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明帝來信
班昭懷著滿腹疑惑回到自己房間里,,小心翼翼地打開那個神秘的木盒,。然而,盒子內部并沒有什么異樣之處,,除了一疊信箋外別無他物,。
這些信箋并未有任何特殊標識或印記,但從其材質和質地來看,,可以判斷出它們屬于上乘品質,,卻也算不上是什么稀世珍寶。
班昭輕輕攤開那卷起來的信箋,,目光首先落在信箋的開頭處,。上面清晰地寫著“班昭才女“四個字,字體端莊秀麗,,透露出一種優(yōu)雅之氣,。
接著,她將視線移到信箋的結尾處,,當看到落款時,,她的眼睛瞬間瞪大,仿佛被一道閃電擊中一般,。
落款處竟然是“天子劉莊“四個大字,!
更讓班昭驚訝不已的是,寫信之人似乎擔心收信者會懷疑信件的真實性,,特意在這封非正式的私人書信后面蓋上了一枚大印,。印章上刻著“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
這可是皇帝玉璽上所獨有的標志?。?p> 這突如其來的發(fā)現讓班昭瞠目結舌,,一時間無法回過神來,。
班昭內心好一陣激動!她迫不及待地,,將書信從頭至尾,,細讀一遍。
明帝在書信中原諒了班昭在大庭廣眾之下唱歌,,歪曲事實,、贊美敵人的做法。原因不僅僅因為班昭在信中解釋得那樣,,“越是強調對手強大,,越能說明我們大漢能得到天下是天命使然,;畢竟只有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取得勝利,才能表明漢朝的建立是上順天意,、下得人心,。”
更重要的是這首歌觸動了人們心靈深處最樸素的情感,。無論是誰,,都會有過對愛情的向往和失去的痛苦,都會有過離別的悲傷和無奈,。正是這些共通的情感,,使得這首歌能夠在大漢天下廣泛傳播,。
看到這里,,班昭心里的石頭終于落了地。
明帝的這番話,,不僅顯示出他認真聆聽了這首歌曲,,更展現出他對虞兮嘆那獨特意境的深刻理解。
甚至在信中,,明帝還毫不掩飾地贊美了班昭卓越的譜曲和作詞才華,,將其形容為“直擊心靈、雅俗共賞“,。
班昭感到無比欣慰,,她意識到音樂的力量是無窮的,可以跨越地域和時間,,觸動每一個人的心靈,。
而對于事件的處理,明帝明確表示他非常贊賞班昭在奏章中提出的一個觀點:“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p> 既然班昭唱這首歌只是覺得歌好聽、能感動人,,是“無心為惡”,,那她就有理由免于處罰。
至于信中的其他部分,,則全都是對班昭文章的贊譽有加,。在明帝眼中,與她的哥哥班固相比,,班昭的文采可謂不相上下,,甚至在義理方面還要更勝一籌,。
最后,明帝熱情地邀請班昭日后有事隨時向他寫信,。只是他再三強調這件事必須絕對保密,,不得讓第三人知曉。
如果事情泄露,,不僅班昭性命難保,,所有知道的人都絕無活路!
文如其人,,單從這封信來看,,明帝的有些話語雖然顯得斬釘截鐵、嚴正霸氣,,但整體卻又通情達理,,并不像傳說中的那般狷狂。
讀完天子的來信后,,班昭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暖流,,不禁對這位尚未謀面的天子產生了幾分欽慕之情。
“單憑帝君對《虞兮嘆》的理解,,便足以表明帝君是一個喜好音樂,、懂得欣賞音樂的人,而且,,可以說他是我的知音?。 彼男目谝魂嚢l(fā)熱,,暗自想道:“我應該繼續(xù)用音樂來傳遞更多的美好和感動給人們,。”
念完之后,,她又打開方形盒子,。里面果然是一枚令符,做工精細復雜,,而且還是金鑲玉,,看起來很難模仿。
她把令符放一邊,,翻看里面的地址,。地址很普通,是縣城的驛站,。只是在具體郵寄點上,,寫得很詳細,是第一區(qū)第九室找九號聯(lián)絡員。
縣里驛站她很熟悉,。過去她給哥哥寫信,,有些時候就是通過驛站,不過是三區(qū),。至于一區(qū),,她沒有看見到,更沒注意過,。
班昭將信件反復默念幾遍后,,她小心翼翼地將它折疊好,然后輕輕地把它放回函中,,并將其藏到自己房間最隱蔽的地方,。
當她去吃晚飯時,曹父隨意地問道:“這是誰從洛陽給你寄來的書信呢,?”
班昭輕輕一笑,,回答道:“當然是我親愛的哥哥呀!”她試圖用輕松的語氣掩蓋住內心的緊張,。
然而,,她心里很清楚,這樣的答復很難讓曹父相信,。畢竟,曹父在官場上打滾多年,,對于各種事情都有著敏銳的洞察力,。他自然能夠察覺到送信人不凡的儀表和舉止。
但是,,正因為他在官場摸爬滾打多年,,他深知班昭既然不想告訴他,那么他就不能再追問下去了,。于是,,他默默地繼續(xù)用餐,沒有再多問什么,。
有些事情,,對方不告訴你,反而是對你的一種保護,;而你不知道,,反而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