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妃有喜,雖然不說普天同慶,,但皇宮也是一片喜氣,,所有人臉上都是面帶笑容,一見到朱由校連呼恭喜陛下,。
太妃得知以后更是親自來乾清宮看望純妃,給足了面子,,還親自交待了這幾個月需要注意的事項,,還將她自己當(dāng)年的親身經(jīng)歷全部講給她聽,。
“皇帝,如今皇妃有喜,,先前之事可暫且擱置,?”
朱由校當(dāng)然知道太妃的意思,她還是希望自己好好呆在皇宮,,不要親臨險境,。
“太妃無需多慮,只要牢記先前之安排就可,!”
見皇帝這么說,,她也徹底放棄了勸諫的想法,后宮本就不可干政,,她也不想就此壞了祖宗之制,,于是就告退回慈寧宮了。
“王伴伴,,傳詔文武百官,,明日開朝會!”
雖然親征之事已經(jīng)和內(nèi)閣六部定好了,,但還是要在朝會上正式宣布的,,畢竟也是堂堂的皇帝,還是需要注意一些場面問題的,。
朱由校為了純妃的安全,,又臨時起意,宣布客氏此次也要隨駕,,雖然朱由校比較信任她,,但畢竟在歷史上也有謀害皇妃和皇子的傳聞。
如果純妃沒懷孕還好,,現(xiàn)在懷孕了,,必須得特殊對待才行,不穩(wěn)定的因素絕不能存在,。
喜峰口軍營,,兩名錦衣衛(wèi)徑直而入營門,駐馬大呼道:
“陛下手諭到,,滿桂,、李松平速來接令!”
守衛(wèi)軍士立刻飛奔營內(nèi),,稍傾,,滿桂、李松平二人連忙一路疾跑而至,跪聲大呼道:
“恭迎天使,!”
錦衣衛(wèi)緹騎見二人已至,,打開手諭大聲道:
“北征之事已定,朕不日即將御駕親征,,著滿桂,、李松平二人立刻準備軍需物資,發(fā)放優(yōu)質(zhì)戰(zhàn)馬與盔甲軍械于騎兵,,至少保證一人雙馬,,以備出關(guān)!”
“全軍進行嚴格管控,,所有訓(xùn)練一概停止,,養(yǎng)精蓄銳,隨時準備出關(guān),!”
“臣接旨,!”
待宣布完手諭后,李松平想邀請兩名緹騎入營休息,,另一名緹騎道:
“將軍不必了,,還請將軍立刻為我二人補充干糧和水,馬匹也換一下,,我等還要去遼東呢,!”
“即如此,那就稍候,!”
待得送走了這兩個錦衣衛(wèi),,滿桂激動的說道:
“好啊,終于要打仗了,,想不到陛下還要御駕親征,,自武宗皇帝以后,都多少年了,!”
“終于可以好好干他一場了,,李兄,該到我們建功立業(yè)了,!”
滿桂很開心,,可李松平并沒有他這么開心,只道:
“剛剛那人可是說的北征,,難道陛下是要出塞征伐蒙古,?”
滿桂也收起笑容,嚴肅的回答道:
“應(yīng)是沒錯,,不過眼下我大明最應(yīng)該征伐的難道不是建州的野豬皮,?陛下此舉何意,?”
不止是他們不理解,朝堂上的大臣也理解不了,。
“陛下,,不可親征啊,英宗土木堡之禍猶在眼前啊,,陛下萬望慎重啊,三思而行,!”
“臣死諫陛下,,如陛下要親征,請陛下從臣的尸體上踏過去,!”
“陛下,,蒙古與我大明尚無戰(zhàn)事,陛下為何要征伐蒙古,?臣不懂陛下其意,。”
御座上的朱由校緩緩道:
“那朕問你,,野豬皮為何要聯(lián)合科爾沁部壓制蒙古其他諸部,?”
“朕在問你們,為何我大明兩百多年始終無法平定北方,?這些年又是因為什么而使我雙方無戰(zhàn)事,?”
朱由校連環(huán)三問把這些人搞懵逼了,這根本不回答他們,,直接反問,。
他們將目光放在了內(nèi)閣元輔王象乾身上,他們希望這個文武雙全的老臣也來諫言,,可結(jié)果非常失望,。
王象乾就站在一邊眼觀鼻,目不斜視,,看都不看他們一眼,,根本不做任何回應(yīng)。
別無他法,,這些人只能依靠自己,,禮部主事劉宗周硬著頭皮道:
“臣敢問陛下,察哈爾部與我大明乃是盟友,,這些年一直相安無事,,亦無不臣之心,陛下為何征伐,?”
朱由??粗@個歷史上為大明殉國的大臣道:
“劉愛卿,,有沒有不臣之心從表面上是看不出來的,所謂的相安無事,,不過是那林丹汗沒有大舉犯邊而已,,怎么能說無戰(zhàn)事?”
劉宗周依然不依不饒的道:
“盡管如此,,也是無傷大雅,,況且林丹汗也多次上書解釋,是底下的部落擅自行動,,并非受他之意,!”朱由校大喝道:
“難道幾個字就可以成為他們劫掠邊鎮(zhèn)百姓的理由?有一才有二,,如不制止,,他們會更加肆無忌憚、得寸進尺,,宋朝的教訓(xùn)還不夠嗎,?”
“他們南下一次,邊鎮(zhèn)有多少百姓永遠失去了生命,?要朕眼睜睜的看著朕的子民遭受他們的屠殺,?如此不聞不問,大明國威何在,?”
縱然是劉宗周這個犟老頭,,被朱由校一頓說,也是找不到反駁的理由了,。
“陛下,,縱然要北征,如今時機也不可,,國庫也無錢糧供應(yīng)幾十萬大軍的后勤,,而且首要問題,還是要先平定建州野豬皮,?!?p> “而且草原也不是這么好平定的,當(dāng)年成祖皇帝五次北征亦是無功而返,,草原各部仍然生龍活虎,。”
“如陛下不聽臣等忠言,,一意孤行,,非要出師北征,必使我大明陷入兩線作戰(zhàn)之境,,國庫根本支撐不起曠日持久之大戰(zhàn),!”
朱由校也承認周應(yīng)秋所說沒錯,,要是以往要大規(guī)模北征,確實要準備繁多,,而且大多時候都是幾萬甚至幾十萬大軍,,所需靡費確實很多。
規(guī)模最大的就是朱棣的五次北征,,每次去草原都是幾十萬大軍,,光是糧草軍餉都不是一個小數(shù)目。
“諸位放心,,朕此次將改變戰(zhàn)法戰(zhàn)術(shù),,不同以往,不會曠日持久的,。”
又沉聲道:
“察哈爾部必須要打,,林丹汗表面順從,,實則狼子野心,妄圖坐上觀虎斗,,從中漁利,,朕可不會如他的意?!?p> 眾人見皇帝完全不為所動,,大多選擇了沉默,只有幾個不知死活的所謂忠臣還在諫言,。
劉宗周見此又上前道:
“陛下如有計劃,,還請告知臣等,讓臣等知曉,,且朝堂大臣諸多知兵之人,,也好為陛下拾遺補缺!”
“等朕回朝之時,,劉愛卿就知道了,。”
朱由校怎么可能當(dāng)著這么多人的面把軍事機密說出來,,他又不是朱祁鎮(zhèn)和朱由檢,,就連假的他都不會說,有人知道就行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