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凌珊的識海損傷得非常嚴(yán)重,,二人已在小山洞中呆了近十天,,她依舊還在打坐調(diào)息,。
楊皓倒也沒什么,反正到哪里也是修煉,,在這樣的小叢林間磨練身法,,修煉武技,往往會有不錯的效果,。
凌珊在完全調(diào)息前,,便將三萬積分以上的神識玉筒都丟給了楊皓,,讓他想學(xué)什么就挑什么。這樣的好機(jī)會,,楊皓卻拒絕了,,原因無它,因為早在此女昏迷期間,,他就將這些玉筒看了一遍,。
雖然有些武技確實不錯,但也不合適,!就拿槍訣來說,,有一部五萬積分才能兌換的《碎罡槍訣》,此槍訣講究的是槍勁,,輸出扛扛的,,只可惜里面全是力量的掌握,幾乎沒有一點運槍的技巧,,學(xué)了也會很快被淘汰,,還不如不學(xué)。
他現(xiàn)在除了參悟輕之意境外,,還開始修煉《水中月刀典》,!
此刀典與玄雪槍訣的布局差不多,都是由淺入深,,從簡單開始,非常適合新手學(xué)習(xí),。雖然只有一招殺招——水月斬,,但一旦練成,那威力絕度比玄雪槍訣的三大殺招強(qiáng)數(shù)倍,。再加上黑太刀是五次強(qiáng)化的半法器,,那破壞力絕對不得了。
刀法同樣是博大精深,,楊皓自學(xué)了十天,,也僅僅算是懂了一點皮毛而已,但這已經(jīng)比剛接觸玄雪槍訣時好了不小,。倒是這輕之意境,,連他自己都不知道悟了什么出來,用一塌糊涂來形容也不為過,。
“你在參悟輕之意境,?”
楊皓正苦惱之際,一道溫婉的聲音傳入耳邊,,不是凌珊還是何人,。
“別提了,參悟也有一段日子了,一點進(jìn)展也沒有,,心都煩了,。”楊皓將手中的一片羽毛放回儲物袋,,拍了拍身上的灰塵,,走了過去。
“輕之意境確實有些難,,你看好我的步法,,看看能不能從中感悟出什么?!?p> 凌珊有意放慢了速度,,并且步法之中只使用輕之意境。
她還是她,,但輕之意境一出,,她仿佛成了天地間一片緩緩而落的飄雪。她的步法亦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卻能沾地而不留痕,。楊皓似乎抓住了什么,那舉重若輕的感覺,,他曾獲得過,,卻把握不住。
他閉眼靜思,,于腦海中構(gòu)筑出一個大大的‘輕’字,。
輕若鴻毛,輕的到底是鴻毛,,還是看輕它的人呢,?重若泰山,泰山能有多重,,對比茫茫宇宙中的任意星辰,,它都是非常輕的存在。
那么輕的定量又是什么,,是什么決定了輕,?
凌珊的體重明明存在,為什么讓人的感覺會變輕了,?
這一切都不是幻覺,,都真實存在,那么輕到底是何物,?
楊皓的大腦在分析著,,在參悟著……
凌珊沒有打擾楊皓,,他目前所處的狀態(tài),雖然不是頓悟,,卻是明悟,。
對于武者來說,也是難得的機(jī)緣,。只是這種機(jī)緣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擁有,,大部分武者窮其一生,也未曾明悟一次,。哪怕是氣旋境的大能,,亦同樣如此。
……
楊皓的意識從未有過如此清明,,明明悟了那么多,,卻一點疲憊感也沒有,反而份外清爽,。
他對輕之意境的明悟,,從單單的物質(zhì)質(zhì)量,轉(zhuǎn)變化相對意義上的輕,,最后終于大徹大悟,,原來輕重只在心中,輕之意境,,即心之意境,,心輕則人輕,身法亦受其影響,。
這就是一直追求的輕之意境,,竟是如此的奧秘,與飄逸意境的參悟,,簡直就是天差地別?,F(xiàn)在回想起來,,輕之意境其實與飄逸意境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參悟了輕之意境后,楊皓已然覺得,,飄逸意境實在太垃圾了,。
甚至可以說,輕之意境其實就是飄逸意境的進(jìn)化版,。
隨著時間的推移,,楊皓對這意境的領(lǐng)悟就越發(fā)深刻,他的內(nèi)心不免再次泛起了疑問,。
既然輕之意境是飄逸意境的升華版,,那么輕之意境之上又是什么呢,?
他想要參悟這意境之上的秘密,可不管如何努力,,總感覺就差了那么一絲,。那不是他的悟性不行,那種感覺,,就是規(guī)則受到了限制,,天地不允許這么做一般。
既然輕之意境已經(jīng)參悟到極致,,楊皓也沒有再糾結(jié),。他似乎也察覺到自己進(jìn)入了一種狀態(tài),而這種那個狀態(tài),,對參悟非常有大的好處,,自然不能浪費這么珍貴的機(jī)會。
幻月迷蹤踏的第五卷和第六卷分別是——殘影和瞬身,。
這兩招楊皓都不陌生,,因為冬洛殤與凌珊對戰(zhàn)時都施展過,而且他還看得清清楚楚,。再加上這兩卷講究的是刻苦鍛練,,技巧性的東西不多,也沒有輕之意境那般虛無縹緲,,參悟起來基本不費事,。
至于第七卷-----入微,楊皓想?yún)⑽蛞彩怯行臒o力,,因為入微就是將身法的前六卷合一,,達(dá)到一種微之境界。這對于剛參悟出第五,、六卷的楊皓來說,,有些事終究還是急不來的。
身法的參悟也差不多了,,此狀態(tài)依舊沒有消散的趨勢,,楊皓索性開始參悟水中月刀典。
他現(xiàn)在是非常慶幸自己的記憶力超群,,這等時刻,,這等狀態(tài),要是當(dāng)初沒有將相關(guān)內(nèi)容記憶下來,,那還參悟個屁啊,。
刀法,于楊皓來說,,如同一座大山,,楊皓僅僅只爬到了大山的山腳,,還有非常遙遠(yuǎn)的路需要走。
他的腦海不斷的模仿,,不斷的探索,,以達(dá)到與記憶中的內(nèi)容一模一樣,沒有絲毫出錯,,才算是完成了一式刀法的參悟,。
當(dāng)然,基本刀法和基本槍訣還是有不小異曲同工之妙的,,所以很多低級的刀技,,楊皓只是在腦海中模仿了兩三次就有模有樣。再加上進(jìn)入此等清明狀態(tài),,他的悟性可謂是有了一個質(zhì)的飛躍,,參悟起來用一日千里來形容也不為過。
明悟中的楊皓在全心全力的推演著刀法,,而其身邊的凌珊就真的是完全坐不住了,。
“這家伙不會是睡著了吧,人家明悟也就半個時辰的事,,可他卻整整悟了一天,,還絲毫沒有蘇醒的跡象。要是此事傳出去,,世人恐怕會將其肢解研究了,。”
凌珊倒也沒有真的抱怨,,她的話語中,,更多的是羨慕,以及絲絲惋惜-----要是他可以開啟靈根,,那又會是何等景象,,只可惜,這是不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