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房屋
姜去寒蹲下身,,擦了擦男孩額頭上的汗珠,,問:“你跟妹妹蹲在那里做什么呢?”
“我們在玩螞蟻,?!睆埥ㄜ姽郧傻幕卮?,又問:“娘,你頭還暈嗎,?你今天嚇死我和妹妹了,。”
姜去寒摸摸他的頭,,又把張萌給抱了過來,,才說:“我好多了,就你們倆在家嗎,?其他人呢,?”
張建軍雖然年紀小,但知道的事情還真不少,,他條理清楚的回答:“奶奶去紅桃嬸嬸家借紅糖去了,,大伯大伯母春芽姐他們?nèi)ド瞎み€沒回來呢,富貴和枝枝出去玩去了,?!?p> 春芽是張大山前頭妻子留下的那個小女兒,今年10歲不到,,小小年紀就已經(jīng)要跟著大人去掙工分了,,這么大的孩子,一般分的活也不重,,給生產(chǎn)隊上的豬割割草,,撿撿牛糞之類的零散活計,一天也能記個兩三工分,。
富貴和枝枝就是張大山后娶的媳婦汪銀花生的一兒一女,張富貴比張建軍要小一歲,,今年才5歲,,張枝枝今年3歲多,比張萌又大一歲多點,。
他們四個小孩年歲都差不多大,,平時都在一塊玩,。姜去寒問:“你們倆怎么沒出去一起玩呀?”
“我們在外面玩的時候,,看見娘被人扶著回來了,,我跟妹妹就一起回來了,奶奶說娘不舒服,,叫我們守著娘呢,。”張建軍小小的人,,說得話卻一本正經(jīng),。
姜去寒平時跟這么小的孩子接觸很少,自己也沒有什么兄弟姐妹,,更沒有什么侄子侄女,。
她被張建軍小大人的模樣差點逗笑。忍不住夸了一句:“真乖,?!?p> 張建軍被夸,挺了挺小胸脯,,牽著張萌的手,,說:“妹妹也乖?!?p> 這下,,姜去寒真的笑了,她附和:“嗯,,妹妹也乖,,你們都很棒,現(xiàn)在娘好了,,你們出去玩吧,。”
張建軍仰著小臉看著姜去寒,,還有些不擔心,,又有些想出去玩。
張萌由著張建軍牽著她的手,,對著她哥說:“玩,,玩?!?p> 姜去寒輕拍了一下張建軍頭發(fā),,說:“去吧,奶奶一會就回來了,,娘沒事了,?!?p> 張建軍這才高興的牽著張萌一起出去。
小孩子,,沒有誰不想天天跟小伙伴們一起到處瘋玩的,,農(nóng)村的小孩也都是放養(yǎng),只要能走道了,,就是大的帶著小的,,滿村里到處亂跑。
今天在這家,,明天在那家,,有些鬼精懂事的小孩一到飯點就知道回家吃飯,有些憨傻笨拙的,,每次吃飯還得父母滿村的叫喚才知道回家,。
姜去寒等他倆出門玩去后,在家里四處轉(zhuǎn)了轉(zhuǎn),。房屋的構造李玉蘭的記憶里也有,,但是并沒有姜去寒這樣親眼看著直觀。
屋子全部是土磚做的,,正屋三間,,中間一間是王婆子住的房間,右邊一間是張大山和汪銀花的房間,,左邊一間是張青山和李玉蘭的房間,。
西邊也有三間房,但像不正屋三間屋頂是瓦,,那三間屋頂都是厚厚的茅草,,有一間土磚較新一點的,應該是后做的,,房門是關的,,姜去寒也沒進去,估計是張春芽三個小孩住的房間,。
另兩間房間并沒有門,,一間大概是廚房,說是大概,,因為屋子里有一個土灶,,上面空著個大口,并沒有鍋在上面,,只旁邊又有一個很小的土泥灶,,上面放著一個泥瓦罐。
旁邊有個大水缸,,有小半人高,,半圓的木蓋只蓋起了一邊,另一個半圓的木蓋半搭在上面,,水缸有大半缸水,,水上漂著一個葫蘆水瓢。
屋里還有個木碗櫥,,里面放了幾個大瓷碗,,和幾雙竹筷。
還有一間堆放的大多都是柴禾,,還有兩把掃帚,,一把是竹子做的很大的,應該是掃院子的,,用得應該挺久了,,前面都有些荒了。另一把應該也是什么植物做的,,姜去寒并不認識,。
還有兩個木水桶和扁擔放在門口邊上,柴禾的另一邊放著兩個糞箕和一些雜七雜八的小用具,,雜亂的堆放在一起,。
東邊只有一間土磚房,也是茅草屋頂,,這應該就是后做起來的另一間,。
姜去寒也進去看了看,跟西邊的那間廚房差不多,,只有一個土灶沒有鍋,,旁邊也有一個小的土灶,上面也是有個瓦罐,。這個屋里的水缸要比前面那個屋里的矮些也小些,。
被一個圓形木蓋蓋嚴,姜去寒拿起蓋子,,里面的水并不多,,也有一個葫蘆水瓢。自己剛醒過來張建軍端的那碗水,,估計就是在這里面舀的,。
這個屋里并沒有碗櫥,只是用幾塊木板和土塊搭了一個放碗具的地方,。上面放了幾個粗瓷大碗和幾雙竹筷,,還有一個鋁制的飯盒。
這種飯盒在這個年代也不是家家都有,,是張青山回來的時候帶的,。
這個廚房一開始是做著當住房用的,,比西邊的老廚房要大一些,屋子的另一邊也堆了一些柴禾,。
分家的時候就是以正屋中間王婆子的屋子為中線,,西邊的歸張大山一家,東西邊的歸張青山,。
嚴格來說,,這個家分得也并不是很公平,張大山家的屋子占得多了,。但分家是張青山提出的,,他又不愿意與汪銀花一個婦人計較太多,自己平日里在家的時候也少,,兄弟間的關系也不好弄得太過難看,。
家里的東西能分的,基本都分了,,但也有一些是只有一樣的,,像水桶扁擔鋤頭掃帚,就大家先共用著,。
其實柴房的那間屋子,,當初分家的時候說的是兩兄弟共用的,只不過那間房子就在張大山家廚房隔壁,,大部分都是汪銀花他們在用,。
一開始的時候李玉蘭還會從那個房間里搬柴禾使用,后面搬來搬去也不是很方便,,就干脆在自己家的廚房里弄出一塊地方專門放自家的柴禾,,那間共用的屋子,她用得就更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