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jié) 咒水之難
云南人,從古至今,,最崇拜的人有兩個:一個是武侯諸葛亮,,還有一個是晉王李定國,。
兩蹶名王,,交水大戰(zhàn),,磨盤山血戰(zhàn),李定國從未退縮,,盡自己的全力為大明打了一場又一場漂亮的勝仗。在軍事上,,李定國是當之無愧的巨人,,當然只是在軍事上,南明最杰出軍事家的頭銜只屬于李定國,。
當然李定國也犯錯,,排擠劉文秀,信任馬吉翔,,但這些都不足以抹黑李定國,,千百年來,人們對李定國的評價依然是那一套,,再過幾百年,,幾千年,依舊不會變,。
因為他把能做的都做了,他盡力了,,就同孫傳庭一樣。再說一句,,歷史人物往往因為真實而顯得可愛,。
夠了,,是時候給故事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此時南明最有戰(zhàn)斗力的三支軍隊——夔東十三家,、李定國部隊,、鄭成功部隊,,全部喪失了戰(zhàn)斗力。
我很想寫,,但沒什么仗可以打了,。
永歷跑到了云南邊境,準備入緬甸,,跟在他身邊的有兩個人——沐天波和馬吉翔,。馬吉翔不知道為什么要帶,估計是死纏爛打跟著的,。沐天波是一定要帶的,。沐氏一族從沐英開始,世鎮(zhèn)云南,,守了十幾代,,了解云南的風情,包括當?shù)赝了镜那闆r,。最重要的是,,沐天波懂緬甸語。免費的導游,,外加翻譯官,,不帶白不帶。
永歷剛到緬甸時,,受到了緬甸國王的熱烈歡迎,,畢竟是兩百多年的老鄰居。
但是,,要當老鄰居的下場可是不好的,,以前的高麗要當元朝的老鄰居,被朱元璋武力征服,,發(fā)生政變,被李氏王朝取代,,成了明朝的鄰居,。從此這個鄰居也換了名字——朝鮮。
現(xiàn)在的緬甸跟當時的高麗差不多,,內(nèi)部分成了兩派,,一派支持明朝,一派支持清朝,。要繼續(xù)當明朝的老鄰居,,就要與清朝為敵!
事實證明,,緬甸識時務(wù)的明白人還是挺多的,,以支持清朝的居多,。兩派出現(xiàn)分歧,怎么辦,?協(xié)商,?十萬火急,事情關(guān)系緬甸的未來,。那就武力解決吧,!于是當年在高麗發(fā)生的事再度發(fā)生——政變。緬甸內(nèi)部的向清派奪取了政權(quán),,對于這一切,,在緬甸皇宮大吃大喝的永歷并不知情。
吃到一半的永歷接到消息:明天過河,,同飲咒水,,以示友好。這個咒水應(yīng)該是緬甸境內(nèi)的一條河,,飲咒水應(yīng)該是緬甸的習俗,。這個風俗永歷肯定是不認的,出于安全考慮,,永歷派馬吉翔和沐天波二人去赴約,。盡管安全意識強得可怕,永歷還是忽略了一個事實——這里是緬甸,。
在緬甸,,永歷說了不算。
馬吉翔與沐天波二人剛到咒水,,就被緬甸兵砍死,。看永歷不在,,于是緬甸頭頭立馬來宮殿找永歷,,最后永歷被捕,被緬甸獻給了吳三桂,。
史稱“咒水之難”,。
歷史給了吳三桂太多出鏡的機會,放清軍入關(guān),,開啟了南明這段熱血的歷史,。搞死了永歷,結(jié)束了南明這段熱血的歷史,。
永歷十六年(1662)四月,,永歷被吳三桂絞死于昆明。
結(jié)束了!
吳三桂在追擊永歷的時候順帶把緬北納入了中國的版圖,,成了清朝的土地,,不過后來被英國占了,緬甸獨立,,緬北又被劃分了出去,。
古往今來,只要是打西南,,中國人都很有一套,,昔日明成祖平定安南(越南),派朱能由廣西進軍(自東向西),,沐晟由云南進軍(自北向南),,形成包圍圈,一舉殲滅,。
清廷估計沒少讀朱棣的發(fā)家史,,想要借鑒。由廣西進軍的是洪承疇,,不對,,應(yīng)該說是督軍,此時的洪承疇一把老骨頭,,要真拉出去打仗,,沒準半路就散架了。由云南進軍的是清軍主力吳三桂,。清朝能取得天下,,也多虧這二老。
還有那個孫可望,,說說他的結(jié)局吧,,死了。至于怎么死的,,我也不知道,,我查了很多書,找不到,。從孫可望降清的那一刻起,,結(jié)局基本上已經(jīng)注定。清廷用漢人,,只注重兩點:一,、有本事,,二,、老實。很明顯,這兩點孫可望都不具備,。清廷想要的,,只是關(guān)于永歷的情報,現(xiàn)在永歷死了,,孫可望自然也沒用了,。
剛接觸南明這段歷史的時候,年紀小,,閱歷少,,所以特想看一兩部關(guān)于南明的電視劇。我在網(wǎng)上搜了很久,,沒搜到,。后來等了一兩年、兩三年,,繼續(xù)搜,,還是沒有。再等了四五年,、五六年,,我明白了。
之所以關(guān)于南明的話題這么少,,是因為這段歷史少為人知,。
我是個普通的歷史愛好者,我想讓更多的人了解南明,,知道這段歷史,!
僅此而已。
永歷死后,,李定國郁郁成疾,,但依然堅持抗清。
永歷十六年(1662)六月,,李定國病逝,,時年四十二歲。臨死前,,李定國給兒子留下最后的忠告,,也是對大明最后的忠心——寧死荒郊,勿降也,!
不過他的兒子是個識時務(wù)的人,。李定國死后,兒子李嗣興隨劉震(劉文秀兒子)投降清朝,。
不重要,,這些都不重要了!
清軍剛?cè)腙P(guān)時,打的旗號是為崇禎復仇,,對于吳三桂,、洪承疇等人,清廷大力吹捧,,識時務(wù)者為俊杰,。對于那些做無謂抵抗,硬拿雞蛋碰石頭的人(閻應(yīng)元,、黃道周),,清廷很是厭惡。
等到后來乾隆即位,,清廷國祚穩(wěn)了,,開始吹捧黃道周等人,讓大家多多學習,,忠心事主,。而唯清廷馬首是瞻的洪承疇等人,卻被列入《貳臣傳》,。
一切都是為了權(quán)力,,一切都是為了輿論,僅此而已,。
但自始至終,,清廷壓不下、黑不起的人有兩個,,一個叫李定國,,一個叫張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