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陽在指揮中心硬生生地熬了一個多月,每天最關(guān)注的就是纜繩的擺動狀態(tài),。
只要哪天擺動幅度降低比前一天少一些,,他的心情就會變得異常煩躁,恨不得自己竄出去用手拉著固定纜繩,,讓它停止擺動,。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纜繩的擺動幅度也在慢慢地變小,并且已經(jīng)進入一個可控的范圍,。
夏陽為了確保一次成功,,還是堅持等了一個多月。
知道2023年10月26日,,纜繩的擺動幅度終于降低到了夏陽預想中的程度,,盤古號這才又一次開始緩慢的降低軌道高度。
“垂釣計劃開始……”
隨著夏陽一聲令下,,兩艘巨輪拖拽著載著巨型鉤子的漂浮平臺進入預定海域,。
這一片海域是夏陽經(jīng)過多次計算算出的最佳接觸位置。
當固定纜繩下降至距離海平面不足500米時,,纜繩在擺動時預先打好的活結(jié)會掛在巨型鉤子上,。
這個過程也是極其緩慢的,畢竟要保證纜繩始終處在拉直的狀態(tài),。
但是這個時候夏陽已經(jīng)不是很擔心固定纜繩擺動的問題了,。
此時纜繩自身的重力已經(jīng)完全可以忽視空氣流動帶給它的擾動。
早在工程開始前夏陽就已經(jīng)估算出了纜繩擺動的一個大致區(qū)域,,在這幾個月的時間內(nèi),,兔子宣布了禁航區(qū)和禁飛區(qū)。
而夏陽也因此可以不用考慮外界對工程的影響,,一心盯著纜繩下降時的各個參數(shù),,只要稍有不對就會立刻停止盤古號的下降,。
直到10月27日中午13點11分,,纜繩終于有驚無險的下降至距離海平面500米以下。
接下來就是等待纜繩套住飄在海面的那個巨大的掛鉤了,。
“第一次接觸……預計與3分23秒以后……”
指揮大廳里響起了夏陽沉著而冷靜的聲音,。
“各部門隨時準備啟動‘遛魚計劃’……”
遛魚計劃是夏陽對下一個階段的工作起的一個比較形象的名字。
因為整個過程就像海釣一樣,。
海釣時,,如果吊了一條特別大的魚,為了不讓魚拉斷漁線,,釣魚的人時而會放松漁線時而又會拉緊魚線,,直到咬勾得魚筋疲力盡才會快速收回魚線。
3分鐘后……
“接觸距離1000千米……”
“500千米……”
“‘魚鉤’位置有偏差,,申請調(diào)整位置……”
“200千米……”
夏陽看了眼纜繩的擺動速度:“拒絕調(diào)整,,放棄第一次接觸!”
大廳里頓時響起一片嘆息聲,。
等到下一次纜繩擺回來又得等待近一個小時的時間,。
“大家不要著急,,前面我們都走得很平穩(wěn),就差著最后一哆嗦了,,慢點來也不要緊……”
夏陽拿起身前的話筒對著指揮大廳內(nèi)的眾人說道,。
“大家抽空去上個廁所,稍微休息一下,,計算軌道的小組再將擺動方位和最佳掛鉤的位置計算一遍,。”
說完,,夏陽放下話筒離開自己的位置,,來到指揮大廳外呼吸了幾口新鮮空氣。
別看他表面顯得非常輕松,,其實他的內(nèi)心已經(jīng)緊張到了極點,,剛剛第一次接觸,工作人員在申請調(diào)整掛鉤位置時,,夏陽的冷汗都下來了,。
不過這次他沒有魯莽行事,而是叫停了第一次接觸,。
畢竟調(diào)整掛鉤位置是需要巨輪去拖拽的,,等將承載掛鉤的漂浮平臺拖到預定位置后,兩艘巨輪必須將拖拽的繩索與平臺脫離,,否則兩艘巨輪很可能會在纜繩掛住掛鉤時被一同帶上天,。
休息了十多分鐘,夏陽再次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
此時纜繩已經(jīng)開始反方向擺動,,通過計算這次擺動的軌跡幾乎和上一次擺動的軌跡相同,只是方向相反而已,。
兩艘巨輪利用所剩不多的十幾分鐘時間調(diào)整了一下巨型掛鉤的位置和方向,,便快速撤離了這一片海域。
看著纜繩距離掛鉤越來越近,,夏陽深吸了一口氣拿起身前的話筒:“距離第二次接觸還有3分35秒……”
“再次確認纜繩擺動軌跡……”
“軌跡正確,,掛鉤位置正確……”
“盤古號軌道維持正常……”
“巨型絞盤緩速裝置準備就緒……”
聽著各個部門傳來的一切正常的匯報,,夏陽暗自點了點頭,,他們?yōu)檫@一刻已經(jīng)在這里熬了三
個多月了。
“距離接觸還剩5000千米……”
此時飛行在巨型掛鉤附近的無人已經(jīng)拍到了固定纜繩那龐大的身姿,。
畫面中纜繩正在緩慢的朝巨型掛鉤這個方向飛來,。
只是纜繩下端的那個活結(jié)的方向似乎不太理想,和巨型掛鉤之間的夾角有點小,,但是活結(jié)自身也在緩慢地轉(zhuǎn)動著,。
夏陽已經(jīng)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早早地就計算過了,以目前活結(jié)轉(zhuǎn)動的速度和纜繩擺動的速度,,當活結(jié)與巨型掛鉤接觸是,,它們之間的夾角不會小于30度。
“距離接觸1000千米……”
“活結(jié)與掛鉤夾角23度,,持續(xù)增加中……”
“掛鉤位置準確,,即將接觸!請各部門注意……”
指揮大廳中不斷響起各個監(jiān)控部門匯報的聲音,,但是除了這些基本沒有人走動,,甚至沒有一個人有多余的動作,全都全神貫注地看著各自眼前的數(shù)據(jù),。
“距離500千米……”
“夾角26度……”
“掛鉤位置穩(wěn)定……”
夏陽感覺自己度過了人生中最漫長的3分鐘,,每一次呼吸他都能感覺到自己沉重的呼吸聲。
每當指揮大廳中的擴音器傳來各部門的匯報聲,,生怕出一點點問題的夏陽緊張到心臟都漏跳了好幾拍,。
“距離100千米……”
“夾角35度,達到接觸最低要求……”
“掛鉤位置準確……”
“50千米……”
“40千米……”
“30千米……巨型絞盤緩速裝置開啟,,準備釋放繩索……”
纜繩的繩索同樣是碳納米復合材質(zhì),,它的一頭連接在絞盤上,另一頭則連接在巨型掛鉤上,。
“10千米……”
到了這個階段,,夏陽他們除了監(jiān)控數(shù)據(jù)就已經(jīng)沒什么好做的了,實際上整個過程夏陽他們也干涉不了什么,,只能依據(jù)現(xiàn)有的條件將事情做到最好,。
此時夏陽已經(jīng)閉上了眼睛,不敢再看大屏幕,。
無人機傳回的畫面中,,那根讓夏陽魂牽夢縈的纜繩正在以極快的速度變粗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