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民國武林秘聞錄》《活在流水線上的青春》
恭親王自嘲似地說道:“別人家是母以子貴,,我是父以女賤,,這不是笑話嗎?”母以子貴自然是指慈禧太后,“父以女賤”是說他自己,。
看到福晉困惑的眼色,恭親王便作解釋:“本來我是一家之主,,現(xiàn)在憑空又出來一個主兒,,我倒又不明白了,將來她從宮里回來,,我可是還要開中門迎接,?”
“以后她得管你叫??????六叔了!”福晉的眼淚再也忍不住了,。
也就在這一天,,大格格被安德海迎進宮去,由慈禧太后親自撫養(yǎng),。
這三個多月,,里里外外的大小官員,調(diào)動得不少,,她要問一問自己,,究竟那些人算是自己所派的?凡有缺出來,,首先要給在前方打仗的武將,,那些早就“記名”的,遇缺即補,,毫無變通的余地,。
其次要酬用這一次政變立了功的。再下來為了安定政局,,調(diào)和各方,,不得不安插一些舉足輕重的人物,這三類人,,慈禧太后覺得軍機處所開的放缺的名單沒有錯,。
但也有些人,只是出于恭親王的提攜,,桂良因為是他的老丈人,,才進了軍機,雖是彰明較著的事實,,到底資格是夠了,。文祥是恭親王一派,不過正直干練,,也還說得過去,。
寶鋆,為先帝所痛恨,由內(nèi)務(wù)府大臣降為五品頂戴,,以觀后效的人,,如今不僅開復(fù)了一切處分,而且入直軍機,,這不是恭親王徇私是什么,?
甚至連麟魁因為是寶鋆的堂兄,也當(dāng)上了協(xié)辦大學(xué)士,。照這樣一看,,自己與恭親王來比,到底權(quán)在誰的手里,?
連三歲小孩都明白!
想到這里,,慈禧太后心里十分不舒服,,同時也隱隱然有所恐懼,肅順的記憶猶新,,不可使恭王成為肅順第二,!
果然有此一天,那情形就決不能與肅順相比,,近支親王,,地位不同,滿朝親營,,處境不同,,肅順有的弱點,恭親王沒有,,而自己呢,?
從前可以利用恭親王來打倒肅順,將來又可以利用誰來制抑恭親王,?
看來還要靠自己,。垂簾之局,眼前是勉強成立了,,但“祖宗家法”四個字是個隱憂,,一旦鬧翻了,恭親王有這頂大帽子可以利用,,不可不防,。
恭親王可以把垂簾聽政,弄成有名無實,。慈禧太后想起在熱河時,,肅順決意“罷朝”的那一幕,至今猶有余悸,。
旨意必須經(jīng)過軍機處,,與當(dāng)時必須經(jīng)過顧命大臣頒行天下,,道理是一樣的,倘或恭親王跋扈不臣,,仿照當(dāng)時肅順的手法,,施行封鎖,那就除了屈服以外,,再無別的路可走,。
決不能有這么一天!她這樣對自己說,。但是,,照現(xiàn)在的情形下去,大權(quán)將全歸于恭親王,,內(nèi)有滿漢大臣的支持,,外有督撫節(jié)鎮(zhèn)的聲援,而且洋人都很買他的帳,,時勢迫人,,說不定有一天,他會自然而然地起了做皇帝的念頭,。
她不愿意這樣想,,而又不能不這樣想。這使得她很痛苦,,心里有著無限的感慨,,共患難的時候倒還可以,共安樂就要爭權(quán)利了,。
恭親王應(yīng)該是這樣的人,,因為她自己知道,她就是這樣的人,。權(quán)柄不可平分,,也不能平分,總有一個人多些,,一個人少些?,F(xiàn)在是恭親王多些,不過還不要緊,。
幸虧自己發(fā)覺得早,,從此刻開始就下工夫,一步一步,,總有一天可以把這個劣勢扭轉(zhuǎn)過來,。
夜深人靜,思緒不由得就奔馳了,她又體味到了這宮廷中的寂寞凄涼,。十幾年前一家人落魄回京,,長江夜泊,煙水茫茫,,看不出這一家的前途是個什么樣子,?
孤燈深夜,一遍遍問自己何嘗看得出,,成為今日貴為以天下養(yǎng)的太后,?意識到此,興致索然了,。是太后又如何,?天下可有不是寡婦的太后?
想來想去,,只有一種情形之下才有,,天下不是承自父皇,而是靠自己打出來的,。那時母親被尊為太后。父親……,,還是不對,!
兒子打下了天下,如果父親健在,,自然先讓父親做皇帝,,就象唐太宗那樣。天下沒有不是寡婦的太后,,但為什么大家總是羨慕太后的尊貴,,沒有一個人想到寡婦的苦楚,尤其是一位三十歲的太后,?
民間年輕喪夫,,撫孤守節(jié)的寡婦,到了六七十歲,,還有地方官為她旌表,,奉旨建造貞節(jié)牌坊,總算那一夜一夜熬過來的苦楚,,還有人知道,。
但是年輕的慈禧太后,那怕再守六七十年,,孫子都做了皇帝,,自己成了太皇太后,也不會有人說一句:這幾十年的守節(jié),不容易??!
為什么她就成了太后?她對這個天下第一的尊銜,,突然十分厭惡,。于是她羨慕妹妹,更羨慕恭親王福晉,,嫁了那樣一個英氣逼人,,富貴雙全的夫婿,這才真是前世修來的福,。
這樣想著,,心里熱辣辣的疼,亂糟糟地十分難受,。她把頭一扭過來,,就看到了那黃匣子里的奏章,現(xiàn)在只有這個是足可以使她忘掉一切的,。
何桂清抓到了,!
何桂清,云南昆明人,,道光進士,。歷任翰林院編修、太仆寺少卿,、太常寺卿,、戶部右侍郎、浙江巡撫,、兩江總督,。他是朝野上下人所共知的一品大員、封疆大吏,。
這位朝廷重臣,,在太平軍襲擊清軍的江南大營時,正在常州主管餉事,,卻坐視清軍潰敗,,擁兵自衛(wèi),不施援手,。隨后太平軍進攻常州,,何桂清見大事不妙,企圖逃脫,。
他先將父親和兩妾秘密送至通州,,然后在城內(nèi)張榜,,禁止常州市民遷徙,并封鎖各城門,。城內(nèi)百姓見何桂清要跑,,紳民耆宿數(shù)百人手執(zhí)香燭赴轅門,跪請何桂清留下共同抗敵,。
何桂清見出城受阻,,遂令所率部隊開洋槍掃射,民眾死者十九人,,傷數(shù)十人,。何桂清逃到蘇州,時江蘇巡撫拒絕其進城,,并上疏,,奏劾。
咸豐帝聞何桂清事后大怒,,諭令革職嚴(yán)審,。然而,何桂清卻逃到上海,,躲藏起來,。不久,英法聯(lián)軍進犯北京,,咸豐帝自顧不暇,,何桂清一案遂被擱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