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節(jié) 便宜行事
上架前最后一周了,,收藏慘淡,這周三更,,希望大家?guī)兔κ詹匕 ?p> 當(dāng)夜,禮部尚書再次來訪熊明遇,,又拿出一封薦書,。
這次是應(yīng)天府尹的薦書。
推薦的還是那個人,,同時還有自薦一封,表示自己也愿意出面,。
應(yīng)天府尹參合進(jìn)來,,讓熊明遇多少有點心動起來。
如果說上次那封縣令的薦書,,還能說是冒失,說是一個前途無望的小官想搏前程,,但是應(yīng)天府尹也堵上前途就說不過去了。
禮部尚書看到熊明遇露出動搖之色,,立刻道:“熊老,只要調(diào)兵封鎖四門,,許出不許進(jìn),,書生自然恐慌,,逃回家的話,什么事都沒了,。”
熊明遇卻道:“茲事體大,,須仔細(xì)斟酌啊,。”
派兵就是錯,,寧可不做事,,也不能做錯事,這是當(dāng)了一輩子官的熊明遇的心得體會,。
禮部尚書都無語了,熊明遇總是這句話,,就是不派兵,。
禮部尚書一急:“豎子不…”
一句‘豎子不足與謀’險些脫口而出,卻聽到熊明遇慢悠悠的說話:“也許…”
熊明遇突然??冢聪蚨Y部尚書。
禮部尚書老臉一紅,,忙道:“熊老請講,。”
熊明遇也不計較道:“也許我可以見他一面,?!?p> ……
柳如是回來了。
一早入城,,本來想派人請楊潮,,卻聽聞金釵樓被砸,柳如是于心不安,,結(jié)果親自來看,,看過后不由落淚。
楊潮安慰了幾句,,柳如是又提出去看董小宛,,楊潮讓馬車?yán)黄鸹丶摇?p> 看到董小宛和陳圓圓住在楊家后宅,家具一應(yīng)俱全(楊潮派人送來的金釵樓高檔家具),,四個丫頭照顧周到,,又想到金釵樓被砸的慘象,家具被砸壞,,門檻都斷了,,一應(yīng)瓷器裝飾,統(tǒng)統(tǒng)被砸,,被搶,,柳如是不由再次落淚。
“都是小女子的錯,,連累楊公子了,。”
柳如是已經(jīng)說了幾次,。
“姐姐說什么話,,明明是我們姐妹害了楊公子,無以為報心實慚愧,!”
董小宛說著,,跟陳圓圓一起拜謝楊潮,同時抹起眼淚來,。
楊潮道:“一間青樓而已,,不足掛齒,要緊的是兩位姑娘無恙就好,?!?p> 柳如是下拜:“楊公子高義,!”
董小宛和陳圓圓也跟著拜。
楊潮嘴上不說,,心中卻暗自得意不已,,上次幫阮大鋮做事,結(jié)果這些女人一個個跟自己絕交,,這次自己不過是舍了金釵樓一些家具擺設(shè)而已,,就讓這些女子一個個改變了態(tài)度,連李香君都主動幫助自己,,僅此一點就賺到了,。
更不用說,自己還得到了陳圓圓和董小宛兩大名妓的感恩,,這又是錢根本買不到的,。
別的不說,下次金釵樓開張后,,有這兩個姑娘坐鎮(zhèn),,怕是就不愁沒有顧客盈門了吧。
在加上自己獨創(chuàng)的大型音樂,,以及正在排演的大型戲劇和舞蹈,,想必能夠引領(lǐng)一段時間的風(fēng)潮了。
“少爺,,少爺,,有人找!”
楊潮正自得間,,突然一個丫頭跌跌撞撞的跑進(jìn)來,。
“誰找我,慢點說,?!?p> 楊潮輕聲道,顯得極為有涵養(yǎng),,柳如是她們都在呢,,必須得表現(xiàn)一下。
丫頭道:“是大官,,一個大官,。”
楊潮笑道:“能有多大的官啊,?!?p> 自己見過的大官也不少了,應(yīng)天府尹大不大,,相當(dāng)于后世的北京市長,。
丫頭道:“兵部大司馬要見你,。”
兵部尚書要見自己,,楊潮也不禁小小震驚了一下,,他提出要兵部出面,可沒想到,,尚書出面了。
早就想打通兵部的關(guān)系,,此時終于實現(xiàn)了,,還是直接牽上兵部尚書,楊潮不但是震驚,,而且不由激動起來,。
柳如是等人也心中震驚,不是什么人都能見到兵部尚書的,,雖然權(quán)力不如北京兵部,,但是品級上卻一點不差,而且兵部尚書可是實權(quán)人物,,負(fù)責(zé)江南一帶的防御和兵力調(diào)遣,,放在整個江南都是一等一的實權(quán)派。
在楊潮的計劃中,,有兵部出面,,不但自己的軍功問題不再是問題,而且解決書生鬧事,,也成了一半了,,因此心中隱隱激動。
不過此時有美女在旁,,楊潮還是要保持風(fēng)度的,,于是他不緊不慢,神態(tài)自若,。
輕輕點頭:“嗯,,我知道了,出去告訴來人,,我待會就去,。”
丫頭好生佩服的出去了,,竟然敢讓兵部尚書等,。
柳如是卻勸道:“楊公子,熊大司馬許是有要事相商,,公子還是以大事為重,?!?p> 楊潮故作輕松道:“誒,還是陪陪姑娘們的好,?!?p> 不一會那丫頭又飛奔進(jìn)來:“少爺不好了,那差人硬要進(jìn)來,,我們攔不住啊,。”
楊潮頓時臉色一冷:“大膽,!”
柳如是道:“楊公子還是去吧,。”
楊潮這才道:“我出去看看,?!?p> 楊潮剛一走。
三個女人相視一眼,,忍俊不禁,,董小宛更是撲哧一聲笑出來。
“沒想到楊公子平素一副正經(jīng)模樣,,卻也有如此滑稽的時候,。”
董小宛說的是楊潮明明很想去,,可是偏偏裝作一副震驚姿態(tài),,還油嘴滑舌哄她們。
“董妹妹,,怎么能如此說楊公子,。”
柳如是頓時冷臉道,。
董小宛吐舌頭說道:“知道了,,姐姐?!?p> 同時董小宛和陳圓圓都看到,,柳如是一副嚴(yán)肅神態(tài),也明白事情還沒解決呢,,楊潮為了解決因他們引起的書生哄鬧,,都搞到要跟兵部尚書商議,這件事未必是什么好事,,感覺楊潮似乎冒了很大的風(fēng)險,,幾人心中不由覺得愧疚。
楊潮一出二堂,,立刻就見到迎面而來的一個差人,。
那差人看到楊潮,,馬上立住:“足下可是楊公子,?”
楊潮正色道:“正是在下,。”
差人立馬拜見:“小人見過楊公子,,家主熊大人有請,。”
楊潮道:“知道了,?!?p> 原來這個人不是公差,,卻是熊明遇的家丁。
“楊公子,,快請吧,?!?p> 差人甚急,。
楊潮點頭,邁開步子往外面走,。
差人腳步急促,很快就走到了前面,,不時停下等一等楊潮,。
差人是騎馬來的,楊潮卻要坐車,。
兩人一前一后,直驅(qū)熊明遇府,。
熊明遇住在兵部之中,。
兵部位于皇城東南的柳樹灣,。
靠近御道,,在御道之東。
差人騎馬,,楊潮坐車,直驅(qū)御道,。
一直到皇城前才拐進(jìn)左邊一個街巷之中,。
這里就是柳樹彎,六部就位于這里,,不比街市繁華,卻更肅穆,,到處都是大柳樹。
差人帶著楊潮,,從一個偏門進(jìn)去,。
很快就帶到一個廳堂,廳堂不大,,絕不是正廳,應(yīng)該是一個花廳,。
里面正有一個白發(fā)老頭等著楊潮,。
楊潮納頭便拜,熊明遇坦然受之,。
看著楊潮三叩頭后,才讓楊潮起來,。
楊潮暗道好大的譜,不過也沒辦法,,這樣的大員就是這樣,楊潮不想跪別人,,也不想別人跪自己,但抗不過這種傳統(tǒng)禮節(jié),,傳統(tǒng)有好東西,,動不動讓男人下跪絕對不算之一。
“好,,果然是英雄出少年,老夫一看就知道你是難得的才俊?!?p> 熊明遇接著開始夸贊起來。
楊潮站在一旁連道‘謬贊’,。
熊明遇也不賜坐,只說道:“你有幾成把握能平息了士子哄鬧,?!?p> 熊明遇說話很謹(jǐn)慎,,到了現(xiàn)在還不肯用“騷亂”,或者用“動亂”來形容,,只肯說哄鬧,這樣定調(diào)平息之后,,才可以從輕發(fā)落,不然就要下大獄了。
楊潮很認(rèn)真道:“八成,。”
楊潮琢磨著,,把概率說小一些,,萬一不成自己也有個退路,。
熊明遇點頭道:“你且細(xì)細(xì)說來?!?p> 楊潮然后開始說明:“書生鬧事,皆因皇親田畹強搜佳麗而起,。書生意氣,一時之勇,,但書生素?zé)o膽氣,瞻前顧后畏首畏尾,,當(dāng)恩威并用,,才能平息哄鬧?!?p> 楊潮三兩句概括,,這可糊弄不住熊明遇。
熊明遇道:“可有條陳,?”
楊潮則才細(xì)說:“先調(diào)兵封四門,,許出不許進(jìn),則士子驚懼,,或有歸家息事者,。后以提學(xué)之名威嚇,或曰去學(xué)籍,,或曰革功名,,或曰減會額,則士子震恐,。繼而示之以恩,,勒令退去則既往不咎,如此可息事寧人矣,?!?p> 楊潮的意思是,先用兵封門,這樣最膽小,,意志最不堅定的一群人肯定會偷偷離開的,。
去學(xué)籍的意思是,把那些沒有功名的童生的學(xué)籍去除,,就等于取消了他們科舉的資格,,嚇唬那些最低等的書生。
這樣又會有一批對功名極為看重的書生離開,,而明朝讀書人大概沒有不看重功名的,,之后剩下的恐怕會是一群有恃無恐的秀才、舉人了,,這些書生因為有功名,,最不怕官府。
對付這些人,,就用革除功名威脅,。
這些秀才、舉人就得考慮一下,,十年寒窗后好容易得來一個功名,,如果這樣被開革實在可惜,此時肯定會有一群書生離開,。
這時候,,剩下的人,就只能是一群死硬份子,,天不怕地不怕,,殺頭都不怕。
這時候就要用減少會試名額威脅他們,,減少會試名額一般人做不到,往往要禮部提出,,最后由皇帝定奪的,。
這次他們招惹到皇親,如果不識相,,惹怒了皇帝,,減少江南科考的名額,這樣士子們等于把整個江南害了,。
對于這些死硬份子,,讓他們背負(fù)一個連累所有江南讀書人的罪名,還能起到效果,,比殺頭的效果恐怕都好,。
當(dāng)然減少會額,也不僅僅是嚇唬這些死硬份子,其實也給他們一個臺階下,。
讓他們心里認(rèn)為退讓不是屈服,,而是不想連累整個江南的讀書人,有這么崇高的臺階,,大概死硬份子心里就能接受了,,可以安心回家了。
熊明遇聽的不住點頭,,楊潮說的已經(jīng)很詳細(xì)了,,他也覺得可行。
但是熊明遇并沒有聽出絕對的把握,。
這不過是那套恩威并用的方法,,這方法對流寇都不好使,更不用說對這些書生了,,而且書生中還有好幾個厲害人物,,不是那么好對付的。
因此熊明遇沉默了,,他最后還是決定不出兵,,但是臉上偏偏露出贊許和喜色。
“好,,楊公子就大膽去做,,本官許你便宜行事之權(quán)!”
楊潮心中也不由大喜,,這等于是把這件事的控制權(quán)交給他了啊,,那么從現(xiàn)在開始,南京城上千的書生的命運,,就握在自己手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