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淺淺搖了搖頭:“蝗災(zāi)之后怕是要鬧饑荒的。咱們囤積大米主要是優(yōu)先保證顧家有糧度日,。余下若還有剩余,,則可以拿出部分用于賑災(zāi)救濟。此大義之舉定能為顧家在西晉國博得‘義商’的美名,?!?p> “這……”劉掌柜并不十分贊同,商人以利為重,。假使真的有饑荒這種情況出現(xiàn),,作為商家,他更應(yīng)該哄抬米價,趁機發(fā)一筆大財才對,。
他正猶豫著如何說服顧淺淺,,卻見顧全帶著蘇七朝米鋪走來。
顧淺淺見了顧全,,起身招呼道:“爹,,你來了?!?p> 顧全“嗯”了一聲,走到柜臺前合起剛才顧淺淺查看的賬本,,道:“想來近日東南一代蝗災(zāi),,你們也都聽說了?!?p> 顧淺淺點頭道:“劉掌柜已經(jīng)和我說過了,,我正奇怪為何米價漲的這么快,沒想到竟是因為蝗災(zāi),?!?p> 顧全道:“淺淺,你怎么看,?”
顧淺淺杏眸一轉(zhuǎn),,道:“我想的是顧家名下的米面鋪子,先暫時不要再出售大米和面粉了,,咱們將目前所有的大米和面粉都存起來,。再趁糧食的價格還未飆升到天價之前,到市面上收購其他糧食,。若是蝗災(zāi)之后饑荒來臨,,也好先保證顧家上下幾百口人每日都有口糧吃……”
她見顧全似乎沒有反對,又接著道:“屆時待朝廷頒布應(yīng)對饑荒的措施之后,,咱們顧家再適時拿出一部分糧食支援,,此等義舉定會得瓊城周邊百姓支持,為顧家博一個好名聲,。說不定還會讓朝廷也對咱們顧家刮目相看,。”
朝廷應(yīng)對饑荒之難的措施,,無非就是征收高額的特別稅收用以向別國購買糧食,,或是強制有存糧的商戶將存量上交國庫。這兩種辦法都只能讓商人悶聲吃大虧,。
顧家作為瓊城富庶的商賈世家,,如果能主動開倉放糧做一個表率,朝廷自然不好意思再額外向顧家征收重稅或是收繳存糧了。
顧全思索片刻,,向劉掌柜道:“就按小姐說的辦,。”
不等劉掌柜應(yīng)下聲來,,蘇七卻反對道:“老爺,,你莫不是昏頭了吧?糧食在饑荒之時可是稀缺之貨,!咱們先囤再賣,,狠賺一筆不是更好?”
顧全瞪了她一眼:“頭上安頭,,婦人之見,。”
蘇七縮了縮脖子,,小聲道:“我是婦人,,這小丫頭片子難道不是?到底不是親生的,,一點也不為顧家的生意考慮,。”
顧淺淺聽出了她言語中的諷刺之意,,但考慮到她是顧全現(xiàn)如今僅有的妻妾,,便也不和她計較,只耐著性子解釋道:“姨娘,,我這樣做正是為顧家考慮,,一則顧家有囤糧便不會在饑荒之時受餓,二則主動開倉賑災(zāi)定會受到瓊城周邊百姓愛戴,,三則朝廷定會感激顧家作為商戶表率的義舉,。”
蘇七滿不在乎的撇嘴道:“我一介閨閣女流之輩,,又沒有受到老爺?shù)臓I商教導(dǎo),,說不過你這些大道理?!?p> 顧全聞言,,不耐煩的道:“既然你知道自己閨中婦人的身份,那以后便不要再整天纏著我?guī)愠鰜沓鰜韥G人現(xiàn)眼,?!?p> “你……”蘇七氣急,正欲與他辯駁幾句,。
顧全卻懶再得理她,,甩了袖子冷著臉出門而去了。
……
半個月后,西晉國東南一帶果然遭受了百年不遇的饑荒,,大批災(zāi)民向北遷徙,。
西晉首府瓊城接連好幾日都有成百上千的災(zāi)民涌入,伴隨著災(zāi)民而來的還有不時發(fā)生的盜竊,、搶劫等治安問題,。
西晉國君為此頭疼不已。一方面,,如果不讓那些災(zāi)民進城,,容易激怒民怨引起群體性事件;另一方面,,瓊城是主營商貿(mào)的城市,,百姓都沒有耕作的習(xí)慣,恐怕他們都自身難保,。
更何況瓊城現(xiàn)有的糧食,大部分都囤積在家底豐厚的商賈手中,。
西晉國君思來想去,,向建交多年的友邦鄰國——東綏國去了一封親筆信函。懇請向農(nóng)耕大國東綏國采購一批糧食,,用以緩解西晉國的饑荒之災(zāi),。
東綏皇帝郁承景收到西晉國君這封信以后,立即召集了幾名重要的朝中大臣到御書房商議此事,。
他嘆氣道:“西晉與我東綏建交幾十年,,這還是第一次向咱們求助,朕沒有理由拒絕,?!?p> 丞相元不阿上前道:“皇上,臣也認(rèn)為此事東綏理應(yīng)相助,。西晉重商輕農(nóng),,大部分百姓都棄耕從商,遭遇饑荒時必然無糧糊口,。此次東綏向西晉售糧,,雖是以友邦的情誼相助,實則各取所需,。于情于理,,東綏都不虧?!?p> 郁承景點了點頭,,見一旁的郁文基神情憔悴,便向他道:“太子,你對此事怎么看,?”
郁文基自潘思巧死后,,已經(jīng)好長時間都沒有睡過一個好覺。奈何他身為太子,,無法置身朝堂之外,。
他回過神來,對郁承景道:“兒臣認(rèn)為元丞相所言正是,?!?p> 郁承景臉上露出一抹失望的神色,又向郁文睿道:“三王爺,,你認(rèn)為呢,?”
郁文睿向郁承景拜了一禮,才道:“回父皇,,兒臣也認(rèn)為此次東綏應(yīng)對西晉施以援手,。不過依兒臣之見,這糧卻是應(yīng)‘贈’而非‘售’,?!?p> 郁承景目光深沉,道:“文睿何出此言,?”
郁文睿道:“我東綏泱泱大國,,農(nóng)業(yè)發(fā)達(dá),歷年囤積滯銷的糧食數(shù)量令人觸目,,多少售賣不出去的新鮮糧食被用作家畜飼養(yǎng),、花草肥料。與其將這些囤糧作為商品賣給西晉,,不如作為鞏固邦交關(guān)系的籌碼送給西晉,。”
此言一出,,元不阿卻不贊同道:“西晉國商貿(mào)繁榮,,生意不僅遍布東綏國、南蠻國,、北丘國,,甚至與那遙遠(yuǎn)的西歐大陸都有貿(mào)易往來。三王爺認(rèn)為西晉國會在乎區(qū)區(qū)這點采購糧食的錢,?再則那西晉國每年從我東綏百姓手中賺走大筆的銀子,,我們正好可以借此機會從他那兒討一些回來?!?p> 郁文??戳怂谎?,淡淡的道:“商貿(mào)本就是買賣行為,你賣我賣皆屬自愿,,西晉國的人在東綏國營商賺錢,,也是向東綏國庫交了出口商稅的,并非如丞相所言有什么不公平之處,。我東綏不需要向其討回什么,,更不必在西晉饑荒之時,以售糧的名義趁人之危,,那樣實在有失大國的氣度與風(fēng)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