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陵云臺曹丕議政、先王墓于禁埋骨
早春二月,,雖無寒雪紛飛,,猶有冷風(fēng)刺骨,。
皇城之西,神虎門北,陵云臺之上。闊別已久的君臣此刻正俯瞰著錦繡江山。
【注一:《世說新語》中記載,,陵云臺最早建于魏文帝黃初二年?!?p> 皇帝曹丕眺望著皇城之外的山水,、民居,還有不遠(yuǎn)處繁華的金市,,似乎志得意滿,,又似欲言又止。
地位早已一落千丈的老臣于禁隨立身后,,眼中滿是滄桑,。
“于將軍......”曹丕竟直接稱尊稱于禁為將軍,似乎他已經(jīng)忘記了這位先王舊將,,是一個(gè)投敵辱國之人,。
他并未回頭,而是輕聲說道:
“你還記得嗎,,朕兒時(shí)八歲那年,,想要學(xué)騎馬,可就是爬不上去,,當(dāng)時(shí)還是于將軍抱著我上了馬......”
“陛下......”于禁聞言,,當(dāng)下百感交集,,竟是涕泗橫流,伏倒在地,。
“于將軍何必多禮,,快起來吧?!辈茇Х銎鸢装l(fā)蒼蒼,,面容憔悴的于禁,心中亦是百感交集,,他輕嘆了口氣,,繼續(xù)說道:
“將軍可知,你我二人腳下這陵云臺,,是如何建成的嗎,?”
“請陛下賜教?!?p> 于禁低首,,只是靜靜的聽著帝王講述著。
“陵云臺,,在建造之前,,先有能工巧匠,稱量四方所用木材之重,,使其分毫不差,無有所異,,這才鑲嵌搭建而成,,高臺之上常有微風(fēng),而這高臺竟也時(shí)時(shí)隨風(fēng)搖動,,但是卻終究不會倒塌,,于卿可知為何緣故?”
“罪臣請陛下賜教,?!庇诮^續(xù)頷首靜聽,雖然他早已心累無比,,但是卻永遠(yuǎn)不得不揣度君心,,不得不小心翼翼。
“高臺危而不倒,,皆是四方之木合力相持之故,。高臺猶如江山,時(shí)時(shí)便有坍塌之險(xiǎn),,因此便需如同愛卿一般的良木來支撐啊,?!?p> 曹丕躊躇滿志,朗聲如是說,。
“陛下......”于禁聽了這番話,,哽咽感動,拜伏在地:“罪臣乃是一敗軍辱國之人,,有何德何能,,竟承蒙曹氏世代如此厚恩!”
“于卿請起,,古時(shí)曾有秦穆公大將孟明視,、晉國大將荀林父,都曾遭遇慘敗,,但其氣未餒,,遇挫而勇,皆創(chuàng)下不世功業(yè),,名垂后世,,于卿又為何不能成為我大魏的孟明視、荀林父呢,?老將軍多年在吳,,今復(fù)為白身,實(shí)在辱沒將軍昔日功業(yè),,今拜于卿為安遠(yuǎn)將軍,,望將軍勉勵(lì)之!”
于禁聞言,,涕淚橫流,,跪拜于地。
曹丕躬身扶起于禁,,繼續(xù)說道:“聽聞此番劉備征吳,,正與吳侯相持不下,而吳侯又有與我大魏結(jié)好之心,,因此朕想派遣一名使臣前往江東,,促成盟好。于卿既常年身處東吳,,自然是合適的人選,,不知可否愿往呢?”【注二:《三國志·魏書九》:“帝引見禁,,須發(fā)皓白,,形容憔悴,泣涕頓首,。帝慰諭以荀林父,、孟明視故事......欲遣使吳,,先令北詣鄴謁高陵?!?p> “既然陛下有命,,禁自當(dāng)百死不辭,不過,,罪臣臨行之前,,有一請求,還望陛下恩準(zhǔn),?!庇诮凳子诘兀D首言道,。
“哦,?”曹丕龍目微瞇,沉聲問道:“不知愛卿有何請求,?”
于禁再次頓首,,顫聲說道:“罪臣想,前去鄴郡高陵,,在先王面前謝罪,,祭拜先王?!?p> “于將軍與先王,,相知相交三十余載,的確是該去看看先王了,?!钡弁醯拿嫔希丝天o如平湖,,毫無表情,他點(diǎn)了點(diǎn)頭道:“朕,,準(zhǔn)了,。”
“罪臣,,謝陛下隆恩,,罪臣叩謝陛下!”
須發(fā)皓白的于禁重重的頓首于地,,似有慚恚,,似有激動,似有釋然,。
——
于禁離開凌云臺后,,曹丕仍未離開,。
這并不是為了看風(fēng)景。他在此處約了幾位心腹來商議大事,,也是為了給侍中劉曄證明一件事情,。
想到此處,曹丕的嘴角露出了一絲得意的笑容,。
不多時(shí),,御史中丞司馬懿、侍中劉曄,、鮑勛,,以及尚書令陳群、尚書仆射邢颙,、尚書杜襲,,河南尹司馬芝、光祿勛和洽,、大鴻臚崔林,、少府常林、散騎侍郎裴潛,、王象,、卞蘭、荀緯等人皆到了凌云臺,。
“臣等參見陛下,!”
“眾卿不必多禮?!?p> 曹丕看起來氣色上佳,,他取出了自己心目中的頭號異姓王重臣,大魏吳王孫權(quán)自江東送來的一份奏表,。
“眾卿,,都看看這個(gè)?!?p> 司馬懿接過此信,,與陳群一同先看了起來,只見信中說道:
“皇帝陛下:臣吳王權(quán)言,,劉備支黨四萬人,,馬二三千匹,出秭歸,,請往掃撲,,以克捷為效。”
不多時(shí),,群臣皆已傳看完畢,。
“子揚(yáng)【劉曄】,以為如何,?”
曹丕笑問劉曄道,。
劉曄微微一笑,他明白,,陛下這是在敲打自己,,之前曾經(jīng)勸阻加封孫權(quán)一事。
劉曄畢竟是臣,,且是一個(gè)懂得揣測上意的臣子,,知道自己應(yīng)該說什么。
“陛下洪福齊天,,吳王既已上表請討賊寇,,陛下自當(dāng)答復(fù)之,以嘉其心,?!?p> 曹丕此刻心情大好,他笑道:“子揚(yáng)言之有理,。卞蘭,,幫朕寫一封回信給孫權(quán),就說:“昔隗囂之弊,,禍發(fā)栒邑,,子陽之禽,變起捍關(guān),,將軍其亢厲威武,,勉蹈奇功,以稱吾意,?!保硗?,再讓中書省擬一份詔令,,就說,以荊,、揚(yáng)、江表八郡為荊州,,以吳王孫權(quán)兼領(lǐng)荊州牧,;荊州江北諸郡為郢州,以故荊州牧征南大將軍、昌陵鄉(xiāng)侯夏侯尚,,為郢州牧,。”
“唯,!”
散騎常侍卞蘭接了口詔,,立即便著手準(zhǔn)備去了。
曹丕又笑道:“朕聽說,,劉備此番東下,,與吳王交戰(zhàn),樹柵連營七百馀里,。以朕之見,,備不曉兵矣,豈有七百里營可以拒敵者乎,!‘苞原隰險(xiǎn)阻而為軍者為敵所禽’,,此兵忌也。劉備,,必?cái)o疑,!”
“陛下圣明!”
群臣一揖而拜,。
——
北郊,,尚未散盡的寒意,隨著春風(fēng),,吹入長亭,。
于圭為父親添著溫酒,似乎是不愿過早的說出臨行前的告別,,父子兩人就這樣,,舉樽沉默了好一會兒。
“圭兒,,時(shí)辰不早了,,飲下這樽酒,為父便要啟程了......”于禁微微一笑,,一仰頭,,便將樽中酒一飲而盡。
“父親......”于圭頓了頓,,卻沒有再說什么,,他笑了笑,舉起酒樽,,也是一飲而盡,。過了一會,于圭也是微微一笑,他輕輕放下酒樽,,朝父親行了一禮:“保重......”
“好,。”于禁置下酒樽,,便起身離席,,就如同于圭兒時(shí)送父親遠(yuǎn)征一般,于禁這一次,,依然沒有再回頭,。于圭就這樣,目送著父親年邁的背影,,漸漸消失在了北方的微風(fēng)之中,。
往日,總是祈求父親凱旋,,而今日,,于圭卻只愿父親一路平安,除此之外,,再無任何奢望,。
于禁并沒有讓隨行的扈從一并北上,而是自己獨(dú)自一人,,信馬由韁,。
他太想好好的看看這片錦繡江山了。這是他伴隨先王,、與兄弟們一同一戈一矛,、一刀一劍打拼出來的錦繡江山啊。
一路上,,他看著那曾經(jīng)伴隨著先王踏平的江山,,看到了戰(zhàn)火平息的祥和中原。
想當(dāng)年,,自己拔廣戚,、破呂布、攻定陶,、圍雍丘,,每一戰(zhàn)都是那么酣暢淋漓。
還有先王曾經(jīng)對自己的評價(jià):
“雖古之名將,,何以加之,?”
身為戰(zhàn)將,能有如此待遇,,夫復(fù)何求,?
自己即便是為先王粉身碎骨,,又有何懼?
自己曾經(jīng)的夢,,不就是這樣的嗎,為后世子孫打下這片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天下......只是,,沒有人會記得自己這個(gè)曾經(jīng)的將軍吧。
往昔如夢,,一如白駒過隙,、亦如白云蒼狗。
于禁取出隨身攜帶的北方夏雞鳴酒,,這是北方百姓最常做的酒,,前夜釀存,翌日雞鳴即可啟而飲之,。
他美美的飲了一口,,這北方的風(fēng),這北方的人,,還有這北方的酒,,于禁已然深深沉醉在其中了。他不禁輕聲說了句:“久違了......”
春風(fēng)一度,,又一度,,卻始終無法渡人。
河北鄴郡,,太祖高陵,。
數(shù)年前,一直待自己如同手足的先王,,這世上自己僅存的知己老友,,便在這北方逝去,埋葬在了這鄴郡,。
臨終前,,他還依舊念著于禁這個(gè)老朋友,只不過,,更多的是一絲怨念,,怨于禁為何與自己相知相交三十余年,到頭來卻還不如龐德一個(gè)降將,。
于禁望著先王曹操的高陵,,慨然長嘆。他取出身邊另一壺未啟封的酒,,祭灑于地,。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孟德,,看到如今的天下,你我日后,,都可含笑九泉了吧......”
他終于稱呼了他一句孟德,。
高陵的祭祀廟屋,雖經(jīng)受了數(shù)年的風(fēng)霜雨雪,,但看起來仍極是巍峨,。
那厚重的廟門,石街上青綠的苔痕,,還有那高高在上的先王靈位,,都讓于禁恍然若失。
他靜靜的看著廟堂內(nèi)的一事一物,,驀然瞥見了那墻壁上不久前的增添的壁畫,。
畫中人,乃是戰(zhàn)陣之人,。
有敵人,,有同僚,也有,,跪伏于地的自己,。
那壁畫內(nèi)容,正是當(dāng)年關(guān)羽水淹七軍,,龐德寧死不屈,,而自己則跪地乞憐求饒......
沒想到,在先王面前,,自己還要再受此大辱,。于禁的嘴唇禁不住的開始哆嗦。
“陛下啊陛下,,你這又是,,何必呢......既然想要老臣死,又何苦如此機(jī)關(guān)算盡,!”
于禁咧嘴苦笑一聲,,一口鮮血噴涌而出,跌倒在地,!
“大王......大王......”
于禁最后抬眼望了一眼曹操的靈位,。
“禁......對不住你......,禁,,來找你了......”
雖已入春,,可吹入洛陽的北風(fēng)卻依然如此寒涼,。
益壽亭侯府中,于圭仔細(xì)的看著從鄴郡寄來的信簡,。
這是父親的遺書……
【注三:《三國志·魏書九》:“......陵屋畫關(guān)羽戰(zhàn)克,、龐德憤怒,禁降服之狀,。禁見,,慚恚發(fā)病薨?!薄?p> 于圭似乎是不敢相信,他顫抖著拆開信封,,望著信中那熟悉的一筆一畫,,那筆畫就像是一刀一劍,刻在心尖一樣讓人痛苦,。
“念此一生,,老夫再無留戀,唯念吾兒,,心無所怨,,盡心為國......
于禁于文則,絕筆……”
于圭望著那一紙絕筆,,過了良久,,他終是悲傷難抑,伏地痛哭起來,。
為什么,,自己才剛剛與父親團(tuán)聚,自己苦苦追尋這么多年,,才終于尋找到的,、得到的,為什么蒼天這么快就要剝奪,。
“為什么......”
一向深沉儒雅,、溫柔謙沖的于圭,此刻猶如逃出牢籠的猛虎一般,,瘋狂的咆哮著,。
于禁,這個(gè)戎馬一生的名將,,后來毀譽(yù)參半的階下囚,,終于就這樣,在魏室的靈廟中逝去了,。
也許,,這才是他最好的歸宿吧,。
始于魏,亦終于魏,。
“......
七軍之心俱猛鷙,,虎兜插翼將翱翔。
睥睨荊益可席卷,,白帝城高如堵墻,。
秣馬蓐食朝欲戰(zhàn),雷聲殷殷山之陽,。
沉陰苦雨十余日,,漢水溢出高騰驤。
......
計(jì)窮豈不欲奔走,?四望如海皆茫茫,。
鼉鳴魚躍尚恐懼,萬一敵至誰敢當(dāng),?
邀看大船載旗鼓,,聞?wù)f乃是關(guān)云長。
......
將軍疇昔負(fù)朋友,,若此昌豨猶得生,。
循環(huán)報(bào)復(fù)雖天意,壯士所惜唯功名,。
曹瞞相知三十年,,臨危不及龐明賢。
歸來頭白已憔悴,,泣涕頓首尤可憐,。
高陵畫像何詭譎?乃令慚痛入九泉,。
淯水之師勇冠世,,英雄成敗皆偶然?!?p> 千年之后,,后人如是說。
【注四:此詩為宋代詩人孔平仲所作之《于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