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合理途徑
雖說朱元璋給了沈家父子三天的思考時間,還說了不管借不借都不會有所追究。
但只要是個聰明人,,都知道這筆錢是一定要借出去的,。
畢竟這是皇帝親自開口提出借錢,若是真的不借,,估計以后也別想在大明混下去了。
是以,所謂的三天思考時間,,不過是讓沈家人緩緩罷了。
沈家人若是聰明的話,,估計在這三天之內(nèi),,就會將這筆錢給籌齊,等著他們來取,。
既然這筆錢已經(jīng)借到手了,,那該思考的事情,就是如何讓這筆錢合理化,。
“咱沒想那么多,,咱既然是找沈家借的錢,就光明正大的說出來,!”
“不過這事別讓太多的人知道就行了,。”
“等到南下已成定局的時候,,再光明正大的昭告天下,,是沈家在其中出的力!”
“既然他們沈家?guī)土嗽郏圩匀灰幼o沈家,!”
朱元璋豪氣萬丈的說著,,全然一副考慮好了的樣子。
向富商大臣們籌集資金這件事情已經(jīng)辦好了,,籌到了不少的錢,。
所以朱元璋完全不擔心,若向沈家借錢這件事讓別人知道了會怎樣,。
只是凡事小心為妙,,朱元璋自然愿意謹慎行事。
“父皇,,我說的不是這件事情,。”
“我說的,,是將如何讓這筆錢經(jīng)過戶部的審核,!”
“該說不說,父皇您是天子,,天子向富商借錢,,太過荒謬了?!?p> “若真的傳了出去,,讓別人知道了,到時候不知會怎樣編排,?!?p> “這種荒謬的事情,必然不易過戶部那一關(guān),?!?p> “父皇,如今我們需要考慮的事情,,是如何讓戶部批下這個奏章?。 ?p> 見朱元璋沒領(lǐng)會自己的意思,,朱棣直接將自己的擔憂說了出來,。
畢竟如今最重要的不是如何花這筆錢,而是如何讓戶部批下這筆錢,。
朱元璋很快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皺著眉頭想著,。
“咱有辦法了,,這件事情,就讓劉伯溫去辦吧,!”
“最近劉伯溫的勢頭可謂水漲船高,,許多人都想巴結(jié)他,。”
“但這個小老頭還是十分有自知之明,,知道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
“那些人雖然想巴結(jié)劉伯溫,,但是一直都沒有機會,。”
“若讓劉伯溫去辦這件事,,戶部的那些人定然會為了巴結(jié)劉伯溫,,立刻給批下來?!?p> “到時候,,戶部反應過來,再想要追查這件事情,,也就晚了,!”
朱元璋很快就想到了辦法,讓劉伯溫去當這個出頭鳥,。
“父皇,,這個計劃簡直絕了!”
“完全是天衣無縫,,沒有任何問題,!”
朱棣由衷的說著。
劉伯溫是個聰明人,,這件事情讓他去辦,,只會辦得更加好。
父子倆都是實干派,,很快,,劉伯溫就被傳喚來了。
“陛下,,燕王殿下,。”
“這個時間點,,叫老臣過來,,所為何事?”
“想必是十分要緊的事情,,才會讓陛下與燕王殿下都如此重視吧,!”
劉伯溫試探性的說著,想搞清楚父子倆的態(tài)度。
雖然不知道二人此次將自己叫來所謂何事,,但劉伯溫還是極其謹慎的打量著二人的神色,。
“咱此次叫你前來,有個相當重要的任務交給你,!”
朱元璋不和劉伯溫賣關(guān)子,,十分嚴肅的對其說著。
“陛下有什么吩咐,,老臣一定竭盡全力完成,!”
劉伯溫正色說道,但是心中卻止不住的開始想些有的沒的,。
怎么不見太子殿下,?這里只有燕王殿下?
莫非真的如同許先生所說的那樣,,陛下存了立燕王殿下的心思,?
但是這也不能啊,!
太子殿下這么多年來從未犯過大錯,,也沒有什么罷黜的理由。
總不能是陛下突然間挖掘出來了燕王殿下無窮的潛力,,所以起了易儲之心,?
劉伯溫甚至已經(jīng)在腦海中運轉(zhuǎn)著,該用什么話去勸說陛下了,。
“咱向江南的富豪沈萬三借了幾千萬兩銀子,,這筆錢要經(jīng)過戶部的審批?!?p> “你是個聰明人,,咱也不和你繞關(guān)子?!?p> “這件事情,,咱就交給你去做了!”
朱元璋說完后,,十分詫異的看著劉伯溫,。
這小老頭,怎么一副大失所望又松了一口氣的樣子,?
難不成這家伙方才在想什么離譜的事情,?
想到這里,朱元璋不禁冷哼一聲,。
“既然是陛下所托,,老臣一定完成,!”
“只是不知,陛下借的這筆錢,,是用來做什么的?”
不是他心中所想的那樣,,他已經(jīng)打好了的腹稿只能作廢,。
劉伯溫松了一口氣的同時,又有些好奇,。
陛下怎會突然找到沈家借錢,?還一借就是幾千萬兩?
這可不是一筆小數(shù)目??!
劉伯溫得了命令后,趕緊去行動了,。
在劉伯溫的心中,,事關(guān)大明就無小事!
朱元璋已經(jīng)將整個南下的利害都告訴了劉伯溫,。
如今這個事情,,只要能早點處理下來,南下的事情就能盡快提上日程,。
不多時,,劉伯溫便趕到了戶部。
外面的侍從見到是劉伯溫,,趕緊跑進去通報,。
還沒等劉伯溫靠近,戶部里的數(shù)十位尚書都跑了出來,,在大門口等候著劉伯溫,。
大明的尚書頗多,光是一個戶部,,就有數(shù)位尚書,。
這些個尚書之間,又互為上下級,。
之前為民進言的郁新,,不過是其中的一個小尚書罷了。
他們的表情和動作,,無一不是畢恭畢敬,。
同時也在想著,劉伯溫的突然大駕光臨,,所為何事,?
他們的心中更是在想著,,該如何討好這劉伯溫。
現(xiàn)在誰不知道,,陛下突然設(shè)立了一個軍機處,。
而劉伯溫,就是如今軍機處的軍機大臣,,是陛下如今獨寵的心腹,。
這勢頭,甚至隱隱約約壓過了胡惟庸胡相,!
所謂軍機處,,輔佐陛下處理政務,更是可以直接接觸到奏折,!
劉伯溫,,雖然沒有任何實權(quán)。
但就這樣一個名頭,,就足以讓無數(shù)的人追著來阿諛奉承,。
偏偏,劉伯溫油鹽不進,,不管任何人來奉承,,他都一概不理。
久而久之,,這些想要巴結(jié)的大臣們都沒了轍,,但依舊沒有放棄巴結(jié)劉伯溫。
如今劉伯溫來到他們戶部,,必然是有事情要做,。
這不就是送到他們手上的一個討好機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