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生活狀態(tài)是什么,?
小時候小伙伴們常常聚在一起討論誰最幸福,。結(jié)果每個人都能證明自己才是那最幸福的人,。為什么呢,?每個小孩都能舉出爸爸媽媽愛自己的例子,這些誰也無法去反駁,,最后大家便保持默契,,都驕傲地認為自己就是那世界上最幸福人,。因為我們有非常愛我們的父母在關(guān)心照顧著我們。這最后成了大家的共識,。
長大后,,每當回想起當時熱烈討論的樣子才發(fā)現(xiàn)那種極力去證明自己是最幸福的人的樣子不正是人生中最積極最自信的生活狀態(tài)嗎?用成人的視角來看,,事業(yè)有成,,收入頗豐,生活美滿,,身體健康才是最好的生活狀態(tài),。但在容易產(chǎn)生焦慮的現(xiàn)實生活中,能夠那樣熱切地去證明自己才是最幸福的人的勇氣和自信對于人們而言又該是怎樣的難能可貴呀,。正是應了那句話:只是當年正懵懂,。有時人們急于找到成功的捷徑和幸福的密碼,但如果我們能像當年那樣滿懷自信又充滿勇氣,,很多時候很多事情反而更容易了,。那時候為什么那么篤定呢?因為我們把父母的關(guān)愛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并心存著感恩,,因此我們內(nèi)在很豐盈充實,,既使聽到別人的父母怎樣對別人我們也不會產(chǎn)生缺失感,因為我們也能舉例證明我們的父母是愛我們的,,我們因此而感到幸福,。可是當我們長大會,,自己學會比較了,,缺失感多了,感恩的心少了,,抱怨就產(chǎn)生了,,不開心也隨之而來了。
所以如此看來,,我們的不開心是因為內(nèi)心的缺失感,,缺失感產(chǎn)生于聚焦未得忽略已得。因此當我們學會自我調(diào)焦,,多專注于已得時,,豐盈感才能從內(nèi)產(chǎn)生,感恩的心也才能夠自然而然地由內(nèi)形成,。
記得一二年級放學時,,天空中正飄灑著雪花,我和幾個同學一起走在漫天雪花的放學路上,我們沒有馬上往家跑,,而是邊走邊高興地唱起了兒歌,,感覺很開心,看著輕輕飄舞的雪花,,心里也暖絨絨的,,覺得雪花是那么是輕盈,落入手掌上是那么的清涼,,整個世界也仿佛跟著漫天飄灑的雪花輕盈,,清新且暖絨絨起來。不僅雪花給人的感覺是如此,,連每天上學都是迎著朝陽,,放學迎著晚霞,上課在學知識,,下課滿操場跑著玩,,中午吃飯是補充體力,晚上吃飯是一家聚會,,做完作業(yè)便是進入夢鄉(xiāng),,早上起來又是新的一天。吃完早飯背著書始,,唱著“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蹦蹦跳跳地開始新的努力,告訴自己:今天比昨天又長大了一天,。所以這種狀態(tài)是什么狀態(tài)呢,,就是那個年齡所應展現(xiàn)的最好的狀態(tài)吧。
長大后,,多年后,,看到了一段小故事,說:小和尚問老和尚在深山修行十年有什么收獲,,老和尚說十年前在這里每天砍柴,,擔水,念經(jīng),,如今還是在這里砍柴,,擔水,念經(jīng),,但十年前砍柴時想著應去擔水,,擔水時又想著應去念經(jīng),等拿起經(jīng)書念時又想起柴還沒有砍完,總之干什么總是手忙腳亂還什么都沒干好,。十年后,,砍柴就是砍柴,擔水就是擔水,,念經(jīng)就是念經(jīng),,做什么事就專注什么事,不會有其他想法,。小和尚問老和尚這說明了什么呢,?老和尚說這說明人生最好的狀態(tài)就是專注當下,心無旁騖,,這樣才能把每件事都做好,,而不受外界的干擾和影響。小和尚又問那要怎么做到呢,?老和尚說把心靜下來,,這才是時間教會的功夫。心靜了,,沒有雜念,,才能做到專注。而十年的砍柴,,擔水,,念經(jīng)也不過都是在鍛煉這份定力而已,人生就是在該做某件事的時間里做該做的事?,F(xiàn)在想想,把心靜下來的專注和定力不是許多人用一生要去鍛煉的嗎,?當年的孩提時光,,之所以現(xiàn)在回想起來是快樂和幸福的,就是因為每天都在該做的時間里做該做的事,。所以那些記憶才令人回想起來是令人一如既往的輕松和充滿了活力,。
現(xiàn)在的人們常問自己,也問別人,,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么,?其實想想也沒那么復雜,不就是在該做某事的時間里去做該做的事嗎,?
應該說這個世界開心是留給享受人生的人的,,上學前,未成人前,,工作前,,成家前,立業(yè)前等等,人們在這些階段都能找到開心享受的理由,,或者無需理由就很開心,,但有學業(yè),有責任,,有擔當之后很多時候都在為讓別人開心而努力,。好成績讓父母開心,完成任務(wù)領(lǐng)導開心,,當志愿者讓需要幫助的人開心,,結(jié)婚后讓另一半開心,而創(chuàng)業(yè)找對方法有收入才會自己開心,。有孩子希望孩子開心,,有老人希望老人開心。似乎這個世界有一份訴求,,就會有一份操心,。成人的世界難得輕松。不能說誰對誰錯,,所以讓我們自己輕松就只能專注做事,,而只有感恩的人才能放下各種執(zhí)念做到心無旁騖。應該說這是非常好的狀態(tài),,因為這樣能讓人做到專注,。但是還有一種狀態(tài)也能讓人做到全神地專注,即緊迫感,。比如考試前,,比賽前,面對競爭時,,人們通常也會不由自主地高度集中,。
這是兩種非常不同的狀態(tài),放松和緊張,,竟然都能讓人做到專注,。專注是一種高效地方式,要做到持續(xù)地專注,,必須在兩種模式中互相地調(diào)換,。適度地放松和適度地緊張能讓人較長時間地保持高度專注。而不管呈現(xiàn)哪種狀態(tài)地專注,,保持感恩的心會幫助我們長期保持開心的狀態(tài),,但謹慎讓我們更理性。
那么人生最好的狀態(tài)是什么呢,?如果能心無所慮也無所累當然會很放松,,可做人總是要一定有責任感的,,那么感恩中保持謹慎,形成一種比較均衡的專注,。這樣我們能在擁有責任感帶來的緊迫感時也保持著適度的開心,。
所以當人們感到不開心時,一定是心有所怨并準備抱怨,,這時記得讓自己學會感恩,,這會帶來不一樣的視角去看待問題,讓我們在適度放松中找到更好,,更恰當?shù)姆绞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