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只會遲到罷了,,但是從不缺席,。每個人都有一把標尺,用來衡量自己與他人之間的正義的標準,。但是,,這把尺用在自己身上的度數(shù)已經模糊,反而用在別人身上,,倒是非常的清晰,。所以說,正義是拿來要求別人的,。
諸侯聯(lián)盟是外人,,外人解散了,朝臣們也意識到了一點:求人不如求己,。于是,,在面對罪惡的董賊時,朝廷中的有志之士們開始了他們的計謀,。但是,,卻從來沒有一個人想過,董賊是正是邪,,每個人都在拿自己心里的標尺去給董賊定罪,,事實真相、個人秉性已經不重要了,,史冊記載,、千古留名也不重要了。
只有一點,,董賊侵犯了他們的利益,。怎么侵犯的?不知道,。侵犯了多少,?不知道。
但是董賊一個外來人于他們而言就是賊寇,,最后在最聰明的司徒使用的反間計加連環(huán)計加美人計的情況下,,終于把董賊給解決了。背后內幕,,恐怕只有三人知道,。
于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舞姬被推上了歷史的舞臺,,甚至榮獲了“四大美女”之一的榮稱,。
亂世出英雄,也出美女,。有幾百年前的越女西施,,也有幾百年后的帝后蕭氏,所以,,自然會有三國中的美女貂蟬,。
論美女的包裝效應,歷史告訴你:美女不是拿來看的,,而是拿來用的,。但是一個朝代,需要靠著一個女人來挽救,,就是朝代的悲哀了,。
不過,大義的史官一向把這些認為成歷史發(fā)展的趨勢,。
至少,,現(xiàn)在這個美女還沒有被推上歷史的舞臺,輾轉在一群男人身后,。至少,,現(xiàn)在的亂世看起來還有最后一根稻草,一切都是那么風平浪靜而紊條不亂的進行著,。
風平浪靜的背后,,是有一只手在暗中推動呢還是歷史的大勢所趨呢?鬼才知道,!
劉玄德他兄弟公孫瓚出場了,,對戰(zhàn)曹孟德的兄弟袁本初,。英雄與英雄,不死不休,。英雄的兄弟與英雄的兄弟,,同樣不死不休。
那戰(zhàn)況是飛沙走石,,黃土紛揚,,兵戈相向,風殘云卷,。雖然有些渲染的成分,,但是與真實戰(zhàn)況也相差無幾了。這個世上,,你可以懷疑人心,,但是不必懷疑戰(zhàn)爭的殘酷。這個世上,,你可以懷疑自己,,但是不必懷疑歷史的進度。
其實以顏良文丑的武力值,,怎么著也能勉強排進個三國武力值前二十,,當然,排進去也是墊底的,。至少,,曹孟德那邊的五子良將以及劉玄德那邊的五虎將,就完完全全可以碾壓顏良文丑了,。更遑論遙據(jù)三國榜首的呂奉先以及不幸早亡的典韋了,。
顏文二人的明星效應,當然也是領導袁本初給包裝出來的,。哎,!要說袁本初,也是沒有半分的眼力勁兒,,手底下有個漂亮兒媳婦不包裝,,反而給兩個水貨做廣告,最后兒媳婦成了兄弟的兒媳婦,。不是說朋友妻不可欺嗎,?老曹你真不夠朋友。當袁本初看到那足以令自己氣血逆流的一幕時,,他與老曹,,已經陰陽兩隔了。
雖然文丑武力值不怎么強,不過對戰(zhàn)那連前三十都排不上號的公孫瓚,,還是綽綽有余的,。
每一位英雄出場的時候勢必要刮起陣陣大風,他們身邊聚集著無數(shù)的星星光環(huán),,那姿勢堪堪英姿颯爽,,那氣勢真真轉手乾坤。當然,,更重要的一點是英雄救美,那些畫本子傳奇中不都是這么寫的嗎,?
就在公孫瓚弓箭盡落,,頭盔墮地,披發(fā)縱馬,,馬前失蹄,,身落坡下的千鈞一發(fā)之際,眼看文丑的長槍就要刺入公孫瓚的心口,,這時,,抖生意外。
草叢里蹦出一少年將軍,,威風凜凜,,直取文丑面門。如果公孫瓚是一美女,,再不濟是個女人,,那么這就和亂世中的傳奇愛情差不多了,不過沒有如果,。
而公孫瓚與這少年將軍,,也是將領與屬下之間的“有緣無分”。
文丑一驚,,立馬掉頭和這小子大戰(zhàn)起來,。越戰(zhàn)越心驚,越戰(zhàn)越恐懼,。文丑有種預感,,假以時日,這小子必定不凡,。文丑與那年輕人戰(zhàn)了約摸五十回合,,他使出了全力,但是對方卻是那么一副氣定神閑的模樣,。
文丑心下一橫,,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小子你給我等著。然后……文丑走了,。至于是不屑殺這小將未免被人認為以大欺小,,還是說他技不如人,這一點,,就沒有人知道了,。只有歷史的輪盤還在慢悠悠的轉動著,從曹孟德到袁本初,,從劉玄德到公孫瓚,,從關二張三到趙四,每個人都似乎是很有道理的為了大勢而奉獻犧牲,,每個人又都有著充分的理由為自己辯白,。真相與否,沒有人關心,,人們所關注的,,僅僅亂世本身。
“果真英雄出少年??!”公孫瓚絲毫不吝嗇于自己的溢美之詞,反正說話不要錢,,在這處處講求利益的年代,,這可是難得有的純潔了?!安恢獕咽拷惺裁??”
“在下常山趙子龍!”少年抱拳答道,。
原來當日,,趙子龍與同村玩伴告別后,他就一個人出去謀生計去了,,他的平生志愿可是淮陰侯韓信,,可是要志向匡扶漢室的。而來到這兒,,救了公孫瓚,,純屬巧合。
“兄弟有沒有興趣跟我干???”公孫瓚充分發(fā)揮著自己的口才優(yōu)勢,主張著千萬不能讓人才流失的策略,。
于是,,過往路人就看見了這么一副場景。一位中年人,一位少年人,,兩人在那兒促膝長談,,真真構成了一完美而溫馨的畫卷。面對公孫瓚的拉攏,,趙子龍說不動心那是假的,。只是……哎!你為什么要姓公孫呢,?天下姓劉的這么多,,你怎么偏偏就姓公孫呢?
算了算了,,時也命也,,大不了以后再跳槽,其實也沒有什么的,,反正沒有人知道我想輔佐姓劉的。而我自己,,也就暫且裝作無奈了唄,!
趙子龍心態(tài)良好的構思著,但是那輔佐劉姓的觀念畢竟根深蒂固,,所以,,在劉備出現(xiàn)時,趙子龍非常爽快的背叛了公孫瓚,,跟著劉備干去了,。但是他也只跳槽過一次,為了他心中的信仰,。而曹孟德至死都想不通,,趙子龍之所以不降,不過是因為他的姓有問題,。這也成為了曹孟德心頭的一大遺憾,。
有很多人覺得,蜀漢成于諸葛丞相,,但是試問,,如果沒有當初的長坂坡護幼主,怎么會來日后的蜀漢的二代傳承,?所以,,趙子龍還是功不可沒的。只是大家都把他給忽略了而已,,清心寡欲的趙子龍,,自然是不在乎那些的。
諸侯內部之間的戰(zhàn)爭究竟發(fā)生了多久,究竟發(fā)生了些什么,,沒有人可以再說的清楚,。朗朗乾坤,光天化日之下,,血染紅了磐河,,尸體堆積在了樊城,還有一場為將來而鋪路的戰(zhàn)爭,,無數(shù)的人馬再也走不出滎陽,。
諸侯混戰(zhàn)連整個亂世的白熱化的階段都沒有達到,走出滎陽的人未必幸運,,而埋葬于那里的人卻是永遠的不幸了,。
一將功成萬骨枯,戰(zhàn)爭,、鮮血,、生命……成就的是誰呢?深夜中,,一個人深深的思考,,一位將軍用戰(zhàn)爭來證明自己,就已經輸了,。戰(zhàn)爭從來都沒有雙贏,,而最后無論結局如何,受害的總是最無辜的百姓,。都說生死有命,,可是,有誰是該死的,?有誰是不得不死的,?有誰是必須要死的?
沒有一個,!
曹孟德屈膝一跪,,跪的不僅是跟隨自己葬在滎陽的數(shù)千兄弟的亡魂,還有在他未來的大業(yè)中,,為此而不幸付出生命的人,。我要結束這個亂世,那就一定要有人犧牲,,沒有人是該死的,,所以,對不起,。
滎陽之戰(zhàn),,曹孟德功敗垂成,。從袁本初這里聽到所謂的“功敗垂成”這個詞語,他覺得很無聊,。好吧,,隨你怎么說,反正都已經過去了,。
曹孟德抓著袁本初的衣領,,“如果諸侯一致對外,必能殲滅董賊,,正是因為你們的畏手畏腳,,畏縮不前,才導致了這場本來可以獲勝的戰(zhàn)爭,。這么做,,百姓無疑還會受到更大的欺凌,你們對得起漢室,?你們對得起黎民百姓嗎,?你們對得起這個天下嗎?”曹孟德擲地有聲,。
袁本初羞愧的別過臉去,,他不好意思的面對曹孟德的指責。因為的確是他的害怕,,所以才導致了那些傷亡,。曹孟德摔門離去,,袁本初愧疚的低下頭,。曹阿瞞,你說出兵就出兵,,你說圍殺就圍殺,,這個盟主,究竟是你還是我,?如果……如果你肯……輔佐我的話,,假以時日,我是帝王,,你是丞相,,我們未必不能聯(lián)手創(chuàng)造一個太平盛世,但是你為什么要逼我呢,?既然已經走到這一步了,,那不妨,繼續(xù)錯下去吧,!我倒要看看,,這場命運的天平,,是否還是偏向你?
沒有人回答他,,燭火晃動著,,映出了袁本初孤單的身影。曹孟德,,你是否也是孤身一人呢,?
袁本初想不到,他也不會去想,,曹孟德的指責不是氣憤,,而是為了自己的未來鋪路。
亂世之中,,只有心腸狠一些,,才能笑到最后。每個人,,都不可能獨善其身,。
![](http://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17-08-04/59846f448d6bb.jpg)
胡阿女
晚上還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