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中飯,,周致便去柴房看了一下那一堆亂糟糟的雁毛,。好在大雁的翎羽很多,那些細小的雁毛也可用上,,周致將它們攏在一起,,掂量了一下,,暗暗欣喜,“還好,,夠用,。”
隨后周致便去張老爹家借來了斧頭,,和張老爹閹豬不用的兩把小刀,,還有一些鐵釘。
周家后院種植了很多株榆樹和柳樹,,今年開春,,恰巧有一株柳樹不知什么原因,干枯死了,。正好可以砍伐了用來做木板用,。
這株柳樹直徑差不多有半尺粗細,,周致掄動斧頭,盞茶的功夫便將其砍斷,。
用菜刀將柳樹干去皮,,刮削干凈,用斧頭將它砍截成長約一尺半和一尺的幾段,。將這些柳樹段又用菜刀慢慢分割成厚約一寸的木板,。最后這些木板同樣要用菜刀刮削干凈。
這些活計做起來并費不得多少力氣,,只不過在刮削木板的時候,,必須要慢慢來,將那些木板整的十分平整光滑,,沒有毛刺,。
三十幾塊木板整理光凈了,又做出兩塊長約一尺半,,寬約一尺的長方形大木板,。
材料準備的差不多了,還缺一根木杠,,木杠用棗木的最好,。周致家里沒有棗樹,他便想到了村西那一片墳地,。
白岳村村西有好大一片墳場,,窮苦人家死了人便胡亂葬在那里。年月久了,,有的墳連是誰家的都不知道了,,所以這片墳場便有了個名字“亂葬崗”,。
亂葬崗里一人高的嵩草叢生,,荊棘遍地,在里面卻長有很多株粗細不均的棗樹,。因為那里無人管理,,每逢棗子紅圈的時候,早有村中的孩童冒著被荊棘劃傷的危險,,去將那棗子全部落桿,。
周致手里提著斧頭冒著小雨很快來到亂葬崗,劈開荊棘,,尋了一根筆直的棗木,。砍削一番,,將棗木去皮后,,棗木便成了一根長三尺有余,,直徑兩寸的木杠。
在手里掂量一下,,正好合適,。急匆匆的回到家中,姐姐周綠云正站在院里,,一臉不解的看著周致整理出來的那些木板,。
“小致,你這到底是要做何物,?”
“姐姐,,等一下你便知道了,小致要試著做一個能讓姐姐以后燒火做飯很省力氣的物事哩,?!敝苤陆器锏囊恍Γu著關(guān)子道,。
眼見周致身上已然濕透,,卻興致高昂,周綠云雖心疼弟弟,,但也不好喊弟弟進屋了,。暗暗想到,這個弟弟越來越奇了,,我倒是要看看他能搗鼓出個什么物什來,。
周綠云不再理會周致,端著簸箕去后院喂雞了,。
周致便又忙碌了起來,。先用那些木板釘出了一個長三尺,高一尺半,,寬有一尺的長方體木箱,。長方體木箱上面一面暫時還不能堵上。
在木箱的前后兩面各開一個不大的孔洞,,而后再用比較薄的小木片作為門扇,,掛在那孔洞上,成為“活絡(luò)門”,。
用那兩塊大木板做成一個夾板,,將雁毛擺列整齊全部用牛筋繩固定好在夾板周圍。這便是后世俗稱的“貓耳朵”,,其實也就是活塞,。
而后在夾板上開一個正好和那根棗木杠直徑相同的圓洞。將夾板輕輕從木箱上面一面放進木箱,最后在木箱的前面再開一個小孔洞,,將棗木杠沿著孔洞插進去,,正好固定在那夾板的孔洞上。
棗木杠的末端用釘子釘上一個豎柄,,使用的時候手握住這里即可,。
最后一道工序是將木箱上面用木板釘好,釘嚴,。
對了,,木箱的一面還要做出一個方形孔洞,俗稱“老鼠洞”,,用來吹風(fēng)之用,。
在后世的時候周致沒有做過木工活,但卻看到過木工做活,。木工當(dāng)然要有趁手的工具了,,他現(xiàn)在手里只有這幾樣簡單的工具竟能憑著記憶做出這樣一個裝置,實屬難得,。
看著這個長方體木箱,,雖然顯得很粗糙,很不美觀,,但周致臉上還是流露出得意滿足的笑容,。
說起來穿越大明還真是鍛煉了自己,以前從沒干過的活計現(xiàn)在竟然也能干了,。
用手握住那根豎柄,,輕輕的來回拉動,隨著“呱嗒,!呱嗒,!”有節(jié)奏的響動,風(fēng)便從箱底那“老鼠洞”里呼呼的吹出來,。
成功了,!
周致歡喜的拍了一下手掌。
忙活了差不多整整一個下午,,此時天色將要暗了下來,。周致將這長方體木箱搬進灶屋中,。
此時姐姐已然準備著做晚飯了,。周致朝姐姐興奮的喊道,“姐姐,,看這是何物,?”
“小致忙了一個下午,這到底是作甚用的?”周綠云圍著圈仔細看了看長方體木箱,一臉不解的問道,。
“吹風(fēng),,有了它以后姐姐做飯就再也不用蒲扇扇風(fēng)了,也不用擔(dān)心下雨天煙氣會冒的滿屋都是了,?!敝苤乱荒橋湴恋恼f道。
“就它,,不會吧,?”周綠云還是一臉愕然。
“試試便知,!”
周致說著話便將木箱放在鍋臺一側(cè),。
對了,鍋臺一側(cè)應(yīng)該有一個孔洞才行,,不然如何把風(fēng)吹進灶膛?。恐苤潞敛贿t疑的用斧頭在鍋臺一側(cè)砸開了一個孔洞,。鍋臺是用土坯壘砌的,,自然很容易的能砸開。
將“老鼠洞”對準了鍋臺的孔洞,,周致拉動豎柄,,風(fēng)便呼呼的吹進了灶膛。
“嘖嘖,!還真是,!真好用!”周綠云歡笑道,。
她算是看明白了,,一把奪過周致手里的豎柄,拉動起來,,欣喜至極,。
“小致,這東西叫個什么名字,?”
“就叫風(fēng)箱吧,!”周致略微沉思,似乎是思考了一會兒才輕聲說道,。
其實在后世風(fēng)箱是北方農(nóng)家的必備之物,,尤其是在七八十年代,家家都有,,算不得稀奇,。
風(fēng)箱何時發(fā)明的,已無從考證。反正是周致發(fā)現(xiàn)自己家里沒有,,鄰人家里也沒有,,整個白岳村也未曾見到過。
姐弟二人在灶屋說笑,,驚動了里屋的母親周何氏,。她悄然走了出來,見周綠云正拉動風(fēng)箱,,灶屋內(nèi)不再有煙霧了,,也是驚奇不已。
正在這時,,鄰人李嬸兒在院外喊道,,“周家大嫂,可曾見到我家胖墩嗎,?”
說著話,,她竟然邁步走進屋來。一眼便看見了那風(fēng)箱,,圍著轉(zhuǎn)了幾圈,,驚訝道,“哎呦,,這東西可是好用吶,,你家何時打造了這物?”
得知是周致利用一下午時間打造而成,,旋即對周致夸贊不已,,什么周致越來越聰明,那一摔摔得開竅了,,現(xiàn)在儼然是神奇小子了云云,。
李嬸兒夸贊一番,便奪門而去,。
她本是長舌婦人,,只消片刻光景,附近的鄰人便都知道了周家小子制造出了風(fēng)箱,,燒火做飯省力不少,。
于是乎,小小的風(fēng)箱便引來了很多人,,周家小院里一時人滿為患,。
風(fēng)箱簡單容易制作,很快便有人看明白后回家模仿制作了,。眾人更是對周致高看了不少,,都認為周家這是要出人才了,,這周致不同凡響啊,。
周致則一臉謙遜的朝著眾人微笑,。
小弟周少成這時候突然蹦蹦跳跳的回來了,小臉通紅,,看上去興奮不已,。他見屋里院里有很多人,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急急進屋后發(fā)現(xiàn)大家都在圍著那木箱向哥哥周致問這問那,,有人還一直對周致贊不絕口。
哥哥周致現(xiàn)在儼然成了他的心中偶像了,,他為了在哥哥跟前表現(xiàn),,不失時機的揚起小臉,得意的笑著說道,,“哥哥,,今日午后我聽你的話,朝胖墩一個地方狠狠打,,真的把胖墩打哭了吶,!”
聞聽此言,眾人都是面面相覷,,周致則尷尬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