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長傳位》
明朝中期,,在東面有座名山,,名曰葫蘆山,,葫蘆山上有座道觀——玉清觀,。玉清觀座落于葫蘆山山頂,,四周郁樹蔥蔥,,金壁琉瓦紅墻,,從山腳遠(yuǎn)遠(yuǎn)望去,,巍然壯觀。
這玉清觀少說已有上百年的歷史,,當(dāng)初是由道教“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真人開山創(chuàng)立,,傳到王道長手上,已過八代,。經(jīng)幾代道觀主持的努力,,現(xiàn)已逐漸人丁興旺,香火旺盛,。王道長年事已高,,領(lǐng)著一眾徒子徒孫修道多年,預(yù)感自己不日將羽化登真,。在登真之前,,王道長想將觀內(nèi)主持之位傳于兩位愛徒清風(fēng)、明月當(dāng)中的一人,。清風(fēng),、明月二人跟隨王道長修道多年,頗得王道長的真?zhèn)鳌?p> 這清風(fēng)比明月年長一歲,,生的眉清目秀,,聰明伶俐,頗有道骨仙氣,,平日里他熟讀道經(jīng),,齋醮科儀,也甚為熟悉,,只是俊朗的外表下卻藏著一顆不安分的心,。他表面上與人偽善,暗地里卻為人陰薄,。他和明月二人共同侍奉王道長左右,,仗著年長,,經(jīng)常瞞著師傅,,對明月多有欺侮。明月則粗皮圓臉,,膚色黢黑,,敦實憨厚,平日不善言辭,,只默默做事,,雖知道師兄清風(fēng)瞞著師傅經(jīng)常捉弄于他,他也只是笑笑,,從不放心里去,,自己只是一味潛心修道,,恭順尊奉恩師。
王道長對傳位于誰,,一時也難以決定,。這幾日,清風(fēng)見王道長憂思重重,,便日夜圍著師傅,,大獻(xiàn)殷勤,拐彎抹角探聽師傅憂慮原由,。當(dāng)?shù)弥獛煾导磳飨麓笪粫r,,心中一喜一憂,喜得的是自己苦熬多年,,終于有機(jī)會臨登大位,;憂的是師傅竟然還在自己和明月之間權(quán)衡選擇,他不免有些擔(dān)心懊惱,。
又過了兩日,,清風(fēng)便趁著下山采辦觀里日常用品之際,拜會了當(dāng)?shù)乜h城富甲一方的員外劉孜,。這清風(fēng)在年幼未入道觀之前,,自己生父曾與劉員外是多年故交。劉員外雖家財萬貫,,取了三房嬌妻美妾之后,,仍多年膝下無子。后清風(fēng)生父,、生母相繼染病去世,,只落得清風(fēng)孤身一人。劉員外見清風(fēng)長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甚是喜歡,就認(rèn)了清風(fēng)做自己的膝下義子,。清風(fēng)在劉府生活了三年,,一日遇一道人點化,稱他為孤煞星下凡,,在俗世會克傷親人,,唯有修道登仙,才能化解他的命運(yùn),,清風(fēng)便和劉員外商量出家之事,,劉員外雖有不舍,但見清風(fēng)心意已決,,最后只好同意清風(fēng)去玉清觀當(dāng)了道士,。
清風(fēng)此次下山拜見干爹,,劉孜當(dāng)然甚是高興,二人一番寒暄之后,,劉孜見清風(fēng)眉宇間似乎有些憂郁,,便追問干兒最近有何事煩惱?清風(fēng)就把王道長打算傳位一事稟告了干爹,,劉孜聽完略一思索,,摸著下巴幾縷稀疏的胡須突然笑道:“這有何難?吾兒勿憂,,干爹自有妙計,。”隨后,,劉孜在清風(fēng)耳邊細(xì)語一番,,清風(fēng)聽干爹說完,俯首下拜,,口中直言:“干爹要能成全此事,,干兒當(dāng)日日在觀里為干爹作醮誦經(jīng)祈福,祈求三清天尊護(hù)佑干爹榮華富貴,,長命百歲,。”
劉孜微笑著將清風(fēng)攙起,,對著清風(fēng)又一陣耳語如此這般交待,,清風(fēng)心領(lǐng)神會,道謝離去,。
隔了半月,,又到道觀采辦之時,清風(fēng)卻突發(fā)惡疾風(fēng)寒,,幾日不能起床,。王道長只能將道觀采辦之事交由明月去辦。
明月領(lǐng)受采辦任務(wù),,依照師命隔日下山,。第二日,明月一早就出了觀門,,當(dāng)日正值深秋時節(jié),,天高云淡,,葫蘆山上黃葉飄零,,流水潺潺。明月多日未能出觀,,今日下山,,心情甚是愉悅,,走路步態(tài)輕盈。
明月邊走邊欣賞這葫蘆山的秋景,,待他下到半山腰,,轉(zhuǎn)進(jìn)山中一片林間小道時,忽見前方似有一女子癱坐在一棵樹下,,聞聽得還有哼哼不停之聲,。明月快步走到女子跟前,探看究竟,,但見這妙齡女子,,年約二八,唇紅膚白,,一身翠袖紅裙,,此時正癱靠在一株大樹上,愁眉蹙額,,似哭無淚,。
妙齡女子見有人前來,嘴巴里哼哼聲更加急迫,。明月見狀便探下身子問道:“姑娘哪里不舒服,?出了什么事?”
女子輕啟朱唇答道:“回道長,,今日奴家陪家母登山游玩,,一時興起,貪戀秋色,,不小心和家母走散,。剛才一時心急,找尋家母,,不小心崴了腳,,現(xiàn)腳踝疼痛難忍,無法動彈,?!?p> 明月了解了緣由,說道:“姑娘莫慌,,小道我身上恰好帶了些外傷藥,,給姑娘敷上,休息片刻,,應(yīng)無大礙,。”
女子答道:“那就有勞道長了,?!?p> 明月從懷中掏出幾粒藥丸,,遞給女子,讓她用嘴嚼碎了,,自己敷到腳踝處,,女子接過藥丸,一一照做,。片刻之后,,明月見女子似乎并無大礙,就打算離開,。不料那女子見明月有要走之意,,卻突然又嚶嚶喊疼起來。明月只能再作停留,,附身察看,。
剛才還是秋高氣爽,藍(lán)天一碧如洗,,這當(dāng)兒,,不知從何處忽然刮來一陣大風(fēng),幾片碩大的陰云不知從何處飄來,,天色頃刻就暗淡下來,,風(fēng)聲夾雜著細(xì)密的雨絲開始飄落……
妙齡女子見天色忽變,一陣驚慌,,幾欲從樹下站起仍未能如愿,,明月見狀只好拿出隨身攜帶的油紙雨傘給女子撐上,自己則在寒風(fēng)細(xì)雨中微微發(fā)顫,。女子見狀,,招呼明月靠近些一起避雨,明月亦不敢多有接近,。
風(fēng)聲一陣緊過一陣,,雨點越來越大,明月半邊身子已經(jīng)淋濕,。正當(dāng)二人窘迫之時,,女子抬頭向不遠(yuǎn)處的林中看,隱約看見一座簡陋茅草屋立于林中,,遂向明月提議,,“道長,眼看這雨越下越大,,不如我們?nèi)ッ┪輹罕茱L(fēng)雨,。”
明月見狀,心中默念一聲:度人無量天尊,。雖男女授受不親,但眼下局面,,他也一時顧不了那些禮法,,避雨要緊。他附身小心攙起女子胳膊,,二人相扶前行,。明月只覺一陣幽香隨即浸入咽鼻,令他心頭一動,。他趕忙小心屏住呼吸,,心中誦念“三官經(jīng)”,一路攙扶女子來到茅屋,。
茅屋不大,,經(jīng)年失修,里面只有幾處不大的干爽之地,,明月小心將女子攙扶坐下,,自己則遠(yuǎn)避到茅屋內(nèi)另一處打坐調(diào)息,等待雨停,。
片刻之后,,妙齡女子重開櫻口,對明月喚道:“道長,,可曾帶有飲水,,奴家渴口難當(dāng)?!泵髟氯∠伦陨淼难b水葫蘆,,給女子遞將過去,女子接過葫蘆,,用一只手掌挽成窩狀,,從葫蘆中倒出清水,用嘴抿了幾口,,這才閉上眼睛休息,。一炷香的功夫,見雨勢未消,,女子復(fù)又嚶嚶啼哭起來,,邊哭邊說:“不知家母現(xiàn)在何處,可曾淋到大雨,?”明月只能好言相勸,,然女子仍嗚嗚咽咽,啼哭不已。
明月不禁被這女子的哭聲弄得心煩氣躁,,幾次走到茅屋門邊察看屋外雨勢,,屋外雨勢正盛,恐一時半會兒也停歇不了,。明月暗想:師傅交待采辦之事不能耽擱,,現(xiàn)又不能將這孤身女子棄于茅屋,這當(dāng)如何是好,?明月越想越急,,額頭竟密密滲出些汗珠,不免口中干燥,。
這女子見明月焦急模樣,,止住哭聲,說道:“道長不必著急,,先喝兩口水消消煩躁,。待雨停歇之后,道長可自行離開,,奴家現(xiàn)在腳已經(jīng)好多了,。”說罷,,就將葫蘆遞了過來,。
明月接過葫蘆,大口灌飲了幾口,,心中的焦躁之火這才滅了幾分,。這妙齡女子從后面瞥見明月大口飲水后,臉上不禁浮出一絲不易察覺的暗笑,,隨即將手上捏著的一個紙團(tuán)悄悄扔到了茅屋角落處,。
又過了大約一刻鐘的功夫,明月聽屋外雨聲變小,,正欲再次起身查看,。忽覺頭腦昏沉,手腳無力,,眼前一陣模糊,,自己就陡然昏睡過去……
待明月迷迷糊糊醒來,已是第二日清晨,,他迷迷糊糊睜眼一瞧,,驚得自己差點跳將起來,但見自己全身上下一絲不掛,,渾身赤裸,,身邊躺著昨天的那位妙齡女子,那女子只穿著小衣小褲,睡態(tài)正酣,,一條粉白藕段似的胳膊還搭在他的胸前,。
明月慌忙套上衣褲,只覺自己滿身酒氣,,他掙扎著坐了起來,,盡力回憶昨晚發(fā)生之事。此時女子也被驚醒,,看見明月這般,,隨即嚎啕大哭起來,,邊哭邊罵道:“臭道士,,你做的好事,玷污了奴家的清白,,這可叫奴家如何是好,?”
明月一時不知如何分辯,對前面發(fā)生的事,,自己毫無記憶,。他急得面色發(fā)白,卻想不起來任何事情,,只道是自己鬼迷心竅,,闖下了大禍。他正焦急間,,茅屋門外忽然闖進(jìn)來一高一矮兩個黑臉漢子,。
其中一個高個黑臉漢子一把就揪住了明月的衣襟,作勢要打,??谥辛R道:“你個臭道士,竟然趁我妹妹避雨之際,,輕薄于她,。”明月只能作勢求饒,,百口莫辯,。
矮個漢子攙扶起坐在地上嚶嚶啼哭的女子,作聲說道:“妹妹莫慌,,我和大哥終于尋到你了,,家母已經(jīng)被我們接回家中。這個臭道士,,做下如此腌臜之事,,我們定不能輕饒了他。我和大哥這就陪你上山,尋得那玉清觀王真人,,為你討個說法,。”
一高一矮兩個漢子扶著那妙齡女子出了茅舍,,留下明月獨自在茅屋中發(fā)呆……
此時明月如霜打雷劈,,面如死灰,他狠狠扇了自己兩個耳光,,雖覺得此事有些蹊蹺,,卻又理不出頭緒。他晃晃悠悠站起身來,,茫然地向山上走去……
明月神色恍惚地走到一處樹林,,一時間悲從中來,想自己潛心修行,,明心正道,,盼它日能早成正果,羽化登仙,,不曾想自己怎做出如此糊涂事來,?毀了自己一世的修行,回玉清觀也無臉再見恩師王真人,。他舉目四望,,見前面不遠(yuǎn)處一棵松樹之下,竟然懸掉著一截草繩,。明月長嘆一聲:“天意如此,,愧對師傅,何不當(dāng)下自行了斷,?”
想到此處,,他搬來一塊石頭墊腳,將草繩打了個死結(jié),,套在自己的脖頸之上,,雙眼微閉,心一橫,,兩腳用力一瞪,,身體便如落葉般懸掛于半空……
當(dāng)?shù)乜h令趙文富剛調(diào)此地上任不久,當(dāng)日,,趙縣令正領(lǐng)著兩位捕頭馮三,、馬強(qiáng)著便裝下縣察探民情。趙縣令已有五十開外,,少年科第,,為人極是聰察,。初到當(dāng)?shù)兀w察民情,,消除積案,,不到半年,治得本縣政通人和,,百姓悅服,。此時,一行三人正在此間樹林中不遠(yuǎn)處歇息,。趙縣令站在樹林中一處小山坡上,,正舉目眺望這葫蘆山的秀麗山景,胸中一首五言佳句正待醞釀而出,。忽見不遠(yuǎn)處的一棵樹上,,似乎懸吊一人影,心下一驚,,忙喚身邊兩位捕頭前去探看,。
二位捕頭不敢怠慢,,趕忙起身,,尋著趙縣令指引的方向一路飛奔過去。等二人疾步?jīng)_到樹下,,見是一位道人懸于樹杈之下,,二人分工協(xié)作,一人抱腿,,一人解繩,,迅速將道人放倒在地。
趙縣令隨后趕到,,用手指探看道人鼻息后,,隨即用力摁住道人的人中揉搓了兩下,明月輕輕咳嗽一聲,,緩緩地睜開了眼睛,,見眼前一位年長者領(lǐng)著兩名漢子圍在他的跟前。年長者身著細(xì)?綢素帽,,一副商人模樣,,身邊的兩位漢子則青衣短褲,似乎是客商身邊的幫工,,待看清三人面貌后,,明月懊惱長嘆一聲:“三位何苦救我?”
捕頭馮三聽完明月的話,,不禁罵道:“你這道士,,好無道理,,不是我家大……”,“人”字還未說出口,,趙縣令趕緊用眼神制止了馮三,,同時讓另一捕頭馬強(qiáng)拿出身邊攜帶的水壺,給明月喂上兩口,,明月這才徹底緩過神來,。
趙縣令見道人并無大礙,遂緩緩說道:“道士莫慌,,我們?nèi)四耸沁^路客商,,不知道士為何要尋此短見?”
明月又是長嘆一聲,,見年長客商面目和善,,料不是什么歹人,于是就將昨日之事,,一一道來,。
趙縣令聽罷,一時難辨真假,,聞到明月滿身酒氣,,便問道:“道士平日可有飲酒習(xí)慣?”明月急急答道:“小道我謹(jǐn)遵師尊教誨,,嚴(yán)守道規(guī),,平日從不飲酒?!?p> “那為何道人滿身酒氣,?”趙縣令追問道。
“昨日之事,,我昏睡之后,,一概不知,至于為何滿身酒味,,我也不知為何,?客商如若不信,我也無法解釋,,還是讓小道一死了之,。”明月說罷,,掙扎著又要起身,。
馮三、趙強(qiáng)在一旁早已聽得不耐煩,,聽聞明月說罷,,馮三向趙縣令抱拳一打禮,,“老爺,我看這個道士滿口胡言,,不能信他,。”
趙縣令沖馮三一擺手,,“莫慌,,莫慌”,心下暗想:此事倒是稀奇,,如若這道士真是奸邪之人,,為何要上吊了結(jié)自己,快快逃走才是人之常情,?!?p> 想到此處,趙縣令便對明月說道:“既然道士也不能確認(rèn)此事昨晚是否自己真有做過,,縱使現(xiàn)在了結(jié)了自己性命,,也恐怕無法自證清白,反倒讓人坐實了口實,,何不先回道觀,,向觀內(nèi)主持說明詳情,再做了斷不遲,?!?p> 明月一時不語,,聽年長客商這番話,,自己倒是清醒了一些。心下暗想:剛才自己也是一時氣迷心糊,,這位客商說得似乎有些道理,。自己就這樣冒然了斷,豈不死得有些糊里糊涂,?
趙縣令見明月不語,,便再問道:“那三人你可有印象?將三人樣貌特征一一說來,。即便將來到了官府衙門,,我等三人也好為你做個旁證?!?p> 明月聽罷,,就將妙齡女子和一高一矮兩位壯漢的樣貌特征一一說了,趙縣令聽完,,捻了捻額下的美須,,略一思忖,,就對身邊的馮三、馬強(qiáng)耳語兩句,,兩人隨即離去,。
隨后,趙縣令對明月說道:“道士如若信得過老夫,,老夫愿陪你先回觀里說明情由,。”明月點頭應(yīng)允,。于是,,二人相伴向山上道觀走去。
待二人走到半道,,忽從山上下來幾個道士,見到明月,,不由分說,,口稱受王真人之命,押解明月回觀,。趙縣令見狀也不與幾個道人爭辯,任由他們將明月捆綁起來,,只是勸慰明月,,他隨后會上山給他做個旁證。
趙縣令看著一行人將明月帶上山,,遂自己轉(zhuǎn)身下山直奔縣衙而去?;氐娇h衙,已是午后時分,,趙縣令匆匆用過午膳,,切了一杯清茶,,正坐在書房的太師椅上仔細(xì)盤橫此事,,等待二位捕頭的消息,。
時間不長,忽見書房屋簾挑開,,馮三、馬強(qiáng)匆匆進(jìn)來稟報,。二人見到趙縣令,,叉手施禮。馮三說道:“稟報大人,,早上茅屋的三人已經(jīng)查明,妙齡女子乃縣城西街“順升”當(dāng)鋪行劉員外家的丫鬟‘瑞珠兒’,,另兩位一高一矮的漢子是劉員外家的看家護(hù)院的胡大、桂小寶,?!?p> “哦,這胡大,、桂小寶現(xiàn)在何處?”
馬強(qiáng)搶道:“回稟大人,,我們兩兄弟打聽到這胡大、桂小寶似乎是一早不知因何事剛得了劉員外的一筆賞錢,,此時正在城外的地下賭當(dāng)耍錢,。”
“將二人速速帶到衙門來問話,。”趙縣令說道,。
捕頭馮三,、馬強(qiáng)領(lǐng)了命令,,又帶了幾個衙役直撲城外賭當(dāng),沒費(fèi)周折,,胡大、桂小寶就被眾衙役順利押解回縣衙,。
趙縣令換上官服,準(zhǔn)備升堂詢問二人,。縣衙大堂之上兩排衙役手持殺威棒,,立于兩旁,威風(fēng)凜凜,。眾衙役威武聲一起,胡大,、桂小寶跪倒堂前,,立刻惶恐不安。
“胡大,、桂小寶,,你們二人可知為何傳你們到本座堂前,?”劉縣令一拍驚堂木,厲聲問道,。
胡大,、桂小寶只是磕頭,嘴巴里不斷嚷道:“小人不知所犯何事,?請大人明查,?!?p> “我來問你們,今天一早,,你們二人在何處?”
胡大搶先答道:“回大人,,我和小寶一直在我家老爺院里看家護(hù)院?!?p> “哦,可有外出,?”
胡大答道:“回大人,,未曾外出,?!?p> 趙縣令繼續(xù)問道:“未曾外出?胡大,,有人看見你們一早就在葫蘆山,作何解釋,?”趙縣令問道。
“這個……”胡大欲言又止,。
趙縣令見二人不語,忽大吼一聲:“來人,,一人先打二十殺威棍?!?p> 兩旁衙役一擁而上,,就將兩人摁倒在地,準(zhǔn)備開打。
胡大這時大喊道:“大人息怒,大人息怒,,剛才小人記差了,今天一早,,小人和桂小寶確在葫蘆山上?!?p> “去葫蘆山所為何事,?從速招來?!眲⒖h令繼續(xù)問道,。
胡大說道:“我家丫鬟瑞珠兒昨日陪母去葫蘆山游玩,,外出一夜未歸。我家劉員外一早命我二人外出尋找,。我們在山上一處茅屋內(nèi)找到瑞珠兒和一道人赤條條在一起,。瑞珠兒哭訴昨天避雨時被這道人輕薄,我兄弟二人遂帶瑞珠兒上山將此事稟報給玉清觀王道長,,請王道長主持公道,。”
趙縣令問道:“即是道人奸淫瑞珠兒,,為何當(dāng)時未曾報官,?”
胡大繼續(xù)答道:“回大人,,當(dāng)時一時情急,未曾多想,見是玉清觀道人作惡,,遂上山先找王道長討個說法,。”
“你怎知這道人就是玉清觀的道士,?”趙縣令追問道。
“回大人,,小人是在葫蘆山見到的道人,猜想就是山上道觀的道士,。”
劉縣令不再問胡大,,轉(zhuǎn)問桂小寶。
“桂小寶,,本官問你,胡大所說可是實情,?”
桂小寶拿眼睛撇了一眼胡大,見胡大不語,,隨即磕頭回道:“大人明查,胡大所言屬實,?!?p> “桂小寶,,本官再問你,道人輕薄瑞珠兒,,你可曾看見?”
“回大人,,我們見到瑞珠兒的時候,她和那個道人二人均赤身裸體,,瑞珠兒在一旁啼哭不已,親口告訴我倆是那道人輕薄于她,。”桂小寶答道,。
“大膽刁民,還敢信口雌黃,,瑞珠兒現(xiàn)已招認(rèn),,你倆還不從實招來,?”趙縣令又一拍驚堂木,,厲聲說道,。
胡大、桂小寶不住磕頭,,嘴上說道:“小人說的句句實情,,請大人明查?!?p> 趙縣令冷哼一聲,,“大膽刁民,瑞珠兒已被我收押在堂后,,你二人還敢狡辯,?”
此時,大堂屏風(fēng)后面,,傳來一個女人痛苦的哀嚎聲,,夾雜著皮鞭抽動的聲音,一個衙役粗糲的聲音傳來:“瑞珠兒,,你還有什么可交待的,?”,,隨即又是幾聲“啪啪”的皮鞭聲和女人的嚎哭聲。
大堂上跪著的胡大,、桂小寶聽到這啪啪作響的皮鞭聲和‘瑞珠兒’不住的哀嚎聲,,早已心驚肉跳,冷汗直冒,。
“胡大,、桂小寶,瑞珠兒已經(jīng)招認(rèn),,你們還不速速招來,,難道要本官動用大刑嗎?”趙縣令見二人已經(jīng)開始慌亂,,繼續(xù)逼問道,。
此時還未等胡大開口,桂小寶早已向前跪爬兩步,,磕頭喊道:“大人饒命,,大人饒命,我們只是奉我家劉員外的吩咐做事,,其它事情一概不知?。 ?p> “你家員外讓你們所做何事,?速速講來,。”趙縣令心里暗暗一喜,,看來編排的“瑞珠兒”招供一事,,已經(jīng)有了效果。
桂小寶面色蠟黃,,結(jié)結(jié)巴巴的說道:“前日,,我家…我家…老爺找到我和胡大,讓我倆…….”
原來,,當(dāng)日清風(fēng)找到干爹劉員外訴苦的時候,劉員外就想到了這條“栽贓嫁禍”的妙計,,他先安排丫鬟瑞珠兒在山上偶遇上明月,,然后讓瑞珠兒尋機(jī)給明月下蒙汗藥,,等明月昏睡之后,,再讓胡大、桂小寶給明月嘴里灌上燒酒,,然后脫光明月的衣服,,讓瑞珠兒和明月同臥一處。
真相大白,,胡大、桂小寶簽字畫押,,投入監(jiān)牢,,聽候發(fā)落,。趙縣令隨即派兩位捕頭去劉員外的家里,,速速將劉孜和瑞珠兒二人拿來,。等一眾衙役齊奔到劉孜的府上,,只拿住了丫鬟瑞珠兒,。聽劉家人交待,,劉孜下午已經(jīng)被清風(fēng)請到玉清觀去了,。捕頭馮三、馬強(qiáng)隨即安排了幾個衙役守住劉孜家的前后大門,,防止有人通風(fēng)報信,。他們則帶著瑞珠兒速速回衙門向劉縣令復(fù)命,。
等瑞珠兒被帶到縣衙后,趙縣令只將胡大,、桂小寶的畫押文書扔到瑞珠兒的面前,,未曾動刑,瑞珠兒早已嚇得花容失色,,渾身哆嗦,遂一五一十將劉孜如何讓她誆騙明月的事情做了交待,。趙縣令一番審理之后,讓瑞珠兒簽字畫押,,將其收入監(jiān)房。
待這些事處理停當(dāng)之后,,趙縣令整了整官服,,隨即乘一臺官轎帶總衙役直奔葫蘆山玉清觀而去。
此時天色已晚,,玉清觀內(nèi)燈燭通明,人影晃動,。在三清大殿前的空地上,已經(jīng)架起了一堆柴草,,明月低頭垂目被綁立于柴堆之中的一根立柱之上。按照道觀的道規(guī),,凡好盜邪淫,茹葷飲酒,,敗太上法律,,壞列祖之宗風(fēng),,需架火焚身,。
大殿一側(cè)擺著兩把花梨木交椅,,王道長、劉員外端坐其上,,清風(fēng)則面露喜色垂手立于王道長的身后,。你說這劉員外,為何要親臨道觀,?一來是這劉員外常年給道觀上貢,是道觀的大施主,,今聽說道觀處罰有違逆天道的惡徒,他要來觀詳一番,,王道長自然不便阻攔,。二來,,劉孜要給自己的干兒清風(fēng)撐撐場面壓壓驚,也想親眼看到此事落得圓滿,。
三清殿前,,玉清觀大小眾道士已經(jīng)全數(shù)到位,。今日道觀舉行懲戒儀式,無論監(jiān)院,、都管,、還是庫頭,、菜頭悉數(shù)到場,。王道長頭戴蓮華金冠,身批黃羅道袍,,手持一柄白馬尾精制拂塵,端坐在花梨木交椅之上,,雙眼微閉,,面色凝重。柴堆附近,,幾個身披黃袍的道人正圍著柴堆轉(zhuǎn)圈,,口中不停誦念“太上經(jīng)律”,。三聲鑼響之后,時辰已到,,眾人緘默,,一個道士附身向王道長請示,,王道長輕輕長嘆一聲,,頷首示意。
一時間,,鑼鼓罄鐘齊鳴,,三清大殿前五尺高大香爐內(nèi)三柱擎天巨香煙霧繚繞,。一位道士舉著油松火把,,幾步走到柴堆前,正欲將柴堆點燃,。忽聽到一個粗糲響亮的聲音大喊一聲:“道士住手,。”
眾道士順著聲音傳來的方向齊刷刷的看去,,一個官府衙役正疾步奔跑而來,,來人正是捕頭馮三,馮三邊跑邊喊:“速速住手,?!?p> 就在這功夫,馮三已經(jīng)跑到王道長跟前,,抱手拱拳,,大聲說道:“請道長暫停焚火儀式,本縣劉縣令馬上駕到,。”眾人聽聞大驚,,遂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
王道長此時聽聞劉縣令突然駕臨,,不知所為何事,?趕忙站起身來,朝大殿外廊門口張望,。不多時,只聽一陣嘈雜的腳步聲傳來,,眾衙役擁著劉縣令從大殿廊門外闊步走進(jìn)三清大殿來,。
王道長幾步迎上來,,手揮拂塵,,躬身施禮,口中緩緩說道:“不知縣令大駕光臨鄙觀,,有失遠(yuǎn)迎,,還請縣令大人恕罪?!?p> 趙縣令略一頷首,,以示還禮,隨即問道:“今日本縣令聽聞貴觀舉行懲徒焚火儀式,,特來探看,,不知架上的道人所犯何事,要受焚身之罰?”
“回稟大人,,架上之人乃小徒明月,,因行為不端,犯下嗜酒奸淫大罪,,為正觀規(guī),,警示眾徒,故施行焚身懲戒,?!蓖醯篱L答道。
“嗜酒奸淫,,可有證據(jù),?”
“回稟大人,被惡徒輕薄的女子和陪同她來的兩位漢子均有證言,,貧道已將證人證言梳立文書,,三人均已畫押確認(rèn)”,王道長說罷,,從懷里掏出三人的證詞給趙縣令遞上,。“證人證言就在貧道身上,,請大人過目,?!?p> 趙縣令接過證言,粗粗看上一眼,,冷笑一聲,,說道:“王真人,本縣令恰巧也有三份證言,,道長可再看看,。”,,說罷,,從衣袖子中也取出三份證言。
王道長疑惑的接過三份證言,,仔細(xì)端看后,,不禁大驚失色,看了一眼身后的劉員外,,差點癱坐在地,,驚得一旁的小道士趕緊上前攙扶住。
趙縣令不再理會王道長,,轉(zhuǎn)身目光犀利地盯著坐在椅子上已經(jīng)惴惴不安的劉員外,,大聲說道:“劉孜,你可知罪,?”
劉孜冷汗直冒,,仍強(qiáng)裝鎮(zhèn)定的說道:“小人不知縣令大人為何突然發(fā)難?小人不知所犯何罪,?”
趙縣令斷喝道:“還敢嘴硬,?胡大、桂小寶,、瑞珠兒已悉數(shù)交待,,你還有何話可講?”
劉孜聽到三人的名字,,豆大的汗珠已經(jīng)從腦門上滲透出來,,他臉色慘白,剛想從椅子上起身,,馮三早一個健步從上前去將他摁住。站在劉孜身后的清風(fēng),,見事不好,,拔腿就跑,旁邊早有準(zhǔn)備的幾個衙役一擁而上,,將他捆了個結(jié)結(jié)實實,。
隨后,趙縣令命人將柴草堆中的明月放下,明月被帶到趙縣令的跟前,,他抬頭舉目一看,,面前此人正是今早在山下樹林遇到的過路客商,不曾想原來這客商卻是本縣的縣令,。只是客商已經(jīng)換上了官袍,,更顯威嚴(yán)凜然。明月淚如泉涌,,“噗通”一聲,,倒頭叩拜,口中嗚咽道:“感謝大人救命之恩,!”趙縣令將明月攙起,,好聲勸慰,讓人攙扶下去休息,。
此時三清大殿內(nèi)外鴉雀無聲,,趙縣令幾步走到大殿場地中央,朗聲說道:“各位道修,,刁民劉孜伙同本觀惡道清風(fēng),,為謀求道長傳位之事,竟然使用奸計嫁禍明月,,使得明月險些喪命,,此等惡行,天理難容,。今日本官為民做主,,明察秋毫,鏟除奸惡,,以證人間清明,。”
眾道士皆跪倒叩拜,,口呼:“大人英明”,。
趙縣令上轎臨走之時,又對王道長說:“道長今后當(dāng)觀本知末,、行無遺累,,處事當(dāng)明辨是非,切勿再屈枉良人,?!?p> 王道長自愧的答道:“多謝大人訓(xùn)誡,貧道年老昏聵,,心神蒙染,,輕信人言,,險些犯下大錯,日后定當(dāng)警惕用心,、再修善道,,已補(bǔ)過失?!?p> 一個月之后,,玉清觀舉行傳位大典,王道長正式將主持之位傳于明月,。大典當(dāng)日,,趙縣令受邀親臨玉清觀觀瞻,明月繼位之后,,再次對趙縣令三跪九拜,,以感縣令救命之恩。一時間玉清觀祥云翻飛,、香煙繞閣,、鐘鼓齊鳴。傳位三日后,,王道長羽化登真,。自明月接任玉清觀觀內(nèi)主持之后,更是以身作則,,潔身自好,,勤勉苦修,終成正果,。
這正是:
清風(fēng)使惡風(fēng)也邪
明月受屈月又朗
積善終有余慶生
天道本心證良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