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水里有動靜,,周梓林登時興奮起來,。
沿著小淺潭繞了一圈,,周梓林發(fā)現(xiàn)因為此處地勢低洼,,甜水溝流經(jīng)此處時在泥洼里蓄起水來,,這才形成了小淺潭,。于是周梓林大膽猜測,,是很多原本香稻川里的生物在河水分流之時被沖到此處,,而此地水流不急不緩,,正適合它們生存,,所以它們就在此處定居下來。
想清楚了水里生物可能的來歷,,周梓林又開始琢磨起抓它們的方法,。
在鄉(xiāng)下生活過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過一些特殊的經(jīng)歷,而抓魚就是其中之一,。
只是小時候抓魚的場地要不就是林間小溪,,要不就是放過水后的水田,都是些淺灘,,深塘大河是不可能去的,,因為大人們是不會允許小孩子去水深的地方玩耍的。
雖然說是小淺潭,,可不知深淺的情況下也不好貿(mào)然下水,。既然下不了水,那之前小時候的經(jīng)歷就派不上用場了,,只得另尋抓魚之法,。
下水有下水的抓法,不下水自然也有不下水的抓法,。周梓林想了想,,還是得借助工具。
這個時候,,周梓林想起家中長輩曾經(jīng)用過的“竹地籠”,。“竹地籠”在鄉(xiāng)下是最常見的一種捕魚蝦的工具,,用最普通的竹子就能制成,,只需要往籠子里扔些誘餌,再把籠子放到河里,,天黑了來收籠子就成了,,很是方便,。
而它的做法也比較簡單,看過一次之后就一目了然了,。首先將竹子從靠竹節(jié)處鋸開,,使它變成竹筒。然后把竹筒的口端用刀劈開成大約相等的八或十份,,但是不要劈斷,,須保留筒底處相連。而筒口到筒身要用竹篾片兒稀疏地編上兩三道箍,。箍與箍之間也需要留有足夠的間隔,,主要是起到一個支撐的作用,使之愈到筒口愈大,,成為口大底小的喇叭形狀,。等到整個竹籠都用竹篾片兒編好之后,一個專用于抓魚的“竹地籠”便做成了,。
這種竹地籠既結(jié)實又透水透氣,,魚進了里面仍然是活蹦亂跳的,毫發(fā)不傷,。而魚簍口上有用一圈竹片編成的倒刺,,魚循著餌料可以順利地游進去,可無論如何都是逃不出來,。
回想起竹地籠的做法,,周梓林趕緊跑回林莊,找到魯墨,,然后把要求,、做法講給他聽。魯墨聽完之后也是雙眼一亮,,他們這類的匠人,,對于新的創(chuàng)造總是格外的注意,因此聽完之后也是迫不及待地想要把竹地籠做出來,。
經(jīng)過一番折騰,中途也廢了不少竹子,,最終魯墨還是幸不辱命,,完成了竹地籠的制作。
見竹地籠做出來了,,周梓林滿臉興奮,,夸獎了幾句魯墨便提著竹地籠跑向甜水溝。
門外淅淅瀝瀝地下著小雨,。說來也怪,,最近的天氣總感覺有些反常,,根據(jù)原主的記憶,修仙世界雖然分了四季,,可實際天氣上并沒有多大差別,,常年都是和風細雨,很少有極端的天氣出現(xiàn),。然而最近幾日的天氣確實變化多端,,時而烈日當空,驕陽似火,;時而又變得狂風大作,,暴雨傾盆。
這不,,剛剛還是艷陽高照,,此刻出門卻已經(jīng)是綿綿細雨,估計要不了多久這雨勢就要變大了,,周梓林不禁加快了腳步,。
周梓林頂著淅淅瀝瀝的小雨,拎著幾節(jié)“竹地籠”來到小淺潭,,準備抓緊把地籠這種捕魚工具放到潭水里,。周梓林環(huán)顧四周,選了小淺潭一處水深二十公分左右的地方,,此地靠近小淺潭的出水口,,是魚進出淺潭的必經(jīng)之路。
周梓林在所選地方用石塊壘了一個小壩,,壘壩的時候沒有壘得風雨不透,,只是粗略壘成即可,根本不用擔心魚會從那簡陋的石壩中間大大小小的縫隙中逃走,。
其實小淺潭水流湍急的話,,壘一道沒有縫隙的壩是絕對不可能的,源源不絕的河水不是沖垮堤壩,,就是從堤壩上面漫過,,那就一條魚也得不到了。而水流緩慢的小淺潭就沒有這種擔憂了,,在壩底每隔五,、六十公分留一個可以安“竹毫兒”的孔,把竹地籠安放在孔中,,最后周梓林再往竹地籠里撒了一把靈米當作餌料,,這樣就大功告成,只等魚兒自投羅網(wǎng)了,。
做完這些之后,,趁著雨勢還不大,,周梓林趕緊跑回了林莊,這天氣變化太快,,只是下個籠子的功夫,,雨點砸在臉上就已經(jīng)很疼了。
······
傍晚時分,,雨過天晴,,空氣中也都是灰塵被雨水沉積后的特有味道。雖然只剩夕陽,,但天邊那片彩霞還是極美的,。
周梓林興沖沖地趕往剛剛下竹地籠的小淺潭,準備收獲一波魚獲,。
剛剛下了一場雨,,喜歡新水的魚類聽到水響聲,頭一搖,,尾一擺,,在循著靈米的香味,便順著流水鉆進了帶倒刺的籠里,,鉆進去再相互擠一擠,,就更沒有轉(zhuǎn)身的余地,更別提要出來了,。
周梓林站在下籠子的地方,,心里有些忐忑,猶豫著要不要提起籠子,。終于他心一橫,,一閉眼,將地籠直接從水里提起來,,一瞬間,,籠子的重量差點讓他松了手。他心里清楚這次怕是收獲不少,!
周梓林雙手握住地籠,,往早已準備就緒的背簍里一倒,只聽見籠子里倒出來的魚“啪啪啪”的聲音,,還有那上下翻跳的銀白色身影,,將周梓林的興奮提高到了另一個巔峰狀態(tài),那種收獲的快感難以言表,。
站在一旁的福伯也是被眼前一幕嚇了一跳,他這一輩子除了在趕集的時候見有人賣過,,其余都沒見過這么些魚,。
福伯瞪大了眼睛,,彎下腰捏出一條魚,翻看了一番,,流線型身材,,銀白色鱗片,終究還是見多識廣,,他認出了這就是香稻川的獨有之物:稻川魚,!
香道川里的特色產(chǎn)物,由于游速飛快,,所以鮮少有人能捕獲的到,,若不是有幸曾見識過,恐怕福伯也認不出來,。
“稻川魚,!”周梓林喃喃的念了幾遍,記住之后又欣喜地翻數(shù)著今天的收獲,。
把一些還小的稻川魚放生回去,,周梓林最終數(shù)出了八條體型稍大的稻川魚,光是捏著這細膩的鱗片,,周梓林就能感受到稻川魚鱗片下有力的肌肉,,一看就很是勁道,這魚無論是清蒸,、燉湯還是燒烤,,味兒肯定都不會差。
周梓林擦去口水,,和福伯抬著裝滿稻川魚的背簍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