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補天遺冊
一個又一個的故事,陳洞明一直講了足足兩個時辰,,又在趙常家中吃了頓晚飯這告辭離去,。
他走的時候,街鳴鼓已經(jīng)響起,,宵禁馬上就要開了,。不過,因為知道自己這位義弟乃是修行中人,,有法術(shù)傍身,,再加上明日玄都觀還有早課,所以趙二郎并沒有留其在家中借宿,。
送別這位長輩,,天色將晚,趙常本欲洗漱沐浴一番便上床就寢,。然而,,或許是那位陳四叔講的故事太過傳奇的緣故,趙常的精神頭實足,,直到沐浴完畢也無甚睡意,。
于是,他便點起了燭火,,拿起這兩天常常翻閱的那本《范氏家書》看了起來,。一晚上聽了恁多傳奇,再看看這本充滿人間煙火氣息的書籍,,倒也算是兩得益彰,。
四叔送的那顆青魚石還沒被做成配飾,此時趙常正好一邊翻書,,一邊拿著它把玩,。
因為這顆青魚石是從有些道行的魚妖身上取來的,自帶水屬之性,,所以握在手中讓人感覺頗為清涼,。趙常看書的時候,,握著這顆青魚石,,整個人非常容易就達到了平心靜氣的狀態(tài)。
大約過了一個多時辰,這本書雖然最近時長翻看,,可趙常還是頭一次看得那么認真,。不僅記下了書中的許多細節(jié),而且還觸類旁通聯(lián)想到了其它一些方面,。
“這顆青魚石在手,,還真的是方便讀書,”他心里不由得感慨著,。算了算時辰,,趙常覺得已經(jīng)夠晚了,明日還得去溫習(xí)算學(xué)功課,,于是便闔上書本準備上床休息,。
那顆青魚石,則被他隨手放在了《范氏家書》的封皮上,。只是,,剛站起身想要掐滅燭火,眼睛不經(jīng)意間掃向書案,,趙常卻發(fā)現(xiàn)了一件令其感到大為驚訝的事情,。
“這……”
原來,他剛剛放在《范氏家書》上的那顆青魚石,,此時就像是一塊正在融化的琥珀,,正在一點點地軟化成了一種膏狀的物質(zhì)。而且,,這種物質(zhì)還浸潤到了《范氏家書》的書頁之中,。
“……糟糕?!币驗閾?dān)心會融化的青魚石會將這本奇書上的文字洇染損毀,,所以趙常連忙伸手想要將其拿起來丟到一旁。
可誰成想,,他的手指剛剛觸及到融化的青魚石,,指尖卻突然傳來了一種像是被針扎到才會感覺到的酸脹痛感,仿佛有一股電流通過指尖傳導(dǎo)到他的身體里面,。這突如其來的異狀,,讓趙常心頭遽然一緊,潔白如玉的骨刺嗤的一聲就刺破皮膚,,從其指節(jié)處彈了出來,。
好巧不巧,從其指節(jié)處流出來的幾滴鮮血,,正好滴落到了那塊正在融化的青魚石上,。頓時,,股比之前還要強烈數(shù)十倍的電擊感順著指尖就傳了過來,趙常的腦子嗡的一聲,,驀地有些失神,。
他的視角中浮現(xiàn)出了一團水墨陰影,接著,,那些陰影更是化為一幅極為驚艷的畫面,。
……
煙波浩渺,水光滟滟,。
一個披著長發(fā)、著白袍,、赤著雙足的男人行走在高高的云端,,他面無表情,只是偶爾會低下頭俯視一眼腳下的大澤,,以及在大澤周圍生活著的人類族群,。
那些人類之中,偶有能夠看到他的,,只是瞧見就會跪倒在地口呼其名號來表達敬意,。
“云中君!”
趙常似乎也聽到了那些人類的祈禱聲,,而且他似乎也能夠借用那位云中君的視野,,因此他看清地面上的人類模樣。
那些人有的穿著用獸皮縫制的衣服,,有的干脆就用簡單的樹葉來遮蔽身體,;他們居住的房屋,則全都是一些連瓦當(dāng)墻磚都沒有的茅草房,;更為奇怪的是,,他們村落周圍竟然沒有太多耕種過的土地,就好像一整個村子的人都只是靠采摘野果,、捕魚狩獵來維持生計,。
看到這些怪模怪樣的人,趙常先是心中疑惑,,然后才驀地明白過來——這些人絕對不是現(xiàn)在的大景人士,,甚至不是前朝之人,而是生活在上古蒙昧?xí)r期的古人——他所看到的這幅景象,,其實是上古時期的一個片段,。
想到這里,趙常不由得對“云中君”產(chǎn)生了一絲印象,,他回憶起這個稱呼其實是古楚云夢大澤中的一位云神的名號,。
而就在這時,,這位在云間行走的神人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于是從白袍的腰帶上解下了一塊翠綠色的魚狀玉佩,,然后又將其丟入腳下的大澤之中,。
俄而,云中君繼續(xù)邁步向前,,仿佛自己剛剛做的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噗通——
伴隨著耳邊傳來的清晰入水聲,趙常眼前的景象就像是走馬燈式地開始飛速旋轉(zhuǎn),。剎那間,,滄海桑田,煙波浩渺的云夢大澤一分為三,,大量的村落和人煙出現(xiàn)在此間多出的肥沃土地上,。
此時,那位云中君已經(jīng)不見蹤跡,。
不過,,趙常的視角并沒有隨之消失,反而是聚焦在了那塊被云中君丟落云端的魚形玉佩上面,。
不知道過了多少年,,原本沉落于湖底的玉佩,已經(jīng)變?yōu)樘稍谝粭l河水中,?;蛟S因為神人的意念萬古長存,所以這塊玉佩仍舊鎮(zhèn)守著其身處的水域,,不讓洪澇等災(zāi)害威脅到河邊的人類,。
又不知過了多少年,河邊的那個村落里有人為河神修了一間廟宇,,有許多人進廟祭拜,。
一代又一代,就這樣又過了數(shù)百年,,村人的祭祀活動終于由量變引發(fā)了質(zhì)變,。某一日,那塊魚狀的玉佩突然就化為了一條青魚,,可以在河水之中自由自在地覓食,、徘徊,乃至嬉玩,。
只不過,,它最喜歡做的事情其實是靜靜待在河邊,聽那些來這邊漿洗衣服的村婦們聊一聊村子里的家長里短,。通過傾聽,,它知道了現(xiàn)在這個村子雖然已無水患之虞,,但是人們過得并不如意。
徭役,、攤牌,、農(nóng)稅,就好像三座大山一樣,,壓得這個村里的男女老少喘不過氣來,。只有偶爾有商船路過十八險灘,不幸傾覆,,村人們才能靠打撈些從上游流下來貨物來賺點“外快”,。
這條大青魚乃是由云中君的玉佩,再加上村人的香火,,方才化形出來的精怪,。因此,它既不通人情世故,,又不太懂善惡之別。
它只是懵懵懂懂地知道,,云中君之所以將其投入大澤,,就是想要庇護一下周邊的凡人。
于是乎從那日起,,這條大青魚便依仗水法或傾覆,,或逼停,總之?dāng)r截了不少往來的貨船,。不過,,它也不曾害人性命,只要那些貨船上的貨物落入水中,,它便會收了神通,。而且,若是遇到不通水性的落水者,,大青魚還會將其托起送到岸邊,。
正是因為如此,河神顯靈的說法,,在周圍的河邊村落之中廣泛地流傳開了,。與此同時,不少村人都靠打撈落入河中的貨物,,獲得了一些好處,。一來二去,他們也會主動提醒那些過往的船家,,想要平安地過河就得用貨物祭祀水中的河神,。
只是不湊巧,,大青魚此生逼停最后一艘運木材的貨船時被陳洞明撞見,后者是個急性子的得道高人,,直接借用大禹麾下那位降服水怪巫支祈的庚辰老爺符令,,將其咒殺。
村人看得這一幕,,心神大懼,,敬陳洞明為神人;貨船上的人解了困厄,,連同船老大帶船丁在內(nèi)的所有人,,全都稱贊陳洞明為義人。
唯有這條大青魚,,不僅葬送了性命,,還在死后背上了為禍一方的罵名——可它自覺之前做的那些事情,出發(fā)點是因為聽從云中君的令旨,,想要讓那些村人過得好一些,。
它那么做了。
那些村人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它被人咒殺,。
那些村人和行舟之人全都拍手稱贊。
它僅存在青魚石內(nèi)的一絲殘魂,,留下了許多不解,、矛盾、疑惑……以及委屈,。
……
不久之前,,趙常從那位四叔處聽來了一個故事??涩F(xiàn)在,,他卻用一種玄奇的方式,觀看了那則故事的另外一個版本,。
趙常心中不由得感慨:“大青魚以惡行為善,,雖然出發(fā)點是好的,但就好像是飲鴆止渴,,終歸是不得善終,。至于說那些村人,他們仰仗著大青魚改善了生活并且助長了它的惡行,,為惡雖然不大,,但也是助長了惡念的生長。欲壑難填,,若是繼續(xù)發(fā)展下去,,說不定會做出何等惡事來,。”
即便這件事情發(fā)生在距離順京城千里之外的地方,,本質(zhì)上與趙常沒什么關(guān)系,,可是反思之后他卻也覺得自己得到了一個警醒:“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p> 而當(dāng)他想到這句話的同時,耳邊突然好像傳來了一個虛無縹緲的聲音:“善,?!?p> 驀地,趙常的心神就從幻景之中脫離開來,。他連忙低頭再看那本《范氏家書》,,卻只見書冊封皮上的青魚石早就沒了蹤影,不過有一行暗金色的篆字在封皮上一閃而過,。
“《補天遺冊》,?”趙常眼神銳利,在字跡消失之前,,識清了那行文字是什么,。
他伸出手摸了摸這本書,只覺這本書的封皮似乎由內(nèi)而外隱約透出一股清涼,,就好像之前握著青魚石時候的感覺。不僅如此,,原本古舊的紙張上面,,仿佛還出現(xiàn)了細小的鱗片狀暗紋。
接著,,他又翻開這本書,,想要看看書頁里面有什么變化。結(jié)果,,他發(fā)現(xiàn)前面那些記載著各種資生之術(shù)的內(nèi)容倒是無甚變更,,只是這本書的最后面憑空多出了一頁。
他剛一翻開這頁,,就看到紙上畫著一條魚——不過不是什么大青魚,,而是一條錦鯉。
旁邊有詩云:小亭低瞰小池邊,,日日春風(fēng)醉管弦。盤礴好窮詩世界,登臨疑是水神仙,。玉萍掩映壺中月,錦鯉浮沉鏡里天,。芍藥牡丹歸去后,花開十丈藕如船,。
“……錦鯉浮沉鏡里天,。”感受到這首詩的韻味,,趙常不由得低聲念了一句,。
誰承想,遽然間,,那尾錦鯉就從紙上躍然而出,,一擺尾巴就落到了他的書案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