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成群結隊的流民,,朱頤垣心潮澎湃,,他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時間,要把這些人安頓好,要從中挑選出能戰(zhàn)的士兵,,要把根據地建設起來,。
唯有如此,,才能抵御接下來清軍的圍攻,。
他也不清楚,謝遷能爭取多少時間,,或許十天半個月,,或許三兩個月,謝遷就可能被擊敗,,然后就是他自己面對清軍了,。
“時不我待啊,!”
朱頤垣嘆了口氣,,扭頭就把老爹叫了過來,“別人都忙著,,您老也別閑著了,,去給流民登記造冊,送他們去村里,?!?p> 朱老爹怔了怔,我是都指揮使啊,,你小子怎么拿我當書吏用,?
不過朱老爹到底沒敢跟兒子瞪眼睛,,相反,他也很清楚,,確實時間緊迫,,耽誤不得。
都說上陣父子兵,,他這個當爹的也不能真的就坐享其成……趕緊抄起紙筆,,登記流民……凡是登記造冊的流民,,都能領到五十斤糧食,。
這些糧食也是從淄川大戶手里拿到的,謝遷卷走了府庫的存糧,。但眾所周知,,大明留下的爛攤子,朝廷窮如老狗,,大戶才富得流油,。
因此從幾家大戶手里,朱頤垣就弄到了超過五千石糧食,。
每個流民發(fā)五十斤口糧,,等著秋收之后,再行授田……之所以沒有立刻授田,,就是朱頤垣和龐老爺子他們商量的結果,。
此時距離八月份秋收還有一個月多一點,鄉(xiāng)親們辛苦了好幾個月,,就等著收獲,,如果此時分田,那地里的莊稼怎么算,?
毫無疑問會造成流民和村民之間的沖突,,事情還沒辦成,就先亂了起來,。
因此朱頤垣的策略是分兩步走……第一,,告訴所有的村民,這一季莊稼,,全歸他們所有,,而且還不需要繳納田租稅賦,過去的積欠,,印子錢,,也一并免除。
讓百姓先拿到好處,,等莊稼收獲完畢,,田畝數量也核實清楚,,再根據情況,進行分田,。
單獨勞力,,可以領五畝田地,一個五口之家,,以二十畝為上限,,其余有立功情況的,可以酌情增加,。
總而言之,,這只是個很粗略的方案。
但是有一點,,朱頤垣要求將淄川縣的圖籍,,還有從幾個大戶家中抄出來的田契,全都送去鄉(xiāng)村,,要當著老百姓的面,,直接銷毀,表示舊的枷鎖不存在了,,一切重新開始,。
朱頤垣很清楚,這件事的成敗,,決定著他的隊伍能不能迅速壯大,,因此他決定親自跑一趟。
第一個試驗點就是原來張家所在的大莊村,。
說來有趣,,張至發(fā)這一家子,對別的村子不客氣,,但是自家的大莊村,,還是留下些情面,有幾十戶自耕農,。
甚至準許他們把土地記在張家的名下,,借此免稅。
因此當朱頤垣率領著青石集義軍,,還有數百流民來到的時候,,大莊村已經分成了兩個陣營。
差不多八成的佃農,,他們站在朱頤垣這邊,,渴望得到分田。
而另外的自耕農,則是仇視義軍,,抗拒分田,。
朱頤垣也沒有說什么,而是站在眾人的面前,,跟大家伙聊了起來,。
“咱們兩個村子離著不遠,頭幾天青石集的鄉(xiāng)親們都拿到了屬于自己的土地,,并且由于免除過高的田賦,,還有去掉苛捐雜稅,種種債務,,平均計算下來,,一個人可以多得二百斤糧食?!?p> 聽到這里,,大莊村的佃農們已經眼睛冒光了,。
別的他們不明白,,但是二百斤糧食意味著什么,他們可太清楚了,。一個普通的三口之家,,租種地主土地,一年到頭,,風調雨順,,收獲的糧食,一半上交田租,,再交一些苛捐雜稅,,剩下來的平均攤到每個人頭上,還不定有二百斤,。
幾乎家家戶戶,,都是農閑時候喝稀粥,農忙才舍得吃點干的,,另外還要把好糧食拿出去,,換成糙米豆子,房前屋后,,種點雜糧,,蔬菜,總而言之,,想盡一切辦法,,能勉強不餓死,已經是祖宗保佑了。
一下子多了二百斤糧食,,豈不是人人都能吃飽,,頓頓都能吃干飯!
沒有挨過餓的人,,是體會不到肚子空空,,每天夜里,被胃酸折磨,,睡不著覺的痛苦,。
糧食而已,超市架上多的是,,買就是了,。
對不起,華夏大地的老百姓,,能填飽肚子也不過是幾十年的事情,,往前追溯,饑餓一直是如影隨形,,不曾片刻離去,。
尤其是戰(zhàn)亂的年月,更是如此,。
李自成喊出均田免賦,,盡管粗糙到了令人發(fā)指,但是依舊有那么多百姓不顧生死,,追隨著他,,并不是闖王多好,實在是百姓沒什么活路可言,,只能拼命一搏罷了,。
毫無疑問,朱頤垣的賬可比李闖王要精細多了,。
“我們要做的第一條,,就是耕者有其田,原本被張家大戶占據的土地,,要交給鄉(xiāng)親們,,每家每戶,都要成為土地的主人,。這是最大的鐵律,。第二條,就是每人每戶,,能拿到多少土地,,我粗略估算一下,,張家佃農租種的普遍在十畝上下,這也是我們這里人口和土地的比例,。因此我的設想,,單個人五畝,一個五口之家,,最多二十畝田,。還有多出來的田畝,歸都指揮使司掌控,,百姓可以租種,,但必須是一年一租,而且要繳納較高的稅賦,,如果人口增加,,這部分土地需要均分,未來就可能會無法租種,?!?p> “說了田畝數量,再說田賦,,統一為一成五,,租種的田地最高三成,除此之外,,不再征收任何苛捐雜稅,。我們有一個基本的原則,那就是調整之后,,要讓大家伙擁有更多的糧食,能吃得更飽,,過得更好,。”
“大家還有什么疑問,,如果大家普遍支持新的做法,,我就可以當眾燒毀原來的田契,焚毀借據,,一切重新開始,。”
說著,,朱頤垣一招手,,有義軍士兵抬過來一個木箱子,里面裝的就是田契和借據,。
在場的村民不由得一陣交頭接耳,。
其實亂世并不是單純的人多田少的問題,崇禎年開始,戰(zhàn)亂不斷,,山東的人口少了很多……但是百姓的民生卻絲毫沒有好起來,。
佃農可以租種的土地多了,但架不住地主田租提得快??!
你以為自己努力勞作,沒日沒夜干活,,就能過得更好,?
這不是做夢嗎!
一個騾馬,,不累死就給我干,。
累死了,我再換,。
總而言之,,沒有騾馬累死累活,哪來羅馬老爺錦衣玉食,,繁花似錦……
所以說均田這事,,更多的是調整土地關系,實現耕者有其田,,調整稅賦比例,,讓老百姓切實看到實惠。
再用,,佃戶不光要給自家干活,,你租種了人家的土地,地主豪紳就能讓你給人家干活,,充當長工短工,,壓榨勞力……你不給人家干活?好啊,,那地也別種了,,我寧可撂荒,也不給你這個泥腿子,。
所以說圍繞著土地,,可不單純是地租壓榨那么簡單。
人家大老爺們有的是辦法,,讓每一個佃戶都在生死線上掙扎,。
想靠著租種田地,勤勞致富,?
笑死,,不要侮辱老爺們的智商,。
朱頤垣把其中的道理講清楚,又有青石集的示范,,很快大莊村八成以上的佃農,,紛紛表示支持。
“朱公子,,快點燒了吧,。”
“俺們都聽朱公子的,?!?p> “朱公子,讓俺們吃飽飯,,真是活菩薩,。”
……
這邊佃農齊聲稱贊,,可另一邊,,那些相對富裕,仰仗著張家庇護的自耕農,,卻是面色凝重,。
因為按照朱頤垣的算法,他們最少也要吐出幾十畝的土地,,而且他們家大業(yè)大,,人口也多,二十畝的上限太低了,。
再有,,這些人普遍和張家沾親帶故,過去可以不交稅,,少交稅,,現在卻要和窮棒子一樣交稅,怎么算都是吃虧的,。
“朱公子,我們自家的田產,,祖?zhèn)飨聛淼?,還望朱公子高抬貴手?!币粋€中年人朗聲道:“在下不才,,在崇禎十年,考上了秀才,,朱公子,,我可是大明有功名的讀書人,!”
居然是一位秀才相公。
朱頤垣含笑道:“失敬失敬了……既然你還心念大明朝,,我給你兩個選擇,,第一,你找個歪脖子樹,,追隨崇禎陛下,;第二,我給你一筆盤纏,,你去福州,,追隨隆武陛下。你看看,,想選哪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