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天:從打鬥轉(zhuǎn)向布陷阱
這一篇記錄了我寫第二十五章的經(jīng)過,。
【計劃與實施】
這一章是接著第二十一章開始的沖突後續(xù)。
前面當飯桶問完那幾個關(guān)鍵的問題之後,,宋卉對于劇情推動的作用就結(jié)束了,,所以接下來的情節(jié)就幾筆快速帶過。
寫到這里的時候,,感覺這個沖突應(yīng)該是從第十五章飯桶出逃開始累積起來的,,需要在這里給他這段日子的經(jīng)歷做個總結(jié),確定新的方向,。
因此,,在描寫完黑索橋的景色之後,我寫了一段飯桶的思考和總結(jié),。
如果說第十五章開始的時候,,飯桶還是比較懵懂的,不知道拿著一本經(jīng)書該怎么修道,,那么經(jīng)過這幾個情節(jié)之後,,飯桶總算找到了自己暫時的方向:陣法,。
而且,三泰宗弟子的劍也被他拿到了,,總算是撿了個漏,,小小地升級了一點。
【文筆】
在網(wǎng)文里面,,據(jù)我(目前)所理解的,,文筆指的是:
一)讓讀者能夠更準確地理解故事內(nèi)容的技巧
二)讓讀者能夠更容易地理解故事內(nèi)容的技巧
三)讓讀者能夠更認真投入故事內(nèi)容的技巧
四)讓讀者能夠更喜歡閱讀故事內(nèi)容的技巧
這四方面的著重點是準確、容易,、認真和喜歡,,分別對應(yīng)作者對詞義的把控、作者轉(zhuǎn)換視角的能力,、作者描寫出的畫面感和作者營造小起伏的手段,。
第一個方面,讓讀者準確理解意思,,影響的是作者心目中故事的傳達,。
譬如說,動作描寫,。
「郭靖打了李逵一拳」,,這句話是一個簡單的動作描寫。
「郭靖回了李逵一拳」,,這句話說明了動作的前因後果,。
「郭靖回了李逵一沖拳」,這句話進一步說明了動作的姿態(tài),,給予讀者更多幻想和腦補的材料,。
第二個方面,讓讀者容易理解故事,,影響的是讀者看故事的流暢和舒服程度,。
譬如說,角色記憶點,。
「女子走到房間里面,。女子嘆了口氣?!?,這句話描述了一個角色。
「女子走到房間里面,,嘆了口氣,。」,,這句話省略了同樣主語的「女子」,,讓讀者讀起來更順暢,。
「黃蓉走到房間里面,嘆了口氣,?!梗@句話用的是一個讀者已知的人名,,能夠與其他角色區(qū)分,,減少了記憶難度。
我這章所要提升的文筆,,就集中在這兩個方面,。
***
我之前有個習(xí)慣,就是即便角色的名字出現(xiàn)之後,,還是不太喜歡把角色的名字加上,,而是用人物特色來區(qū)分。
例如第十九和二十章里面的平眉女子等,。
我的想法是這一段描寫是作者開了上帝視角去寫的,,我希望盡可能弱化這種感覺。
所以打算當讀者跟飯桶一樣,,暫時還不知道角色名字,,只有等到飯桶與她們見面了,才有名字,。
這可能帶來一個問題,就是這些角色缺乏記憶點,,增加了讀者閱讀的難度,。
我也意識到了,所以在之後寫宋卉的時候,,很快地就把名字加上了,。
******
咧,這是一個形容詞
我之前一直以為是微笑的時候,,嘴巴往旁邊開的那種表情,。
直到上網(wǎng)查才知道,這種笑更帶有貶義,,是歪一邊的那種笑,。
所以之前我可能用錯了,可能會給讀者帶來錯誤的暗示,。
之後的章節(jié)里面我就慎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