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里的莊稼剛種上,灌水鋤草什么的都是趙有錢偶爾去做,。
因為以前的種植模式,,沒有鋤草的說法,就是有蟲害旱澇什么的才會關(guān)注一下,,其他的真是全然靠“人種天收”,。
現(xiàn)在刨土安穴,植株間有了縫隙,也看得見雜草,,為了莊稼長得更好,大家當然愿意鋤草了,。
孫思媛每天就呆在家里溜溜兔子放放馬,,她不許趙有錢騎小白,自己卻每天都要爬上馬背晃蕩個把小時,。
趙有錢心里堅定了孫思媛是在嫌棄他,,鍛煉的更勤了,不過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是當初一身肥膘的樣子,,盡管依然在變瘦但也沒一開始那么明顯,。
雖然不上山打獵,但他射箭的練習沒停,,每天都要糟蹋不少支箭,,偶爾也能從天上打下飛鳥。那些功夫也沒放下,,配合他天生神力,,徒手搏虎不敢說,一人撂翻一只大肥豬是妥妥的,。
日子過的平靜,,久了就顯得無聊,吃喝不愁,,孫思媛就想到做點什么,。衣食住行,衣排在第一位,,孫思媛覺得其中有大文章可做,。
這個世界的衣料主要是棉,麻,,獸皮什么的,,絲綢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但只在宮廷使用,,因為還沒有人掌握養(yǎng)蠶的技術(shù),,只能直接利用大自然的少量野蠶,絲綢因此極為珍貴,。
可這一切對孫思媛來說都不是難題,,她有關(guān)于養(yǎng)蠶的書籍,自然不怕沒技術(shù),,只要有心,,簡直是“錢”途無量。
她有心先育種,就花錢買野蠶繭,,村里小孩子知道了,,成群結(jié)隊進了山,找到了十幾個,,對孫思媛來說,,已經(jīng)夠用了,她在自家屋后移栽了一排桑樹,,準備喂蠶寶寶,。
稍微改造了一下房間,就是蠶室了,,孫思媛每天都要關(guān)注一下蠶繭,,等了五六天終于等到蠶破繭交尾,然后產(chǎn)卵,,孫思媛看著密密麻麻的卵,,覺得自家屋后的桑樹葉摘光了也不夠喂的。
為了加速改善蠶的品質(zhì),,孫思媛從源頭上下功夫,,往桑樹下澆了不少靈泉水,桑樹的變化幾乎肉眼可辨,。同時,,她又花錢雇人進山移桑樹,在雞舍那邊栽桑樹,。等蠶寶寶催青后,,屋后的幾十棵桑樹都長得郁郁蔥蔥,樹葉肥厚,,一看就很美味,,額,是對于蠶寶寶來說,。
山上樹雖然多,,但桑樹并不多,孫思媛移了幾百棵樹苗,,準備養(yǎng)好了之后取枝扦插,。為了保證移栽的成活率,孫思媛還特意往雞舍那邊的井里放了不少靈泉水,,讓趙有錢有空就去給樹澆水,。
養(yǎng)蠶是一件需要十分細心的事,村里小孩想看看傳說中的蠶寶寶都被孫思媛拒絕了,,這件事她一手操辦,,為了給蠶室消毒每天都要燒許多熱水,,還特意弄了不少石灰放在家里。
這批蠶一共育了兩千來只,,幼蠶食量小,,家里的桑葉就供的上,等長的大了食量上去了,,雞舍那邊也開始采摘,。
畢竟是野樹移植的,長的并不好,,這一期蠶是勉勉強強吃飽長大的,。等蠶結(jié)繭之后,,孫思媛看著可憐巴巴的桑樹挺心疼的,,為了保證蠶的食物供應,這些桑樹差點被趙有錢直接揪光桿,。
從育蠶到結(jié)繭,,整整花了兩個月時間,為了讓桑樹生長,,孫思媛決定收取蠶卵,,下一年再繼續(xù)養(yǎng)蠶。
桑樹被大批量剪枝,,其實秋期扦插以新條上部未木栓化而將木柱化的部分扦插最好,,但孫思媛為了效率也顧不上許多了,最后花了半個月,,扦插了三千來株,,占了三畝地,這個扦插密度是非常小的,,按照書上介紹密植的桑樹可以達到五六千株每畝,,不過孫思媛旨在獲得優(yōu)質(zhì)桑樹,并不太在意數(shù)量,。
選了最好的兩百個繭做種蠶,,其他的繭被孫思媛燙死繅絲了,一千多個大繭,,最后也只出了一斤一兩的熟絲,。
民間沒有養(yǎng)蠶繅絲的技術(shù),從頭到尾都是孫思媛親力親為,,趙有錢一個糙漢子在旁邊幫不上忙,,就經(jīng)常跑鎮(zhèn)上買點肉或者去雞舍拎只雞回來做給孫思媛吃,雖然趙有錢廚藝一般,,但這份心意還是讓孫思媛感動了,。
十一月份,,蠶卵已經(jīng)保存好,桑苗也在地里安穩(wěn)扎根,,孫思媛就思量著拿絲去做衣裳,,順便也是探探市場。
鎮(zhèn)上有成衣鋪子,,不過孫思媛打聽到鎮(zhèn)上的制衣師傅都是本地的裁縫,,沒人接觸過絲綢,她的目標是縣里的“周家制衣坊“,。
周家算是半個皇商,,做的是織造生意,周家制衣坊開遍全國,,宮里的料子都是周家供應的,,甚至一些妃子的衣服也是出自周家。論起絲綢,,最不陌生的就是周家了,,但民間沒有絲綢流通,縣上的周家制衣坊有沒有接觸過絲綢的師傅,,孫思媛也不能肯定,。
孫思媛帶了四兩熟絲,準備給自己和趙有錢做兩身貼身衣服,。早些日子,,趙有錢自己拿上錢扛了木頭找到木大叔,給自家做了個馬車,,孫思媛發(fā)現(xiàn)的時候,,馬車已經(jīng)拖到了家。
知道孫思媛要去縣上,,趙有錢一早就把小白套在車前面了,,可憐小白雖然“馬大“,但抵不過趙有錢”人高“,,還是被套上了,。孫思媛看著這段時間養(yǎng)的膘肥體壯的小白,也沒有什么舍不得的,。
小白畢竟是第一次拖車,,晃晃悠悠晌午才到縣城,孫思媛索性找到客棧要了一間房,,把小白交給小二,,吃了頓午飯才去找周家制衣坊。
吃飯的時候,,孫思媛特意問了一下小二有沒有青粟做的食物,,小二給推薦了青粟排骨和青粟烙,。孫思媛吃著青粟烙,心想青粟食物越多越好,,這樣才能讓青粟更加普及,。趙有錢對于青粟烙沒興趣,只吃排骨,,看到孫思媛咬牙切齒,。
周家制衣坊全國聞名,雖然只是個小縣城的鋪子,,但也比旁人家的制衣店裝修的大氣,。孫思媛先看了店里展出的衣服,然后才問店里有沒有絲綢衣服,,答案當然是沒有,。小二沒好氣的和孫思媛解釋,絲綢都是宮里貴人用的,,宮里尚且不夠用,,又哪里能流傳到民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