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收藏??!
三天一過,南京城內的書生,,減少了一大半,。
楊潮這才讓馮可宗再次張貼告示,這次的告示是革功名,,針對的是那些有功名護體的書生,。
對于有功名的秀才和舉人,去除學籍對他們的威脅不大,,想去除他們的學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要先革去他們的功名,然后才能去除他們的學籍,。
同樣的效果,,有些書生隱匿了,但是剩下的更憤怒了。
南京的各大衙門,,幾乎都關門了,,官吏全部放假,只留幾個倒霉蛋看門,,防止衙門被書生砸了,。
“楊大人我們今天干什么?”
連續(xù)張貼了兩封告示后,,馮可宗既看到書生數量減少,,又看到哄鬧更加洶涌,心情越發(fā)復雜,。
第二封告示張貼出去第三天后,,馮可宗迫不及待的問楊潮。
楊潮笑道:“抓人,!”
“?。 ?p> 馮可宗驚叫了一聲,,沒想到要在風頭這么緊的時候抓人,。
“抓誰?”
馮可宗神情嚴肅,,毫不遮掩自己的緊張,。
楊潮笑道:“誰名氣大,抓誰,!”
馮可宗還是不知道該抓誰,,問道:“請楊大人明示?!?p> 楊潮道:“金陵四公子,!”
“啊,!”
馮可宗再次驚叫了一聲,。
金陵四公子,全都是官宦世家,,全都是豪族子弟,,在官場中關系錯綜復雜,輕易動不得,。
而且這段時間四公子天天夜宴,,聚集各地的書生士子,形態(tài)恣意,,放蕩不羈,,聲勢正盛,。
又有南京城一幫名妓給他們捧場揚名,這四公子這段時間可是出盡了風頭,。
這時候去抓他們,,可是要惹出大事的。
馮可宗勸道:“楊大人三思啊,?!?p> 楊潮笑道:“馮大人三思才對?!?p> 馮可宗疑惑道:“我,?”
楊潮道:“對啊,你,?!?p> 馮可宗迷惑:“請楊大人明示?!?p> 楊潮道:“是你們錦衣衛(wèi)抓人,。”
“什么,!”
馮可宗一下子站起來,,沒想到楊潮所說的抓人,竟然是讓他去抓人,,貼貼告示他沒問題,,讓他去抓人,這樣的渾水他可不敢趟,,連兵部都不敢抓人,,他一個小小的錦衣衛(wèi)千戶抓人,這不是找死嗎,。
而且這次的事件還是錦衣衛(wèi)惹起來的,錦衣衛(wèi)現(xiàn)在去抓人,,豈不是火上澆油嗎,。
“萬萬不可啊?!?p> 馮可宗站在一旁,,連聲道。
楊潮卻神態(tài)自若的喝著茶,。
“楊大人,,你不知道,書生把我們錦衣衛(wèi)鎮(zhèn)撫司都圍了半個月了?,F(xiàn)在鎮(zhèn)撫司除了監(jiān)獄有人外,,所有人都不敢去當值了。現(xiàn)在就是讓在下去抓人,在下手里也找不到人啊,?!?p> 所有的錦衣衛(wèi)都回家了,只有關人的監(jiān)獄有人看守,,衙門里只有幾個老錦衣衛(wèi)守著,,大門緊閉,其他錦衣衛(wèi)都不敢去當值,,這是真的,。
但是張貼告示,馮可宗就能找到人,,讓他抓人,,就說人都回家了,找不到,,這絕對是借口,。
楊潮知道,抓人跟封門一樣,,都是苦差事,,是容易跟書生直接沖突的,而且抓人比封門更危險,,封門不過可能引起沖突,,而抓人是必須直接接觸的,或者說抓人本身就是一種沖突,,還是主動挑起,,不是被動接受的。
這苦差事馮可宗打死都是不敢接手的,。
楊潮也不勉強他:“馮大人仔細考慮吧,,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想要取大利,,就要冒大險,。在下不敢勉強馮大人,馮大人想好了,,來軍營找我吧,。或者此事就作罷,,讓那些書生鬧去,,誰都不去管他,遲早會消停的,?!?p> 楊潮說完,,拜別離開媚香樓。
卻沒有回軍營,,而是先去了一趟王義和雜貨鋪,,去找王瀟。
王瀟這段時間非常低調,,跟柳如是一起瞧瞧回到南京后,,他就一直窩在自家的雜貨鋪里,哪里都不去,,生怕被牽連進去,。
楊潮這次來是想問一下,有沒有杭州來的信,。
現(xiàn)在已經是十二月多了,,按照父親楊勇上次的信上所說,他們該回到南京了,。
雖然現(xiàn)在南京很亂,,但是不影響一般的老百姓,所謂書生造反三年不成,,書生鬧事也就只是嚷嚷,,真正動手的很少見,畢竟是讀書人,,身體弱,,膽子小,如果沒有人帶頭,,既不敢,,也不會用暴力,。
“消息嗎,倒是沒有,。不過楊兄稍安勿躁,,應該是耽誤了吧,。楊兄你也知道,,杭州的書生也在往南京趕來,,他們仗著是讀書人,聚集在一起肆無忌憚,,凡是見到的船就敢強占了,要船家拉他們打南京來,。我家的好幾艘貨船,,都被讀書人帶頭給占去了。不過他們也還算講道理,,答應給錢,?!?p> 王瀟回答楊潮。
不過安慰的話從他嘴里說出來味道都有些不對勁,,竟然最后還能扯到付錢的問題上來,。
楊潮皺眉道:“你的意思是說,我家人找不到船回來,?”
王瀟道:“楊兄放心,,我這就托人回去問問。按說,,如果伯父伯母回家,,家父肯定會安排船的?!?p> 楊潮道:“王兄費心,。如果真是因為船的問題,耽誤了行程,,請告知家父,,暫緩啟程幾天?!?p> 王瀟道:“也好,,反正現(xiàn)在南京亂糟糟的,誰知道會出什么事,?!?p> 楊潮也是這個擔心,如果家人平安回來,,自然沒關系,,如果因為船的問題沒啟程,干脆就晚幾天,,等自己平息了這次哄鬧后,,在接他們回來也不遲。
之后楊潮才回了軍營,,就安心等待馮可宗去選擇了,,楊潮相信他肯定會做出正確的選擇的。
馮可宗心理確實很掙扎,,到底要不要抓人,,還是去抓四公子那樣的風云人物,還是在這個風口浪尖上抓那幾個風云人物,。
他向來膽大,,不然也不可能以一個外來戶,在南京立足,,而且攀爬到千戶高位,。
但是這次著實讓他為難了,。
可是他發(fā)現(xiàn)自己似乎有些騎虎難下了,是他主動請纓,,鎮(zhèn)撫使才讓他代表錦衣衛(wèi)處理此事的,,如果退縮了,導致最后錦衣衛(wèi)受到打擊,,估計整個錦衣衛(wèi)的怒火都會發(fā)泄到他的身上,。
雖然事情不是他惹起來的,而是田畹那個王八蛋惹的事,,但是皇帝不可能把他老丈人怎么樣,,殺他一個千戶卻一點猶豫都沒有。
當然殺他大概不會,,可是他以后的前途估計也到頭了,,到時候別說南鎮(zhèn)撫司了,估計被鎮(zhèn)撫司也容不下他,,他只能灰溜溜的退出錦衣衛(wèi),。
這些年唱夠了錦衣衛(wèi)的權力,讓他衣食無憂,,讓他生活富足,,最重要的那種隨心所欲的權力感,真讓他一朝放棄,,真是舍不得啊,。
本來是想借助這次大事,給自己撈足功勞的,,只要能進一步,,他大概就可以染指南鎮(zhèn)撫使之位,爬到南京錦衣衛(wèi)的巔峰,。
但是沒想到楊潮讓他做這么危險的事情,,這簡直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嗎。
馮可宗不由得有些后悔自己的選擇了,,自己太貪心了,,也是太相信自己的眼光了。
還責怪自己不該相信那些南京名妓的說法,。
馮可宗也是一個風流人物,,常常混跡在秦淮河,,跟李香君等人關系密切,,他發(fā)現(xiàn)李香君、柳如是等名妓,,全都對楊潮充滿信心,。
但是關于楊潮會如何做,這些名妓也是三緘其口,,只表示肯定能辦成,。
讓馮可宗動心的,是這些名妓說楊潮連捧首輔上臺的事情都能辦成,,怎么可能平不了小小的書生哄鬧,。
當然捧周延儒當首輔一事,馮可宗可不相信是楊潮一人之力,,那是適逢其會大勢所趨,,首先是因為皇帝對內閣不滿,已經有換首輔的打算,,周延儒才有這個機會,,其他人做的,不過是推動而已,。
但是馮可宗也相信,,楊潮起到的作用不小,而且楊潮通過那件事肯定跟周延儒有一定的關系,。
想到楊潮身后有首輔背書,,后來有聽說南京兵部熊明遇全力支持楊潮的消息后,馮可宗才下定決心抱上楊潮這棵大樹,,借助楊潮的東風給自己撈一個功勞,。
內閣有首輔,南京有兵部,,這兩大高層支持楊潮,,馮可宗認為楊潮平息書生鬧事的機會很高,因此非常主動的貼上來要求幫忙,。
可是他沒想到,,楊潮直接把他當槍使了。
竟然讓他干抓人這樣的臟活累活,。
而且楊潮很明確的表示了,,如果馮可宗不干,這件事就此作罷,。
馮可宗不認為楊潮會不管這件事,,但是他認為,如果自己不去抓人,,恐怕這件事就作罷了,,不是這件事不做,而是這件事跟他馮可宗就沒有關系了,。
跟他馮可宗沒有關系,,將來就沒有功勞了,。
做事,就有可能做錯事,,可是不做事,,就不可能有功勞。
而且讓馮可宗更猶豫的是,,楊潮是水營武官,,他自己手下就有兵,卻不派自己人去,,而要自己帶錦衣衛(wèi)抓人,,這讓馮可宗隱隱感覺是不是在坑自己。
但是他隨即就否認了這種猜測,,因為大勢上,,楊潮肯定也是想平息書生哄鬧的,這無論如何都是大功一件,,如果能做到,,沒人不想做。
可是為什么要讓自己帶人抓人呢,。
想來想去,,馮可宗還是想起了楊潮最后告訴他那句話“要想取大利,就要冒大險”,,現(xiàn)在想來,,那是句真話啊。
楊潮恐怕是不想自己冒險,,才讓自己去冒這個險的,。
馮可宗心中暗罵楊潮陰險,但同時也理解,,如果自己不付出點代價,,憑什么分這個天大的功勞。
如果自己不干,,楊潮恐怕回去找別人,,總能找到不要命的。
“看來這是投名狀??!”
馮可宗想明白了,這次抓人就是自己向楊潮遞交的一個投名狀,,楊潮就不會老實給自己功勞,。
想到這里,馮可宗才下定了決心,自己不交這個投名狀換取功勞,,別人就要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