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孫仲謀親征六犯合肥城,、曹元仲乘舟孤帆入江南
夏末秋初的七月,,就在夏侯玄、曹羲,、于桓三人在幽州幫助刺史王雄尋得勇士韓龍之后的壬寅日,,京城洛陽方面,也已經(jīng)開始了行動,。
曹叡先是派遣驍騎將軍秦朗率領(lǐng)一萬驍騎營騎兵,、一萬精騎共兩萬騎兵開赴關(guān)中,,至大將軍司馬懿帳下聽命,與諸葛亮繼續(xù)相持,。此外,,他安排好尚書令陳群留守洛陽,自己則駕御龍舟,,東入淮泗,,一路上大張聲勢,打算讓天下人都知曉自己親征孫權(quán)這件事,。
————
合肥新城的守軍,,自從征東將軍滿寵親至、火燒吳軍器械,、射殺吳將孫泰之后,,士氣得到了極大的鼓舞,比起之前滿寵尚未親至前線時士氣低迷的狀態(tài),,自然有了天差地別的變化,。
就連先前一直極其悲觀的新城守將張穎,此時心中也似乎有了底,。
但即便如此,,合肥新城的境況依舊還是十分危急,因為滿寵雖然親至,,但朝廷并沒有允許他率領(lǐng)大部前來救援,,故此合肥得到補充的戰(zhàn)斗力只有滿寵帶來的五百壯士。
吳主孫權(quán)精明非常,,心中當(dāng)然也明白這一點,,所以孫權(quán)想要在曹叡還沒有趕到前線之前,就對合肥發(fā)動猛攻,。
仔細算來,,這已經(jīng)是孫權(quán)第六次進攻魏國的合肥了。
二十四年前,,赤壁戰(zhàn)后,,本是他奪取合肥最佳的時機,但他當(dāng)年卻被尚在擔(dān)任揚州別駕的蔣濟以一封“大魏武皇帝已帥十萬大軍回援合肥”的書信給嚇退了,。
十九年前,,是他第二次出兵奪取合肥,只可惜卻被魏國猛將張遼張文遠以一桿鐵戟,、八百猛士殺的狼狽不堪,,淪為了敵人的笑柄!
十五年前,,關(guān)云長北伐襄陽,,他本想與關(guān)羽一同出兵,,東西呼應(yīng),攻下合肥,,但奈何關(guān)羽盛氣凌人,、侮辱自己,他這才轉(zhuǎn)而命呂蒙攻打關(guān)羽,,雖然奪下了荊州,,但卻再一次失去了攻下合肥的時機。
四年前,,稱帝后的他,,精心謀劃,先是大兵壓境,,吸引來了魏國兗州,、豫州的大部援軍,而后假裝糧草不繼,,主動撤退,,實則想讓魏軍就此撤退,自己再殺個回馬槍,,以利乘弊,,可誰成想,自己的妙計被滿寵這個老兒給識破了,!
去年,,自己又舉兵北上,可魏軍合肥新城已成,,自己無隙可乘,,本想就此耀武揚威一陣便行撤退,可滿寵卻早就埋伏下軍隊在河岸之上,,自己又折損了數(shù)百兒郎,!
這口惡氣,自己如何能夠咽得下去,!
此刻,,正自乘著鑾輿、身披天子龍鱗細鎧,、腰懸白虹名劍的吳國皇帝孫權(quán),,此刻率領(lǐng)著他麾下的數(shù)萬精銳,朝著合肥城下緩緩進發(fā),。
【注一:吳大皇帝有寶劍六,一曰白虹,,二曰紫電,,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此小說設(shè)定青冥劍被賜予陸議?!?p> “將士們,,今日一戰(zhàn),務(wù)必雪恥,!”
孫權(quán)原本青綠色的雙眼,,此刻竟因為激動而顯得有些通紅,他噌的一聲抽出腰間的“白虹”長劍,,指向了他無數(shù)次魂牽夢繞的合肥城頭,,大聲的激勵著麾下的士卒:
“將士們,攻下合肥,!”
孫權(quán)一聲令下,,成千上萬的吳軍霎時便如同青色的巨潮一般,撲向了合肥新城,!
————
寬闊的淮河水面上,,魏帝曹叡親自統(tǒng)率的水師船隊,正有條不紊的列陣向東南方向進逼而去,。
高大如樓閣殿堂的黃龍御用舳艦之上,,迎風(fēng)翻飛如黑羽黃鬃威禽的旌旗之下,魏帝曹叡身披魚鱗甲,、腰懸天子劍,,正意氣風(fēng)發(fā)的戰(zhàn)立在船頭,眺望著遠方遙不可望的吳越之鄉(xiāng),。
一眾散騎常侍劉放,、孫資、高堂隆,、卞蘭,、何曾,以及長平侯曹肇,,還有升任為領(lǐng)軍將軍,、掌管宮城禁衛(wèi)的夏侯獻等人,則隨侍在皇帝一旁,。
此刻,,曹叡心緒激蕩無比。
想當(dāng)年,自己祖父武皇帝曹操親率大軍南下,,舳艫千里,、旌旗蔽空,于赤壁江中橫槊賦詩,,是何等的英雄豪邁,;而父親高祖文皇帝曹丕也曾數(shù)次親征南下,雖無功績,,然亦曾有逼迫吳越,、虎視荊襄之效。
如今自己秉承祖,、父兩代先帝之遺志,,再次親御龍舟南下,頗感躊躇滿志,,他望著自己麾下壯勇的甲士,,望著遠處寬闊的水面,以及一望無際的江淮平原,,胸中頓感豪氣干云,,一時不禁詩興大發(fā),他命人取來文房四寶,,沉吟半晌之后,,他揮毫寫下了胸中塊壘:
“我徂我征。伐彼蠻虜,。
練師簡卒,。爰正其旅。
輕舟竟川,。初鴻依浦,。
桓桓猛毅。如羆如虎,。
發(fā)炮若雷,。吐氣如雨。
旄旌指麾,。進退應(yīng)矩,。
百馬齊轡。御由造父,。
休休六軍,。咸同斯武。
兼涂星邁,。亮茲行阻,。
行行日遠。西背京許。
游弗淹旬,。遂屆揚土,。
奔寇震懼,。莫敢當(dāng)御,。
權(quán)實豎子。備則亡虜,。
假氣游魂,。魚鳥為伍。
虎臣列將,。怫郁充怒,。
淮泗肅清。奮揚微所,。
運德耀威,。惟鎮(zhèn)惟撫。
反旆言歸,。旆入皇祖,。”
曹叡一邊揮毫吟哦,,一邊臨風(fēng)睥睨山河,,他在詩中將吳帝孫權(quán)比做“豎子”,稱蜀漢昭烈皇帝劉備為“亡虜”,,足見此時心境之高昂,。
過了兩日,曹叡的天子龍舟終于開至了尋陽,。
距離合肥新城,,僅有數(shù)百里的路程了。
曹叡在心中默默計算著行程,,他不止一次的在心中暗想著自己揮軍南下,、親自挫敗孫吳的場景,他想,,如此一來,,自己便真的可以直追祖、父之功業(yè)了,!
想當(dāng)年,,本朝名將張遼張文遠,率領(lǐng)死士八百,,手持鐵戟一支,,一戰(zhàn)殺的孫權(quán)十萬羽林丟盔卸甲,乃是何等的猛虎之威!
故大司馬長平壯侯曹休曹文烈,,鎮(zhèn)守揚州多年,,也曾數(shù)次挫敗東吳,揚威于江南,,為曹氏闖下了赫赫威名,,只可惜后來,自己繼位之初,,曹文烈中吳人之詭計,,身陷夾石,大敗而歸,,最終郁郁而終,。
直至今日,曹叡還是能想起當(dāng)初,,叔父曹文烈那落寞而不甘的眼神,。
不僅如此,大司馬的愛子,,自己的左膀右臂,,曹纂曹德思,也是被東吳所擒殺,!
曹叡在心中暗暗發(fā)誓,,此次定要率龍舟橫掃吳越,再次殺的孫權(quán)丟盔棄甲,、倉皇奔逃,,以報故大司馬曹文烈、故校事官曹德思之仇,!
————
孫權(quán)本以為憑合肥城中這點守軍,,以及一個行將就木的滿寵,自己定可一鼓而下,,可他沒想到的是,,城中那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守將張穎,拒守力戰(zhàn)之后,,居然頂擋住了自己廬江上甲,、丹陽青巾的進攻,自己竟并未占到絲毫的便宜,!
看來,,此次自己又要飲恨折戟于此處了......
————
正當(dāng)曹叡的大軍即將離開尋陽,繼續(xù)朝著合肥新城進發(fā)之時,,距離曹叡的龍舟不遠處,,遠處的河面上,,似有一葉小舟疾疾而來,看其旗幟番號,,是一只魏軍水軍斥候的傳令舟,。
新任校事官何曾一眼便認出,這是自己麾下的校事,,他急忙命人駕著小舟前去迎接那人,。
會面之后,何曾得知那人帶來了一個前線緊急軍報:孫權(quán)竟然已經(jīng)率領(lǐng)大軍撤退了,!
何曾眉頭一皺:
“速速派人去龍舟之上通知陛下,!”
兩名校事聞令,,立即便駕小舟朝著曹叡的龍舟而去了,。
不多時,一名曹叡身邊的親兵登上樓船,,跪于甲板之上道:“陛下,,南線傳來驛報,孫權(quán)已率領(lǐng)麾下十余萬丹陽青巾,、廬江上甲撤軍南下了,!”
“什么!”
曹叡聽了這個消息,,心中五味雜陳,,不知是退敵之喜悅,還是雄心壯志未酬之落寞,,或許兩者兼而有之吧,。
“好吧,朕知道了......”
曹叡長長的吐了一口濁氣,,隨侍一旁的散騎常侍們,,也不知皇帝究竟是舒了口氣,還是嘆了口氣,。
————
此時,,正在江夏、沔口駐扎,,準(zhǔn)備進攻魏國荊州首府重鎮(zhèn)襄陽,,由東吳上大將軍、江陵侯陸議,,以及大將軍,、宛陵侯諸葛瑾二人率領(lǐng)的西線北伐大軍,也聽聞了皇帝孫權(quán)退兵的消息,。
江夏帥張之中,,主帥陸議身披白色袖筒鎧甲,、腰懸吳主孫權(quán)欽賜的“青冥”寶劍,正自端詳著案前的行軍地圖,,全副披掛的他并沒有感到絲毫困頓,。
片刻之后,他似乎有了主意,,于是喝道:
“來人,!”
親兵韓扁聽了將令,立即便進帳來了,。
“你速速去陛下撤軍方向,,帶上我這封奏表,務(wù)必要在陛下撤回江南之前,,將之送到陛下駕前,!”
“遵命!”
韓扁立即便出帳送信去了,。
他知事情緊急,,不敢耽擱,因此選擇了路程較近的北路,。
但此路雖然較南邊路徑較近,,但卻正好路過了魏軍駐地,巧的是,,這一日在大營當(dāng)值,,指揮斥候、巡邏兵的,,正是夏侯玄的堂弟,、新任領(lǐng)軍將軍夏侯獻。
夏侯獻為人精明強干,,且又武藝精熟,,目力過人的他一眼便看到了企圖潛藏偷逃的韓扁。
“喂,!你是何人,?速速上前來!”
韓扁見自己行蹤敗露,,心中暗叫不好,,正要發(fā)足急奔的他還沒有跑出二十步,便被后來居上的夏侯獻追上了,。
夏侯獻覷的真切,,一刀環(huán)便砸倒了韓扁,他大笑道:
“兔崽子,,你倒是跑??!真當(dāng)我家傳的“云行雨步”是白練的么!”
韓扁此時臉色煞白,,眉頭緊皺,,并沒有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