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朝局變動
林丹也派出信使詢問山海關是否見過額哲,山海關方面卻當場予以否認,。
即便是他還是將劉逸當做第一懷疑對象,,可終究是沒有證據(jù),無奈之下再次將希望寄托于玄學,讓沙而巴喇嘛進行占卜,。
在接到這個命令以后,,沙而巴喇嘛差點破了三十年的功德而破口大罵,這時候了能不能用點腦子,!能不能別這么迷信,!
可他又不能直說,只好像模像樣的在那打坐參禪,。
“大汗,,請恕老衲無能,額哲王子的生死只有一團迷霧,,雖然死氣籠罩,,卻蘊藏著無限生機,似乎冥冥中他有一場天命的歷練,?!?p> 這種話玄之又玄,就看人如何理解,,千種人有千種理解,,至少林丹充分理解了那句‘蘊藏著無限生機’他堅定而又武斷的相信額哲還活著,只是不知道在哪受苦,,這是天命對他的歷練,。
說回朝廷方面,急得跳腳的崇禎經(jīng)過時間的撫慰,,終于再次振作起來,。
只是山海關的報捷人員已經(jīng)接近了京城附近,劉逸使用的是陽謀,,是夾了蒼蠅的漢堡,,崇禎明明知道卻不得不忍著惡心吃下去。
對付陽謀只能用陽謀,,陰謀是沒用的,,比如這次,他是可以派人去擊殺山海關報捷人員,,可是百姓已經(jīng)知道了,,一傳十,十傳百,,他是堵不住的,,何況劉逸還可以再次派出人數(shù)更多的報捷人員。
人家最核心的目的就不是報捷,,而是單純的造勢,,自己作為皇帝又不能公開拆臺,。
隊伍已經(jīng)來到了京城外二十里,過了正月的北京城已經(jīng)有了萬物復蘇的跡象,,不少百姓出城十多里迎接,。
將自己關在書房里的崇禎不斷地詢問外面的情況,王承恩則是不斷的將廠衛(wèi)報來的信息經(jīng)過整理告訴崇禎,。
得知百姓們出城十多里迎接,,更是氣的崇禎大罵道:“愚民!愚民??!這些蠢貨怎么就看不出忠奸呢?”
王承恩幾次想開口解釋,,卻都選擇了閉嘴,,因為真話說出來總是那么的讓人難受,普通人之間說完了,,即便是難受,,最多就是疏遠,可皇帝難受了,,那代價就太大了,,他一個宦官沒有必要。
自從薩爾滸之戰(zhàn)后,,民間苦建奴久矣,,現(xiàn)在終于有人能夠擊敗建奴了,他們?nèi)绾文軌虿幌矚g,。
當初崇禎決定派左良玉帶著迫擊炮北上的時候,,王承恩就旁敲側(cè)擊的暗示過,應該同仇敵愾將目標定為建奴,。
劉逸在看到皇帝對抗建奴的態(tài)度,,和對他屢次冒犯依然不予迫害的大度包容,,說不定還真有可能將其收心,。
可崇禎腦子里都是擊殺劉逸之后的興奮,根本聽不進去,,最終落得現(xiàn)在的局面,,這個老人也很無奈。
崇禎沒有發(fā)出任何的命令,,沒有人接待,,也沒有人阻攔,山海關的報捷人員進了城直接前往兵部報了大捷,。
有心人已經(jīng)看出了其中的問題,,好在是第二天就有小道消息傳出,皇帝近日偶感風寒,暫代內(nèi)閣首輔成基命消極對待報捷官兵,,許以告老還鄉(xiāng),,命禮部尚書周延儒為內(nèi)閣首輔,并將申用懋任命為內(nèi)閣次輔,。
一時間朝野嘩然,,成基命沒有派人接待山海關報捷人員,是因為皇帝的態(tài)度不明確,,這時候卻被扔出來背鍋,。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是崇禎對成基命不滿意所致,,而讓申用懋任內(nèi)閣次輔則是明顯的越級提拔,。
從履歷和功績怎么看申用懋都沒這個資格,何況還有溫體仁在,。
崇禎有心更換內(nèi)閣首輔這在之前就有許多人猜到了,,有可能的目前也就是周延儒和溫體仁,他們兩個當初受到了東林黨的打壓,,在當初推薦入閣人員時,,十一個人全是東林黨,周延儒和溫體仁都被排除在外,。
為了還擊,,二人進行了合作,舉報科舉舞弊案,,讓錢謙益失去了成為內(nèi)閣首輔的最佳機會,,后來溫體仁對東林黨進行了猶如瘋狗一樣的報復,更是讓錢謙益直接回了老家,。
更為關鍵的是任命周延儒放出了一個信號,,東林黨的機會又來了。
這些年,,周延儒和溫體仁始終處在競爭關系,,因為溫體仁這個人比較記仇,對于東林黨從來都是往死里整,,于是周延儒就反其道而行之,,努力修復與東林黨的關系。
而且申用懋就是東林黨的人,,被越級提拔,,這也讓其他東林黨人的心思都活泛了起來。
一時間竟是沒有人再去關注山海關報捷的事情,,這也是崇禎苦思冥想多日才想出來的絕妙主意,。
不得不說,,這次崇禎的做法雖然有些不道德,甚至有點缺德,,不過效果很好,,還滿足了自己的一些小心思。
看著錦衣衛(wèi)和東廠送來的密報,,崇禎多日不見笑容的臉上終于有了笑意,。
或許和劉逸處于同一時代,被劉逸的各種老六行為所牽著走,,竟是自己也變的老六了,。
山海關的捷報甚至沒有拿到早朝上,只是讓大換血后的內(nèi)閣處理,,周延儒當初被重用就是因為他看出了崇禎小氣的毛病,,只要是花錢的事情他都反對,這才成功上位,。
對于這件事他早已有了準備,,當即便說道:“陛下臣以為此次皮關軍北出長城,深入草原護送物資,,有功當賞,,然,所報戰(zhàn)功缺乏首級作為佐證,,難以論功行賞,,僅以尋常表彰即可?!?p> 對此崇禎那是一萬個滿意,,溫體仁眉頭緊皺,可他現(xiàn)在的身份和立場都不方便說太多,,只好選擇沉默,。
其他內(nèi)閣人員大多也是附和周延儒所言,并未提出新的看法,。
崇禎當即讓周延儒寫一道嘉獎圣旨,,周延儒的出身可以說是極為出彩,本就是王明陽的門人,,又是連中會元(會試第一)和狀元(殿試第一),,授翰林院修撰,,文章書法都是當世頂尖水平,。
很快一封洋洋灑灑的嘉獎圣旨便被書寫完畢,崇禎看過之后也是不斷地點頭,,那一手的好字簡直是賞心悅目,。
加蓋了印章,,便讓王承恩去安排宣旨的事宜。
這封嘉獎圣旨剛剛離開京城,,另一個消息就到了,,二月十四,劉逸將在山海關大婚,,新娘是溫體仁的孫女溫詩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