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元氏,,原名元珍,。
要說起這位東宮女主人的出身,那也是名門之女,出身顯赫,。
元氏的父親元孝矩,,在北魏時期就是皇族,,后北魏成為北周后,,元孝矩成為北周時的著名將領(lǐng)。
元氏還是在北周時期就嫁給楊勇,。
隨后,,楊堅在北周時期成功篡位,改國號為大隋,,元孝矩也成為大隋的一名武將,。
要說元氏嫁給楊勇時,兩人門當(dāng)戶對,,本應(yīng)是門好親事。
但偏偏兩人性格不對付,。
元氏出身皇族,,父親是一名武將,對女兒要求十分嚴(yán)格,,而且是用教育男孩子那套教育自己的女兒,。所以元氏總是板著個臉,很少見到笑容,,端莊嚴(yán)肅有余,,溫柔活潑遠遠不夠。
這讓隨性散漫的楊勇怎么受的了,?所以楊勇有次跟他的叔叔抱怨:“阿娘不與我一好婦,,實是可恨!”
楊勇居然敢公開說他的母親可恨,,由此可見,,楊勇對這個元氏不滿意到什么程度,。
而在楊安的計劃中,要贏得獨孤皇后的信任,,便是要從太子妃這里著手,。
當(dāng)然,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楊安覺得還沒有到自己主動找太子妃的時候。
就是找太子妃,,也是太子主動去找,,而不是他楊安。
可既然太子妃傳話要見他,,該見還是得見,。
于是楊安跟著趙三趕往太子妃的住處。
跟在趙三的后面,,楊安猜測著趙三和太子妃的關(guān)系,。
楊安穿越之前的前身,不顯山不露水,,頂多也就是能作兩首詩詞,,被太子賞識,從而進入太子的文人圈,。
而太子妃向來對太子的朋友圈不感冒,,應(yīng)該是連楊安的名字都沒聽過。
可眼下,,太子妃為什么要見他這樣一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
楊安推測,太子妃已經(jīng)知道最近東宮里發(fā)生的幾件大事都跟他有關(guān),。
但根據(jù)楊安對記憶中的史料分析得出的結(jié)論,,因為太子的冷落,元氏雖身為太子妃,,卻管不了太子,。
而且元氏性格內(nèi)向。不像有些女人強悍暴躁,,如果男人敢對她不忠,,她能下毒藥把你給毒死。
也因為性格內(nèi)向,,太子妃生氣總是自己受著,,最經(jīng)常做的事,就是把自己一個人關(guān)在房間里生悶氣,。史書中記載,,太子妃就是因為生悶氣活活把自己憋死的,。
如此一個性格內(nèi)向,經(jīng)常把自己關(guān)在房間里不出來的太子妃,,卻又對東宮內(nèi)發(fā)生的事了如指掌,,那只能有一個解釋。
那就是楊勇的身邊有太子妃的眼線,,而且一定是參與過這幾件大事的當(dāng)事人,。
這人是誰?楊安很肯定,,就是此刻走在他前面帶路的趙三,。
不一會兒,兩人便來到太子妃的住處,。
元氏早已在門外候著,。
遠遠地見到太子妃,給楊安的第一感覺,,太子妃是個大美女,,雖然比不上云昭訓(xùn),可是比起高良娣等人也不差,。
楊安的第二感覺是冷,,不同于古墓中小龍女脫離凡俗的那般冷,而是世俗中帶著一絲怨氣的那種冷,,雖然這一絲怨氣微不可見,,但楊安還是看了出來。
其實這也可以理解,,雖然貴為太子妃,,可元氏同樣也是一個俗人。
沒有哪個世俗中的女人,,愿意看著自己的丈夫沾花惹草,,整天跟別的女人鬼混而沒有一絲怨氣。
要不然歷朝歷代的宮斗也不會盛行,,皇后和皇帝的嬪妃們,也不至于圍著皇帝爭寵,,一個個斗得你死我活,!
走到近前,趙三給太子妃介紹,,這就是您要找的人,,楊安趕緊給太子妃行跪拜之禮。
按照隋朝禮制,,太子妃是不必回禮的,,可楊安站起來后,,元氏抱拳就要如同士子文人一般回禮,楊安連口中呼使不得,,折煞小人,,趕緊再次跪下行禮。
楊安骨子里的現(xiàn)代思想,,并沒有把這些繁文縟節(jié)當(dāng)成一回事,,但為了避免給別人留下話柄,同時也為了以表尊重,,還是入鄉(xiāng)隨俗,。
兩人禮畢,太子妃便直入正題,。不愧出身將門,,雖嚴(yán)肅有余,溫柔活潑不足,,但是說起話來也干脆利落,,絕不拖泥帶水。
“楊大人,,你做了本宮一直想做卻沒有做到的事,,本宮不但佩服,而且很是感激,?!?p> “太子妃謬贊,”楊安心道自己所料果然不假:“不知太子妃所指何事,?”
“你我心知肚明,,又何必說出來?!碧渝f完給趙三一揮手:
“把我給楊大人的謝禮給端上來,。”
不一會的功夫,,趙三便端了個匣子出來,,太子妃將匣子打開,楊安看得清楚,,里面都是珍珠,、項鏈一類值錢的東西。
“這些是我從娘家?guī)淼囊恍┘迠y,,留著它也是無用,,就贈送給楊大人?!?p> “回太子妃,,臣無功不敢受祿,。”楊安看著匣子里的珠光寶氣,,眼神清澈,。
“楊大人,您就不要推辭了,,”
“本宮不僅僅為感謝,,還要有求于楊大人?!碧渝疽廒w三將匣子遞給楊安,。
楊安趕忙退了一步。他時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要好好的輔助太子楊勇,,讓大隋在歷史上能夠活得更久一點。
要是眼下僅僅是一點金銀財寶,,就能讓他動心,,那他的初心也太容易動搖了。
他的心一動搖,,別的欲望就會不斷的侵蝕進來,,他的財欲、色欲以及諸多其它欲望就會不斷增加,,久而久之,,他就會忘了自己的初心。
忘記自己初心的后果是什么,?那就是死,。太子楊勇被廢之日,也就是他楊安和太子其他佞臣一起上斷頭臺之時,。
“太子妃千萬不要說有求于我,,”楊安再次拒絕了太子妃的厚禮,“為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做事,,是楊安的本分,。”
“太子妃不說,,楊安也知道所為何事,。”
“云昭訓(xùn)已死于非命,,高良娣,、王良媛,、成姬以及她們的子女也被逐出宮外,,太子殿下身邊,,唯有太子妃一人?!?p> “本宮擔(dān)心太子會從此一蹶不振,。”雖然云昭訓(xùn)等人的下場是活該,,可太子妃并沒有因此而幸災(zāi)樂禍,,反而擔(dān)心起太子。
“太子妃無需擔(dān)心,,殿下只是暫時受了打擊,,等過一段時間自然能清醒過來?!?p> “到那時,,楊安定會創(chuàng)造機會,讓太子和您,,如同陛下和皇后那般恩愛,。”
楊安信心滿滿地向太子妃作了口頭保證,。
“楊大人果然高明,,本宮所求正為此事?!?p> “此事就拜托楊大人了,。楊大人若是有什么難處,只管讓趙三轉(zhuǎn)告本宮,?!?p> “本宮只要能辦到,定當(dāng)竭盡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