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賣糞的不是一般人
太陽高懸,,天空中一丁點云彩都沒有。旱田周遭無一點水,,蒸騰的熱氣,,每一絲都暖洋洋。
“呀呼,,還有一點點,,就完成啦!”采小蘭拄著金鋤頭,,回望自己一路翻過來的地,,成就滿滿。而她只需要把四畝地翻完,,便可以完成新的任務:
陽春三月,,最適春耕。有牛的鐵犁牛耕,,沒牛的鐵犁人耕,。崔家不僅沒有置辦鐵犁,就連扛鋤頭的男人都沒有,,春耕之路艱難,。意不平!憑什么瞧不上女子,?四天內,,翻完四畝地,讓村里人見識女人也能頂起半邊天,。
獎勵:100錢,,鍍銀銅鍋
水田:1/1;旱田:2/3
“啪”,!
最后一鋤落下,,土里響起了磕碰聲,,“又收入一枚大錢!”
此時此刻,,采小蘭終于能理解孔乙己為何要在桌上排出九個大錢了,。有錢的感覺太好了。
任務完成,,獎勵已經放到了包裹,。
身前半米,光幕包裹一欄的第一格,,開元通寶的數(shù)量已經達到了350個,,其中金鋤頭獲得15個,任務獎勵又是100,。
“這銅鍋又是什么,?”采小蘭看了一圈周圍,,一個人也沒有,。翻地的速度,他們家最慢,。
他們安家的劉家莊,,離揚州城也就十里路,屬于近郊,。大部分住戶家境殷實,,有鐵犁的不算少數(shù)。就算沒有,,也能從鄰居親戚家借到,,翻地早就完成了。
從包裹里找到鍍銀銅鍋:
鑄器,,厚實耐用,,用來煮食,可略微增加食物甘甜風味,。因鍍了一層銀,,可起凈化作用。
采小蘭操作光幕,,取出物品,。只見一個碩大的容器砸在地上,剛翻的地面,,凹進去一大塊,。通體黑色,上面鍋口齊膝蓋,,直徑比手臂還要長一點,。鍋內微紅,。
“這也太大了吧!”采小蘭摸著兩邊的獸耳,,想要拎起它,,怎么使力也沒能如愿。以前也就在食堂里才見過這般大小的鍋,。一鍋粥煮出來,,豈不是要夠幾十口人吃?
“不實用,!”采碩士撇撇嘴,。鍋壁厚實,想來熱傳導效率較差,。容量太大,,對于四口之家,用不過來,。不過好歹是系統(tǒng)的贈物,,也不能扔了。
她在田埂上轉悠了半天,,才想到一個好辦法,,先把鍍銀銅鍋仍在地里面滾上泥水,再在里面放了泥土,,偽裝成從地里才挖出來的樣子,。“嘿嘿,,這就像了,!沒想到我堂堂考古碩士,竟然穿越到古代,,才真正考了一回古,!”
沾滿了泥土的鍍銀銅鍋又被她請回了包裹。而這一刻,,她才注意到,,去和人家商討肥水價格的崔盧氏,到現(xiàn)在還沒回來,。
采小娘蹲在田埂上等了一會兒,。這個時代的人,沒有大中午吃飯的習慣,。崔盧氏肯定遇到麻煩了,。
她沿著路口一直找到了售賣肥水的人家,果然在其院門外發(fā)現(xiàn)了滿面悲戚的崔盧氏,。
“阿姑,,怎么回事,?他們欺負你了?”一個多月結下的情意,,采小蘭早把她當成了親人,。
“我問了三四家人,肥水都是100錢一車,,可是方才去問,,卻要150錢,明擺著欺負人呀,!”崔盧氏最恨別人搞差別對待,。
而采小蘭聽到100錢一車肥水的第一反應,是很貴,。沒想到只是挨家挨戶收羅糞水,,就這么掙錢。
“阿姑,,你別生氣,,我去與他分說!”采小蘭一聽就曉得了原因,。鄉(xiāng)下地方,,沾親帶故,售價不一樣太正常了,。不服氣150錢一車的價格,再與人家商談砍價就是了,。
想明白始末,,她敲響了小院的門。門沒開,,里面一個小丫頭的嘟囔聲就響起來了,。
“阿娘都說了一百五十錢,你再哭——”
“呀,,姐姐你是來,?”小丫頭看清楚敲門人,不是方才婦人,,而是一個纖細柔弱的年輕姐姐,,頓時改口。
“丫頭你叫什么呀,?我找你家阿娘,!”
“劉二丫!”小丫頭回答完,,轉頭就往里面跑去,,一路跑一路狂喊,,“阿娘,有人找,!”
一會兒,,里間來了一位三十左右的婦人。心寬體胖,,身上衣服干凈白皙,,半點污漬也沒有。
“姑娘是來……”
“買肥水,!”
“哦哦,!”徐銀蓮語氣一頓,心里十分詫異,,村里沒這一位人物呀,。
“我是新搬到劉家莊的!”采小娘行一禮,。
“我知道了,,你是新搬來的崔家媳婦吧!倒是稱呼錯了,,應該叫一聲小娘子,!”
采小蘭眼色一閃,小村子雖然閉塞,,但內部信息流通地非??臁2虐徇^來三五天,,就被人家弄清楚里家里人物關系,。
“你們家一共買了四畝地,三畝旱田,,買的村東劉老三家的,,劉老三去年剛買過肥水,堆肥的花,,兩年一回就行了,。而那一畝水田,是村東劉根明家的,,他們家堆肥在前年,,今年確實要再追一下。不過水田的肥水可要比旱田貴一些呀,。不過我們一車水田肥水,,要二百錢。一車夠十畝田用,,就收你二十錢,!”
采小娘只報了一下來歷,,徐銀蓮夸夸一陣細說。那一副氣定神閑的樣子,,她知道,,“還價”兩字,還是免開尊口吧,。
“請問……”
“水田的肥水,,主要原料是草根木根等漚出來的漿,你若想自家準備,,趕不上的,。”
“我是想問,,現(xiàn)在是什么年代,?”采小蘭自打恢復意識以來,多少次想從旁側記,,跟崔母等人打探所處時代,,都沒找到好機會。只是依據(jù)人們的穿著打扮,,猜測隋唐宋左右,。
徐銀蓮驚訝地看了眼采小娘,“倒是低估了小娘子,,現(xiàn)在貞觀三年,!”
采小蘭這個問題,若是問村里的一般人,,倒還真不一定能說得清楚,。在大唐,能做生意的人,,都不是一般人,起碼要能與子城的人說得上話,。
“謝謝,,這是二十錢!”采小蘭若有所思,,原來是唐,,還是貞觀盛世。
“小娘子初來乍到,,我給個面子,,收你十五錢罷了!”
在徐銀蓮眼里,,眼光能放到朝代年歲上的,,都不是蠢人,。給聰明人一點小小的面子,永遠是利大于弊的,。
……
“原來是唐,,怪不得,怪不得——”采小蘭從院子里出來,,嘴里一直念叨,。
“怎么樣?”
崔盧氏一問才讓她回神,。
“阿姑,,150文是十畝地的價錢,錢我已經給了,!”
返家一路,,采小蘭用誰也聽不到的聲音念念有詞:“大唐貞觀三年,租庸調治下,,百姓每丁均田百畝,,其中二十畝是業(yè)田,為何我婆家只有四畝,?”
“按照唐朝的生產力,,旱田每畝均產粟米21斗左右,大唐粟米價格在9錢一斗,,40稅1,,100畝地,一次性收入約18000錢,,也就是18貫,。粟米一年兩熟,一年一丁入36貫,。月入三千錢,。就這個收入水平,原身的親爸親媽就給了100錢,?”
“這到底是什么世道呀,!”采小娘搞不懂。她還以為這個朝代大家都是這個窮苦水平,。親爸給了100錢就絕了父女情,。沒想到,只是她一家如此,。
她也明白了為什么地價那么貴,,完全是官府為了限制買賣。貞觀三年,正是政治清明之際,。
“該死,,三畝旱田收63斗,一畝水田收27斗,,加起來一共才90斗,。一個壯丁口糧月6斗,敞開來吃,,一年要吃72斗,。崔薄言也不做事,不消耗體力,,算半個壯丁,,崔盧氏、冬平,、我加起來不能超過一個壯丁的食量,,不然根本不夠吃!”
一通心算,,采小蘭發(fā)現(xiàn)了一個恐怖的事實:地里產出,,根本不夠他們一家人吃的。更何況,,還要交稅,。
能算這一筆賬,完全是采小蘭上課認真學習的結果,。在唐代史選修這一門課上,,老教授就帶著大家查找資料算過初唐的一些具體數(shù)據(jù)。
“阿姑,!”
采小蘭喊停了走在前面的崔盧氏,。
“我們家的一百畝地呢?”

日暮不鳴蟬
已經收到站短,,請喜歡的讀者們幫忙點點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