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兩全其美
“不好意思,,此地乃是上書房,你們若是討論其他的,,請出去說,。”
不遠處,,朱允炆抱著一沓書走過來,,臉上仿佛磕了三個字:不高興。
上書房乃是皇子皇孫讀書的清凈之地,,如此神圣的地方,,怎么能宣揚那些下九流的東西。
不過,,幾位小王爺根本沒理他,,畢竟,按照輩分來算的話,,朱允炆還得喊他們一聲叔叔呢,。
而且,,學習儒學本就是一件無聊的事,現(xiàn)在好不容易有一件讓他們放松的話題,,自然都侃侃而談,。
朱允炆被無視,微微皺了皺眉,。
“熾哥兒,,你何時能帶我們去外邦,見一見你說的那些藩人,?”
只是,,朱允炆剛說完,門外便走來一名小太監(jiān),。
“殿下,,陛下宣您!”
朱高熾聽得一愣,,抬頭這才發(fā)現(xiàn),,來人赫然是朱元璋身邊的貼身小太監(jiān)。
“有勞公公,,不知皇爺爺叫過去,,所為何事?”
朱高熾笑道,。
算算時間,,朱元璋應該已經上完早朝,正在批閱奏折,,誰知道……
“回殿下,,陛下已經看過您的折子了?!?p> 朱高熾恍悟似的點頭,,看來自己建驛站的奏折被朱元璋看了,這次叫自己過去,,肯定是商討一二的,。
他搖了搖頭,跟著小太監(jiān)而去,。
一旁的寧王等幾個小王爺雖然臉色不爽,,但畢竟是自己父皇的命令,他們也不敢去違抗,,只能發(fā)出悻悻的回到自己的座位,。
路上,朱高熾的腦海中響起一陣聲音,。
“小朱,,我們構思的驛站之法,,真的可行嗎,?”
“那是自然,,你們也看到我腦海中那些送貨驛站的畫面了吧?”
朱高熾自信回道,。
“孔明的確看過,,此驛站也的確可行,不過其中也有弊端,,小朱你真覺得皇帝會答應運用此法,?”
諸葛亮微皺著眉頭,眉宇間露出擔憂之色,。
“孔明先生有何擔憂但說無妨,,即便在后世,驛站面世后也是困難重重,,若大家各抒己見,,找出不足之處,也能讓驛站制度更加完善,?!?p> 朱高熾一副虛心求教的模樣。
畢竟牽扯到國庫支出,,未必朱元璋一人就能拍板確定,,朝中的保守派肯定會極力反對,即便真的施行下去,,驛站產生的錢財將會源源不斷,,不計其數(shù),到時候肯定會有貪腐出現(xiàn),。
朱高熾正想著,,抬頭便發(fā)現(xiàn)已經到了奉天殿。
只是,,他抬眼看去的時候,,發(fā)現(xiàn)殿內整整齊齊站著書名大臣,那陣仗,,跟上早朝也相差無幾了,。
光是六部尚書就來了四個,其他能來到這的也都是六部的少卿,。
“熾兒,,快進來,都等著你呢,!”
朱元璋見朱高熾愣在殿外,,不由揮了揮手,,示意讓他進來。
那副和藹可親的模樣,,哪有平時的威嚴,,妥妥一個慈祥的老爺爺,看得在場的官員一陣震撼,。
“這孩子,,似乎還不適應這種場面?看來,,日后得多鍛煉鍛煉才是,。”
朱元璋心中暗暗想道,。
朱高熾這才緩過神來,,躬了躬身:“孫兒見過皇爺爺!”
朱元璋雖然說過,,他們爺倆之間不用太多虛禮,,但在這么多朝臣的面前,該有的禮數(shù)還是得有的,。
朱元璋見狀,,笑得十分滿意:“免禮,來,,到皇爺爺身邊來,。”
說著,,他拍了拍身旁的龍椅,,正好留一個空位出來給朱高熾。
不過朱高熾可不敢真坐上去,,否則,,這些群臣只怕會吞了自己。
朱元璋也不強求:“上書房的學課如何,?”
“回皇爺爺,,學課不難,就是無聊,,我還是喜歡騎馬狩獵,,馳騁沙場?!?p> “看來,,再過一段時間,你也不必再去上書房了,等你成年了,,有的是機會征戰(zhàn)殺敵,。”
朱元璋的一番話,,著實讓在場的朝臣心中大驚,,雖然他們面色不變,但心中早已掀起驚濤駭浪,。
太子病故后,,這位皇帝早已經心灰意冷,何時有過這般爽朗的笑容,。
這燕王家的殿下真是非同尋常,幾個重臣心里不由盤算起來,。
如今皇儲空缺,,立儲之事也一直沒提上議程,如今皇帝這般,,自然讓人浮想聯(lián)翩,。
“熾兒,你可知為何皇爺爺要叫你來,?”
朱元璋突然笑著問道,。
“孫兒知道,皇爺爺是看過孫兒的驛站改革之法,?!?p> 朱高熾也不遮掩,老老實實的說道,。
朱元璋點點頭,,對這個聰穎的孫兒,又多了幾分滿意,。
“諸位愛卿,,關于驛站之法,你們有什么盡管提出來,?!?p> 朱元璋轉頭看著那些大臣。
“世子殿下,!”
開口的是劉三吾,,他知道驛站改革之法是朱高熾提出來后,他心中的天平已經開始傾斜,。
“驛站設立之初的目的,,最大的責任就是傳遞各地戰(zhàn)報,若對商賈百姓開放,,會否加大驛站的支出,,萬一耽誤了戰(zhàn)報,,豈不壞了大事?”
自古商人多低賤,,驛站服務這些商賈,,的確是拉低了身價,亂了尊卑,。
而且,,若百姓對驛站需求大增,驛站短時間沒法增加人手,,必定會壓榨驛站資源,,畢竟,現(xiàn)在最主要的交通工具還得是快馬,,但再好的馬匹也是血肉之軀,。
聞言,朱高熾想了想,,道:“這個好辦,,密報無非就是講究一個快字,咱們可以設置一條專線,,由專人專線負責,。”
說著,,朱高熾借了一張紙,,再上面一陣涂畫后,淡淡道:
“諸位,,我舉個例子,,據(jù)戶部的記載,京城大約有數(shù)十萬的走販商賈,,還有幾萬學子和勞工,。”
戶部尚書聞言點頭,,戶部的數(shù)據(jù)的確是如此記載的,。
朱元璋倒是聽得眼睛一亮,這小子還真是做足了功課了,,短時間內就查到了戶部的卷綜上,。
“當然,這些人大半并不是京城人士,,按照他們每人一年五封家書,,那么光是家書的傳遞就有五十多萬,如此龐大的傳遞次數(shù),驛站又怎么會無所事事,,入不敷出,?”
“有工作,驛站就需要招人,,也需要更多的馬匹,,如此一來,又解決了多少閑散勞工,?簡直就是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