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二章 智商與情商
田蘊(yùn)一走,傅忠頓感如失右臂,。榆林官員雖多,哪個比得上志同道合的田蘊(yùn),。共同的想法,,豐富的經(jīng)驗(yàn),田蘊(yùn)總能把傅忠的想法落實(shí)到實(shí)處,。
整個榆林官場都在談?wù)撎锾N(yùn)的離奇高升,,要說他是傅忠培養(yǎng)的,他的官銜比傅忠還要高,。要說他不是傅忠培養(yǎng)的,,這么多年,呆在主簿的位置上就沒挪過窩,。
八卦是人的普遍心理,,談起來個個頭頭是道。一部分人認(rèn)為,,田蘊(yùn)平時不顯山露水,,這么看來,他京里還有奧援,。
一部分認(rèn)為,,榆林新政就是出于田蘊(yùn)之手,被京里大佬看中,,才有這樣的破格提拔,。
還有一部分知道田蘊(yùn)底細(xì)的,都異口同聲,,是南華大帝托夢給了皇上,,否則,官場怎么出現(xiàn)這樣的怪事。這個觀點(diǎn)漸漸被大家接受,。有南華大帝撐腰,新政有搞頭,。
羨慕之余,,主簿的位置成了香餑餑,有資格的無不紅著眼熱望著,。
原來的長史,,現(xiàn)在的吳堡縣令太了解田蘊(yùn)了,他在京里有個鬼關(guān)系,,這是皇上對傅忠不滿,。
田蘊(yùn)的行政能力,他還是很認(rèn)可的,,與自己就在伯仲之間?,F(xiàn)在很卻難望他的項(xiàng)背,一個是正七品,,一個是從四品,,差了五級,每一級臺階,,都有可能奮斗一輩子也爬不上去,。
他想不通的是,皇上多么厲害的一個人,,憑一己之力,,領(lǐng)著群雄滅了蒙元。蒙元是這么好滅的,,他的鐵騎縱橫歐亞大陸,,算來也不過九十年前的事。就算元末官場腐敗,,但軍隊(duì)的戰(zhàn)力還是非同小可,。
這么一個強(qiáng)橫之人,要說真的不滿傅忠,,他十個頭都不夠砍的,,到底是什么緣由?難道因?yàn)樗菄?,正合了朝廷有人好做官,?隨即又否定了自己的觀點(diǎn),傅友德在皇上心中算個屁,。
資訊有限,,想不通就不去想,富貴無不從險處求得。抱著猶疑的心態(tài),,趁著有事面見傅忠,,他忐忑不安說出了自己有意回來就任主簿的想法。
傅忠是知道他的能力的,,但心中另有人選,,笑著說道:“你就任吳堡縣令,一屆任期都未滿,,驟然而動,,恐開榆林不好的先例。先放心在吳堡任職,,只要新政做出成績,,榆林知府的位置,難道還有第二個適合的不成,?!?p> 這樣的許愿,從未聽過,,他老淚縱橫,,紅著臉叩首說道:“您就放心吧吧,我必定鞠躬盡瘁,,誓將榆林新政進(jìn)行到底,。”
縣令走后,,傅忠叫來了黃子澄,,眼光在他的臉上足足停了兩分鐘,搞得黃子澄一頭霧水,。
靖難三杰,,他是最得朱允炆的歡心,也是能力最差的一個,。他才華橫溢,,有狀元之實(shí),但多謀寡略,,無理政之能,。
其罪有三,一,,顛倒削藩的本末次序,。齊泰認(rèn)為燕王朱棣是主要威脅,黃子澄卻持相反意見,。認(rèn)為要先削掉周王等,,翦除燕王朱棣的手足,。最終說服朱允炆,將周王從開封逮捕進(jìn)京,,廢了庶人,、流放蒙化,正式拉開削藩序幕,。歷史證明,,這樣沒有抓住主要矛盾,以及解決問題的核心,,打草驚蛇還給了朱棣充分準(zhǔn)備時間。
二,,釋放朱棣的兒子北歸,。朱棣的三個兒子,回京參加朱元璋祭禮,,其中就有仁宗朱高熾,。齊泰勸朱允炆不要放人,又是黃子澄建議放他們返回北平(大都當(dāng)時被改為北平,,直到朱棣稱帝,,才叫北京),表示朝廷并不懷疑燕王,,這樣才便于實(shí)施突然襲擊,。終于痛失到手的籌碼。
三,,最大的過失是推薦李開門(李景?。┙y(tǒng)兵伐燕。早期李景隆還沒有開門之心,,只是好談兵事,,色厲內(nèi)荏,活脫脫的一個紈绔子弟,。齊泰再三勸說,,不敵黃子澄在朱允炆心中的分量。
朝廷把50萬大軍交給了開門,,他終究步了那個紙上談兵趙括的后塵,。就算這樣,朱允文也沒殺他,。最后,,李景隆打開城門,放了朱棣進(jìn)來,,京城由此罹難,,建文帝朱允炆生死不知,,去向不明。一代正統(tǒng)皇帝,,落了個如此下場,。
最為冤枉的應(yīng)該是兵部尚書齊泰。齊泰是1385年進(jìn)士,,(也是解元出身,,他媽的,有才之人都聚在一塊了),。曾任兵部主事,、兵部侍郎,朱允炆晉升為兵部尚書,。個人很有才干,,既受明太祖賞識,也受朱允炆重視,。在這三次建議中都與黃子澄持相反意見,,但卻未被朱允炆采納。
照理,,傅忠最理想的主簿是齊泰,,但他要重用齊泰,那是他心中大司寇的理想人選,,這時正在一門心思籌備接下來的兩判考試,,不容他分心二用。
傅忠把目光從黃子澄臉上收回,,心里無限的嘆氣,。
自隋文帝楊堅(jiān)開科取士以來,直到1911年宣統(tǒng)退位,,一千四,、五百年間,三元及第的不過十四人,。五百年出圣人,,一百年出一個三元,也屬非常難得了,。
黃子澄鄉(xiāng)試第一(解元)(注),,會試第一(會員),殿試又第一(狀元),,可惜朱元璋問起他年齡的時候,,他只記得自己今年三十四歲,竟然說不出自己的生辰,。
這算什么問題,,正好說明他專心學(xué)業(yè),,無暇旁顧。倘若朱元璋風(fēng)趣地說一句,,‘愛卿專心致此焉’,,豈不成為千古美談??珊拗煸熬篃o成人之美,,將狀元改為探花。
稍有人心者,,當(dāng)不會如此,。
想起一個班級第一的心中的驕傲,乃至全縣第一,,全市第一,,全省第一,全國第一,,黃子澄睥睨天下人物,有值得自傲的資本,,傅忠也能理解,。當(dāng)然,如能謙遜待人,,才是成大事者的必備條件,。
他被捕后,威武不屈,,雖然沒有像方孝孺說出:”你奈我十族何,!“的豪言壯語,也大罵朱棣不忠不孝,,不仁不義,。體現(xiàn)了一個忠臣應(yīng)有的氣節(jié),為后人所稱道,。與齊泰一樣,,九族被誅,自己也受肢解之刑,。
四年抱死忠,,三次誤山河,說出來都是淚,。
傅忠有心提攜他,,并不是不知他心中的小九九,但各事其主,,不能說不對,。
傅忠閑閑說道:“黃大人,,世上有智商與情商一說,你知道嗎,?“
黃子澄從未從書本中看到過這種說法,,不解問道:”還請大人明說?!?p> 傅忠:”一個人呱呱墜地,,到走向仕途,面臨的是書本,。書本里包羅萬象,,錯綜復(fù)雜,何其浩渺,。里面的規(guī)律,,非聰明的人,難覓其蹤,。但書本畢竟是死的,,其規(guī)律不會因人而異,你讀與不讀,,它都在哪里,。能讀好書,需要的是智商,?!?p> ”走向仕途后,面臨的卻是人,。每一個人都有他的特殊性,,由地位、年齡,、關(guān)系,、心情等等組成,其中雖然也有規(guī)律,,人卻是活的,,隨時會變化,要讀懂它,,光靠智商是不行的,,必得有一個叫情商的東西不可。我這么說,,相信你能理解,。“
到底是高智商人士,,黃子澄一下就明白了傅忠所指,,”據(jù)大人所說,,照我的理解,盡信書不如無書,?!?p> 傅忠驚得目瞪口呆,這人智商沒有一百四,,把我的傅字倒著寫,,他高興地說道:”對呀,假如一個人鐵定要做某事,,你怎么對付,。“
黃子澄:”人都是人生父母養(yǎng)的,,必定有他的底線,,我從他的底線上去分析他,必定應(yīng)付得過來,?!?p> 這是分析事物的起點(diǎn),傅鐘點(diǎn)頭說道:”要是對方?jīng)]有底線呢,?“
黃子澄:”怎么可能呢,,我還沒碰到這樣的人?!?p> 傅忠心里一嘆,,照這樣想,,靖難之役仍舊是個輸,。想起劉邦對其父親的態(tài)度,只怕朱允炆就是扣押了朱棣的三個兒子,,朱棣還是會打到南京,。
書生就是書生,他的一生太順利了,,三十四歲從書本中出來(三十四歲事實(shí)上中狀元,,已是足夠年輕了,要知道科舉之難,,難于上青天,。),出來后又遇到一片恭維,,思維定勢已經(jīng)形成,,要改過來,除非以后處處碰壁,。
榆林一切都走上了正軌,,自己也不允許榆林出現(xiàn)窒礙,,哪里有碰壁的事讓他去做呢?
這樣的人,,光靠說服是不行的,,傅忠一下犯了難。
注:筆者查過一些資料,,有說黃子澄鄉(xiāng)試第二的,,也有說鄉(xiāng)試第一的,本書取鄉(xiāng)試第一,。就算鄉(xiāng)試是第二,,會試、殿試俱為第一,,朱元璋不煞風(fēng)景,,放他個狀元也是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