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大明繞不開洪武帝
“咳咳咳……”
“你……你說什么?,!”
正在興頭上的朱元璋被朱標這一句話嗆得干咳幾聲,,險些一口氣沒上來。
還是急忙端起面前的茶盞將其中的茶水一飲而盡,,這才慢慢緩了下來,。
但他還是無法相信,即便是有了朱標在,,大明依舊無法改變最終短命的結(jié)局嗎?
“今日在課上,,許先生講了許多有關于大明制度弊端的事情,。”
“優(yōu)待藩王,,減少官員的俸祿,,八股取士?!?p> “甚至說到后來的明清小冰期,,更是將大明推向了深淵?!?p> 朱標斟酌著言辭開口說道,,仿佛是生怕自己哪句話說的不對了,刺激到了朱元璋,。
不過他也承認,,自己這短短的幾句話,已經(jīng)足夠讓朱元璋消化半晌了,。
“許先生的意思是說……咱親手定下的制度,,毀了整個大明?”
朱元璋神色怔怔的開口,,他似乎是有幾分無法接受這個結(jié)果一般,。
他是草根出身,所以說在大明建立之后,,他可以說是找遍了天下有名的學士,,吸取歷代王朝的制度利弊,,結(jié)合當下的切實情況,最終制定出來的這樣一套制度,。
但是到了許牧的口中,,居然成為了大明積重難返的禍端?
“不行,!”
“朕明日便要去找許先生問個清楚,!”
“咱定下的制度,到底是哪里做的不對了,!”
朱元璋桌子一拍,,義正言辭的開口說道。
看到朱元璋這副模樣,,朱標心中頓時涌出一陣無奈,。
他擔心的,正是如此,。
“父皇您莫要激動,,先冷靜一下?!?p> “您要是就這樣前去質(zhì)問許先生的話,,那咱們的身份豈不是都瞞不住了?”
“咱們一直以來做的努力都會前功盡棄,,更別說接下來的課程該怎么辦了,。”
“以兒臣之言,,咱們還是先按捺住心思,,繼續(xù)在許先生那里學習大明的歷史才對?!?p>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只要明白了整個大明的前因后果,,咱們又何愁無法逐步改善這一切,?”
朱標心中無奈地嘆了一口氣,急忙開口勸說朱元璋,。
聽到了朱標的話,,朱元璋眉頭緊皺,不得不承認朱標說的的確有幾分道理,。
“既然如此的話……那朕也就不管那么多了,。”
“你就繼續(xù)跟隨許先生學習大明的歷史,若是能夠從中找到緩解大明滅亡的破解之法,,定要速速匯報,。”
“大明的江山與未來,,就托付給你了,。”
朱元璋鄭重的拍了拍朱標的肩膀,,其言語中的嚴肅是朱標從未見到過的,。
看著朱元璋一瞬間莫名蒼老了不少的身影,朱標不禁有幾分愣神,,眼神中流露出一絲心酸,。
想起朱元璋今日的囑托,朱標就連夜里都輾轉(zhuǎn)反側(cè),,不能入睡,。
次日一早天色剛微微亮,便迫不及待的趕去了許牧的住處,。
“許先生——”
當朱標到達的時候,,許牧似乎也是剛剛起床,正在院子里不知道搗鼓著什么,。
“先生您這是在做什么?”
看著許牧手中端著的一盆枇杷,,朱標下意識的愣了愣神,隨即面色流露出一絲不解,。
沒想到許先生雖然眼盲,但這院子中唯一的一顆枇杷樹還是被他給找到了,。
而且說起來,,這還是自己幼時種下的。
當時自己難得任性了一把,,叫嚷著皇宮中沒法自己種果子,。
朱元璋慣著自己,便找人隨意弄來了一顆樹苗丟給自己安排,。
時至今日自己早就忘了這一茬,,若不是看到許牧這盆枇杷,自己都想不起來這件事情,。
“這院中的枇杷樹也算是趕上了最后一波結(jié)果,,沒想到你們居然也沒人摘?!?p> “我干脆讓住在周圍的老鄉(xiāng)搭了把手,,幫我把這枇杷都摘下來。”
聽到許牧的話,,朱標心中頓時了然,。
他說的老鄉(xiāng),應該就是朱元璋安排在這里的太監(jiān)宮女侍衛(wèi)了,。
“這枇杷不能頂饑,,最重要的是摘下來也容易壞?!?p> “除了村子里的孩童,,鮮少有人愿意在這上面下功夫,于是這枇杷樹便擱置了下來,?!?p> 朱標隨意的坐在許牧面前,隨手從盆中拿了顆枇杷擦了擦,。
“儲存倒是問題不大,,可以做成罐頭或者果脯?!?p> “反正我整日里在這里閑著也沒事兒,,就權(quán)當給孩子們做點零食了?!?p> 許牧微微一笑,,似乎是感受到了朱標的疑惑,這才又多說了幾句,。
“果脯我知道,,但這罐頭又是何物?”
聽到朱標的話,,許牧這才反應過來,。
他們這小村子里如此的貧窮落后,和外界聯(lián)系都是一件難事,,更別說是這些零食了,。
“罐頭就是將水果經(jīng)過腌制殺菌密封,最終制成可以長期儲存的食品,?!?p> “不說久的,一年半年還是能放得住的,?!?p> 聞言朱標愣了愣神,看著這一盆子的枇杷,,眼神中盡是懷疑,。
這不過三五天便會腐爛殆盡的水果,真的能儲存一年半載?
雖然心中不相信,,但朱標倒也沒說什么,,畢竟許先生在這里開心就好。
“等個十天半個月后你再來,,差不多就能吃上了,。”
“眼看時間不早了,,咱們便接著講課吧,。”
許牧似乎是想起來了朱標此行的目的,,這才將手中的枇杷拋到了腦后,,笑瞇瞇的開口說道。
“大明的歷史說來倒去,,繞不過一個朱元璋,。”
“眾所周知,,朱元璋是個草根皇帝,,能從一介貧農(nóng)走上皇位,不僅僅是時局相助,,更和他自身的努力脫不開關系,。”
“朱元璋幼時家境貧寒,,甚至連給地主放牛打雜的活兒都干過,。”
“雖然家中貧窮,,日子倒也過得去,。但是在旱災、蝗災和瘟疫的接連打擊之下,,父親、大哥以及母親先后去世,,只剩下了朱元璋和他二哥兄弟二人,。”
“家里沒錢買棺材,,更沒地埋葬去世的家人,,最終還是鄰居給了一塊祖地,才讓逝者有了容身之所,?!?p> “朱元璋走投無路選擇了出家,在龍覺寺當了和尚?!?p> “但后來饑荒愈發(fā)嚴重,,連寺廟自己都難以維系,便打發(fā)了朱元璋這樣的小和尚云游四方自己化緣,?!?p> “這段時間里,朱元璋見過餓死街頭的百姓,,也見過易子而食的鄉(xiāng)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