn),,無須長途奔襲,。
而現(xiàn)在燕軍要橫跨千余里,直撲高句麗的丸都城,。
他搖頭一笑:“此戰(zhàn)不打出一場大捷,,燕國雄威難展,不把這些個彈丸小國給滅了,,留著后患無窮,。孤御駕親征,也能提升不小的士氣,?!?p> 賈范苦笑一聲,“燕國可戰(zhàn)之兵,,加上去年所擒獲的俘虜,,也不過四萬之兵,。咱們還留大部分兵力防幽州的毌丘儉,王上所能遠征的大軍,,恐不足二萬人,。”
若是國力不濟,,或者糧草短缺,,還沒到目的地就撤回來了。隋唐時期可是費了老大勁才把高句麗滅掉,,尤其是隋煬帝楊廣,,三征高句麗所動用的兵力達百萬之眾,都不能把高句麗給滅了,。
當然,,這可不能說明高句麗比當時的大一統(tǒng)隋朝強大。
楊廣本人好大喜功,,動用百萬大軍從遼西走廊而來,,管百萬大軍的吃喝拉撒就是一樣大事,冗長的后勤輜重運輸能把隋朝給拖垮了,。也是正因楊廣不顧一切的“三征”,,導致隋朝光速式衰敗,敲響了硝煙四起的反隋起義,。
公孫修僅有二萬部隊,,可他認為并不是問題。
自己雖無楊廣的百萬之師,,可高句麗也決非四百年后那個吞并扶余,,統(tǒng)一百濟、新羅的巔峰狀態(tài),,當時據(jù)考證高句麗擁有六十萬大軍,,楊廣又是胡亂指揮,又是遠征疲憊,,自不可能擊潰得了高句麗,。
現(xiàn)在的高句麗并未發(fā)展起來,跟扶余國,、鮮卑兩大勢力首鼠兩端,,人口僅有三十萬人口,三大勢力之間也就呈現(xiàn)狗咬狗的局面,。自己只要利用好三大勢力之間的矛盾,,打破他們的松散聯(lián)盟就會簡單許多。
若是四百年后,中國依然還會誕生隋唐兩朝的話,,楊廣,、李世民一定會感激自己這個解決邊患的偉大帝王。
說到正史上,,毌丘儉就曾經(jīng)擊敗高句麗,。
司馬懿聯(lián)合高句麗部隊滅亡了公孫氏一族,遼東陷入邊防空虛,,東川王趁機準備霸占遼東,。毌丘儉當即率軍沖殺,把高句麗部隊追至丸都城,,把整個丸都城都搗毀了,,東川王逃至沃沮,直到七十年后才重新建國,。
現(xiàn)在的歷史已經(jīng)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公孫氏沒有滅亡,這是最大的希望,,遼東就不會被異族侵略,。
公孫修翻看了一下奏折,,有關于今年的糧食收成,、輜重部隊、軍械武器之類的,。糧草方面并無問題,,大軍雖然從襄平進發(fā),可糧草已先行一步運至樂浪,、帶方二郡建立倉庫存儲,,其就地的太守也要備足供給軍隊所需的糧草,糧草只要不被敵軍切斷就沒有問題,。
輜重部隊則是征調(diào)民夫,,二萬大軍遠伐高句麗,所需要的輜重部隊起碼也要四萬人,,此戰(zhàn)也是極其耗費人力物力的,。
北宋時期的沈括就曾經(jīng)推算過,假設若一個民夫背六斗米,,士兵自背五日干糧,,只供應一個士兵的糧食軍需的話,可進軍十八天,,若計回程,,則只能進軍九天。三個民夫供應一個士兵,單程可進軍三十一天,,回程則十六天,。
沈括也記載了用牲畜運糧的效果:“若以畜乘運之,則駞負三石,,馬,、騾一石五斗,驢一石,,比之人運,,雖負多而費寡,然芻牧不時,,畜多瘦死,,一畜死,則并民負棄之,,較之人負,,利害相半?!?p> 若是用牲畜托運糧食,,駱駝能背三石糧草,馬跟騾子跟一石五斗,,驢子則只能背一石,,相比于以人運糧,攜帶的糧食雖然多了,,可如果沒及時給牲畜喂草喂水,,牲畜多會死亡。一個牲畜死掉,,馱負的糧食也只能跟著遺棄,,相比用人背扛,有利有弊,,利害均半,。
公孫修知道這一場如不能勝,燕國的損失幾乎等同于亡國,,一場失敗的戰(zhàn)爭所導致的后果,,決非只是數(shù)萬將士戰(zhàn)死沙場那樣簡單。一是國內(nèi)貧瘠,,農(nóng)民起義,,二是內(nèi)外不軌,試圖分裂或者取代,。
隋朝亡于三征高麗,,給了起義反隋的基礎。
明朝雖亡于崇禎,實亡于萬歷,。萬歷三大征耗費了大明的國力,,最終導致傾覆。雖然萬歷后隔了二十幾年才滅亡,,可卻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此戰(zhàn)必須勝,不許敗,?!?p> 公孫修心想這一戰(zhàn)雖然要掏空家底來打,這也沒辦法,,畢竟遼東本來就是貧瘠之地,,登記戶口明面上只有四十萬,還有大量人口附在豪族手上,,幾乎每一戰(zhàn)都是掏空了打,。
他暗自想到:“若論整個漢末三國,最厲害的當屬曹操,。雖說順風浪,、逆風逃,一生中勝仗頗多,,敗仗也不少,,可曹操依舊是曹操,留下來的基礎仍是三國中最強大的帝國,?!?p> 公孫修可輸不起一場大規(guī)模的戰(zhàn)役,,燕國若是輸了,,三大勢力都會進兵蠶食遼東,更別提幽州的毌丘儉還在一旁虎視眈眈,。他暗中尋思:“這仗便算是贏了,,也彌補不了損失。打出國威只是面子上的東西,,填飽不了肚子,,這一戰(zhàn)要是贏了,要把高句麗的金銀珠寶,、男女人口跟土地都給占據(jù),,弄回來個七八萬人口,戰(zhàn)爭的損失跟獲利才能一并補回來了,?!?p> 鄧艾道:“王上,臣以為二萬人足以,目前高句麗跟扶余國之間生惡,,早晚必有戰(zhàn)爭,。且高句麗去年征遼東,毀去大半兵馬,,已是強弩之末,。出兵將其滅之,并不算難,。等雙方發(fā)生戰(zhàn)役,,王上出兵先滅高句麗,再逐鮮卑,,扶余國若愿臣服,,則一并收之,若是不愿臣服,,那就直接攻滅,。”
公孫修深以為然,,這也是最初擬定的戰(zhàn)略,,笑道:“能將這三個夾纏不清的勢力給滅了,我大燕疆域遼闊,,‘雄雞之首’可就盡在手中,。”
鄧艾一愣,,不明白王上口中的“雄雞之首”是什么意思,?
他隨即想起目前還沒有現(xiàn)代版圖的概念,自己這個雄雞之首,,自然是將東北三省納入版圖,,不就是雞首么?他笑道:“孤昨日做了一個夢,,夢見我燕國疆域跟高句麗,、鮮卑、扶余三大勢力的疆域連起來,,隱隱有雄雞之首的感覺,,故有此感?!?p> 鄧艾這才明白過來,,當下點了點頭:“天有所預,故降吉兆,,看來王上東征一事,,合乎上蒼之佑,。”
“士載,,我軍要以千里之遙進軍,,中途耗費極大,時間又緩,,不知你有何高見,?”
公孫修詢問道。
鄧艾道:“微臣覺得:可先致書迷惑,、撫慰東川王跟扶余國,,以慢其心。再讓五千前軍輕裝便行,,攜帶干糧出發(fā),,輜重部隊則從后面跟上。只要前軍趁敵軍尚未反應過來之際,,將其引兵破之,。若能據(jù)一地自守,那是皆大歡喜,,若是不能據(jù)城而守,,可隨時后撤跟輜重部隊匯合,免得大軍斷糧,?!?p> 他呵呵一笑,點頭道:“這倒是不錯,。士載,,此計若成,你居首功,?!?p> 鄧艾的作戰(zhàn)計劃永遠就在于出其不意,詭異莫測,。歷史上的滅蜀之戰(zhàn),,他以偷渡陰平的天才想法,突襲了成都,,嚇得劉禪向魏國投降,正在劍閣抵御鐘會的姜維差點沒一口老血噴出來,。
聽得燕王的夸獎,,鄧艾只是淡淡一笑:“不敢,有王上坐斷東北,,微臣只不過是聽從指揮罷了,?!?p> 公孫修一笑,道:“今日孤有兩份大禮要送給你,,鄧艾聽令,。”
鄧艾精神一振,,當即從旁閃出,,跪伏于地。
他朗聲宣布道:“這第一份大禮,,孤加封你為大將軍,,賜良田千畝,絹絲千匹,,賜萬錢,。”
此言一出,,楊祚,、卑衍均露出不服氣的神色,他兩人怎說也是兩朝元老,,抗擊司馬懿的交戰(zhàn)中也是舍生忘死,,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才分別封了前將軍跟后將軍,。鄧艾一介俘虜,,尚未立功,加封大將軍之職,,未免太過,。
賈范跟倫直倒是不反對,鄧艾雖未立功,,可其諫言精彩至極,,也并不是只會打仗的武將,安邦治國頗有一套,,居大將軍位置綽綽有余,。
公孫修瞧在眼里,瞥了楊祚,、卑衍兩人一眼,,正色道:“孤向來是賞罰分明的,二位將軍若有不快,,不妨直說,。”
楊祚,、卑衍連稱不敢,,忙道:“王上哪的話,,末將一切聽從,怎可能有何不快之處,?”
心想若是東征戰(zhàn)事不利,,鄧艾早晚會被換下來,由他兩人頂上,。
公孫修微微一笑,,不去理會二人,道:“至于第二份大禮,,則是你的親屬家眷,,孤已派人接了過來?!?p> 說罷,,向身邊的親兵衛(wèi)士抬了抬下巴,那親兵衛(wèi)士快步出了殿外,。不到一會兒,,鄧艾的長子鄧忠、次子鄧俞都帶了上來,。
鄧忠目光有神,,臉龐剛毅,弱冠之年,,生得跟他父親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鄧俞年僅十五歲,臉上稚氣未脫,,眼睛小心的打量著四周,。
鄧艾驚喜交加:“忠兒,俞兒,?!?p> 父子三人相擁在一起,喜極而泣,。
鄧忠抬起頭來,,有些不敢置信:“父親——咱們,咱們?nèi)胰硕家积R到燕國來了,,王上給我們安排了宅院跟傭人,,都住在襄平城里?!?p> 鄧艾摸了摸兩個兒子的后腦勺,,輕聲道:“你我父子三人,今后要好好的為王上效勞,。你們先出去吧,,眼下正值早朝,不可因我們的家事耽誤了國事,?!?p> 鄧忠、鄧俞點了點頭,,怯生生地望了眼端坐在上方的燕王,,情不自禁地生出欽佩之意,兩兄弟磕了個響頭后,,施然退出殿外,。
公孫修心下暗喜,心想:“鄧艾是難得的名將,,鄧忠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且年齡尚幼,可作為儲才,?!?p> 一方面,接鄧艾全家老小到燕國,,第一個的原因是解決他的后顧之憂,,避免司馬懿得知后加害他的親人。
至于第二個原因,,公孫修現(xiàn)在可是把兵權(quán)交給他一部分,,手握兵權(quán)的大將定要把親屬留在都城做人質(zhì),這是必然的,。再者說了,,鄧艾在歷史上的表現(xiàn)來看,滅蜀國后居然不先通過司馬昭就給群臣封賞,,已犯了專擅之罪,。
令狐沖啊沖
4000字大章,一章頂兩章,,不拆成兩章了,。 兄弟們,推薦票,、月票,、點幣打賞各種嗷嗷待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