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老驥伏櫪
第四十章老驥伏櫪
干完活,,已是下半夜。
關于成軍建制問題,,以及帶走和留下的兵員人數(shù)問題,,都還沒有清晰的思路,揉了揉暈乎乎的腦袋,,林嘯站起身,,準備出去查哨。
深秋的后半夜,,月亮已經(jīng)下去了,,太陽還沒有出來,只剩下一片烏藍的天,,除了夜游的東西,,什么都睡著了。
又高又藍的天空,,稀疏地綴著寶石一樣的星辰,,天邊時時扯著鬼睞眼似的火閃,空氣里彌漫著泥土,、霧露和新熟稻子的清新氣息……
林嘯停下腳步,,貪婪地深吸了幾口新鮮空氣,仰望著星空,,思考著各種問題,。
舊港營那些老兵,他準備打散,,作為骨干編入新軍,。
這樣,可以很快提高部隊的戰(zhàn)斗意志和團隊素質(zhì),。
不過,,舊港營就不存在了,新軍該改一個什么稱號呢,?采用什么編制比較好呢,?
帶回國內(nèi)的新軍,有三千來人就夠了,。
余下的,,還要留下保護根據(jù)地,督促后續(xù)糧餉的收繳運輸,,以及平定南朝,。
那么,留下誰帶隊比較合適呢,?
天色微亮,,東方發(fā)白,,林嘯竟然還沒查完哨,一夜無眠……
……
第二天,,緊張的新兵考核進行得轟轟烈烈,。
本來一切正常,,可是,,隨著剩余的考核項目越來越少,那些已經(jīng)被扣兩分的新兵,,本來緊繃著的心弦一下子崩潰,,有人當場就痛哭出聲。
最后,,所有被淘汰者哭得驚天動地,,哭得連那些教官也瞪著紅紅的眼睛,一臉的尷尬……
最后的結果,,出乎林嘯的預計,。
六千多名新兵,只有不到一千二百名被淘汰,,只能回去當民兵,,最后,有4818名新兵,,正式成為義軍一員,。
也有令林嘯驚喜的事。
那就是,,司徒正竟然超過了師兄何守信,,名列綜合得分第一名,并且,,他獨得三千米跑,、單杠和據(jù)槍蛇形跑三個單項第一,以及實彈射擊單發(fā),、點射兩項并列第一,。
“這小子,不錯??!”
看著成績表,林嘯很興奮,。
當晚,,林嘯組織了一個歡迎新兵暨歡送民兵的聚餐會,還破例允許少量飲酒,。
席間,,林嘯特地來到何守信這一撥人中間,,表揚了司徒正,得知他們那一撥人全部通過,,未有一人掉隊,,非常高興地和大家碰杯慶祝。
第二天上午,,落選的新兵依依不舍地離開營地,,返回海防去當民兵,結果,,又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告別痛哭,。
整整三個月,吃喝拉撒,、摸爬滾打都在一起的戰(zhàn)友,,成功失敗、喜怒哀樂都一起分擔的兄弟……
這次,,連老兵們都哭成了淚人,。
……
現(xiàn)在,林嘯手里的士兵總數(shù),,共有新兵4818名,,舊港營老兵392名,共計5210名,。
另有海軍水兵200名,,特戰(zhàn)隊員10名,情報人員1名,,海員加實習生20名,,專家4名。
連他自己在內(nèi),,總共有5445名可分配人員,,也算是一夜暴富了。
……
緊接著,,林嘯把李濤和陳一鳴,、龔振浩都請了來,商議回國事宜,。
按林嘯的意見,,一致決定把義軍的名稱,由“大明舊港營勤王義軍”改為“大明海外抗清義軍”,,考慮到回國后還會擴軍,,所以簡稱為“大明義軍”。
完成整編后,,各項工作加緊準備,,定于十一月初八,,啟程回國。
關于部隊的編成,,林嘯決定,,把現(xiàn)有義軍整編為兩個團。
其中,,回國作戰(zhàn)的主力團,,為一團,留守安南的守備團,,為二團,。
其中,,新編一團下轄四個主力營,,一個輜重營,一個偵察連,,一個機炮連,,一個警衛(wèi)排,以及一所野戰(zhàn)醫(yī)院,,總計兵力3300人,,由林嘯兼任團長。
新編二團下轄三個主力營,,一個警衛(wèi)連,,總計兵力1900余人,由李濤兼任團長,,肖凱峰擔任執(zhí)行副團長,。
海軍則以“龍升”和“獨角獸”為骨干,征用了二十艘百噸以上的運輸船,,擴編為一個支隊,,由陳一鳴兼任支隊長,暫時負責安南至大明的物資運輸,。
這些運輸船,,分屬不同的商號。
林嘯很早就找過龔振浩,,商討征用的可行性,。
龔振浩覺得,按目前的群眾基礎來說,,只要征用價格合理,,應該問題不大。
林嘯就把商船的征用,,以及水手的招募事宜,,全部托付給了老爺子,,最后,他以不到每年五萬兩銀子的價格,,連人帶船,,一起征用了這二十艘大船。
今天請龔振浩來,,林嘯還有兩件大事要托付與他,。
首先,他想把根據(jù)地的民政工作,,全權托付給龔振浩,。
大軍主力離開后,由李濤留下主持安南根據(jù)地的全面工作,,肖凱峰負責軍事工作,,龔振浩則負責民政后勤工作。
考慮再三,,林嘯決定,,把能夠獨當一面的肖凱峰,和性格沉穩(wěn)的徐天石,,一起留給李濤,。
雖然李濤等人暫留安南,但相助鄭納虎平定南朝之后,,他們遲早都要回國,,到那時,海防就只留下民兵防守,,一應軍事,、財政、民政,、建設等事務,,都將逐漸移交給龔振浩……
第二件大事,他也要委托龔振浩去辦——造船,。
難民中,,有大批木工,其中有些人,,曾從事過造船行當,。
他想把這些人招募起來,開辦一家船廠,,可以先試著建造百噸左右的運輸船,,以后技術設備逐步齊全后,再開造戰(zhàn)艦,。
為了堵住歐洲人的遠東殖民之路,,早晚都要組建一支強大的艦隊,,林嘯認為宜早不宜遲,一定要先把風帆戰(zhàn)艦的營造技術,,熟悉起來了……
雖然覺得擔子實在太重,,龔振浩有些誠惶誠恐,但林嘯的充分信任,,激起了他的雄心,。
士為知己者死,他決定老驥伏櫪,,拼著老命也要干好,,讓海防,成為義軍的堅強后盾……
……
散會后,,林嘯留下肖凱峰,,確定了部隊的主官和武器裝備。
部隊的人員組成基本仍按舊港營模式,。
每連轄三排,,外加一個偵察班一個機槍班一個炊事班,,共120人,;每營轄三連,外加一個偵察排一個機炮排,,一個炊事班,,加上正副營長、文書,、通信員等共計600人,。
一團,除了下轄四個主力營外,,團部還直屬一個輜重營550至600人,,一個機炮連120人,一個偵察連120人(騎兵),,一個警衛(wèi)排30人左右(騎兵),,一個團部炊事班10人左右,一所野戰(zhàn)醫(yī)院30人左右,,加上通信班9人,,參謀人員若干,全團總計3300人左右,。
四名主力營長分別由丁帥,、劉旭磊、祝俞嘉,、夏博敏擔任,,輜重營長由李涵之擔任,。
段正宏和張晨楓,則分別擔任機炮連和偵察連長,,何守信和司徒正分別任警衛(wèi)排長和通信班長,;俞濟凡負責野戰(zhàn)醫(yī)院。
二團的營以下編制,,與一團相同,,下轄三個守備營1800人,直屬一個警衛(wèi)連100人左右,,外加團部參謀,,后勤人員若干,全團總計1900多人,。
林嘯給肖凱峰留下的徐天石,,擔任一營長,另兩個營,,則由李濤和肖凱峰親自帶隊,。
另外,二團還下轄根據(jù)地民兵1200人左右,,可以組建成兩個民兵大隊,,每個大隊下轄三個中隊。
平時,,他們?nèi)渴褂美浔髦登?,工作之余,參與根據(jù)地的警戒守衛(wèi)工作,,并作為二團戰(zhàn)時的預備役兵源,。
這樣,二團下轄的實際兵力,,也有三千余人,。
關于武器裝備,林嘯決定,,偵察連和警衛(wèi)排全部配備卡賓槍,,下屬各營連的偵察兵同樣也是卡賓槍為主。
每個機槍班,,配備兩挺M249班用機槍作為常規(guī)配置,,每個營屬機炮排,再加配一具“標槍”導彈,,作為攻城時的重火力……
……
萬事俱備,,回國的日子,轉(zhuǎn)眼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