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p> 朝堂上,如今除了一早跟隨楚歌起兵的馬忠等人,,還有一路被迫降的世家之人,。
后面的世家人員一開始無論如何,都想不到大同軍會有今天的成就,。
雖然歸降了大同軍,,可每每想到大同兩字,都心有陰影,。
看到一眾人的神色,,賈詡出列道:“不如叫大乾,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tǒng)天,主公字天行,,替天行人道,,正當其位?!?p> 賈詡做事的準則向來是,,用最小的成本做最大的事。
大同有革鼎世家之意,,會讓天下世家不自覺地心生抵觸,,革鼎之事可以做,卻是不用時刻宣之于口,,圖招人恨,。
賈詡話落,就有人認同:“好,,大乾這國號好,,乾字暗合易道,主公再造乾坤,,再適合不過,。”
大乾,。
乾帝,。
大乾王朝,。
大乾帝國。
楚歌在心中默念了幾遍,,念著也覺得蠻順口,。
見大部分人都點頭同意,楚歌笑道:“既然諸位沒有意見,,那么國號就叫做‘大乾’吧,。”
定下國號后,,還要定年號,。
一眾人又開始引經(jīng)據(jù)典,展開討論,。
建康,、建元、建安,、太始,、民始、興平,、小康……
各種年號,,以及年號代表的寓意讓楚歌聽著頭大。
想到自己有無盡的生命,,要是每隔十來年就要想個年號出來,。
另外大乾的年號還要和其他各國時間對接,想想就麻煩,。
一念及此,楚歌當即打斷眾人道:“年號不必多想,,我大乾當與世獨立,,自建國起為大乾元年,之后以此類推,,800年后,,年號當為大乾800年?!?p> “這,?”
在場的人,除了賈詡和李儒知道楚歌的意思,,其他人卻是一頭霧水,。
不過眾人見楚歌態(tài)度堅決,也就不再反對,。
國號和年號的問題確定后,。
眾人又開始商討起內(nèi)外制度,。
楚歌本著拿來就用的態(tài)度,開口道:“天下無有萬事不移之法,,我欲設(shè)立三院六部制,,之后在此基礎(chǔ)上修整?!?p> 張松道“主公,,何為三院六部制?!?p> 楚歌道:“三院為中書院,、科學(xué)院、監(jiān)察院,;六部為兵部,、吏部、刑部,、戶部,、工部、禮部,?!?p> 說完,楚歌又耐心給眾人解釋各部門的職責分工,。
中書院為秉承君主意旨,,是掌管機要和發(fā)布皇帝詔書以及中央政令的最高機構(gòu)。
簡單來說就是他的傳聲筒,,需要一個聽話忠心的人掌控,。
科學(xué)院主研發(fā)。
科學(xué)技術(shù)是第一生產(chǎn)力,,這一點楚歌時刻謹記,。
監(jiān)察院監(jiān)察百官、巡視天下,,有監(jiān)察權(quán),,無擒拿權(quán)。
楚歌不想監(jiān)察院發(fā)展成錦衣衛(wèi)那樣擁有先斬后奏的暴力機關(guān),,在一開始就給它制定了紅線,。
至于其他的六部職責,和歷史上各個王朝的六部職責基本一致,。
兵部:掌武將選用,、兵籍、軍械,、軍令等,。
吏部:掌管官吏的任免,、考察、升降,、調(diào)動等事務(wù),。
刑部:掌管法律,刑獄事務(wù),。
戶部:掌土地,、戶籍、賦稅,、財政收支等,。
工部:掌管山澤、屯田,、工匠,、水利、交通,、各項工程等,。
禮部:掌管國家典章法度、祭祀學(xué)校,、接待外賓等,。
暫時定下這樣的制定,相對來說就已經(jīng)足夠,,反正他時刻在位,。
國家發(fā)展中,覺得哪種制度不好了,,就可以更換,。
覺得哪種制度落后了,也可以讓它與時俱進,,進化就是,。
聽完楚歌細致的解說,賈詡出列贊嘆道:“主公天縱奇才,,三院六部囊括天下事務(wù),,條理分明,,此法必將行諸天下,,使我大乾日益昌盛?!?p> “主公大才,,大乾永益?!?p> 賈詡話落,,堂上眾人也紛紛跟著拍起馬屁,,只恨自己沒搶先。
制度定下后,,進入了最激動人心的時刻,。
封賞。
建國稱帝,,自然需要大封群臣,,各部也需要官員就位。
眾人低著頭,,等楚歌開口,。
對此,楚歌也早有準備,,其實不過是把大同軍各部門的領(lǐng)導(dǎo)換個稱法罷了,。
賈詡、李儒變成監(jiān)察院正副院長,。
張松成了第一任的中書令,。
科學(xué)院楚歌其實屬意龐統(tǒng),可誰叫小屁孩還小,,就算有這個才能也無法服眾,,想到秦仲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第一任科學(xué)院的院長算是落在了他的頭上,,也算是對對方的嘉獎,,等龐統(tǒng)長大后,如果有心科學(xué)事業(yè),,那就讓后者接班,。
六部的尚書,禮部陶謙,、戶部糜竺,、刑部法衍(法正的父親)、工部李大壯,。
至于最重要的兵部和吏部,,由于位高權(quán)重,楚歌暫時找不到合適的人選執(zhí)掌,,只能自己兼任著,,然后指定副手處理平時工作。
見狀,,董卓連出列道:“主公,,小人常年征戰(zhàn),如今年事漸長,偶有力不從心之感,,愿卸任軍職,,替主公掌管兵部?!?p> 董卓知道他這一卸任,,算是徹底告別了過去,西涼出生的他,,比任何人都知道兵權(quán)的重要性,,沒了兵權(quán),生死不由己,。
楚歌笑道:“既然仲穎有心,,那就由你擔任兵部侍郎,協(xié)助我處理一應(yīng)事務(wù),?!?p> “謝主公?!?p> 內(nèi)政官員安排好后,,楚歌又對一眾武將進行了名號封賞。
自然,,今天的廷議不過是初定,,真正的大封群臣需要等到半月后的登基之日。
——
公元前206年,,大乾元年,。
這是楚歌來到這世界的第四個年頭。
他從一個黃巾小兵,,成了至高無上的九五至尊,。
新年第一天。
治下各地同一時間發(fā)布了新增的周報,。
“號外,,號外?!?p> “楚大人建國稱帝,,國號‘大乾’,定年號為‘大乾元年’,?!?p> “大乾立,大赦天下,,除罪大惡極者,,其余人罪減一等……”
“陛下與民同樂,大賞天下,,免百姓半年賦稅,。”
小報童游走大街小巷,,大乾王朝建立,,楚歌登基稱帝的事,瞬間傳遍了大江南北,。
“陛下萬歲,。”
“大乾萬歲,?!?p> 獲得減刑的犯人和免賦的百姓,同時朝著洛陽方向叩拜起來,。
成都,。
東市外的臨街書攤上。
戲志才放下新買的《大同周報》,,喃喃自語,。
“大同?!?p> “大乾,。”
戲志才自潁川出,,在江陵上的船,,先是被長江上川流不息的船只驚了一下。
很快就被秭歸的繁華和與眾不同再次震撼,。
經(jīng)過一番了解,,他才知道,原來秭歸正是竹紙和琉璃的發(fā)源地,。
竹紙和琉璃給大同軍帶來了無量財富,,可是戲志才逛了一遍市場后,和一般人有了不同的發(fā)現(xiàn),。
“大同治下不缺鐵器,,且冶煉技術(shù)遠超漢室?!?p> 對著店鋪里的鐵鍋和菜刀叮叮當當?shù)厍么蛄艘魂?,又?jīng)過一番問價,戲志才得出了這樣的結(jié)論,。
只是在市場上買賣任何東西,,都需要大同戶籍。
吃飯。
打尖,。
進貨,。
出貨。
凡是種種,,都需要,。
沒有大同戶籍,在大同治下幾乎寸步難行,,除非有人能不吃不喝,,不和他人接觸。
戲志才無奈,,只能先去官府辦理戶籍,,讓他欣慰的是,大同人實行雙戶籍制度,,對前來辦理戶籍的人沒有其他要求,,也不用撕毀原來的戶籍以示身份。
剛開始戲志才還疑惑,,這不是在做無用功嗎,?
后來想想,這雙戶籍制度,,幾乎針對的都是大同區(qū)域外的人,。
這些人,就像他,,如果辦理了戶籍,,已經(jīng)在潛移默化中,承認了大同軍的統(tǒng)治,。
辦理戶籍后,,戲志才第一時間去大同書局購買了《大同字典》。
因為他發(fā)現(xiàn)不認識大同治下所謂的簡體字,,在食府點個飯菜都麻煩,。
好在相比于大篆,簡體字簡單太多,。
以戲志才的能力,,很快就掌握了。
“好一個簡體字,?!?p> 飯攤上,戲志才看著年齡不大的小二,,熟練地對照墻上報著菜名,,再看周邊其他人拿著報紙,,一邊吃飯,一邊縱論天下,,他不禁對發(fā)明了簡體字的楚歌多了一些敬佩,。
說起報紙,這也是讓戲志才心神復(fù)雜的東西,。
區(qū)區(qū)幾張紙,囊括時政,、工商,、農(nóng)事、雜談,、地理,、天文、還有等等的民間趣事……
讓人驚駭?shù)氖?,大同軍上下對士子在報紙上抨擊大同時政不僅不管制,,而且還偶有采用之事。
“世事無奇不有,?!?p> 在之后,戲志才開始巡江游歷,,他從秭歸出發(fā),,一路朝成都進發(fā)。
一路上,,他看到了大同無處不在的學(xué)堂,,看到了擁有田產(chǎn)的百姓,自發(fā)地挖掘水渠,,裝備水車,。
看到被收繳了田產(chǎn)的世家大族聚集在一起,興致勃勃地談?wù)撝@些天興建了多少工廠,,招了多少工人,,制造了多少東西。
這些世家大族的人并非他想象中被收繳田產(chǎn)后,,嫉恨大同軍,,暗地里串聯(lián)著使壞。
反而埋怨大同軍占據(jù)的地方少,,不夠他們這些世家瓜分市場,。
“世家大族的產(chǎn)業(yè)比重從田產(chǎn)向工廠變遷?!?p> 對于這種新興的世家,,戲志才還搞不清楚對大同軍的統(tǒng)治是好是壞,。
可暫時來說,大同軍給世家大族指出了一條明路,,轉(zhuǎn)移了彼此間的矛盾,,使得雙方有余地,不用針鋒相對,。
“且此法讓大同軍商事繁華,,百姓日富?!?p> 在大同治下看到的場景越多,,戲志才對楚歌的佩服越甚。
“楚天行,?!?p> 戲志才有點迫不及待地想見見這是什么樣的人,竟能在短短幾年時間,,從一介黃巾小兵,,發(fā)展到如今地步。
只是一路行走,,讓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戲志才只能在成都暫時賺取路費。
他在東市外擺了個攤子,,給過路人抄寫書信,。
新的一年到來,戲志才想到潁川的郭嘉,,當即把所見所聞寫好,,讓驛站的工作人員代為傳遞。
剛回到小攤上,,他就被報童的聲音炸街了,。
“大乾,楚天行竟然建國稱帝了,?”
“三院六部制,。”
“大封群臣,?!?p> “大赦天下?!?p> 親身經(jīng)歷了乾坤反復(fù),,社稷更替,戲志才再也無心賺取路費,,他搭上去往關(guān)中的商隊,,直接上路,。
一路上,戲志才想著大同軍倉促立國的目的,。
他憂心忡忡,,擔心大同軍占據(jù)洛陽后,變得只知享樂而不知上進,。
“楚天行,,希望你不要令我失望?!?p> 直到漢靈帝龍馭賓天的消息傳來后,,戲志才這才恍然大悟。
“大乾有能人,?!?p> 戲志才心情復(fù)雜,,一是發(fā)現(xiàn)了大乾可能已經(jīng)有謀主,,二是自己后知不覺,輸人一籌,。
“此人擅于心計,,無法無天,乃毒士也,?!?p> 這時代,皇帝乃天子,,直接對帝王攻心的計謀實屬罕見,。
一般人哪怕想到,也不敢對帝王實施,,怕引來效忠之人的忌憚,。
“這人是誰?”
令戲志才好奇的人又增加了一個,。
——
正所謂一方歡喜一方憂,。
大年初一,大乾立國,。
下邳明明距離洛陽有萬里之遙,,可就在這天,劉宏竟然從兩個小太監(jiān)的交談中,,知道了楚歌在洛陽登基為帝的消息,。
本就奄奄一息的劉宏想到楚歌在大漢帝都登基,在他曾經(jīng)所有的皇宮中登基,,他就感到一陣胸悶,。
“陛下,。”
“陛下駕崩了,?!?p> “你等是如何照看陛下的?”
張讓氣急,,他不過有事走開一會,,劉宏竟然就沒氣了。
一眾小太監(jiān)跪在地上瑟瑟發(fā)抖,。
有人小聲道:“是黃州,、孫吳兩人照看陛下的?!?p> “黃州,、孫吳,人呢,?”
“不見了,。”
張讓陰沉著臉,,知道事情不簡單,。
可這個時候,卻是沒有時間去追究,。
他第一時間就下令封鎖了皇宮,。
“陛下歸天的消息必須隱瞞住?!?p> 等其余十常侍到齊,,張讓見大部分人驚慌失措,沒了主張,,定了定心神,,惡狠狠地對眾人警告道。
郭勝害怕道:“隱瞞不報,,乃欺君大罪,,為何如此?”
張讓道:“陛下龍馭歸天,,我等沒了依靠,,何進屠夫必殺我等,需先行想好退路,?!?p> 段珪道:“不如先下手為強?!?p> 其他人連問:“如何行事,?”
段珪道:“就以陛下遺詔要傳位陳留王,,讓何皇后暗招何進回來商議,待其歸來,,我等伏兵于宮內(nèi),,一舉殺之?!?p> 眾人皆點頭同意:“好,。”
商議完,,十人拿著偽造的遺詔,,其實也不能說偽造,劉宏本就有意傳位給幼子劉協(xié),,只是走的突然,,還未留下口訊。
因為時有傳言,,何皇后第一時間就相信了十常侍的訴說,。
“娘娘,我等無根小人,,愿意傾力投靠娘娘,,望娘娘在大將軍前為我等美言,,饒小人等一條賤命,。”
何皇后想到自己和哥哥出身卑微,,如果沒了十常侍輔助,,今后不定成為百官的傀儡。
又見十常侍拿著遺詔前來,,是真心相助,,且哭得可憐。
頓時心中一軟,,安慰道:“你等稍安,,我即刻寫信給大將軍,讓其秘密歸京,,有本公做保,,定讓你們安享晚年?!?p> “謝娘娘,。”
傳召之人到了虎牢關(guān),。
何進看過信件,,不動聲色地揣進懷里,。
他招來眾人道:“陛下召我回去有事相詢,我走之后,,大小事務(wù)由袁紹代為處理,,爾等小心防備即可,量這時節(jié),,反賊也不會出城野戰(zhàn),。”
其他人這時候也沒想到劉宏不在了,,以為是大乾立國,,陛下召大將軍回去問責呢。
眾人起身回應(yīng):“恭送大將軍,?!?p> 這一聲恭送,直接把何進給送走了,。
等何進被十常侍誅殺的消息傳來后,,眾人都驚呆了。
袁紹拔劍怒喝:“一群閹貨,,安敢如此,?”
袁術(shù)眼珠一轉(zhuǎn),也跟著起身喝道:“十常侍霍亂宮闈,,不殺不足以報君恩,。”
“陛下,,陛下竟然歸天了,。”
相比袁家兄弟關(guān)注于何進和十常侍,,丁原,、劉備、孔融等人卻是更關(guān)注于劉宏駕崩的事情,。
“漢室多難矣,。”
劉備面色發(fā)苦,,在這大乾新立的時節(jié),,劉宏歸天,天下必人心反復(fù),。
看袁紹,、袁術(shù)、丁原等人就要召集大軍開往徐州,曹操連起身阻攔,。
“諸位稍安勿躁,,區(qū)區(qū)十常侍,一隊人馬即可殺之,,如何帶大軍前行,,大同反賊虎視在側(cè),你等離開,,恐其趁機出關(guān)攻打虎牢,。”
曹操自然不會說大乾,,聯(lián)軍上下可沒承認大乾的正統(tǒng)地位,。
袁紹擺手道:“虎牢關(guān)天下雄關(guān),有孟德把守,,大同反賊頃刻難下,,大將軍對我恩同再造,不親自殺閹賊,,此恨難消,。”
“州牧大人,?!?p> 曹操好說歹說,勸服了其他人留下,。
看著袁紹,、袁術(shù)兩兄弟丟下一堆事匆匆離去。
曹操自然知道兩人心思不正,,如今的新都下邳沒有鎮(zhèn)守之人,。
以袁家四世三公的威望,,一旦誅殺十常侍,,輔帝登位,必然執(zhí)掌朝野,。
“協(xié)天子令四方,,此危難之際,本初,,希望你不要誤入歧途,。”
“哎,,社稷多艱啊,。”
和劉備一樣,曹操也知道漢室的大變局,,必定導(dǎo)致天下時局大變,。
當今兩位皇子年幼,不管是誰登基,,都無法壓服四方諸侯,。
更別說還有占據(jù)半壁江山的大同人時刻虎視漢室江山。
曹操和劉備的預(yù)感很快變成了現(xiàn)實,。
隨著大乾立國,、劉宏駕崩、十常侍先殺大將軍何進,,再被袁氏兄弟誅殺,、劉辯登基等消息陸續(xù)傳開后。
一眾潛伏的造反勢力,,公然站出來攪亂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