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笑天帶著皇上的詔書卻不是回龍泉,,而是去處州去見那大理寺少卿張楷,,至于泰平王派出來的人,此刻已經(jīng)沒有主動權(quán),,因為郭笑天可是被一大隊朝廷的官兵護(hù)送而行,。
經(jīng)過二十多日的行程,,郭笑天總算是順利趕到了處州,這個時候已經(jīng)是正統(tǒng)十四年的四月中旬,。
大理寺少卿張楷接了圣旨,,自然遵旨辦事。
郭笑天被派遣至泰平國,,也即是龍泉,,全權(quán)負(fù)責(zé)泰平國大王陳鑒胡招降之事。
來到龍泉之時,,已經(jīng)傳來了鄧茂七余部全軍覆滅的消息,,而且他們的大本營陳山寨也已經(jīng)被明軍攻克占領(lǐng)。大批義軍及其追隨者被屠殺,,連帶周邊平民百姓,,跟著遭殃。
泰平國王陳鑒胡親自迎接郭笑天這位御史欽差,,當(dāng)然是滿心歡喜地接受朝廷的招降,。
可是郭笑天卻知道最終的結(jié)果,所以一直不忍心騙泰平國王陳鑒胡進(jìn)京,。
幾日之后,,平王陳靈芝設(shè)宴款待郭笑天,此時張猛及隨從已經(jīng)全部釋放,,他們都得到了上賓的禮待,。郭笑天卻暗中安排張猛他們回隱世村通報情況,并且囑托如此這般,。
當(dāng)日夜晚,,陳靈芝留宿郭笑天,郭笑天想借此機(jī)會跟陳靈芝暗示一些事情,,所以就留了下來,。
陳靈芝不跟郭笑天談?wù)薪抵拢皇呛芟胫澜酉聛?,郭笑天將會如何安置陳靈芝這個女流之輩,。
此番,陳靈芝已經(jīng)全然將自己當(dāng)作女性跟郭笑天談心,,心意表露無遺,,倒是讓郭笑天有些難堪,。
郭笑天很想告訴陳靈芝事實真相,以及招降的殘酷結(jié)局,,但是擔(dān)心一旦事情敗露,,不要說得罪朝廷,就連郭笑天自己都可能沒命離開泰平國,。
掩飾痛苦最好的方式就是喝酒,,而且最好就是喝醉,喝到醉的一塌糊涂,,不用理會世間的煩惱憂愁,。
郭笑天想喝醉,那是非常容易,,至少比陳靈芝要容易許多,。
于是郭笑天醉倒之后,就睡在了陳靈芝的床上,,而且還讓陳靈芝照顧了一晚,。
泰平國唯一把郭笑天當(dāng)做仇人的可能就是大將軍陶得二了??赡芴盏枚揪陀憛捁μ?,也可能是陶得二聽說了陳靈芝和郭笑天之間的事情,總之陶得二見到郭笑天就像是見到了殺父仇人一般,。
可惜泰平國王陳鑒胡派了很多人保護(hù)郭笑天,,所以陶得二就算是想殺郭笑天,也一直都沒有機(jī)會下手,。
泰平國國師陳敘私下跟郭笑天談過幾次,,在郭笑天看來,這個陳敘倒是比較忠值,,而且是個人才,,因此一直存有私下,想納為己用,。
此番招降之事,,陳敘雖然積極,但是也看出其中微妙所在,,所以一直想從郭笑天這里打探口風(fēng),。
郭笑天一直在思考一個兩全其美的計劃,只是在這泰平國里面,,缺少一個值得信賴的心腹內(nèi)應(yīng),。
兩人各懷心事,也互相猜忌,,所以一直都沒有徹底對彼此敞開心扉,。
正統(tǒng)十四年五月,,大理寺少卿張楷派人送來信函催促招降之事,郭笑天知道不能再拖下去,,只能冒險跟陳敘攤牌,。
一日夜晚,郭笑天在國師府中作客,。
“陳先生,,朝廷招降已經(jīng)刻不容緩,,不知先生心意,,今日夜晚,就請先生跟郭某人表白心跡如何,?”
“招降之事,,陳某只是旁觀者,大王已經(jīng)決定,,陳某人只能奉命行事而已,。”
“難道陳先生準(zhǔn)備留著此地接受招降,?”
“除此之外,,陳某人還有其他去處嗎?”
“陳先生,,郭某人倒是有個想法,,今日就想跟陳先生商量此事?!?p> “哦,?郭大人有何計劃?”
“朝廷招降,,泰平王陳鑒胡自當(dāng)進(jìn)京接受封賞,,可是陳先生恐怕就只能解甲歸田,隱居山林了,。倘若先生不嫌棄,,倒是可以跟隨郭某人上山,隱世村之地,,陳先生已經(jīng)去過,,倒是一個值得前往的地方,難道不是嗎,?”
“既然是朝廷招降,,按照朝廷的詔書,不是所有人都有封賞嗎,?大王進(jìn)京接受封賞,,那我等兵將也會論等級封賞,,既然封賞了,又何必需要歸隱山林呢,?難道郭大人知道隱情不成,?”
“郭某人只是欣賞先生,所以求賢若渴,,擔(dān)心朝廷不能識人,,只是替先生可惜而已。再者,,先生既然可以追隨義軍,,為何不能屈身于隱世村?郭某人認(rèn)為,,陳先生必將在隱世村大展宏圖,。”
“多謝郭大人好意,,只是陳某人有一事未明,。”
“究竟是何事,?”
“郭大人既然身為朝廷命官,,又怎么會在山中屯兵扎營?既然不圖謀反,,又何必四處求賢納才,?更是奇怪的是,郭大人而今身為朝廷的欽差,,原本是為了招降之事,,卻似乎更在意隱世村的前程,究竟又為何故呢,?”
“陳先生問得好,,問得好!如果這些就是陳先生的疑惑,,那么郭某人這就跟陳先生仔細(xì)解釋一番,。郭某人雖然為朝廷辦事,但是卻沒有實質(zhì)的官職,,也就是說郭某人其實只不過是一個跑腿之人,。”
“跑腿之人,?”
“也就是傳話而已,。不過郭某人倒是在暗中屯兵,這些已經(jīng)不必向先生隱瞞,,之所以沒有謀反,,其實是兩個方面,。其一,不必謀反,;其二,,時機(jī)未到?!?p> “難怪郭大人一直打著朝廷的名號收拾殘兵余部,,卻又從來不肯輕易與義軍為敵,原來只是想借機(jī)擴(kuò)大勢力而已,?!?p> “不錯,郭某人處心積慮,,只不過是想為自己買一個保險,!”
“買一個保險?”
“就是讓自己安心的意思,,總之暗中積蓄實力,壯大聲勢,,都只不過是為了以防萬一,。”
“以防萬一,?又是何解,?”
“他朝一日,一旦郭某人需要自保,,最好的方式莫過于擁兵自重,!這個道理想必陳先生應(yīng)該明白!”
“不錯,,自保最好的方式莫過于手握兵權(quán)權(quán)勢,!”
“所以郭某人希望先生可以加入,也希望借機(jī)可以再次壯大勢力,!”
“難道郭大人想打泰平國義軍的主意,?”
“招降之后,這些軍隊必然會被朝廷解散,,以后想要再集結(jié)起來,,恐怕就是非常艱難的一件事情!現(xiàn)在只能趁機(jī)轉(zhuǎn)移軍隊,,只要掌握兵權(quán),,以后自然就有說話的地方?!?p> “原來郭大人一直就想趁著泰平國王陳鑒胡進(jìn)京的時候,,暗中收編接管義軍,,所以一直在等待時機(jī)?!?p> “不錯,,現(xiàn)在時機(jī)已經(jīng)成熟。陳先生身為國師,,等到那陳鑒胡進(jìn)京之際,,必然會將兵權(quán)交付于先生,只要先生愿意配合,,此番大事可成,!”
“郭大人似乎忘記了那開國大將軍陶得二,倘若論資歷,,義軍之中,,此人才是精神領(lǐng)袖。而且此人素不支持招降,,甚至將郭大人視為仇敵,,如此麻煩之人,一旦泰平王陳鑒胡進(jìn)京,,陳某人估計不錯的話,,陶得二必然會帶兵造反!”
“陳先生提醒的是,,郭某人也擔(dān)心事態(tài)最終會演變?nèi)绱?,所以此次找陳先生,就是商議如何避免此事的發(fā)生,?!?p> “避免恐怕是不可能,但是郭大人的目的只是收編義軍,,陳某人倒是有辦法,。”
“先生真的有辦法,?”
“那陶得二為人耿直,,卻也因此得罪人不少。再加上此人脾氣暴躁,,性格孤僻,,雖然作戰(zhàn)勇猛,但是也無法號令全軍,。既然陶得二為軍中精神領(lǐng)袖,,只要陳某人表明立場,愿意招降者必然不會與之為伍,倒是那些不愿意接受招降的義軍,,只能順其自然無法強(qiáng)求了,。”
“陳先生所言極是,,只要陳先生表明立場,,愿意接受招降的義軍,我們想辦法帶走,,剩余的就留給陶得二與朝廷大軍為敵,,也能夠幫我們分散朝廷大軍的注意力,倒是更方便我們帶隊伍撤離此處,?!?p> “郭大人,事到如今,,請公子不要再有所隱瞞,。究竟朝廷招降之事,是否另有隱情,?”
“先生,,請不要為難郭某人。朝廷招降之事,,郭某人只是負(fù)責(zé)傳遞信息,,其中細(xì)節(jié),郭某人是一概不知,!”
陳敘長嘆一口氣說道:“那泰平王陳鑒胡,本是一位胸懷大志,,心懷天下的明主,,倘若郭大人有辦法,請保住陳大王的性命,,陳某人在此替大王向郭大人先謝過了,!”
說完之后,陳敘居然跪地磕頭,,一片忠心自是天地可鑒,,郭笑天心中頓時羞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