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遇好友高珣吐心事、赴盛會曹鑒啖佳肴
話說驃騎大將軍府中筵席正盛,,府中座上眾賓客飲宴正自歡愉之際,,夏侯玄與高珣兩人也已飲茶暢談了足足兩個時辰了。
一入了夜,,風倒變得有些微寒,,但二人聊的極為投機,心中各自只有一腔熱血,,哪里會體會到那一絲若有若無的寒意,。
“高兄,你與東鄉(xiāng)公主,,自幼時起,,便是極好的玩兒伴,可謂是兩小無猜,,還定下了兒時鴛盟,,怎么這些年來,眼看著快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反而倒與她生疏了不少,,連面也見不上幾次了?”
夏侯玄平日里本對這小兒女的私情關(guān)注甚少,,要不是作為好友的高珣時常為情所困,,他也不會主動談起什么兒女情長。
高珣雖未飲酒,,但正所謂酒不醉人人自醉,,聽得夏侯玄提起了自己的心上人,他的心中好似江河奔流,、麟鹿肆奔一般,,原本白如冠玉的面龐,此刻也有些發(fā)紅,,倒與他那一身絳紅襌衣相得益彰,。
“夏侯兄啊,你有所不知,。咱們兒時之際,,陛下尚未應(yīng)接神器,足踐大寶,,而又與我叔父來往稍多,,一來二去,我與曹綾那妮子……哦,,我與東鄉(xiāng)公主殿下,,自然也就成了兩小無猜的一對兒,但這些年,,陛下受禪登基以后,,她就成了公主殿下,而我一個外臣之子,,自然是極難見到她了,。就連去歲元日大朝會筵席上,我打算送給她的禮物,,都被宮中的人給扣走了,。”
夏侯玄感慨之余,,不禁有些忍俊不禁,,也是他為了開解高珣一番,因此打趣揶揄道:
“沒想到高兄家學(xué)淵源,,也有查不了的案子?。 ?p> 高珣聞言,,自然理解其意,,不禁啞然失笑,夏侯玄這是在說自己高家一門研習(xí)律令法度刑獄事,,卻沒有辦法查出禮物是被何人所扣,,他笑道:
“夏侯兄,我就算是再會查案子,,也不敢查到天子家仆的身上去啊,。”
夏侯玄也笑道:
“待來日,,你成了天子的乘龍快婿,,還會怕什么自家的家仆呢?”
高珣聞言,,心中自是歡愉,,他舉杯笑道:
“今日雖無酒,但小弟就以茶代酒,,敬夏侯兄一杯,!”
“干,!”
二人舉茶,卻不碰杯,,只是略略拱手,,便各自隨意飲之。
只因茶禮不同酒禮,,茶水熱飲,,如若相碰對飲,自不免燙手淋漓,。
“夏侯兄,,我看這時辰也已差不多了,你還有公事要與家叔商議,,我這便帶你去見叔父吧,。”
“既然如此,,那就有勞賢弟了,。”
二人說著,,便離開此屋,,朝著正堂而去了。
————
都陽侯府中,,此時燈火大燃,,亮紅的燈光映照著朱紅的樓閣軒榭,廳堂地氈,,堂皇中透著一絲莫名其妙的詭異,,好一似天宮丹墀地,又好比煉獄赤幽冥,。
東武陽王曹鑒此刻酒已半酣,,本朝奉行節(jié)儉之風,曹鑒也才是剛剛升王,,平日里的他自然是難以天天見到這些美味佳肴,。正在長身體的他,今日倒是大快朵頤了起來,。
“這道菜,,不知是何名目,孤王覺得甚是鮮美,?!?p> 曹鑒一面不停的下箸,一面鼓著腮幫子問著身旁的袁侃,。
袁侃雖然平日里過不上奢侈的生活,,但他一向是個見多識廣的,,故而這些宮廷美食,他也略知一二,。見曹鑒發(fā)問,,他停下了手中的檀木箸,以熱巾擦了擦嘴角的油膩,,微微一笑道:
“殿下有所不知,這道菜,,名為蒸豚,,即蒸小豬也。也是宮中難得一見的席上珍品吶,。若說起其制法:要先取肥小豬一頭,,治凈,煮之半熟,,再放到豆豉汁中浸漬,。另尋生秫米一升,不經(jīng)水,,置于濃汁中浸漬至發(fā)黃,,煮成米飯,再用豆豉汁灑在飯上,。細切生姜桔皮各一升,,以及三寸蔥白四升,同小豬,、秫米飯一起,,放到瓦甑之中,密封完好,,蒸兩三頓飯時間,,再用熟豬油三升另豉汁一升,灑在豬上,,此小豬就熟了,,這道蒸豕,也就算大功告成啦,?!?p> 曹鑒聽了袁侃的講述,更加是食指大動,,他笑道:
“好,,好,甚善,,孤王吃過的豬肉,,倒也不少,,可是如此精致法子,還是頭一回聽說,。待孤王回去,,便叫廚子依法炮制!”
眾人飲酒,,酣暢淋漓,,而曹洪則越發(fā)的闊綽了,他依舊令廚子不斷烹煮著新的菜品,。
如由一歲肥羊在火坑中燒制的“胡炮肉”,,甚至還有見載于《食經(jīng)》中的名菜“跳丸炙”。
曹羲見了“跳丸炙”這道只聞其名,、還未見其實的名菜,,不禁大為驚嘆:
“都陽侯好闊氣,居然連這跳丸炙也做了出來,!”
在一旁吃的開心的曹訓(xùn),、曹則兩兄弟都不清不楚的,因而一齊轉(zhuǎn)頭來問:
“三哥,,跳丸炙又是何樣名目,?”
曹羲微微一笑,正待解釋,,一向喜歡古籍的曹彥倒是先賣弄起來了:
“所謂跳丸炙呢,,就是把羊肉、豬肉各十斤,,切成細絲,。加入生姜三升、桔皮五葉,、藏瓜二升,、蔥白五升、合搗,,使成彈丸大小,,另外用四五斤羊肉做肉羹湯,下入丸炙煮成肉丸,,其味鮮香無比呢,!”
【注1:此即最早的肉丸?!?p> 曹則曹訓(xùn)兄弟二人聽了四哥的話,,頓覺這道跳丸炙越發(fā)鮮香了。
“曹將軍真是大氣啊,,這時令居然還弄得到武昌魚,!”
那名食客口中所說的,,正是江東名菜,清蒸武昌槎頭鳊,。
此武昌魚,,一直以來都是那東吳宮中的美食。就算是在大魏宮廷中,,也不是能常常見到,,可曹洪今日卻在這正堂之上一連擺了數(shù)十條武昌魚,可見其財大氣粗之極,。
“如此好酒好菜,,無餅如何暢快果腹?”
曹洪哈哈大笑了兩聲,,下人們聞言,,紛紛急匆匆趕赴廚房催菜去了,。
不多時,,兩道極為特殊的餅,被端上了眾賓客的食案,。
截餅,,乃是用牛乳加蜂蜜,調(diào)水和面,,再下油鍋,,所制成的薄餅,入口即碎,,脆如凌雪,。
另外一道豚皮餅,乃用熱湯和面,,稀如薄粥時,,大鍋中燒開熱湯,湯中放一小圓薄銅缽子,。
而這小銅缽子,,便是這餅的關(guān)鍵所在。此時,,用小勺舀粉粥于圓銅缽內(nèi),,再用手指拔動缽子使之旋轉(zhuǎn),讓此粉粥勻稱地分布于缽的四周壁上,,便算完成了第一步,。
此缽極熱,燙粉粥成熟餅后,,取出即可,。再舀粉粥入缽,,待再熟,再取出,。
此餅放入冷開水中,,如同豬皮一樣柔韌,故名豚皮餅,,食時澆麻油和其它調(diào)料調(diào)味,,其滋味妙不可言。此餅相傳乃是漢人為紀念屈原時所作,,后為宮中之食,。
正在眾賓客為曹洪的大氣豪奢不停感嘆的時候,一道足以讓眾賓客瞠目結(jié)舌的壓軸大菜,,就這樣端上了正廳,。與之前不同的是,這道菜并不是人人有份,,而是只有寥寥五鼎而已,。
這道菜,便是大名鼎鼎的“駝蹄羹”,。
駱駝雖罕見,,但卻是上佳的食材。駝峰,、駝乳皆乃入饌之絕妙上品,。
甄城王曹植殿下,當年尚是少年之時,,便曾不惜千金,,花了大價錢讓名廚制作了一味美味無比的七寶駝蹄羹,這駱蹄羹,,后來便為宮中所喜愛,。
眾賓客中,唯有位列上席的東武陽王曹鑒,,以及一些皇室宗親,,才可以吃的到。
像外席的輕車將軍王忠,、以及袁侃,、袁亮兄弟,以及許允,、崔贊之流,,則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消受這道稀世美味了。所幸案幾之上尚有其他美味佳肴,因此他們也不至于閑著挨饞,。
曹洪看著大快朵頤的東武陽王曹鑒,,嘴角露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
這昂貴的香料,,他好不容易才從河?xùn)|王曹霖那里要了來,,自然是不能給一般人享用了。
至于他那個家將,,與河?xùn)|王曹霖府上的家將雷離私交甚密的李子,,雖然事情辦的漂亮,但……
曹洪再次冷笑了一下,,他將不遠處的心腹小廝招呼了過來,,而后耳語了幾句。那小廝聞言會意,,立即便動身辦事去了,。
曹洪搖晃了一下手中沉甸甸的黃玉杯,心中莫名其妙的生出了幾絲哀愁之感,,仿佛是在為今夜即將隕落的星辰默哀一般,。
夜?jié)u漸深了,宴會依舊酣暢淋漓,。
————
夏侯玄與高珣二人以為高柔應(yīng)當已經(jīng)送走了做客的崔林,,結(jié)果卻發(fā)現(xiàn)二人正在議論著什么,。
二人只得繼續(xù)在廊下候著,,等待高柔。
二人離正堂尚遠,,高珣自是難以聽得清楚叔父與崔林的對話,,但夏侯玄的家傳心法已經(jīng)小有成就,故而聽力較之常人更加敏銳,,因此倒是淅淅瀝瀝的聽到了二人的談話,。
“崔兄是說,那今日被扭送至廷尉監(jiān)的……那個賊……那個少年居然會是……”
夏侯玄聽得出來,,這個顯得語氣有些驚詫的聲音,,正是廷尉高柔的聲音。只是夏侯玄不知,,高柔因為何事,,竟會如此大吃一驚。
這時,,另外一個熟悉的聲音響了起來,。夏侯玄也認得這個聲音,這正是原尚書、幽州刺史,、新任大鴻臚,,崔林崔德儒。只聽他回答高柔道:
“不錯,,如果我沒有看錯,,那個孩子,便是我那苦命的文季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