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第一次上青樓的雛兒,李闖沒想著要搞事情,,收集情報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夠完成的,,今日來青樓只是想體會一下古代士子的風流,結(jié)果來了這么一個”驚喜”,。
應(yīng)該說是驚嚇才對,,催眠術(shù)李闖并不陌生,自己也會一些基本的催眠手段,。但是想要把一個人催眠的如此之深,,不僅需要外物的配合,而且所需的時間并不短,,更何況在場的人數(shù)眾多,。
這不是能用科學解釋的事情,自從見到了傳說中的軒轅劍之后,,李闖的三觀就被摧毀的差不多了,,還親身經(jīng)歷了穿越這回事。這個世界的武功是真實存在的,,有這樣一門魅惑人心的功法也不足為奇,。
即使知道這琴音有古怪,李闖還是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無他,實在是太好聽了,,高山流水,,珠落玉盤;泉水叮咚,,如鳴佩環(huán),;余音裊裊,真可謂是繞梁三日,,不絕如縷,。如果放到后世,這種魔性的聲音不知道會引起多少人的瘋狂,。
也不用等到以后,,此時底下的聽客們已經(jīng)瘋狂了,看著周圍這些狂熱的粉絲,,李闖感覺自己也要快成為他們中的一員了,。還好李闖知道自己來此是肩負著重要的任務(wù),如果只是單純游玩,,怕早已被這李師師圈粉,。
感受著這鳳棲樓中狂熱的氣氛,,媽媽桑笑的眼睛都快看不見了,臉上厚厚的脂粉重疊在一起,,妝容已經(jīng)花了,。趁著所有人都被李師師的表演所征服時,連忙開口說道:“李大家果真是聞名不如見面,,一曲《高山流水》余音繞梁,,我這鳳棲樓中從未有過如此天籟之音?!?p> 二樓之上,,那李師師抱琴而出,一幅白紗遮面,,卻仍然掩飾不住其間的美麗,。即使只有半面示人,露出的肌膚如玉瓷般,,一雙纖手簡直是世間最完美的藝術(shù)品,,一邊撫琴一邊沿著樓梯裊裊娉娉而下,恍惚間仿佛臨塵的仙女,。
之前極為囂張的韓家大少爺這會兒只能呆呆地看著這幅讓人沉醉的仕女圖,,好像喪失了思考的能力。
李師師走到專門為她留下的座位前,,開口說道:“奴家本是江陵人氏,,受戰(zhàn)亂流落至此,不過是無根的浮萍,,各位公子如此厚待小女子,,奴家感激不盡?!?p> “無妨,,李大家在這宛城之中遇到什么困難,盡管來找本公子,。在這偌大的南陽郡中,,還沒有我韓家解決不了的麻煩?!表n家大少爺這會終于回過神來了,,連忙上前獻殷勤道,“本公子韓明松,,郡守韓受成正是家父,。”
“韓家大少爺真是有心了”,,看韓明松還想繼續(xù)攀談,,媽媽桑趕緊上前打斷道:“鳳棲樓乃是風雅之地,,今李大家獻上一曲《高山流水》,怎可無詩歌相和,?各位都是城中風流才子,,不如就此作詩,才子佳人豈不是一樁美談,?!?p> 鳳棲樓之所以被譽為城中煙花勝地,關(guān)鍵在于格調(diào)二字,。這幕后的東家對于李大家能夠帶來多少銀子并不在意,,提升青樓的名聲與格調(diào)才能吸引更多的達官貴人,日后自然日進斗金,,不然只做皮肉生意早晚會淪為勾欄妓院,。
媽媽桑剛提議完,這邊便有小廝準備好了筆墨紙硯,,連李闖的面前也放了一份,。
李闖撫摸著這上好的紙張,心想這鳳棲樓果然是財大氣粗,,為這今日之事沒少投入銀子,,這幕后的東家也是手段高明。
看著另一邊韓明松搜腸刮肚的樣子,,李闖微微一笑,,看來今日想要和這韓家大少爺相交還得靠這詩詞了,至于簡單的繁體字,,自己還是會寫的,,畢竟穿越這么長時間了,而且繁體字和簡體字之間變化并不多,,雖然不敢說全部認識,日常的書信交流還是可以做到的,。
李闖稍稍想了一下,,恰好有一首杜甫的《贈花卿》便能適用于今日之事。稍作修改,,李闖便拿著詩詞向韓明松走去,。
那韓家大少爺還在抓耳撓腮地想著詩詞,旁邊幾個小廝也在幫忙,,但奈何實在文采有限,,若是能夠作詩,誰還去當小廝,?剛一靠近,,身邊的兩個護衛(wèi)就攔住了李闖,。見狀,李闖連忙上前秉明來意:“在下李闖,,本是長安的士子,,因戰(zhàn)亂來此,得聞韓家大名,,實在是向往已久,,今以詩詞為贈,望韓家公子能夠引薦一二,?!?p> 韓明松正愁想不到好的詩詞,旁邊幾個小廝做的東西他自己看了都覺得狗屁不通,,見李闖有詩詞主動奉上,,立刻說道:”什么詩詞?拿來我看看,,若是能夠得到李大家傾心,,自然會給你引薦?!?p> 對于詩圣杜甫的文采,,李闖向來是放心的,將那首《贈花卿》稍作修改后遞了過去,。
韓明松接過紙張一看,,只見上面寫著:
“《贈李大家》李闖
宛城玉琴日紛紛,半入樓中半入云,。
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p> “好文采,!”這韓明松大吼一聲,引來旁人紛紛側(cè)目,,連那李大家也看了過來,。激動地將紙上的名字修改成自己的后,韓明松說道:“你既然有如此文采,,引薦之事不成問題,。”
見韓明松答應(yīng)引薦,,李闖也松了口氣,,能夠混入韓家,看來這打探之事已經(jīng)完成十之八九了,。
一炷香的功夫,,樓中大部分的士子都完成了自己的詩作,,旁邊等候的青樓小廝將寫著詩作的紙張收攏起來,由媽媽桑當眾宣讀品評,。
前面幾首詩詞都平淡無奇,,大都是夸贊李師師的美貌和琴聲,只能說是平庸之作,,媽媽桑念完了眾人也只是應(yīng)和兩聲,。
宛城之中也并非都是碌碌之才,尤其是一首《琴聲如樂》也讓李闖印象深刻:
“琴叩能旋止,,人言與樂并,。繁音忽已闋,雅韻詘然清,?!?p> 媽媽桑一念完。就引起了滿堂喝彩,,寫作之人是一名衣著華貴的公子,,有貌有才,連李師師都清唱了兩句詩詞,。
直到李闖的那首《贈李大家》被緩緩念了出來,,前兩句“宛城玉琴日紛紛,半入樓中半入云”只能算鋪墊之作,,不過文采尚可,,倒引起了眾人的注意,等到下半首詩被念了出來:
“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這句點睛之筆一出,,整個鳳棲樓都安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