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仿佛一枚璞玉
在科里眾人的目光中,,豐范點開電腦上的視頻,,投影到幕布上,。
這是他在兩臺手術中,,穿透操作視頻集錦。
豐范還沒開口,,眾人的表情,,卻全都已經變了。
那視頻上的手法,,一看就極其專業(yè)和高級,。
導絲的旋轉,進出,,都極其張弛有度,。
這一刻,眾人心中的輕視,,皆是收了起來,。
別看豐范是個年輕人,這手法,,卻是很老練??!難怪科主任允許他上臺分享經驗。
光是那幾個手法要領,,就值得專門講一節(jié)課了,。
隨著視頻播放,豐范的聲音也適時響起,。
“各位,,穿透導絲操作,要點在輕柔,,先軟后硬,。”
“當導絲頂端抵達狹窄病變處時,,在導絲不弓的前提下,,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旋鈕,不能超過90度,,讓導絲頭端慢慢鉆擠穿過狹窄處……“
豐范講解的非常仔細,連指法基本細節(jié),,都說的很詳細,、透徹。
所謂標準指法,,就是無數前輩用心血經驗凝結而成的,,最快,效率最高,,最合適的指法,。
眾人聽得心頭微震。
尤其那些臨床干了大半輩子,,經驗積累多的老資歷們,,更是對此深有感觸,越發(fā)覺得豐范講得太對了,。
豐范繼續(xù)道:“在注重操作技巧的同時,,選擇擴張氣囊也很重要?!?p> “京都醫(yī)科大學,,在上個月有一篇新發(fā)表的論文,證實在小于三毫米的重度狹窄中,,啞鈴型氣囊具備定位準確,,穩(wěn)固性好,擴張囊內壓力均勻,,擴張力強的優(yōu)勢……“
“另外,,省華中大學附屬醫(yī)學院,,上周也有發(fā)表了一篇文章,證明擴張的時機選擇,,同樣很重要,,恰當的時機可以有效避免擴張造成吻合口破裂,水腫等假性狹窄……”
下面,,眾人聽到這,,精神一震!
引經據典,?
京都醫(yī)科大學上個月發(fā)表的論文,,豐范都能旁征博引?
省醫(yī)學院上周才剛剛剛發(fā)表的論文,,豐范都能信手拈來,!
就連科主任姜博濤,劉副主任等科室領導,,此時都不禁為之動容,。
如果說,豐范只是展現(xiàn)出“操作手法技巧”的話,,他們對豐范,,也就只是有幾分欣賞。
畢竟這是只要勤加練習,,總能練出成果來的,。
可這旁征博引,引經據典,,援引學術界的論文,、文章,甚至是最新的,,上周才剛剛發(fā)表的文章……
這份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態(tài)度,就值得大力贊揚了,!
這才是進步青年,,才該有的積極態(tài)度嘛!
比很多渾渾噩噩,,只知道學死書,,練死活的大部分人,強得太多了,!
尤其是,,還持續(xù)追讀最新的學術界觀點。
這份求真求新,最為難能可貴,!
他們哪里知道,,這些論文、文章,,全部都是來自豐范腦海里的“初級水平卡”,。
里面不僅蘊含著經驗、技巧,、肌肉記憶,,連帶著這些最新的相關文章、論文等文獻,,也全部灌輸到了豐范腦海,。
這才叫“全方位”的提高。
姜博濤此刻,,看向豐范的眼眸,,就仿佛在看一枚璞玉!
潛力巨大,!
若是善加雕琢……
自己這科室里,,用不了幾年,就能多出一個副主任,,又是他的一大助力?。?p> 可惜……回過頭來一想,,連這科室,都快保不住了,,還談什么人才培養(yǎng),,副主任培養(yǎng)呢?
不過,,姜博濤心中,,突然升起一個念頭。
如果這科室真有一天,,保不住了,,那他要親自為豐范寫一封推薦信!
讓豐范去了其他醫(yī)院,,也能繼續(xù)發(fā)光發(fā)熱,,有繼續(xù)深造的機會,別浪費了這么一顆好苗子,。
此刻,,下面的科室眾人,聽得是如獲至寶。
包括副主任,、老資歷主治們,,都下意識拿出小本子和筆來,刷刷刷的記了起來,。
豐范都已經幫他們,,把相關有益有利的文獻、論文,,都收集整理好了,,甚至核心要點都整理出來了。他們只需要記下來就行了,。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這節(jié)課,,豐范就是那個前人,。
這節(jié)分享會,科室眾人收獲太大了,。又聽到了技巧,,又掌握了最新論文文章的觀點、學習要點,。
一個個看豐范的眼神,,都開始變了。
……
老患者術后康復的很快,。
到了出院的這天,,質樸樸素的老夫妻倆,找裁縫店做了一面錦旗,。
上書“醫(yī)術精湛傳四方,,醫(yī)德高尚暖人心?!?p> 送來了心胸外科醫(yī)生值班室,。
老夫妻倆手里,還提著一袋子家里種的南瓜和扁豆,。握著豐范和劉副主任的手:“你們給減免了住院費用,,又治病治的這么好,我們實在不知道該怎么謝你們了,,就做了這面錦旗,,也沒什么好東西,一點點心意,?!?p> 劉副主任笑著道:“太客氣了,,減免費用是醫(yī)保和低保政策,治病救人是我們應該做的,?!?p> 老夫妻使勁握著手:“還是得謝謝你們,多虧你們盡心盡力啊,?!?p> 老夫妻明白一個道理,就像是種地,,那好好種地和不澆水的種地,,它能一樣嗎?雖說治病救人是醫(yī)生的職責,,可醫(yī)生好好給你看,,和敷衍的給你看,那結果也肯定不同,。
他們住院幾天下來,,是真感覺,碰上好醫(yī)生了,。
臨走,,老大姐說:“對了,我們村還有一個人,,也得了食管狹窄這病,,這段時間正像沒頭蒼蠅一樣,不知道該去哪治呢,,等我們回去就告訴他,,來市六院,這里的醫(yī)生治這種病,,可厲害了,!”
等老夫妻倆離開后,醫(yī)生值班室里,,眾醫(yī)生都是談笑著,話題圍繞著這面錦旗,。
很多從未收到過錦旗的醫(yī)生,,眼眸里都是流露出羨慕之色。
什么時候,,他們才能收到一面錦旗,?
別人都有,他們卻沒有,,這不是顯得他們很差勁么,?
那些年輕醫(yī)生們,看向豐范的目光,更是全然不同了,。
當他們還在苦苦學習的階段,,豐范卻已經憑借著一手精湛的食管穿透技術,得到科里領導的表揚,,還上了“經驗分享會”,,甚至還收獲了病人送來的錦旗一面……
簡直羨慕死他們了。
……
豐范則是看著這面錦旗,,想著剛才老大姐說的話,。
那句“我們村里還有一個這種病人,等回去后就叫他來市六院,,這里的醫(yī)生治這種病可厲害了”,,給了他一些觸動。
豐范琢磨著:“打出名氣去,,才能讓病人主動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