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吃著咸菜就著餅,,一路走到了劉家門口,,劉桂圓姐幾個正在吃飯,,看到她來就招呼她坐著一起吃,,這些天二嬸娘總來,,她們都習慣了。
“不了,,不了,,我這還有幾口,馬上就吃完了,?!?p> 李氏面上笑呵呵,叫她坐她也不坐,,吃著餅子轉悠著到了豬圈,,看著新壘齊整的豬圈,新搭的厚屋頂,,還有新栽的野杏樹,,心里一陣滿足。
等看過豬圈,,餅子正好吃完了,,她拍拍手回到劉家當門前,看門口擺著一堆才從地窖里拿出來的野枇杷,,自顧自坐倒身子拾掇起野枇杷,,揪掉根蒂兒、挖掉壞肉,扔進腳邊的木盆,,等滿了一盆一起洗,。
二叔隨后到了,李氏看到他就給他派活兒,,說:“缸里水不多了,,你提著兩個桶去前面打,多打一點,,回頭給她家豬圈沖沖,。”
二叔點點頭,,提著兩桶走遠了,,劉家三姐妹對此幾乎習以為常,可是一旁坐著給蓮子喂飯的羅姥娘,,她看不下去了,,就對外孫女說:“昨天壘豬圈壘到天黑,連口飯都沒吃就走了,,今天一早就過來給你家干活,,你二叔二嬸娘對你們確實不錯,你幾個長大了得好好孝順他們,?!?p> 羅姥娘才來,她不知道二叔二嬸娘這般殷勤是為了學做賺錢的買賣,,更不知道大概一兩個月前,,劉桂圓才和二嬸娘吵了一架,后來收麥時連耕牛都不借,。
“姥娘,,你放心,我們都商量過了,,今天就教二叔家做那個叫什么‘仔糕’的吃食,,桂圓,你再說一遍那個叫啥,?怪別口的,。”
劉花生歪著頭,,努力想著桂圓昨晚說的名兒,,劉桂圓聽了展顏一笑,說:“那都是我胡亂編的,,一會兒做出來,,你們再看起啥名。”
劉花生所說的就是缽仔糕,,正是劉桂圓想了幾天才想到的點子,,還是從她給蓮子沖的米糊糊中得到的靈感,白白的米漿像牛奶一樣潔白,,如果加上糖水和紅豆,、綠豆等配料,放在小碗里蒸出來,,就是一塊類似果凍的Q彈小吃,。
這種小吃用到的原料很容易買到,操作起來有比較簡單,,如果二叔和二嬸娘愿意學,,這個夏天夠他們賺一筆了。
“大姐,,昨天幫我泡的米就是秈米吧,?”
“嗯,泡了一大碗,,放在里屋炕上了,。”
自從賣冰粉賺了錢,,劉桂圓就買了各種地里沒有種的糧食,,比如紅豆、綠豆,,比如各種米類,,其中就有適合做缽仔糕的秈米,,這種米細長形如貓牙,,吃起來干干的,泡水打成漿后才會有真正的米香,,而且吃起來真的很Q彈,,絕對不是市面上加了各種配料的橡膠口感。
劉桂圓能知道這種傳統(tǒng)缽仔糕的做法,,還得得益于她那張?zhí)籼薜淖?,有段時間聽說缽仔糕很火,在小攤上買了兩個水晶缽仔糕,,看著好看,,口感差的要死,感覺在嚼一團破塑料袋,,后來她為了吃到真正的缽仔糕,,特地了解了缽仔糕的原始做法,沒想到有朝一日,她要靠著這塊米糕發(fā)家致富,,還是幫別人發(fā)家致富,。
“二嬸娘,我教你做一款米糕,,用的材料是秈米,,這個米你記住了,一定不能告訴別人,,假使以后有人跟你學,,她不知道用的哪種米,不管怎么做,,都沒你做的好吃,。”
劉桂圓指著桌上泡了一夜的秈米,,有些認真的叮囑二嬸娘,,李氏聽了眼睛睜得老大,立即拍著胸脯保證絕不告訴別人這里頭的訣竅,。
劉桂圓點點頭,,將秈米磨成米漿,再用紗布過濾一遍米渣,,同時燒鍋調制糖水,,糖水她用的沙糖,大概是秈米的四分之一,,接著就是撞漿這一重要步驟,。
“這就是撞漿,先倒一半米漿在糖水里,,然后不停的攪拌,,直到米漿變得濃稠,這步不能停,,趁熱再倒回剩一半的生米漿里繼續(xù)攪拌,,只有這樣最后蒸出來的米糕才不會分層,二叔,,二嬸娘,,你們看明白了嗎?”劉桂圓問他們,。
二叔和二嬸目不轉睛地盯著粘稠的米漿,,不停地點頭,劉桂圓看他們這小心翼翼的樣,,有些好笑,,繼續(xù)說:后面就簡單了,,米漿放在小碗里,再裝進蒸籠里蒸一刻,,米糕就算蒸好了,。”
“就這么簡單,?那這不就是擱了糖水的米糊糊,,給剛出生的小孩吃的,這能有人花錢買嗎,?”
二嬸娘還沒開口說話,,二叔卻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有些不太看好桂圓做的這個米糕,,還不如冰粉好賣錢呢,。李氏用力搗了劉崇林一下,接著笑呵呵的說:“桂圓,,別聽你二叔瞎說,,他懂個啥,我猜你這個米糕做出來肯定和別人的不一樣,?!?p> 其實李氏心里也打著鼓,不過她不敢當著桂圓的面說實話,。
“還是二嬸娘有眼光,!”劉桂圓夸了她一句,笑著說:“這個米糕蒸出來不能馬上吃,,先放在桌上冷涼,,等到完全涼了再吃,那口感才叫好,,蒸的時候放泡好的紅豆,、綠豆更好吃,你們也可以加別的,,比如桂花,、玉蜀黍粒,、葡萄干兒,、各種水果,口味越多買的人越多,?!?p> 趁著二叔燒火的功夫,劉桂圓就拉著二嬸娘講一些生意經,,比如擺攤的時候怎么吆喝,,怎么和客人講話,,到哪里賣米糕買的人多,以及見到難纏的客人,,又該怎么講話等等,。
二嬸娘李氏不過是一個農家婦人,除了種地干活,,就是和村里人拉呱閑聊,,哪里聽過這么多道道,不由得感嘆:“看來做買賣還真不簡單,,怪不得你家的冰粉每天賣那么多出去,。”又對站在一旁的羅姥娘夸:“桂圓姥娘,,你瞅瞅你外孫女多機靈,,你老有福氣啊……”
在二嬸娘的一頓海夸下,,一籠子米糕順利出鍋,,等完全冷卻了以后,她拿了五根筷子,,一人一根,,遞給羅姥娘和二叔、二嬸娘,,叫他們先嘗嘗看,。
二叔用筷子往里一戳,往上一掀,,哎,,別說,米糕還挺軟和的,,放進嘴里咬了一口,,嚼著嚼著瞪大了眼睛,好吃的說不出話來,。
“軟軟的,,和米糕味不一樣,比米糕好吃,,我老人家也能咬得動,,還不粘牙,甜甜的吃著喜人哩,?!绷_姥娘十分滿意這種做法的米糕,贊不絕口,。
“這米糕肯定能賣到錢,,吃在嘴里不知道多滑溜,,跟雞蛋白似的,鐵牛他爹,,你覺得呢,?”
親自嘗到了桂圓做的米糕,李氏一顆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她轉頭問自家男人,,卻看到他吃得跟豬一樣歡實,根本沒聽到她在說話,。
吃過米糕,,李氏就開始盤算賣這些米糕要置多少碗,少說得備五六十個,,家里不吃秈米,,得到鎮(zhèn)上買,一斤秈米得二十文,,沙糖也得買,,這些林林總總加起來得兩三百文,乖乖,,哪來這些錢,?
“我已經替你們想好了,蒸這種糕不用買碗,,用竹筒蒸,,那個耐熱禁用,就是備上一二百個也要不了多少錢,。你們最好備一個大蒸籠,,一次出鍋二三十的那種,省柴省時,?!眲⒐饒A說出了自己的方案。
二叔和二嬸娘聽后覺得有理,,就問定價怎么定,,劉桂圓一邊敲桌一邊心算,說:“我算過了,,一斤秈米能出40碗米糕,,加上沙糖的成本,40碗糕至少得花二十五文錢,,你們就按一碗一文來,,還能掙十五文錢,,利不大,,但走薄利多銷的路子,,還是能賺的?!?p> 缽仔糕的利潤肯定不能和冰粉比,,冰粉用的野枇杷幾乎不要錢,最貴的就是沙糖,,但是一加水稀釋,,能兌好多碗,根本不擔心賠本的問題,。
“行,,俺就聽桂圓丫頭的,你說多少錢就按多少錢來,,那俺今天就去鎮(zhèn)上買秈……買白米,,對,以后我就說白米,,省的別人聽到了,。就是一時半會不知道到哪里做竹筒,咱這里也沒有竹子???”
李氏有些發(fā)愁,這種淺口竹筒費竹子,,她動輒定做一兩百個,,店主人肯定會獅子大開口,報個高價給她,,要是她們這里長竹子就好了,,她就能砍了竹子自己在家做,還不用花錢,。
這時抱著蓮子的羅姥娘笑呵呵開口了:“桂圓二嬸娘,,這個你不用愁,我大兒子家有十來畝竹林,,你直接去那里砍,,要多少都管夠?!?p> 李氏聽了立即高興起來,,不過嘴上還是客套著說:“這咋好意思,得砍十幾棵竹子,,俺不能白拿?。俊?p> 羅姥娘故作生氣的說:“這說的啥子話,,桂圓三個丫頭擱家你和她二叔沒少幫襯,,砍幾棵竹子礙什么事,?沒事,你直接去雙丫村找我大兒子張成棟,,就說我說的,,叫他送你一些?!?p> 羅姥娘對桂圓二叔二嬸娘印象蠻好,,就想送點竹子回報他家,以后三個丫頭有什么事,,他們肯定不會袖手旁觀不是,?
再說十來棵竹子算什么,要是別人家或許會心疼,,但在他們家,,最不值錢的就是竹子,所以她做主說往外送也就送了,,老大不敢說什么,。
“那行,那俺們厚著臉皮去拿了,,到時候米糕做好了,,俺們送點過來給你嘗嘗?!崩钍险嫘膶嵰飧兄x,,這樣一來就能多省一筆錢。
李氏得了吩咐,,拽著自家男人歡歡喜喜的想要回去準備,,臨走前劉桂圓和她說了下透明米糕的做法,就是用馬蹄粉去做,,而調制的糖水用茅根甘蔗水代替,,這樣的米糕呈透明狀,吃起來有馬蹄的清香,,甜味更清新,。
李氏二人走了以后,劉桂圓將剩下的米漿都做成了米糕,,端了六份到劉金娣家請她們吃,,二姐早就等不及了,要不是這邊活多,,她非得親眼看著怎么做的米糕,。
“桂圓,真好吃,你咋做的,?”
劉金娣一小口一小口咬著,,嘴里吧唧吧唧地不停歇,這幅吃相成功逗樂了吃糕的眾人,。
“是米糕好吃,,不是我好吃,,金娣姐,,你說話不要連在一起?!眲⒐饒A嘟噥了一句,。
“桂圓,你這個米糕名字想好叫什么了嗎,?我看這個店里賣的米糕不是一個樣兒,,味道就更不一樣了?!眲⒓t棗好奇的問劉桂圓,。
“想好了,就叫竹筒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