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下龍灣有大煤礦
第三十六章下龍灣有大煤礦
“到底是人多力量大,,”
望著一排排房屋,,林嘯一陣感慨,“修得這么快……”
居民區(qū)的民居,,也已建成了上百座,更多的,,還在熱火朝天地緊張施工中,。
碼頭和工地上,建筑材料堆成了一座座小山,,眾民工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按照林嘯原有的規(guī)劃,,新城已經(jīng)不小,光街道就有十多條,,民居要建造一萬座,,至少能夠安置難民一萬戶。
現(xiàn)在看來還需花錢,,得從周邊原住民手中征用一些土地,,再擴建一倍才夠……
由于缺少磚瓦石料,所以,,民居大多是土坯房,,雖然簡陋但建得比較高大寬敞,而且街道規(guī)劃得相當整齊,看上去,,要比老城鎮(zhèn)氣派得多,。
“后續(xù)的民居尚需加快,要盡量多建磚瓦房,,”
林嘯轉(zhuǎn)頭,,對身旁的龔振浩和張海發(fā)說道,“還要采辦一些日常家具,,便于難民盡快入住……新征土地時,,價錢要公道?!?p> “是,。”
“不要怕花銀子,,在百姓身上花再多的銀子,,都是值得的……況且,以后,,他們會創(chuàng)造更多的財富,。”
根據(jù)龔振浩他們的預算,,按原來的規(guī)劃,,人工都是免費的,所有參與建設的難民工匠,、民工,,只需供應食品即可。
不算征地費用,,建成一座土坯房,,只需花費白銀十兩左右,一萬座民居加上道路設施,,總共只需白銀十多萬兩,。
林嘯已經(jīng)核計過,即便后續(xù)建設還要加上征地費用,,再加上家具之類的花銷,,最多花費五十萬兩左右,便可安置絕大多數(shù)的難民了,,就算使用西班牙花邊銀元支付,,也只需八十多萬元。
至于糧食,,他們辛辛苦苦從安南訛來的軍糧,,本就是用來救濟百姓的,。
這個時代油水太少,人的飯量普遍很大,,即便如此,,按每個勞力每天供應三斤計算,十萬難民,,每天消耗糧食也不到三千石,。
三個月下來,滿打滿算只需要供應三十萬石左右,。
至于三個月后,,這些難民中,會有一部分青壯從軍回國,,他們的家屬,,只要愿意也可以一起回國了。
更多愿意定居于此的人,,也能夠逐漸在碼頭,、礦場、貨棧,、沙場,、鹽場、商鋪等處找到工作,,基本能夠養(yǎng)活自己了,。
另外,一部分偏愛種地的人,,還能在江灘上開墾荒地,,種植一些不怕鹽分的農(nóng)作物,這就有了長久的生計了……
“好的大人,,磚瓦,、石材,、木料等,,正加緊從各地籌買,”
龔振浩神情輕松,,信心滿滿,,“眼下……沒了各地官府的阻撓,采辦事宜便容易多了,,民工也越來越多,,修房建城,也會越來越快的……”
“嗯,,家境貧弱的,,老弱病殘的難民,,都要優(yōu)先安置下來……”
林嘯點點頭,叮囑道,,“另外,,還要想辦法辦幾所學館和醫(yī)館,要盡力做到老有所養(yǎng),,少有所教,,百姓才無后顧之憂,安居樂業(yè)……”
“是,,大人,,小民記下了?!?p> 一旁的張海發(fā)恭敬地接話,。
“這些事極為繁瑣,眼下能做得這么好,,真是有勞老東家,,還有老掌柜了,”
林嘯笑了笑,,贊道,,“辛苦了!”
這么浩大的工程,,真的是多虧了他們,。
在他們盡心竭力的操持下,所有這些事才能有條不紊地實施,。
事實上,,光龔振浩一家,就出動了上百名家丁,,參與各種組織管理,,各類物資的采買、運輸,,以及救濟物資的發(fā)放等工作,,為此還倒貼了不少的家財。
一段時間交往下來,,從龔振浩的一言一行中,,林嘯發(fā)現(xiàn),他不僅僅是個愛國商人,,還是個內(nèi)心非常善良的人,。
和其他坐擁萬畝良田,千百家仆的土豪劣紳大為不同,,這個老爺子非常同情那些無家可歸的可憐人,,看得出,,他為難民所做的點點滴滴,都是出于真心,。
面對善良,,可以不設防,可以袒露胸襟,;與善良者對話,,不需要拐彎抹角、閃爍其辭,;與善良者共事,,不需要多個心眼、反留一手,。
所以,,林嘯把這些瑣碎雜事,一股腦全部交給了這個老爺子,,一方面是實在卻人手,,另一方面也是出于信任。
眼下,,李濤已經(jīng)抽出身來,,專心于治安和情報方面的一些工作。
現(xiàn)在看來,,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林嘯內(nèi)心十分欣慰,也非常感動,,說再多的感謝話,,也不過分。
……
第二天上午,,林嘯命令一連趕回海邊營地駐扎,。
順便,他們護送著民工隊,,用牛車運了一批糧食和磚石木料等物資過去,,要他們擴建營寨。
擴軍在即,,他打算,,盡快在那里建成一個足夠駐扎幾千人,,并帶有大校場的大型軍營,。
二連,則奉命暫駐海防,,接替后勤排,,擔負治安巡邏任務,。
安排停當,林嘯和李濤趕回“隆盛商行”,,去別院看望了幾位專家,,以及“陸豐”號輪流上岸的海員們。
正好,,陳一鳴也在,,于是一陣寒暄后,一起在后院用了午飯,。
飯席上,,林嘯和化工專家周曉杰,聊起了煤礦的事,。
除了安南朝廷每年上貢的礦產(chǎn)品外,,這次,林嘯還額外訛到了下龍灣作為根據(jù)地的一部分,,那里,,可有周曉杰念念不忘的大煤礦。
當林嘯說起,,過幾天要派“獨角獸”把后勤排送去下龍灣鎮(zhèn)守,,順便帶一些民工去,問他愿不愿意一起去看看時,,周曉杰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下來,。
只不過,他建議,,最好組織更多民工前往,。
因為,他聽說,,目前安南人還沒有探明礦藏量,,現(xiàn)有的礦場規(guī)模并不大,礦工實在太少了……
林嘯一聽這個,,趕緊敬了杯酒,。
開礦、運礦這些事,,如果有這位專家來負責打理,,他就能省輕不少。
飯后,,大家又用了一點水果,,海員專家等一行人,都回別院休息去了,。
林嘯和李濤,、陳一鳴等人,,卻坐在內(nèi)堂喝茶,嘀咕起了招兵之事,。
根據(jù)李濤摸排的情況,,目前,聚集于海防的七八萬難民,,約有二萬多戶,。
其中,適齡的青壯男子,,至少有一萬余人,。
考慮到每戶只宜出一男丁,加上一些手藝上乘的,,暫時須參與修城,,所以,林嘯一番嘀咕下來,,打算招兵三千,。
“三千人,應該招得滿吧,?”
林嘯吃完了一塊冰鎮(zhèn)西瓜,,問李濤。
這西瓜說是冰鎮(zhèn),,其實是裝在麻線網(wǎng)袋內(nèi),,吊在后院水井中冷藏的,口感清甜脆爽,,非常適合消暑,。
“三千?怕是五千都沒問題,,”
李濤用一塊汗巾擦了擦嘴,,輕笑了一聲,說道,,“你在前方打仗,,我們在后方也沒閑著,天天在給你做鼓動宣傳工作呢,?!?p> 這段日子,李濤他們通過以工代賑,,使大批無家可歸的難民,,很容易就安定下來,還計劃免費發(fā)放安居房,難民們本就歡天喜地,、感恩戴德。
另外,,張海發(fā)他們命手下,,在各種場合不斷地說著義軍的好話,很多青壯難民早就躍躍欲試,,爭相打聽招兵事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