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老板選擇坐林小建的攤位上堂食,,他站在食客邊上等了一會兒,見有人吃好起身,,立刻坐了下去,,搶座速度極快,。
“動作還挺麻利的?!?p> 他看著林小建忙碌的背影,,心里不由得發(fā)出感嘆。
曾幾何時,,他也是這樣的,,爭分奪秒,燙菜和打仗一樣,,動作飛快,,早燙好一碗,早吃完一桌,,就能多做一桌的生意,。
直到有一天,,他發(fā)現(xiàn)雇個燙菜工要不了多少錢,而自己的身體已經(jīng)不支持從早到晚的勞累后,,他選擇了退出,,把機械式的活交給員工做,無非是一年少賺幾萬塊錢,。
“這小姑娘挺能干的,,難道是他老婆?”
夏小雙的行云流水,,給史老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到有客人站起來,她立馬過來收拾,,抹布會盡心的在桌上多擦幾下,,營造出相對干凈的用餐環(huán)境,讓顧客覺得安心,。在他的印象里,能夠這么勤快的,,只有盈虧自擬的老板娘,。但這兩人看上去年紀(jì)不大,應(yīng)該不到20吧,,現(xiàn)在還有這么早結(jié)婚的嗎,?
“香!”
麻辣燙端上來后,,史老板的第一印象就是香,,好像是酸菜魚上面澆的那勺熱油,把蔥姜蒜的香氣盡數(shù)激發(fā)了出來,。他看到林小建是有一個淋澆頭的動作,,一般的麻辣燙就是湯底,哪有什么澆頭,,莫非是什么獨家秘方,?
“不過沒我的香?!?p> 張國福麻辣燙的底料都是總公司統(tǒng)一制作的,,加盟店并不掌握配方,用完了繼續(xù)跟公司買,,一袋大幾十塊,,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用好幾袋。門店能做的就是多放或少放來控制口味輕重,,按比例調(diào)配,,理論上全國幾千家張國福的味道都是相同的,。
史老板并不像有些同行那樣,通過減少底料比例來控制成本,,反而比公司標(biāo)準(zhǔn)多放了10%,。他覺得既然客戶選擇吃麻辣燙,而不是蘭州拉面,、本地湯面之類的傳統(tǒng)面食,,就是喜歡麻麻辣辣的口味,把味道搞淡,,那是本末倒置,。
偶爾會有客戶嫌他的湯味道太重,抱怨太咸太油太辣,,對此他誠懇接受之余,,并不作任何調(diào)整,因為這是張國福開遍全國的核心競爭力,。他的麻辣燙上桌的時候,,會有一股濃濃的麻辣味撲鼻而來,還沒開動就刺激的人口水分泌,。
“湯色挺淡的,。”
顧客不做要求的話,,林小建默認(rèn)是微辣,,只是在湯底上灑一層自制的紅油。而他的湯底是白中透黃,,似乎是放多雞架的原因,,看起來有點兒像是雞湯,如果不要加辣只點原味的話,,更像是雞湯燙菜,。
“這雞湯味好濃啊,放了多少雞架,?”
“不對啊,,雞架怎么可能熬的這么鮮,好像還有土雞的味道,?”
聽說這家的湯比較鮮,,史老板先喝了口湯。隔了半條街的青果燙撈號稱自己是可以喝湯的麻辣燙,,他把那邊的幾種口味全外賣過來嘗過,,感覺也就那樣,無非是把麻辣包換成酸菜和番茄包而已。
對能吃辣的人來說,,麻辣燙的湯底也是可以喝的,,所謂能喝湯的麻辣燙就是個噱頭。他前幾天逛億達廣場,,看到有家酸菜魚,,打出口號是“能夠喝湯的酸菜魚”,奇了怪了,,哪家酸菜魚是不能喝湯的嗎,?
讓他鬧不明白的是為什么這家麻辣燙的湯能夠這么鮮,難道他熬一鍋湯,,放了一整箱的雞架,?這樣還有錢賺嗎?難不成是因為參加美食節(jié)故意把湯熬鮮點,,可這樣做又有什么意義呢,,還能把學(xué)生都忽悠到風(fēng)縣去吃麻辣燙不成?
到目前為止,,別的史老板都能理解,,就是這類似雞湯般香醇的湯底讓他琢磨不透。只要舍得用料,,有時間慢慢研究菜譜,,普通人在家也能做出一桌合格的料理。餐飲行業(yè)和在家做飯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如何在保證速度和成本的情況下,,保證產(chǎn)品質(zhì)量合格。
每個人的爸爸或媽媽都會做飯,,但肯定不適合開飯店,,就是這個原因。在家做一桌飯要1個小時,,開飯店的話半個小時不上菜顧客就要退單走人,;給家人做飯會選擇最好的食材,但賣給別人吃就要考慮成本,,高級餐廳倒閉速度比小吃店快的多,。
“菜品質(zhì)量還可以,但有可能是今天專門去采購的新鮮貨,,日常經(jīng)營,,有一兩樣菜沒管到變質(zhì)了也是沒辦法?!?p> “不知道他家的重辣是怎么樣,,這湯固然鮮,但麻辣燙不麻辣還是不夠勁,。算了,,不吃了,,反正他就在風(fēng)院擺一天?!?p> 史老板全方面分析著林小建這碗麻辣燙的水準(zhǔn),,就事論事,湯底的鮮美讓他大開眼界,,自己的湯底拍馬也趕不上,。小老板如果每天都這么熬,那得花多少錢買雞??!
“菜處理的挺干凈,是個挺仔細(xì)的人,?!?p> 檢驗一家店的服務(wù)水平,就得在他最忙的時候光顧,。很多店平時沒什么問題,,一旦忙起來,廚師可能就注意力下降,,菜燙的太熟或不夠熟,;服務(wù)員也許就變得狂躁,叫他理也不理,;配菜工沒準(zhǔn)就手忙腳亂,,臟東西處理不到位。
而這方面紕漏他都沒有碰到,。
“還不錯,,看看他在網(wǎng)上的口碑?!?p> 史老板拿出手機,,他會用的手機程序不多,大眾點評是其中一個,,好像和外賣平臺是同一家公司出的,,操作模式差不多。
他這個年紀(jì)的人很少會用大眾點評,,只是偶爾拿它看看自己店的排名,,這是去年一個風(fēng)院學(xué)生教他的。
“小林麻辣燙,?!?p> 他慢吞吞的打出五個漢字,搜索框下面跳出了模糊的搜索結(jié)果。
“北山夜市,?那里好像都是工業(yè)區(qū)吧,。”
史老板對風(fēng)縣的情況不太了解,,在這之前,,他只知道風(fēng)縣有個龍記酒家很出名,上了黑珍珠榜單,。
他點進小林麻辣燙的頁面,,往下拉,發(fā)現(xiàn)光禿禿的沒幾條評論,,看樣子開業(yè)沒多久,,底蘊和自己差遠(yuǎn)了。
“竟然是全5星好評,?呵呵,,找人刷的吧,我都才4.2,?!?p> “給打個4星吧,我想想……菜品不夠豐富,,味道太淡,。打太低也不好,沒必要故意抹黑,?!?p> 本來他沒興趣給別人的店寫評論,但看到小林麻辣燙全滿星好評,,史老板心里有點不太舒服,。他自詡是風(fēng)州第一麻辣燙,覺得沒人能比的上他,,哪怕是網(wǎng)站上虛無縹緲的評論也不行。
但惡意差評,,他也不至于這么做,,同行競爭,還是應(yīng)該留點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