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大叔現(xiàn)在自己就可以煮鍋子解饞,,看你船上還有魚有蝦的?!蓖跞锾筋^看見他腳邊桶中就是活蹦亂跳的魚兒,。
“這些小雜魚,,只能熬湯,,哦,!對了,!大財,你若是不嫌棄,,就把這些小凡條撿去熬湯吧!馬上就是魚產(chǎn)籽的季節(jié),,我們也要歇了魚網(wǎng),,等到入夏才動舀?!?p> 曹掌舵踢了踢腳邊的木桶,,一路跟自己搖櫓的兒子在碼頭泊下船,就急急忙忙撒了幾網(wǎng),,然后提著幾條大的到鎮(zhèn)上換錢,,這些都是不值錢的丟頭。
“呵呵,!曹大哥說笑了,!啥嫌棄不嫌棄的,你這也是辛苦打來的,,我得給錢,。”見王三秋一直在覷桶里的小雜魚,,王大財就開始在身上摸錢,。
趙小六也圍到桶邊,看著這些手指頭長的小魚咂嘴:“是小凡條,,沒肉,,熬湯還行?!?p> 只有一斤多的小雜魚,,曹掌舵怎么好收那一兩文的銅錢,就跟王大財就在那里禮讓來禮讓去,。
這樣的小魚熬湯是可以,,不過還有更好吃的方法,那就是去了肚腸清洗干凈之后,,用鹽和酒腌上一個時辰,,再裹上雞蛋面粉放油鍋里炸,炸到外酥里嫩,,起鍋時再撒上香料,,連骨頭都可以嚼著吃下,。
一想起那噴香滿嘴,王三秋就咽口水,,她早想吃油炸小魚干了,,此時也不客氣,見她爹要買,,就跟趙小六動手開撈,。
“爹,明天早上曹大叔是要來鋪子里吃飯的,,到時候你不收他的錢,,不就對了!”王三秋口也沒有閑著,,見兩人為兩文錢推推搡搡,,忍不住開口道。
正推搡的兩人一怔,,又齊齊笑起來:“還是你姑娘說得對,,明天早上我來吃飯,你少收我兩個銅子就行,?!?p> 被曹掌舵一打岔,王大財?shù)男那楹昧嗽S多,,見女兒叉著手不知道怎么把魚拿回去,,就幫忙在船上尋一個魚簍子,一兩斤小雜魚全部裝好,,跟船老大約好明天早上來吃飯,,這才帶著三秋小六一路回去。
小六第二天果然沒有來幫忙,,他一早就坐了去縣里的客船走的,,連王家都沒有來告別。
曹掌舵帶著他的兒子應邀來吃早飯了,,在他的飯桌上,,除了王家拿手的各類涼拌菜和涼粉,還有頭天晚上在他那里拿的小雜魚,,被王三秋用油炸得酥脆,,吃著也噴香。
這可比自家婆娘做得好吃,,只需要泊船時多拉幾網(wǎng)就能換到的吃頭,,曹掌舵把這事放在心上,而且只要到大余渡,,他總會帶幾斤炸過的小魚回家下酒,。
現(xiàn)在王家賣的早飯除了招牌涼粉,,還有各種時令小菜和細細的土豆絲,藕片,。
這樣豐盛的早飯,,自然得到曹掌舵父子的連聲稱贊,尤其是脆脆微辣的土豆絲,,清爽可口正合他的脾性,。
現(xiàn)在習慣花幾文錢在外吃飯的人都要來王家。
因為比以前還忙,,王三秋的跑步時間不得不提前小半個時辰,,這樣跑回家來,天才微亮,,正好可以幫助王大財準備菜品。
對王三秋每天跑步的事,,王大財反對過幾次,,他覺得這是在折騰自己。
不過他說了也沒有用,,每次王三秋都是嘿嘿笑著逗他樂,,第二天照樣跑出門去。
只是從此在江邊黃桷樹下,,每天早上多了一個佇立的人影,,提著面巾茶水等著。
王大財每天把米下到鍋里慢慢熬著,,饅頭放在籠屜上蒸上,,就會關上門到碼頭上來等。
一直看著王三秋從江邊的土路平安回來,,才絮絮叨叨的遞帕子遞茶水,,一路回家,再父女倆一起拌菜,。
日子過得平淡又歡喜,,王大財也一天比一天開心,被自己的三丫頭換著方的逗樂,,時不時就笑彎了腰,,氣得高高舉起手要打人。
除了自家,,旁邊的趙家王三秋也要照顧到,。
趙家只有小六娘在,三秋答應小六每天要送飯菜去,,只要鋪子里一忙完,,她都會去趙家坐坐,。
“劉媽,開門,!”王三秋提著飯敲響趙家的門,。
小六娘一邊應著,一邊急忙上來開門,,三秋送來的又是滿滿一大碗的飯,,再加上饅頭和菜,都夠她吃一天了,!
“三丫頭,,你跟你爹真是做了好事了!每天不用做飯,,我也能多洗幾件衣服,。”小六娘捋著鬢角的發(fā)絲,,臉上帶著感激,。
“劉媽,我小時候你也沒有少幫忙照顧,,現(xiàn)在說這些也見外了,。”王三秋一邊幫她擺飯,,一邊說著,。
聽王大財說,以前“自己”小的時候哭鬧,,小六娘還經(jīng)常帶著過夜,。只是后來自己大了,脾氣不好,,也就不跟這些長輩來往,。
趙家院子比王家大,還有空地,,一家子拼命攢錢,,準備入秋再搭幾間房子,就請媒婆給趙家老大說親,。
王三秋看著小六娘因為常年浸泡冷水而變形的手,,忍不住勸道:“劉媽,你也太好強了,,還是得顧惜自己的身子,,能燒熱水的就用熱水,天天這樣摸冷水,,以后身子骨會疼的,?!?p> 小六娘沒有女兒,突然聽到她說這些貼心窩的話,,眼睛都紅了,,拉著王三秋的手走到檐下坐了:“你現(xiàn)在真的懂事了,是你爹的福氣,。我們當父母的,,哪個不是身體還能動時,巴望著多替兒女置辦些東西,,歇不住的,。”
這些話,,以前的王三秋是不屑聽,,也不會這樣讓外人說的,就是王大財多說幾句,,都要撂臉子發(fā)脾氣,。
現(xiàn)在小六娘說起這些,王三秋只是笑笑,,還耐著性子聽她說完才道:
“劉媽,我今天想給我爹添置幾套衣服,,鎮(zhèn)上哪家成衣鋪子做得最好?”王三秋聽小六娘說完,,也說到自己想問的。
雨天一過,,春天的太陽就一日比一日熱辣起來,,稍微動一動,身上的厚襖就穿不住,。
給王大財搬房間時,,王三秋看過他的衣衫,單衫都已經(jīng)很舊,,大多都打上歪歪斜斜的補丁,,連一件像樣的都沒有。
王小姑娘不操心這事,,所以她的記憶里也沒有布店成衣這些鋪子,。
小六娘是老人,一定知道鎮(zhèn)上的情況,。
“要給你爹添置衣服?去太平巷段家的成衣鋪看看吧,!那段家祖輩賣布便宜,布料結實,,做的衣服也講究,,裁剪后再討要一些線頭布角的回來打補丁,,他們都會給大塊的?!?p> 見三秋是要給王大財買衣服,,小六娘打心眼里高興,事無巨細的說著怎樣當家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