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柳公權(quán)筆諫/韓俞直諫
?。牐犃珯?quán)筆諫:
柳公權(quán)(公元778年~865年),字誠懸,,京兆華原(今陜西耀縣)人,唐代杰出書法家,。他從小就喜愛書法,,勤奮練字,,據(jù)說他手上磨起了厚厚的繭子,衣肘補了一層又一層,,他也毫不在乎,。經(jīng)過苦練,柳公權(quán)終于成為著名書法家,。29歲時他考中進士,,要地方擔任一個低級官吏,后來唐穆宗偶然看見他的筆跡,,認為是書法圣品,,就把柳公權(quán)召到長安。那時柳公權(quán)已40多歲,。他的為人既有骨氣又一絲不茍,;同樣的,他的字也顯露了他這種特質(zhì),。在長安,,他的聲望與地位得到提高,一般王公貴族都不惜巨金爭相請他作書,。
柳公權(quán)能很好的總結(jié)自晉至唐楷書書體的變化發(fā)展,。他最初由王羲之書法入手,后來專學歐,、顏,。他的書法繼承了顏體雄壯的特點,避開了顏字肥壯的豎畫,,把橫豎畫寫得大體均勻而瘦硬,;又吸取了北碑中方筆字斬釘截鐵、棱角分明的特點,,把點畫寫得好像刀切一樣爽利、深挺,;他還繼承了初唐的秀媚書風,,創(chuàng)造了具有自己獨特藝術(shù)風格的“柳體”??涤袨樵凇稄V藝舟雙楫》中說“柳公權(quán)出,,嬌肥厚之病,專尚清勁”,。他的楷書尤為知名,。其楷書結(jié)體勁媚,自成一家,,與顏真卿齊名,,人稱“顏柳”,。
柳公權(quán)官至太子少師,世稱“柳少師”,。由于他的書名顯赫,,許多人甚至外國使者也專門帶著財寶來求購他的字跡。當時大臣家廟的碑志,,幾乎都出自柳公權(quán)手筆,。他的字在唐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一直受到重視,。他官居侍書,長在禁中,,仕途通達,。文宗皇帝稱他的字是“鐘王復(fù)生,無以復(fù)加焉”,。他卻性格剛直,,并經(jīng)常借書法向皇帝諷諫。據(jù)說唐穆宗曾問他怎樣用筆最佳,,他說:“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边@句名言被后世傳為“筆諫”佳話,。
柳公權(quán)的書法可分為兩大類風格:一類以《金剛經(jīng)刻石》、《馮宿碑》等為代表,,結(jié)體嚴謹平穩(wěn),,筆法靈巧勁挺,具有晉唐以來楷書的勁媚意趣,;一類以《神策軍碑》,、《玄秘塔碑》為代表,一變晉唐楷書姿媚的風格,,嚴謹之外又開闊疏朗,,體勢勁媚,自成一體,??傊臅?,下筆斬釘截鐵,、干凈利落、剛勁挺拔,,結(jié)體嚴謹渾厚,。他雖學顏,,但自出新意,故與顏并稱“顏筋柳骨”,。
柳公權(quán)的傳世作品很多,,碑刻《金剛經(jīng)刻石》、《玄秘塔碑》,、《神策軍碑》最能代表其楷書風格,。柳公權(quán)的行草書有《伏審》、《十六日》,、《辱向帖》等,,風格仍繼承王家風范,結(jié)體嚴謹,,瀟灑自然,。另有墨跡《蒙詔帖》、《王獻之送梨帖跋》,。柳公權(quán)書法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玄秘塔碑》,。《玄秘塔碑》作于唐武宗會昌元年(公元841年)二月,,原碑現(xiàn)存于陜西西安碑林,。此碑在柳公權(quán)傳世的書跡中最為著名,是歷來影響最大的楷書范本之一,。
柳公權(quán)是對書法藝術(shù)發(fā)展作了重要貢獻的一位著名書家,。由于他的書法造詣很深,名望很高,,故為后世人們所重視,,論者說:“書貴瘦硬方通神?!绷珯?quán)的書法以此取勝,,成為后世人們學習的楷模。宋代的朱長文在《墨池編》中說:“公權(quán)正書及行楷,,皆妙品之最,,草不夫能。其法出于顏,,而加以遒勁豐潤,自成名家,?!?p>————————————————————————————————
韓愈直諫:
裴度、李愬平定了淮西的叛亂后,,唐憲宗覺得臉上光彩,,決定立一個記功碑,,來紀念這一次勝利功績。裴度手下有個行軍司馬韓愈,,擅長寫文章,,又跟隨裴度到過淮西,了解淮西的情況,。唐憲宗就命令韓愈起草《平淮西碑》,。
韓愈(公元768年~824年),字退之,,郡望為河北昌黎,,曾經(jīng)擔任過吏部侍郎,死后朝廷又給了“文”的謚號,,所以有韓昌黎,、韓吏部、韓文公等稱謂,。他3歲而孤,,早年隨兄嫂游宦避亂,游離轉(zhuǎn)徒,。他7歲讀書,,13歲能文,后來跟從獨孤及和梁肅學習,。貞元八年(公元792年)韓愈考上進士,,然后又去吏部考試,接連3次失敗,,于是他不得不去當其他官員的幕僚,。幾年后被任命為四門博士,總算正式地步入了仕途,,歷任監(jiān)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國子監(jiān)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職,,有過多次遭貶謫的經(jīng)歷,。
宋代的蘇軾在《潮州韓文公廟碑》一文中評韓愈說:“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边@通常被視為對韓愈其人最為精當?shù)脑u價,。他的一生,,在政治、哲學,、文學各方面都有較高的成就,,而主要成就又在文學方面。
韓愈在文學方面最大成就是他的散文,。他一生致力于散文創(chuàng)作的實踐,,寫出了許多典范性的散文作品。這些作品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表現(xiàn)力強,無論是抒情說理還是寫人敘事,,都有強烈的藝術(shù)效果,。
韓愈的散文大致可以分為論說文、記敘文,、抒情文三大類,。其論說文或闡明自己的政治和哲學主張,或議論時政的得失,,或是針砭世俗抒發(fā)內(nèi)的牢騷,,或是表達自己的文學主張?!对馈?、《原毀》、《諫迎佛骨表》,、《師說》,、《馬說》、《送孟東野序》,、《講學解》等,,都是以后文人們寫文論道的樣板。他在《送孟東野序》的開篇這樣寫道:
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草木之無聲,,風撓之鳴。水之無聲,,風蕩之鳴,。……金石之無聲,,或擊之鳴,。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懷。凡出乎口而為聲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韓愈他從自然界的各種天籟得到啟發(fā),加以比附,,在此基礎(chǔ)上鮮明地提出了著名的“不平則鳴”的觀點,。行文奇偶交錯,整齊而富有變化,。
韓愈的記敘文,,有敘事的,比如《平淮西碑》稱頌唐憲宗力排眾議平定叛亂的功績,。他寫人的文章最多,,如《張中丞傳后序》記敘張巡、許遠,、南霽云等英雄,,《柳子厚墓志銘》詳細記載柳宗元的生平事跡。這些作品記敘十分生動,,人物形象非常鮮明,。
韓愈的抒情散文,多數(shù)見于祭文,、書信,、贈序。這類文章最能夠見出作者真摯的性情,,也是韓愈散文中最好讀的一類文章,。其中有表現(xiàn)骨肉之間深厚感情的,也有表現(xiàn)朋友交往患難情誼的,。以《祭十二郞文》為例,,作者在追敘兄嫂的撫育之恩以及他與侄兒十二郞幼年時“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嘗一日相離”的患難與共的經(jīng)歷之后,,有這樣一段抒情:
吾與汝俱少年,以為雖暫相別,,終當久與相處,,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誠知其如此,,雖萬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輟汝而就也?!瓎韬?!汝病吾不知時,汝歿吾不知日,;生不能相養(yǎng)以共居,,歿不得撫汝以盡哀;斂不憑其棺,,窆不臨其穴,。吾行負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與汝相養(yǎng)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與吾形相依,,死而魂不與吾夢相接,。吾實為之,其又何尤,!彼蒼者天,,曷其有極!
作者行文樸素,,如泣如訴,,仿佛是與逝者共話家常,在述說中自然地流露出對于十二郞的懷念與痛悼之情,,令人肝腸寸斷,。
韓愈的古文,氣勢充沛,,縱橫捭合,,或詭譎,或嚴正,,如長江大河,,渾浩流轉(zhuǎn)。在司馬遷之后,,他是成就最為顯著的散文大家,,受到古代文人的高度推崇。后來,,人們把他和柳宗元兩人稱為“古文運動”的創(chuàng)導(dǎo)人,。
韓愈不但文章寫得好,,還是個直言敢諫的大臣。在他寫完《平淮西碑》之后,,便做出了一個得罪朝廷的舉動,。
原來唐憲宗到了晚年,迷信起佛教來,。他聽說鳳翔的法門寺里有一座叫護國真身塔的寶塔,,塔里供奉著一根骨頭,據(jù)說是釋迦牟尼佛祖留下來的一節(jié)指骨,,每30年才能開放一次,讓人禮拜瞻仰,。人們瞻仰之后,,便能夠求得風調(diào)雨順,富貴平安,。
佛骨崇拜本來就是違背釋迦牟尼“四大皆空”的祖訓(xùn)的,,但許多寺院為了迎合僧眾的迷信需要,就人為制造一些假佛骨(影骨)或假舍利(舍利是火化時修行者體內(nèi)結(jié)石遇高溫后的結(jié)晶體,,假舍利則大多為水晶制品),。唐憲宗對此深信不疑,特地派了30人的隊伍,,到法門寺把佛骨隆重地迎接到長安,。他先把佛骨放置在皇宮里供奉,而后送到寺里讓大家瞻仰,。下面的一班王公大臣也千方百計想得到瞻仰佛骨的機會,。
韓愈向來不信佛,對這樣鋪張浪費來迎接佛骨很不滿意,,便給唐憲宗上了一道奏章,,勸諫憲宗不要干這種勞民傷財?shù)拿孕攀隆Kf,,佛法的事,,中國古代沒有記載,只是在漢明帝以來,,才從西域傳進來,。歷史上凡是信佛的王朝,壽命沒有長的,,可見佛是不可信的,。
唐憲宗接到奏章后龍顏大怒,立刻把宰相裴度叫了來,,說韓愈誹謗朝廷,,一定要處死他不可,。
裴度連忙替韓愈求情,唐憲宗才慢慢消了氣,,說:“韓愈說我信佛過了頭,,我還可寬恕他;他竟說信佛的皇帝壽命都不長,,這不是在咒我嗎,?就憑這一點,我決不能饒了他,?!?p>后來,有很多人替韓愈求情,,唐憲宗沒殺韓愈,,把他降職到潮州去當刺史,一年后才回到了長安,,負責國子監(jiān)(朝廷設(shè)立的最高教育機構(gòu))的工作,。就在這一年(公元820年),唐憲宗死在宦官手里,。他的兒子李恒即位,,是為唐穆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