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新的故事,新的旅程
在老張煎餅攤的直播反響熱烈之后,林瀟的社交平臺私信和評論區(qū)幾乎被“淹沒”了——
“瀟瀟,,下次能不能去探訪一個賣糖炒栗子的老爺爺,?他家的栗子超級香,我小時候經常吃,!”
“求去看看那個修鞋的阿姨,!我每次上學路上都會看到她,感覺她應該有很多故事,!”
“瀟瀟,,你有沒有興趣去采訪一下街頭藝人?他們的生活肯定很不容易,,但一定很有趣,!”
林瀟看著這些留言,,心里充滿了期待。她知道,,自己不僅僅是在記錄生活,,而是在通過鏡頭,把這些被忽略的溫暖分享給更多人,。
于是,,她拿起筆,在筆記本上寫下了幾個新的目標:
1. 尋找一位擁有獨特手藝的街頭攤主,。
2. 探訪一個有故事的老店,。
3. 和一位街頭藝人聊聊他們的生活。
思索片刻,,她決定從第二個目標開始,。
經過一番打聽,林瀟得知,,在老城區(qū)有一家經營了四十多年的理發(fā)店——“老王理發(fā)館”,,店主王師傅今年六十歲了,年輕時是一位非常有名的理發(fā)師,。雖然現(xiàn)在流行現(xiàn)代化的美發(fā)沙龍,,但仍有不少老顧客堅持來這里剪發(fā)。
“這么有年代感的理發(fā)店,,應該有很多故事吧,?”林瀟想著,第二天便帶上設備,,興致勃勃地出發(fā)了,。
老王理發(fā)館位于一條安靜的小巷子里,店面不大,,門口掛著一塊已經有些泛黃的木牌,,上面寫著‘理發(fā) 15元’。
林瀟推門走進去,,立刻感受到一股濃濃的復古氛圍——老式理發(fā)椅,、老舊的木柜、泛黃的墻紙,,甚至空氣里都帶著淡淡的刮胡膏香味,。
“姑娘,剪頭發(fā),?”一個蒼老卻精神抖擻的聲音響起,。
林瀟抬頭,看到王師傅正站在鏡子前整理工具。他的頭發(fā)已經花白,,但精神很好,,身上穿著干凈的白襯衫,袖口挽起,,露出一雙有力的大手,。
“王師傅您好!”林瀟微笑著打招呼,,“我是個做視頻記錄的博主,,聽說您的理發(fā)館很有故事,想來采訪您,,可以嗎,?”
王師傅愣了一下,隨即哈哈一笑:“采訪我,?我就是個普通的老理發(fā)師,有啥好采訪的,?”
“正因為普通,,才值得記錄啊,!”林瀟認真地說,,“您的手藝在這條街上可是出了名的呢!”
王師傅笑著擺擺手,,但看得出來,,他對這個小姑娘的到來也有些好奇。
“行吧,,你想問啥,?”
林瀟打開相機,開始了她的新一期直播,。
剪出的不僅是頭發(fā),,還有歲月的痕跡
“王師傅,您開這家店多少年了,?”
“快四十年了,。”王師傅一邊熟練地為一位老顧客修剪頭發(fā),,一邊慢悠悠地說道,,“我從十八歲開始學理發(fā),那時候,,這條街上的小孩,,基本都是我給剪的頭發(fā)。”
“這么久了,,您有沒有遇到過讓您印象最深的顧客,?”
王師傅停頓了一下,思索著說:“有一個小伙子,,以前是我們這兒的鄰居,。他小時候調皮得很,每次剪頭發(fā)都哭,,鬧得整個店里的人頭疼,。后來他長大了,去了外地工作,,幾年沒見了,。前陣子,他突然帶著自己的兒子回來了,,走進來就說,,‘王叔,給我兒子剪個和我小時候一樣的發(fā)型,?!?p> “那一刻,我才意識到,,原來時間過得這么快,。”王師傅笑著搖搖頭,,“一轉眼,,他也成了爸爸了?!?p> 直播間的觀眾瞬間沸騰了——
“這種感覺好感動?。r間真的過得好快,!”
“小時候害怕剪頭發(fā),,長大后卻開始懷念小時候的剪發(fā)店?!?p> “下次回家,,一定要去我小時候常去的理發(fā)店看看!”
林瀟也忍不住感慨:“所以說,,您的店不僅僅是個理發(fā)店,,更是承載著這條街上很多人的回憶啊,!”
王師傅笑了笑,,沒有多說什么,,但眼神里透著一絲溫暖和自豪。
直播結束后,,林瀟坐在理發(fā)店里,,和王師傅繼續(xù)聊了很久。她發(fā)現(xiàn),,這家小小的店鋪,,就像一個時間膠囊,記錄著無數(shù)人的成長和變化,。
她在筆記本上寫下了一句話:
“有些店鋪,,看似只是普通的街角小店,卻藏著整整一代人的故事,?!?p> 這次探訪,讓她對“煙火人間”這個系列有了更深的理解,。
她要做的不只是記錄,,而是讓這些看似平凡的故事被更多人看到、被更多人記住,。
這,,就是她的初心。
她站起身,,朝王師傅笑了笑:“王師傅,謝謝您今天的分享,!您的故事,,我一定會好好記錄下來的?!?p> 王師傅擺擺手,,依舊是那副淡然又溫和的模樣:“有空再來玩啊?!?p> 林瀟背起相機,,走出店鋪,陽光灑在她的身上,,溫暖而明亮,。
她知道,下一段故事,,已經在等著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