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上古奇人賊道三癡
街訪完小姑娘小伙子之后,,小肖決定先休息一陣,,特殊群體遇到是個問題,,也急不得,。于是在家里窩進沙發(fā)里,,喝著肥宅快樂水,,覺得十分愜意,。拿起手機刷微博上的沙雕哈士奇,想著在路上見到這狗總覺得好看,,在網(wǎng)上看它傻還拆家就有點無愛了,。
誰讓小肖還沒有實現(xiàn)沙發(fā)自由寵物自由,只是個小小的網(wǎng)文參與者,,自纂《網(wǎng)絡文學二十年》總纂官,,自己精神世界里獨一無二的王。
小肖關掉微博,,打開騰訊視頻,,收藏,見字如面2017年2月16日期,。見字如面,,讀信人是張涵予,張涵予聲線沉穩(wěn),,音色出眾,將三癡先生寫給讀者的訣別書娓娓道來,,使人不禁落淚,。這是小肖悼念三癡先生的地方。
《與眾讀者訣別書》,。
小肖曾一度迷戀誅仙的優(yōu)美,,其作者蕭鼎曾自稱上古奇人,留有誅仙世界著作遺作多篇,。
而網(wǎng)文世界發(fā)展迅猛,、作者更新速度快,10后稱90后大叔,,3年前作品失了潮流,,6年如上古,9年如遠古大荒,。賊道三癡作品今再讀之,,如入上古蠻荒。
是故有,。
賊道三癡,,上古奇人也。
三癡道人離開我們已經(jīng)四年四個月,不知三癡道人安否,,其父母家人安否,,其讀者友人安否。
說起先生,,我與先生未蒙過面,,也沒有過書信通訊交流。但在心里,,總覺得認識了先生很久,,也自認為對先生有了些許了解。
其實若不是重新查詢,,我連先生的姓名怕也都忘記了,,不過這我并不在意,現(xiàn)實世界生養(yǎng)我們,,供養(yǎng)我們成長,,沒有遇到是缺少了點緣分,但在網(wǎng)絡的虛擬世界,,我敬仰先生良久,。
在我的網(wǎng)絡形象觀中,先生和荊軻守先生大概會是呼朋引伴聚飲于泉下的好友,,兩人爭鋒相對彼此又惺惺相惜,,同是才華橫溢,卻看淡了世間的繁華,,悠然在林間穿行,,與麋鹿為伴,于芍藥留情,。
或是將書蟲精心飼養(yǎng),,日足晾腹,腦洞大開,。穿梭古今之變,,尋訪曇花之幽,探索至人之道,。
然后日出東方,,風動書頁,研墨提筆,,蔚為大觀,。
先生大興于市,大抵是從花鳥魚蟲的《皇家娛樂指南》開始,,然后一飛沖天,,將《上品寒士》刻在了網(wǎng)文歷史的碑上,,其后技藝愈發(fā)嫻熟,觀者愈眾,,而至《清客》絕筆,。
先生曾在《雅騷》中,筆下張介子與書畫雙絕董其昌峽路相逢,,以《書畫難為心聲論》一文為檄,,打破了董其昌的文林金身。我想了想,,莊子說“凡人心險于山川,,難于知天”不錯,但陳操之亦為清談大家,,對于向左觀點應不至太過非難,。
于虛偽者,書畫難為心聲,。
于真誠者,,書畫即為心聲。
先生是個真誠的人,,誠然是以作品來逗大家樂,,哄大家開心,賺大家錢,,但也算與大家公平交易,,童叟無欺。我想這樣的閱讀模式,,并不妨礙使我認識下的先生,,是用筆謀生,用筆描繪天下大同,,用筆實現(xiàn)自我價值,,也不拿先生的作品去與他人比較,,先生的布局謀篇雖是“文似看山不喜平”,,但行文與字里行間,表明了先生是一個雅淡之人,,像京劇《空城計》里唱的那般,,“我本是臥龍崗上散淡的人,”先生仍是個真誠的人,。
有博學的書友稱,,三癡先生文中論點如出《管錐編》。我心歡喜,。
《管錐編》浩如煙海,。錢鐘書先生亦是近代文學大家,,《圍城》里有一句“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為大眾喜聞樂見,,而文學學術著作《管錐編》卻鮮有人問津,,說起原因,不過是這本著作過于玄奧,,深澀難懂,,是錢鐘書先生學術成就集大成之作。
三癡先生學業(yè)如何未知,,但在作文上承接了錢先生的風采,,三癡先生也自嘲是個骨子里的文人,那在我看來,,這樣的傳承有序大抵是不會錯了,。
三癡先生自稱人生有三癡,讀書,,寫作,,圍棋。不過時至今日,,記得他的這些老讀者們,,也不知這三癡里,孰為第一,?
先生是一個優(yōu)秀的網(wǎng)絡文學作者,,作品承接有序,行文清淡雋永,,在創(chuàng)作期間成績不俗,,長期霸占榜單,且在榜單中獨樹一幟,,后人難以學習其精髓,。其讀者三教九流,而之后或多或少,,都有了些許讀書人的風采,。
我常常在先生的作品下,看到評論說閱讀體驗極佳,,是了,,造物主的方向先生不是,但在繪制那個已經(jīng)過去的,,我們印象中的理想世界時,,先生還無一出其右。先生的筆觸所過,,是讀者熱愛的現(xiàn)實中的浪漫,。
然作文井然有序者,,未見其超群之才,大抵是有不拔之志,。說三癡先生是個作文的天才,,那應該不是的,那先生能作出如此文,,為大家所喜歡的,,那只能靠他自身的積累了。
如此算來,,先生讀書為第一,,作文為第二,圍棋為第三,。此為見解,,并非公論。
網(wǎng)文作品有許多在我看來,,并不適宜少年人閱讀,,少年人勇猛精進,三觀卻尚幼稚,,極易為人動搖蠱惑,,梁啟超先生認識到這一點,創(chuàng)作《少年中國說》以增其骨,,壯其志,,保其國,安其家,。然于今日,,少年人亦需學以廣志,寧靜致遠,。廣大網(wǎng)文作品具其中,,唯有三癡先生作品,讀之三觀醇正,,唇齒流芳,,使我心懷慰藉。
可使黃口小兒增長見聞,,放飛思緒,。
傳統(tǒng)文學抨擊網(wǎng)絡文學時,,總說他是長不大的孩子,。但這里明明有一個人長大了,身兼兩者之長,,身負千斤重擔,。
這重擔不是先生自己加上去的,,在他彌留之際,這個歷史的重擔也壓不到他的腰上來,。大抵是我這個后人加上的,,在這樣的宇宙洪荒之中,光怪陸離之外,,有先生在此領我心神往之,。
如果有一天,網(wǎng)絡文學算是登上了大雅之堂,,那么第一個節(jié)日,,我希望是與三癡先生相關聯(lián)。像今人懷念屈子一般,,在一個并不廣大的行業(yè)領域,,我們用這樣的節(jié)日來記念三癡先生。
先生千古,。
古詩十九首說“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
時間真是個無情的東西,。
先生的作品留了下來,,人卻不在了。
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