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精鹽售賣權(quán)
眾人齊齊伸出手指在那油紙之中沾了一下,放入了口中,。
那精鹽進(jìn)入口中之后,,眾人的眼中閃過一絲光亮。
在座之人,,除了張飛這個莽貨之外,,其他人都是明白這精鹽代表著什么,因此眾人都是用著一種熾熱的眼光看著周安,。
周安看到眾人的眼光,,直接開口說道:“此等精鹽,乃是吾用了新的方法制造而出,,因此價格極為便宜,,只要五錢一兩。
一斤也只要八十錢,?!?p> 在東漢時期,一斤等于十六兩,,這也是半斤八兩的由來,。
如今東漢時期的鹽價最少十錢一兩,一斤需要一百六十錢,。
這是官方發(fā)布的價格,,但如今大漢鹽鐵不再是官營,因此價格都是地方豪強(qiáng)以及世家來決定,。
又因為產(chǎn)鹽的地方大都是緊鄰海港之地,,幽州這地方,鹽價能夠達(dá)到五百錢甚至八百錢一斤。
而周安這八十錢一斤的鹽一出,,不管是賣相還是味道,,都是降維打擊。
眾人聽到周安的話后,,盧毓第一個站出來說道:“師弟,,你說吧,你是如何打算的,?”
周安聽到盧毓的話,,也是開口說道:“兩位師兄,世伯,,你等也知道這精鹽的好處,,因此,吾以一百錢的價格給予你等,,你等售賣多少,,吾一概不過問。
不過想要售賣這精鹽的條件卻是土地,,一千畝土地吾可以給予一年的精鹽份額,。
土地是否是田地?zé)o妨,只要是土地就好,?!?p> 聽到周安的話,三人都是愣了一下,,倒不是因為一千畝太多,,而是太少了。
要知道,,東漢年間的土地面積是五百八十萬平方公里,,相當(dāng)于八十七億畝的土地。
光一個涿縣,,就有著數(shù)十萬畝的土地,。
他們之中,張家是涿縣的豪強(qiáng)家族,,幾代兼并的土地都是上萬畝了,;
盧家更是一個小世家,但是盧植師從馬融,,馬融的女兒是袁紹他叔叔的妻子,,作為世家的本能,家中的田地更是數(shù)萬畝之多,;
公孫瓚雖然不是涿縣人,,但是作為縣令,,想要弄到涿縣荒蕪的土地,對于他來說,,簡直是易如反掌,。
因此三人才覺得周安這個條件太過于優(yōu)渥了。
但三人可不會上趕著將價格提起來,,在商言商嗎,。
于是三人很快就與周安敲定了合作事宜。
在東漢年間是沒有什么契約之類的東西,,無論是帝王還是貧民百姓,,只要說出來,就定會做到,,要不然就是失信于人,,那這個人基本上在東漢沒有了存活的土壤,因為不僅是家人看不起他,,朋友們也會疏遠(yuǎn)他,更有甚者連糧食都不會賣給他,。
不過這一次周安卻是要與三人簽訂契約,,理由就是數(shù)額太多,自己記不住,,還是簽訂了契約好一些,,省的忘記了。
三人聽了周安的話,,自然是不會反對,。
雖然三人相信周安,但就像周安所說的,,要是忘記了怎么辦,。
于是四人將契約簽訂完成。
其中張家以一萬三千畝土地,,購買了十三年的精鹽售賣權(quán),;
盧毓更是直接以四萬畝土地,購買了四十年的精鹽售賣權(quán),;
公孫瓚因為周安之前的操作,,只能拿出八千畝的土地,還大部分是山林,,購買了八年的精鹽售賣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