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進入賈府后,,吃住都賈母屋里,,吃得穿得用得自然是極講究,,住得也很舒心,。只是賈母年歲大了,吃的東西都喜歡軟綿甜糯,,黛玉做為一個小女孩雖然也喜歡吃甜得,卻也喜歡吃辣的,,這主要受她嬤嬤的影響,。她嬤嬤本是江南女子,只是偏嫁了一個北方人,,因此喜歡吃酸的,,辣的口味。見她經(jīng)常吃,,小黛玉也嘗試著吃,,然后也慢慢適應并喜歡這樣的口味了。賈母雖在京城生活多年,,但還是保留了原來的口味偏好,,以甜糯和清淡為主,。這樣,黛玉三餐之余,,讓嬤嬤去廚房點些酸甜,,酸辣口味的菜做為加餐之用。這嬤嬤本是做菜的好手,,便時常往廚房里來,,回去之后便向黛玉說起廚房里如何浪費,開銷如何大之類的話,。黛玉聽得多了便有了想法,。來賈府之前,黛玉之父并沒有多囑咐什么,,但她母親的陪嫁丫鬟卻悄悄跟她說她來賈府,,將來便要在此長住,是要做這賈府的女主人的,,將來整個賈府都要歸她管,,要她平時就要多留心觀察,因為她小,,所以人們做什么并不太避諱她,,并將她母親悄悄攢下的三百萬兩的銀票和一些首飾轉(zhuǎn)交給了她,都壓箱底放著的呢,。想到這,,黛玉便打算親自到廚房里去看看。
小黛玉來到廚房,,廚房管事的柳媽的女兒小五子在門口玩耍,,黛玉問她她在廚房會些什么,小五子回黛玉說沒什么需要她做的,,不過倒是可以吃到許多好吃的,。黛玉進到廚房見柳媽正在準備食材,便從袖子里拿出一千兩的銀票讓她找人在旁邊再修個灶臺,,她要常常過來學學廚房里的手藝,。柳媽想再修個灶臺花不了多少錢,但要專門供黛玉學手藝用得另起間屋子,,修地太正規(guī)肯定會比較惹眼,,因此先搭了個簡易的屋子,砌了灶臺,,以備黛玉來學習時用,。
黛玉一有時間就溜過來練習做各種菜式的手藝。她并不下功夫?qū)W切菜,,掌勺等技藝,,只是知道,,略通,并學會做即可,。各種面點也只是知道步驟,,能做出樣式,對于各種細節(jié)只是知道,,但并不要求能做的多到位,。畢竟她并不是親自要去做菜,而是要知道各種菜式怎樣做的,,如何配料,,火候怎樣掌握,味道如何,。賈府上下常用的菜式,,她全部做了一個了解。每樣菜式需要各種主菜,,配料各多少份量,,花多少時間,需多少碳,,要用多少水,,調(diào)料用哪些,各樣需放多少,。這樣幾年下來,,賈府一天用多少菜式,消耗了多少食材,,便大概地心里有了一個譜,。日常用多少,逢年過節(jié)用多少,,招待客人又需用多少,,哪些食材用的多,哪些食材用的少,,哪些調(diào)料各用多少也都在心里有了一個大概的數(shù)字,。每樣食材的價格,等級,,也都有了解。這樣各種菜式一端上桌,,大概地看一看花費了多少也能有個比較清楚地概念,。
了解了廚房的日常用量,食材消耗,,又從鳳姐那有意無意地了解了各種食材實際的賬目,,買了多少,,吃了多少,浪費了多少,,便大致地有了一個概念,。
賈府做為一等一的富貴人家,最經(jīng)常地消費便在吃上,。主家喜歡吃,,仆役喜歡吃,雖定的有標準,,但日常連續(xù)不斷地用消耗量是很大的,,在享受的同時自然也就會有各種的浪費。既不能限制主家吃,,也不能完全限定仆役們的吃,,如何才能減少浪費呢?上千口人吃飯,,都是在廚房點菜,,怎會不浪費呢?錢都通過廚房花掉了,,大家并無感覺,。而且點菜多的花得多,點菜少得花得少,,很不公平,,人人都點菜,花得更多,,浪費也更多,。
因此黛玉向賈母建議各屋每人除了領月錢,還要把伙食以飯票的形式發(fā)到個人頭上,,主家發(fā)多少,,大小丫鬟,小廝,,嬤嬤們各發(fā)多少,。所有點菜都按菜譜來,菜譜上的所有菜式都有價格,。主家的菜譜和仆役的菜譜各標上價格,,每個人的飯票發(fā)放時便署了名,要用時需本人在飯票上再簽上字,。廚房根據(jù)署名并簽了字的飯票做飯,。賬房根據(jù)廚房交來的飯票拔銀兩到廚房的賬上,廚房的采購員根據(jù)拔來的錢進行采購。所有的數(shù)字只是走賬,,只在采購時實際支錢,,支的錢從廚房采購的賬面走。這樣賈府的人吃得多,,廚房賬面上采購的錢才多,,但每個人的飯票都是有定額的,并不能隨意地去多花,,因此從總量上(所有飯票的總量)和實際支出上(采購時才真正用到錢)控制了廚房的總開銷,。這個辦法仆役的花銷得到了控制,因為飯票署名和簽名,,誰也不想顯得自己多花了,,且誰也無法超出定額去花了。主家各人的標準如何定,,定少了不行,,定多了花不了。這個標準既不能小氣了,,也不能浪費了,。鳳姐自然是不想得罪任何人,便說這法子是由黛玉想出來的,,就由黛玉先擬一遍數(shù)字出來做個參考看看,。賈母覺得有理,便讓鳳姐把花名冊給了黛玉,,讓黛玉根據(jù)這幾年在廚房了解的大概情況對每人先估摸出一個數(shù)字來,。這牽扯到每個人的利益,本是極敏感的,,既不能得罪人給得少了,,又不能給多了浪費了。
不過黛玉在廚房里面待了幾年,,每人日常如何花銷點菜都有了大致的概念,,因此對各人的標準是大致清楚的。各主家按消費的慣例給出標準并不會讓他們感到不方便,,況且也就一二百人,。各仆役人等按一個平均的標準便誰也不好太突顯自己,也不會感到有不方便或不公平,。這樣七八百人的標準大致地分成了幾類,,每類人的標準都是一樣的。個別人是會不自在,,但這些人才是浪費的主力,,所以剛好對癥上了,。
黛玉花了些時日把花名冊上的標準擬好給了賈母,,賈母看了后說差不多,,又交給了鳳姐,讓她在整個兒琢磨琢磨,。鳳姐先與各屋通了氣,,多少略作了一些調(diào)整,然后又交給了賈母審定,。賈母略略看過一遍,,便說先這么試上一試。然后交由鳳姐去做安排,。
頭一個月賈府各人領到署了名的飯票都很新鮮,,用時又簽名也很新鮮。只是隨意點菜的果然少了許多,,都怕先用完了,,后面不夠了,因此剛開始都省著花,,等幾個月之后攢得多了,,便開始又隨意點起來。頭幾個月黛玉每月去賬房點每個人的飯票,,因為賈母同意整件事,,所以誰也不攔著,便由她按月地清點,。黛玉發(fā)現(xiàn)兩三個月后點菜又多起來,,便向賈母建議每兩三個月便聚餐一次,總的花銷由各屋按人按標準從各人的飯票里出,。這樣一消耗各人怕不夠,,又不知還有沒有聚餐,標準又是多少,,平時便又開始省著花,,不敢再隨意地點菜加菜了。這樣廚房的總體花銷又控制了下來,。雖然聚餐會消耗飯票,,但所有人都希望并喜歡有聚餐,大概人都喜歡熱鬧吧,。如此雖然不能隨意地用飯票,,但每個人每月的飯票夠用且只是少浪費些而已,因此這個辦法實行了一段時間,,大家也未覺得有什么不方便,,只是少了隨意點菜的想法,個別感覺不自在的,因為人人如此,,且飯票上有署名又要簽名,,也不好太過地突顯自己,且知道飯票就是為了減少浪費,,因此也就收斂了許多,。
這樣一年下來,黛玉堅持每月去賬房清點一次飯票,,以便進一步地了解開銷減少地效果,。發(fā)現(xiàn)只吃飯這一項賈府一年便省下了兩三百萬兩銀兩。這令賈母很欣慰,,王夫人和鳳姐也覺得財務輕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