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仕強說中國家庭關系
曾仕強
文化已完結7.79萬
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教授于2018年11月11日19時54分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為了紀念國學大師曾仕強教授,,我們特推出了曾仕強經(jīng)典語錄及系列國學經(jīng)典珍藏版圖書,。曾仕強教授深諳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中華文化的《孝經(jīng)》有著深刻的研讀和理解,。本書中,,曾教授以建立良好家庭關系為要義,從家庭中的親子關系導引出孝治的觀念,,更是將孝道擴大到治國,、平天下的境界。曾仕強教授認為:天地是我們的根,,父母是我們的本,。做人不能忘本,,飲水才會思源。相信大家的煩惱,、痛苦,、恐懼和困惑,或多或少都和家庭關系有關,,希望你能從本書中有所收獲,,探索中國式家庭倫理關系,建立更加和諧,、友愛的家庭,。
-
曾仕強說中國好家風
曾仕強
文化已完結7.56萬
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教授于2018年11月11日19時54分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為了紀念國學大師曾仕強教授,,我們特推出了曾仕強經(jīng)典語錄及系列國學經(jīng)典珍藏版圖書。家風是基本而重要的家庭教育,。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重視小家建設,,宣揚良好家風,帶領孩子成長,,是每位父母都應放在首位的課題,。本書中,曾教授依托優(yōu)秀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將家庭教育中的諸如孝道、婚戀,、金錢,、祖先,甚至生死等問題從多角度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釋,,說理通透,,直達人心。我們都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讓被忽視,,甚至被遺忘的傳統(tǒng)家風重新復興,,讓每個孩子的童年都充滿中國味道。
-
關公為什么這樣紅:關公文化精神新解
修崍榮
文化已完結6.51萬
《關公為什么這樣紅——修崍榮談關公文化精神》依托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胡小偉的研究成果,重點解讀了關公“惟正是忠為正而義”的正義觀,,辨正了“大意失荊州”傳統(tǒng)說法,,闡釋了弘揚關公文化的當代文化意義和社會意義。作者認為,,關羽死后逐步被神化,,最終成為“武圣”,這是人民的最終選擇,,也是關羽踐行孟子所說的“大丈夫”精神的必然結果,。關公信仰作為全世界華人的共同信仰,具有“圓融儒釋道,,覆蓋多民族,,連通港澳臺,護佑全華人”的力量,,應作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予以大力弘揚,。
-
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故事
謝桂梅
文化已完結6.12萬
本書中包含了春節(jié),、元宵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七夕節(jié),、重陽節(jié)等所有重大傳統(tǒng)節(jié)日,將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來源,、習俗,、文化內(nèi)涵,融入到貼近兒童生活的故事里,。每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故事,,都是一次與歷史的相遇,都是一次想象力的豐富和藝術的熏陶,。節(jié)日故事內(nèi)容生動活潑,,充滿童趣,讓孩子們感受到原汁原味的節(jié)日氣氛,,在體會節(jié)日的歡愉中,,知道節(jié)日背后的意義,得到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的滋養(yǎng),。
-
蔣百里 劉邦驥講孫子
蔣百里 劉邦驥
文化已完結5.82萬
本書選編自《孫子淺說》,,最早于1937年出版,由北洋時期著名軍事理論家蔣百里和劉邦驥合作,,共分為7篇,,是對《孫子兵法》所作的校釋和注解?!妒Y百里 劉邦驥講孫子》通過介紹悖論戰(zhàn)爭,、止戈為武、慎戰(zhàn),、軍爭為利,、雜于利害、出奇,、兵不厭詐,、權謀補白、兵形似水等內(nèi)容講述孫子的主要思想,。一方面承曹操,、杜牧、王皙等歷代為《孫子兵法》做注大家的心得成果,,另一方面大量引入西方現(xiàn)代軍事思想,著重從整體上闡述孫子的兵學思維,,具有很強的現(xiàn)代意識和實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