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曹操跟著皇甫嵩相顧無語,,也不說孫堅與朱儁長吁短嘆,。且說取得了勝利的張梁,,張寶等也在密議未來的事,。
雖然說張梁等人勝利了,,但是并沒有達(dá)到他們心里的預(yù)期效果,。沒有俘虜,,沒有破城,既沒糧草也沒有逮住皇甫嵩,。只是獲得了三萬人左右的裝備,。
就三萬人的裝備,對于五十萬黃巾軍來講,,無疑如杯水車薪,,沒有毛用。還沒有獲得三萬人的口糧來得實在,。
“沒想到皇甫嵩這個老小子跑啦,,也不知道是那個殺千刀接應(yīng)的!”張梁問了東邊戰(zhàn)線的許多人,,都說不出個所以然,。實在是人多雜亂,又是深夜里,,張梁也無法深究,。
“跑了算這貨命硬,下回注意就好啦?,F(xiàn)在的關(guān)鍵是接下來咋辦,?”張寶也問了不少人,可是就在眼皮子底下,,連他自己也迷糊啦,。只好岔開話題。
“放棄圍困長社,,轉(zhuǎn)而攻打別處,!一定要解決五十幾萬人的糧食問題?!辈ú艣]加入討論圍攻皇甫嵩之事,,而是十分擔(dān)憂地說:“不能攻城是咱們的短板,一旦賊朝庭下令堅守城池,,咱們會不戰(zhàn)自亂,。”
說句實話,,波才算是所有黃巾軍領(lǐng)導(dǎo)層中最具憂患意識的,。造反或革命都少不了要做過幾場,而打仗打的就是后勤,,就是錢糧,。不解釋這一點后勤問題,就算小勝幾場也于事無補(bǔ),。
除非你有兵仙和兵圣的能力而百戰(zhàn)百勝,,能就食于敵,。不然都是扯淡!就華夏整個歷史來講又有幾個百戰(zhàn)不殆的人,?這也是歷史上黃巾起義曇花一現(xiàn)的根本原因,。
話說回來,黃巾起義不就是因為活下去了才發(fā)生的么,!為何黃巾一眾又忘了當(dāng)初呢,?打土豪地主世家,他們的糧食從何而來,?還是在土地上種的呀,!
黃巾軍從開始就是不事生產(chǎn)只會破壞。到后期發(fā)展到不分對象哄搶,,甚至燒殺搶掠,。這又是黃巾軍的取死之道。如劉備之前對付的程志遠(yuǎn)部就是代表,。
張寶和張梁對視一眼,,相互點點頭,張寶開口道:“好,!天亮后咱們就離開長社,一邊追擊下皇甫嵩部,,一邊向豫州擴(kuò)散,。”
“兩位將軍,,最好大家分頭行事,,因為沒一個地方夠五十余萬人解決吃飯問題?!辈ú畔肓讼胝f:“咱們保持聯(lián)絡(luò),,互為援守,就怕被分而殲之,!”
波才的想法是美好的,,可是太高估了黃巾軍的素質(zhì),被人數(shù)蒙敝了雙眼,。又低估了漢軍的諸位牛人,。經(jīng)此一別,三個人就是陰陽相隔,。
“不錯,,不錯,咱們再議議具體該向何地發(fā)展,?!睆埩嘿澰S地說:“最好一戰(zhàn)定鼎天下,!”
一戰(zhàn)定鼎天下是所有黃巾軍美好的愿望。不過這天下可不是那么容易定鼎的,!這三個家伙接下來又密議了一番,,定下了各自的行動和方向。
天亮后,,波才一部十萬人左右離開長社,,向東郡方向運動。張梁一部十五萬人左右向南陽方向運動,。張寶一部十五萬人左右向豫州滲透,。
……
如果說到目前為止黃巾軍正勢如滔天,正大為可為之時期,。那么張梁和張寶因部隊缺糧而不約而同下的命令,,就是真正的取死之道。
二張的命令很簡單,,搶,!只要對方有吃的,不管對方是誰都一搶了之,!任誰被搶都會有反應(yīng),,有人心中咒罵,有人以牙還牙,,其中就難免爭執(zhí)打斗,,甚至傷亡。
歷時不久,,二張所率的黃巾軍就成了匪軍,,被所有人不喜。其中就包括黎庶,,也就是說黃巾軍連根本也不要了,。這樣的部隊離死也就不遠(yuǎn)矣!
……
青冀交界處,,一處空曠處兩座營寨相安無事地駐扎了三天,。這兩處營寨正是董卓的西涼軍和劉備的幽州軍。
董卓和公孫瓚在醉酒的第二日就醒了,。兩貨對于劉備和李儒私會算是一無所知,。劉備這邊倒無謂,公孫瓚本就是跟著溜,。
而李儒這邊,,李儒本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說句不好聽的話,,李儒要架空董卓也只是翻掌覆手之間,。不過是李儒不屑為之,,再說董卓對其信任有加,言聽計從,。
其實歷史中董卓墮落腐朽了之后,,對李儒的信任也不曾減退。那時是李儒放棄了,,別說董卓,,別說西涼軍,就連李儒自己也不管不顧啦,。人之絕望莫過于心死,!
“文優(yōu),為何停留幾天,?”西涼軍主帳中,,董卓有點不明白女婿李儒為什么不進(jìn)軍青州。也由此可見董卓也是跟著溜的,。
“將軍急什么,?一群拿著農(nóng)具都對付不了的官僚值得相救!”李儒低眉順目,,略有點陰惻惻地說:“再說上戰(zhàn)場就必有傷亡,,吾西涼健兒損失了誰賠?”
在李儒心中,,自家士卒都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余下來的老兵,,損失不起。尤其在這些不合實際利益的戰(zhàn)場上更沒必要,。如果說撐撐場面做下樣子倒可以,。
“自然是當(dāng)朝補(bǔ)充兵力啦,,本將軍可是奉詔討賊,!”董卓理所當(dāng)然地說:“那些個黃巾賊不是一個突突就擺平了么?”
董卓率軍而來也遇上了不少小股的黃巾軍,,往往一個沖鋒就解決啦,。以致讓董卓和公孫瓚都心生一種黃巾軍不過爾爾之感。
“當(dāng)朝,?呵呵,!”李儒輕笑幾聲道:“除了一紙詔書和一個空頭的中郎將,當(dāng)朝又給了什么,?若非岳父大人手握西涼鐵騎,,恐怕州府連糧草和軍需都不會給吧!”
西涼軍出涼州,,就在州府補(bǔ)充了后勤所需,。有數(shù)萬鐵騎在,,涼州州府自是不敢怠慢。至于朝庭,,一句自想辦法就萬事了了,。
“嗯!文優(yōu)言之有理,!”董卓撫摸了幾下日漸圓溜的肚腩,,沉吟了一下問:“文優(yōu)的意思是?”
“當(dāng)今世道只有手握強(qiáng)兵,,占據(jù)一方才能安享太平,。有機(jī)會還可以左右天下時局!”李儒捋了下短小胡須道:“對付黃巾嘛,,又不是只有咱一路兵馬,,再說不是有當(dāng)世名將皇甫嵩和朱儁等人么!咱們跟著溜溜就行,!”
李儒對董卓的建議,,與劉備當(dāng)日對公孫瓚的建議如出一轍。要命的是這兩貨都成了大軍閥,,還是可以左右時局的大軍閥,。這也是歷史上董卓對朝庭調(diào)令不理不答,還找盡借口的原因,。
“甚好甚好,!吾去找白馬將軍喝酒去?!倍啃念I(lǐng)神會地起身,,臨走不忘交待道:“軍中一切事務(wù)就由文優(yōu)看著安排!”
“諾,!”李儒躬身領(lǐng)喏,。
幽州軍主帳中,劉備和公孫瓚也在商議,。不過他們沒有這么偷奸?;钦J(rèn)真研究青州的整體形勢,,準(zhǔn)備弄個切實可行的方案,。
青州在大漢十三州中是夠小的,差不多比幽州還小點,。其轄郡,,國十一,縣六十五,。治所是臨淄,,也就是青州大守也是青州刺史的龔璟所在的青州城,。因為是青州治所,所以叫青州城也可以,。其實叫臨淄城才合適,。
青州所轄的郡國有平原郡,治所平原,,領(lǐng)十縣,。如平原、高唐,、祝阿,、漯陰、安德,、鬲國,、西平昌、般縣,、樂陵,、厭次。
還有濟(jì)南國,,治東平陵,,領(lǐng)十縣。如東平陵,、土鼓,、歷城、臺縣,,著縣,、菅縣、東朝,、鄒平,、梁鄒、于陵,。
還有樂安國,,治所臨濟(jì),,領(lǐng)九縣,。如臨濟(jì)、高苑,、千乘,、樂安、博昌,、利縣,、寥城,、壽光、益縣,。
還有齊國,,治臨淄,領(lǐng)六縣,。如臨菑,、西安、昌國,、般陽,、廣縣、臨朐,。
還有北海國,,治所劇縣,領(lǐng)十八縣,。如劇縣,、東安平、平壽,、營陵,、朱虛、安丘,、昌安,、平安、高密,、夷安,、淳于、都昌,、下密,、膠東、即墨,、壯武,、挺縣、觀陽,。
還有東萊郡,,治所黃縣,領(lǐng)十二縣,。如黃縣,、茲國、曲城、掖國,、當(dāng)利,、盧鄉(xiāng)、牟平,、東牟,、昌陽、長廣,、不其,、黔陬。
“青州只剩臨淄,,北海,,東萊三處堅城未破,其余都被黃巾軍所掠或所占,。不知玄德有何高見,?”公孫瓚是被劉備硬拖著來議事的,他心事就沒在這上面,。
劉備記不起歷史中青州是不是也被黃巾軍搞得這么慘,,只記得青州黃巾是最多的。于是不太確定地說:“黃巾軍不會是圍點打援吧,?”
“啥,?圍點打援什么意思?”公孫瓚聲音大得差點震倒了帳篷道:“玄德的意思是賊子還會用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