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團子氣喘吁吁跑到村口的時候,,牛車果然還停在那兒,,已經(jīng)有好幾個人坐了上去。
這是丁里正給村里人的“福利”,,但凡趕集日,,他們家的牛車都免費載著村民們去鎮(zhèn)上,所以要去的人就得抓點兒緊,,過時不候,。
好在杜曉瑜掐在了點上,牛車剛要走,。
今天趕牛車的是丁文章,,見到杜曉瑜,他馬上熱情地喊,,“曉瑜妹子,,你怎么來了,也要去鎮(zhèn)上嗎,?”
杜曉瑜喘了口氣,,點點頭,“丁、丁大哥,,捎我一程吧!”
“好嘞,,快上來,。”
原本已經(jīng)沒位置了的,,丁文章愣是讓大家擠一擠給挪個位出來,,又不知從哪兒弄個軟墊子出來墊上,笑呵呵看著杜曉瑜,,“妹子來這兒坐,,時辰不早了,咱得馬上走,,否則一會兒該耽誤大伙兒了,。”
“噯,,謝謝丁大哥,。”杜曉瑜拉著團子上去,,坐下以后又把團子抱在自己腿上,。
其他村民去鎮(zhèn)上可沒有給軟墊這么好的事兒,全都坐在硬板上,,要么自帶墊子,,唯獨杜曉瑜享了這么一份待遇,有那么些人就眼紅坐不住了,。
尤其是昨天才跟杜曉瑜掐過一架的鐵蛋娘,。
她故意拍了拍鐵蛋的屁股,指桑罵槐,,“你屁股生瘡了還是怎么的,,這還沒走呢就坐不穩(wěn)了,是不是還得我去把炕給你搬來躺著,?”
這一巴掌雖然是做做樣子打得不疼,,可畢竟是當著那么多人的面,鐵蛋倍感委屈,,“哇”一聲哭了出來,。
這小子聲音尖細,特別炸耳朵,,牛車上的其他人都不悅地皺了皺眉,。
杜曉瑜第一時間聽出來鐵蛋娘是在罵她,不過沒搭理,這種逮誰咬誰的瘋狗,,跟她計較只會讓她瘋得更厲害,,不搭理她,她頂多自言自語兩句就消停下來了,。
二丫的娘張嬸子輕輕瞪了鐵蛋娘一眼,,看向杜曉瑜,面上帶笑:“聽說之前里正家的小孫孫不安生,,多虧了小魚兒提醒,,那看病的老大夫才發(fā)現(xiàn)自己把方子給弄錯了,真是了不起??!”
丁文章聽到張嬸子的話,馬上樂呵呵地插了句嘴,,“可不是么,,要沒有曉瑜妹子,我們家那娃哪能好這么快,,我爹娘啊,,可稀罕曉瑜妹子了。對了曉瑜妹子,,往后你沒事兒可得多去我們家走動走動,,我爹娘都念著你呢!”
杜曉瑜微笑著,,“謝謝丁大哥,,改明兒有空了,我一定去,?!?p> “曉瑜妹子今兒去鎮(zhèn)上做什么?”丁文章問,,在他的印象里,,杜曉瑜從來沒坐過他們家牛車去鎮(zhèn)上,更確切地說,,杜曉瑜在白頭村生活了這么多年,,到過最遠的地方也就是山上,似乎從來沒到過鎮(zhèn)子上,,難得見她出趟門,,丁文章覺得很好奇。
杜曉瑜隨口應道:“團子受了輕傷,,我去鎮(zhèn)上買點傷膏藥,?!?p> 她一說完,就有不少人的目光齊刷刷看向鐵蛋娘,。
白頭村就這么大,,屁大點事兒馬上就能傳得人盡皆知。
昨天團子和鐵蛋打架的事兒,,牛車上的這幾位差不多都聽說了,,先不說鐵蛋嘴賤、四歲孩子與兩歲孩子打架擺明了是以大欺小眾人看不慣,,就單論鐵蛋娘,她就不是個讓人討喜的貨色,,守寡你就好好守寡,,成天嘴巴叨叨叨地閑不住,也不動動腦子張口就來,。就因為這個,,每年農(nóng)忙的時候愿意幫她家下地的人都沒幾個,自個把日子作成這樣了心里還沒點數(shù),,小魚兒的確是命生得不好成了李家童養(yǎng)媳,,可這話也是能隨便亂說的?誰聽了心里能舒坦,,小魚兒不與她計較,,那是人家大度,她可倒好,,還不知足,,拐著彎兒地罵人。
幾位老人看到團子胳膊上脖子里的抓傷,,心疼得不行,,一人掏了兩三個銅板出來,非要杜曉瑜拿去湊著給團子買傷藥,。
杜曉瑜笑著說不用,,自己有。
鐵蛋娘被眾人排擠得面紅耳赤,,最后受不住,,沒等牛車啟程就帶著鐵蛋一溜煙回去了。
這下,,丁文章黑沉的臉色總算好看了些,,一抖鞭子趕著牛車朝鎮(zhèn)子上去。
到達鎮(zhèn)口的時候,,丁文章囑咐大家買東西要抓緊,,定好離開的時辰,,眾人就各自散去了。
杜曉瑜直接帶著團子去藥鋪,。
伙計客氣地問:“姑娘要買點什么藥,?”
杜曉瑜小心翼翼地把包住草藥的布包拿出來輕輕打開,將里面保存完好的卷柏和石斛放到柜臺上,,“這位大哥,,我能否用這個跟你們換一點傷膏藥?”
原本是想換錢的,,不過團子傷著了,,杜曉瑜總不能不管他。
那伙計拿過草藥去看了一眼,,又仔細聞了聞,。
杜曉瑜滿心期待地等著。
之前在牛車上拒絕了老人們的銅板說自己有,,那都是扯幌子的,,她沒錢,只能取巧,。
不多會兒,,伙計放下草藥,說:“倒是兩樣好東西,,就是少了點兒,。”
杜曉瑜咬了咬唇,,若是有,,她也想多多采來,只可惜卷柏和石斛都是稀罕物,,哪里能見到那么多,。
伙計道:“雖然我也很想給姑娘換傷藥,不過這事兒得跟我們掌柜的打個招呼,,你且在這兒等著,,我進去問問?!?p> 杜曉瑜點點頭,,拉著團子在一旁坐下,很快有小童子給她倒茶,。
杜曉瑜不渴,,端起來喂團子。
其實以藥換藥這種事在藥鋪時有發(fā)生,,并不新鮮,,不過換藥的人要是個小女娃,,那就稀罕了。
掌柜的一聽伙計說來人是個十二三歲大的女娃,,一時好奇,,親自出來看,見到杜曉瑜,,他有些難以相信,,走過來道:“這位姑娘,是你要換傷藥,?”
杜曉瑜點點頭,,站起身來,“我沒有錢,,只有這幾株草藥,,還望老伯伯行個方便?!?p> 兩株卷柏,,三株石斛,,哪怕數(shù)量不多,,但要換點傷膏藥,那絕對是綽綽有余的,,掌柜的不是不換,,而是好奇,“姑娘識草藥,?”
雖然在那個世界她醫(yī)術了得,,不過對于這里是初來乍到,誰知道會不會有什么能人異士,,萬萬不敢托大,,謙虛地說:“略懂?!?p> “識得多少,?”掌柜的又問。
這話該怎么回答呢,,要說《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上二百五十二種草藥,,六十七種動物藥和四十六種礦物藥她都認識,對方會不會覺得她是在夸夸其談,?“也不多,,就一二十種常見的草藥?!?p> 掌柜的眼睛亮了亮,,越發(fā)的客氣起來,,“姑娘能否幫老夫一個忙?你若是幫得了,,傷膏藥我免費給你,,你這卷柏和石斛,我會另外出錢跟你買,?!?p> 杜曉瑜問:“老伯伯想讓我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