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讀書人
風起北地之上,。
拂過北安之城。
清晨,,是安靜而又祥和的,。
牲畜,包括人,,都處于逐漸清醒的過程中,,慵懶的活動著沉睡了一夜的軀體,并漸漸找回應有的靈智,。
但這只是草原上的景象,。
北安城可不是如此。
北安城地處偏遠人稀之處,,人口數(shù)量上并不如那些南方的重城,,但即便是再人丁稀少,北安城畢竟是重城,!
北安城內(nèi),,轄四百七十余萬良民。
若是算上北安城周圍,、被冠以“北地”之名的駐軍大營,,單單北安城自身,就擁有五百二十余萬的人口!
而且,,這還沒算上周邊的地帶,。
數(shù)十余座小城中的人口總量,統(tǒng)合來算并不比北安城少多少,。
因此,,若是算上這些小城,大周北地最起碼擁有一千余萬的人口,,若在算上奴隸以及隱瞞的人口,,三千萬,說不定都有可能湊出來,!
有光明的地方,,就會有黑暗。
反之亦然,。
所以,,雖然北安城明面上只有四百七十萬的“良民”,但若是按人頭數(shù)來計算,,遠遠不止這個數(shù)量!
而在這樣一座重城之中,,想要在清晨尋得片刻安寧,,其實還不如在午夜默默守望著寧靜。
最起碼來講...
午夜有宵禁,,清晨則沒有,。
一大早,疲于奔命的小商小販,,各家商鋪酒樓的掌柜小二,,就都已經(jīng)準備就緒,開始新一天的工作,;而不從事商業(yè)的平民,,大多數(shù)都是裹著單薄的棉襖,仨一幫倆一伙的站在驛站旁或碼頭上,,琢磨著今天能否接到任務,,然后換兩個錢養(yǎng)家糊口。
如此熙熙攘攘之態(tài),,又怎么可能保持安寧,?!
不過這才是人間常態(tài),。
人間,,是紅塵。
紅塵,說白了也只是煙火氣罷了……
失去了這熙熙攘攘的嘈雜,,人間又與那天上的清冷有何區(qū)別,?!
那天上的神仙,,又何必來這紛擾的紅塵中走一遭呢,?!
所以,,北安城的清晨,,是嘈雜的。
嘈雜的很正常,。
嘈雜的也很自然,。
但這只是小民的嘈雜。
越是向上爬,,就越是缺少煙火氣,。
就像是在這紅塵中的讀書人一樣:撫摸著自己潔身自好保留下的純白羽毛,禮貌的與其余純白者寒暄,,似乎是想要通過這種方式,,彰顯出與這個世道格格不入的態(tài)度,又似乎是想要通過這種方式,,表現(xiàn)出“世人皆醉我獨醒”的風骨,。
讀書人,不就追求這點東西嗎,?
要么是名,,要么是利。
而名大于利,,且包含利,。
所以,讀書人自然是優(yōu)先追求名,。
因為在有了名之后,,利,就再也不需要他們犯愁了,,會有數(shù)不清的商人,,主動奉上錢財,只為了給后代亦或是子侄征求到一個名額,。
一個讀書的名額,!
哪怕...
只是作為伴讀!??!
但只要關系夠好,,其實是有辦法改變出身參加科舉的!
而即便是沒有名的幫襯,,也沒有商人的投資,,任何一個讀書人,也都不需要為了吃喝而發(fā)愁,。
當然,,這里所提到的“讀書人”,指的是真正的讀書人,,有功名在身的那一種,。
童生、秀才,、舉人,。
這就是大部分讀書人的一生。
也是三個不同的境界,。
童生,,可免自家稅錢。
秀才,,可免親屬稅錢,。
舉人,可家鄉(xiāng)留名,,光宗耀祖,。
所以,只要考上了童生,,就不必為生活所困擾,可以娶一個賢淑的妻子,,并且輕輕松松的掌握家庭大權,。
秀才,則是一個分水嶺,。
過去了,,那就是鯉魚躍龍門。
因為有秀才功名在身的讀書人,,是可以收徒的,!
而且,不僅如此,!
具有秀才功名在身的讀書人,,手里掌握著舉薦的名額!
換而言之...
就是學籍,!
只要有了這玩意,,就可以參加科考,!
這才是秀才真正受人敬仰的原因!
若是過不去,,就只能作為一名童生,,老老實實的過著幸福美滿但無趣的生活,安安穩(wěn)穩(wěn)的活到死,。
三妻四妾什么的,,肯定是不要想了。
但能活到老死,,在這個時代,,已經(jīng)是大多數(shù)人可望不可即的奢望了,更何況還不用犯愁吃穿住行,,放在流民眼中,,這與神仙的生活沒什么區(qū)別。
舉人的話,,則是另一個階層,。
到了這個階段的讀書人,一但認為縣官做事不公的話,,或者是拿到了縣官違法亂紀的證據(jù),,是可以直接越級找州府處置的!
而且,,縣官還沒有資格拿下舉人,!
可以說,到了這個階段的讀書人,,即便真的是胸無大志回到了家鄉(xiāng),,也是民敬官畏的存在!
不過,,大周畢竟是人情的社會,。
即便真有舉人心灰意冷亦或是胸無大志的回到了家鄉(xiāng),也通常會應下縣官提出的請求,,擔任縣學的院長或副院長,。
也算是有了一個虛名在身。
順帶加強了一下兩者的關系,。
總之,,讀書人確實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改變命運,只不過受限于天賦,,從平民之家一躍而起的,,終究還是少數(shù)。
而且,,像這種出身低微,、必定具備真才實學的讀書人,,往往也輪不到小門小戶攀枝附葉。
大家族的眼光,,基本不差,。
這也是讀書人多負心的根本原因。
沒有功名在身,,頂多是識了兩個字的平民,,在真正的讀書人眼中,根本不算是讀書人,,更不會被接納到圈子里,!
所以……
“還真是神通廣大啊,!”
一間干凈整潔的小院子里,,陳鼎坐在桌案后,對照著手腕下方黃紙上的提示,,翻看著手中的學籍,,印對了半晌后,情不自禁的感慨道,。
說實話,。
陳鼎是真沒想到北安城的守將竟能給他送來這樣一份兒大禮,也是真沒想到北安城的守將膽子竟然這么大,!
走私一些緊俏的貨物也就罷了……
反正大家都在干,。
大周和草原之間,本就存在著互市,,真要是深究起來,,恐怕大周的臉面都要直接丟光。
所以,,大周不會深究,。
萬一被發(fā)現(xiàn)了,頂多是降職,。
走私一些軍用品,,也可算作罷了……
反正可以改賬本,。
找個手段高明且足夠忠心的賬房,,在自身地位足夠高的基礎上,遮掩住走私軍用品的行為,,不算太難,。
或者說,很輕松,!
若這能讓上面派下來檢查的人從賬本上找出什么毛病,,那只能證明北安城的守將不配坐在這個位置上,!
但能給他這個外來者搞來一本學籍,而且還是一本秀才的學籍,,而且還是經(jīng)得住查驗的學籍,,甚至學籍上的姓名與師承都做的有據(jù)可查……
“真特娘的是個人才啊,!”
陳鼎情不自禁的笑罵道,。
像這種事,一但被查明證實,,別說是他這個冒牌貨,,就算是北安城的守將,都會被及時問斬,,以平天下文士之怒,。
可惜...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如今的大周,,已不是當年的大周了!
憑巷戰(zhàn),,死死的咬住草原輕騎十三天的大周,,在七十年前;孤身持王杖,,穿敵營而過的大周風骨,,在一百六十年前;驅殺胡虜光復山河的大周,,在二百二十三年前……
二百二十三年后的大周……
也是此時此刻的大周……
已經(jīng)在腐爛了?。?!
副標題:人情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