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上說,,向日葵總是向著陽光生長,。
其實,并不是所有的向日葵都是這樣,。
老以前,鎮(zhèn)上住著一個教書先生,。聽奶奶說,,他是外地搬過來的,這邊根本沒有什么親戚或者朋友,,也沒有人知道他為什么要來到這個地方,。
他總是戴著一副黑色的墨鏡,沒有人見過他把墨鏡摘下來的樣子,,更奇怪的是,,不管天晴還是下雨,每次出門,,他總是撐著一把黑色的雨傘,,提著一個公文包。
不巧的是,,他正好是堂妹的語文老師,。
剛來這個地方時,或許是因穿衣奇特,,總有一群調(diào)皮搗蛋的孩子偷摸跟著他走,。
他每次授完課回家總要穿過一條小巷,一些頑皮的孩子放了學總喜歡躲在巷子口里等他,,沒人知道這些孩子到底想干什么,。
聽堂妹說,每次先生去班上授課,,模樣特別狼狽,。
先生是個沉默寡言的人,除了授課,,不多說話,,也很少看見他和其他老師打交道。
在很多人眼里,,他總是中規(guī)中矩,,有些嚴肅,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樣子,,所以也很少有人主動和他套近乎,。
他的房東是一對年老的夫妻,無兒無女,,他的到來有時總會讓旁人生出錯覺,,仿佛他就是兩個老人失散多年的兒子。
二老待他如親生兒子一般,,當然,,他雖然不大說話,,卻深得人心,連鄰居都心生羨慕,。
鄰里的人就總說,,“害,我要有這么好的兒子,,那肯定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分,。”
有一回,,堂妹放學回家,,三下五除二把書包扔在床上,就馬不停蹄到院子里找我,,一副氣喘吁吁的樣子。
我正在院子里澆花,,我家院子里種著很多向日葵,,都是向著陽光生長的,有時坐在院子里看著它們發(fā)呆,,就仿佛看著一張張笑嘻嘻的面孔,,生氣勃勃的樣子,特別招人喜愛,。
堂妹一把搶過我手里的水壺放在一旁,,著急忙慌地就抓著我的胳膊就往外面跑。
跑不多久,,便到了那個小巷,,我們悄悄藏在巷子的一個小小角落里,一眼就看到了被孩子們正扯著扒眼鏡的教書先生,。
我很憤怒,,但又不得不硬生生地咽下這口惡氣,還好,,巷子里突然傳來幾聲狗吠,,孩子們便四下里逃竄。
還好,,眼鏡沒被拿走,,不過摔在了地上,左邊的鏡片都壞了,。
先生的樣子看起來很狼狽,,他癱坐在地上,背靠著墻,,頭發(fā)亂糟糟的,,衣服也鄒鄒巴巴的,黑色的雨傘倒放在一旁,公文包里的書被翻的一地,。
先生一聲不吭,,只是低著頭安靜地撿起眼鏡,用衣角輕輕擦拭著,,過了許久,,他試圖撐著地面爬起身來,但是一不小心,,一屁股又踉蹌地坐了回去,。
堂妹實在看不過去,直接沖了出去,,蹲在先生面前,,先生用手扶了扶眼鏡,仔細地瞧了半天,,才認出她來,。
我們將他扶起來,替她將地上的紙張一張一張地拾好,,放進包里,,表妹一邊撿著一邊絮絮叨叨,罵罵捏捏,,“這些人怎么這樣?。肯壬?,您怎么不說說他們,,您不是先生嗎,您平常教我們要學會反抗,,您被這些熊孩子欺負這么久,,我們都看在眼里,替您感到委屈啊,,先生,。”
表妹都氣得哭了,,眼淚忍不住吧啦吧啦掉了下來,。
他認真地看著我們,也許是戴著眼鏡吧,,把委屈都遮了起來,,他只是輕聲地說了一句,“我沒事,?!?p> 他的左腳扭了,,我們只好扶著他回去。一路上,,我們都沒有說話,,只是默默地看著他一瘸一拐的腳,心里替他委屈,。
快到正門的時候,,他突然停了下來,“我們從后門進吧,?!?p> 我和堂妹點點頭。
走進他的房間,。
里面的光線特別暗,,也很潮濕,那個年頭,,沒有電燈,,大家點的都是煤油燈,先生也不例外,。
我們扶著他在一張竹子編的椅子上坐下,他示意我點上旁邊的煤油燈,,他的房間有一個特別特別大的窗,,是用紙敷的,或許是紙有些厚度,,陽光照不進來,,光線很暗淡。
但是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靠窗的地方種著的一盆向日葵,,這種向日葵是不多見的,,它的植株矮小,開的花也小巧秀麗,,十分可愛,。說來也奇怪,這盆向日葵竟然不是向著窗戶生長,,哪怕光線有些暗,,也是有少許陽光的,它偏偏是朝著屋里生長的,,我還是頭一次見,。
“它叫芭奇多,是一位故人送的,,一把種子就生了這么一顆,?!?p> 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小的向日葵,至少在那個年代里,,第一次見,。
“先生很喜歡向日葵嗎?”我覺得這不是一顆普通的向日葵,,它一定還有很多故事,。
“兩年前……”
先生給我們講了一個外國人和一片芭奇多的故事,但始終沒有講自己的故事,。
這使得我對他的好奇心更加嚴重了,。但是我猜,他的故事肯定也與向日葵有關(guān),。
那以后,,他還是一如既往的被孩子們扒眼鏡。
但是這種糟糕的事情于他而言似乎已經(jīng)成為家常便飯了,。
不幸的是,,那年開春,家里人都出遠門了,,為了方便照顧我,,把我送到大伯家和哥哥姐姐們一起生活。
差不多過了兩年,,我想回老家看看,,大伯特意送我回去住上一段時間。
堂妹長高了不少,。
我無意間在她家院子里看見一一株與先生家一模一樣的芭奇多,,突然就想起了先生,便向堂妹打聽了先生的消息,。
我才提到先生的名字,,堂妹就突然泣不成聲了,半天不肯抬起頭來,,只是一味地盯著那株向日葵,。
后來才知道,先生走了,。
他去了另一個世界,,他知道自己大限之期不遠時,便將那盆不向陽生長的向日葵芭奇多送給了堂妹,。
我也終于知道他為什么終日里戴著黑色墨鏡,,為什么出門總是撐著一把黑色雨傘,也知道他為什么種著一盆不向陽的向日葵,。
堂妹告訴我,,“他有白化病,,晚期?!?p> 剛聽到這幾個字時,,我的眼眶也一下子濕潤了,怎么擦也擦不干,。
其實,,先生就是那個外國人,而那個送他種子的故人,,剛好也不是別人,,正是他的愛人。
他年輕時患有白化病,,妻子始終對他不離不棄,,陪伴他多年,妻子因為操勞過度,,患病而死,,留下他一個人孤孤單單。
妻子年輕時去國外留過學,,不顧父母反對也要和先生在一起,,生前最喜歡向日葵,妻子走時,,留給他的唯一的陪伴就是一把從國外帶回來的向日葵種子,,叫芭奇多,那時候,,國內(nèi)有沒有這種品種的向日葵我不知道,至少我沒有見到過,。
為了紀念妻子,,先生在屋子周圍種滿了一片滿滿的芭奇多,一到開花的季節(jié),,美麗極了,,先生每年都坐在院子里等向日葵開花,就這樣,,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
巴奇多開了又謝,,謝了又開,。
后來,醫(yī)生告訴他,,他的時日不多了,,如果幸運的話還可以再活三四年,,如果不幸的話,最多只能活兩年,。
他想在最后的生命里做點有意義的事情,,于是才依依不舍地離開那片芭奇多,來到這個陌生的地方,。
走之前,,他帶走了一把芭奇多的種子,他希望無論走到哪里,,都能帶著它,,就仿佛帶著自己的妻子,無論在哪里安居,,都會在屋里種上一盆巴奇多,。
如今,他離開了,。
而芭奇多還在,,那朵不向陽的向日葵。
以前,,為了防止它忍受風吹雨打,,先生將它種在屋子里。
現(xiàn)在,,先生走了,,堂妹把它種在院子里。
堂妹說,,“向日葵總該向著太陽生長的,,因為只有這樣,它們才能感覺到溫暖,?!?p> 是呀,那些長在黑暗里的向日葵,,哪怕沒有陽光,,它們也在努力地生長,即使它們從未沐浴過陽光的溫暖,。
一朵向日葵,,只有一個太陽。而先生的巴奇多半個太陽也沒有,。
但是從今以后,,如果有人見到生長在黑暗里的向日葵,請將它移栽在陽光下吧!
每朵花都渴望陽光,,更何況是向日葵,,向日葵不能沒有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