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章 你是一個好縣尉
接下來幾天,楊釗全情投入到賑災中,。
從戴家抄沒出來的金銀財寶這時派上了用場,,外加房主管沒有食言,主動捐贈了一批糧食和衣服,,賑災工作進行得很順利。
縣衙很快籌集到了五百石糧食,,緊急發(fā)往各受災區(qū)域,。
災民人數(shù)在八百到一千之間,,這些糧食足夠他們吃一個月了。
余下的可災情發(fā)展另行慢慢募集,。
同時,,楊釗將這些災民們發(fā)動起來,采用以工代賑的方式,,由縣衙出資購買物質(zhì),,再由這些災民們自己動手,迅速地在各地搭建起臨時的棚房,,解決他們的居住問題……
楊釗的這番動作大家都看在眼里,。
即使是那些沒有受過教化的愚昧鄉(xiāng)民,在看見楊釗后,,都充滿了感激和敬意,。
楊釗走在路上時,也經(jīng)常會有鄉(xiāng)民端一碗清水來孝敬他,。
生活在古代生活,,楊釗是十分注意衛(wèi)生安全的,從不喝生水,。
可鄉(xiāng)民們不太會說話,,他們也知道,便用一碗水來傳達他們的情感,。楊釗接過他們遞來的水,,通常都會喝上一口,然后看著鄉(xiāng)民滿足而感激地離開,。
劉老根和萬余年等人也在招募來的勞工之列,,縣衙按天計算勞酬,從不拖欠,。
萬余年曾拉著劉老根專門找到楊釗,,表達了他的敬佩:
“四年前(天寶元年),縣里也發(fā)了一次大水,,只淹了不到一百頃地,,遠沒有這次的洪水大??删褪悄谴嗡疄?,縣里堆滿了無家可歸的災民,大家都餓著肚子,,只能上山里去扒樹皮,、挖草根來填肚子,把周圍的幾座山都掏空了,,還有不少人到最后就活活給餓死了……而這一次,,即便受了這么大的災,,卻沒有一個人挨餓,沒有一個人露宿在野外,。我們大伙心里都清楚,,這是楊縣尉的功勞。劉老根喊的沒錯,,楊縣尉真是青天老爺啊,,老漢活了大把年齡,總算等到上天開眼了,,讓我見著了青天老爺?shù)哪印?p> “萬老丈言重了,。”
楊釗是打心里覺得,,地方上出了災情,,地方官及時救災,算不得什么功勞,。
況且在當權(quán)者眼里,,也沒把這當做功勞,。
無論這些老百姓如何感激他,,都不會對他的仕途有任何幫助。
而那些能影響他仕途的人,,正忙著四處去收集他的罪證,,他們壓根看不見楊釗此時的辛勞,即便看見了,,也理解不了,。
包括李審都不能理解。
李審曾多次提醒楊釗,,應當把賑災的事放一放,,先去應對李貞元等人的構(gòu)陷。
畢竟這關系到楊釗的仕途,,甚至性命,。
而且李審也說得沒錯,如果楊釗此時不反擊,,任由李貞元等人肆意誣陷,,讓縣衙里的其他人看見了,會以為連楊釗自己都放棄了抵抗,。
這將使本就不利的局勢更加危險,。
甚至會形成墻倒眾人推的局面……
楊釗偶爾回一趟縣衙,也能感受到局勢越發(fā)不利,。
即便沒有房主管的事先告知,,單看衙門里同僚們逐漸疏遠和冷落的態(tài)度,,楊釗也明白了,李貞元正在不遺余力地收羅他的罪狀,。
他們都相信楊釗此次難逃劫數(shù),,所以才不得不選擇遠離,明哲保身……
事已至此,,也確實沒了抗爭的必要,。
楊釗也得同他們一樣,選擇明哲保身,。
不過,,在脫下官服之前,楊釗還得做好最后的防范,。
房主管曾告訴他,,只要他主動辭去縣尉之職,便不會被追究罪責,。
但房主管的話,,能有幾分可信度?
況且,,就算房主管說話算話,,也不代表那就是李擇言和李貞元的意思。
為防止自己在辭官后仍難逃問罪,,楊釗搜集了揭示房公渠決堤真實原因的憑證,,主要是陳工和臨近鄉(xiāng)民的證詞,又謄抄了一份他就任扶風后的縣衙賬簿和青苗簿,,用來證實他在這三個月的政績……
他讓楊鉚帶上這些憑證,,先一步出了扶風縣。
如果他在扶風縣內(nèi)出了任何意外,,楊鉚會帶著這些憑證去成都尋求鮮于仲通的幫助,。
一切安排妥當后,楊釗最后一次來到尉廨,。
對于自己辦公了三個月的地方,,楊釗沒有太多留戀。
他利落地脫下了身上的皂青襕袍,,取下武冠,,摘下腰間的銅印,連帶腳上的烏靴也脫了下來,,整整齊齊地擺放在案頭上,。
換上他來時穿的那套平民衣物。
按照慣例,,縣尉離任,,不管是調(diào)任他地還是自免去職,,都得當面向縣令辭行。
畢竟,,大唐不是東晉,,楊釗也做不到陶淵明那樣任性灑脫。
但楊釗并沒有去跟李貞元辭行,。他想,,李貞元大概現(xiàn)在也不想見他吧,就這樣悄然離開,,對雙方都好,。
楊釗只是按照規(guī)矩留了封辭職信,就壓在銅印下,。
那是一封空白書信,。
對李貞元這類的人,楊釗一點筆墨也不想浪費,,哪怕寫上幾句泄憤的話,,都是浪費精力。
他另寫了一封信,,是送往玉溪園的,。
信的內(nèi)容很簡短,他告訴房主管,,等他定居下來后,,會將新的住址發(fā)過來,,希望房主管能定期告知他天度鄉(xiāng)一百頃集體耕種的土地的情況,。
這也是扶風縣內(nèi)楊釗最牽掛的地方了。
…………
出縣衙時,。
迎頭撞上了一個工曹房的雜役,。
那雜役抬頭一見是楊釗,嚇了一跳,,連忙道歉:“楊縣尉,,對不起,我剛沒注意到是你……”
“沒事,?!?p> 那雜役隨即注意到了楊釗身上的平民衣服,驚訝道:“楊縣尉,,你這是,?”
“以后我便不是你們的縣尉了?!?p> 楊釗已經(jīng)走出去了幾步,,卻聽見那雜役又從身后追了上來,。
“楊……縣尉,其實大家伙心里都十分敬佩你,。你是一個好縣尉……”
楊釗有點動容了,。
衙門里一個他叫不出名字來的小雜役,竟給了他這么高的評價,,還是在他已經(jīng)失勢之后,。
出縣衙大門。
門卒還是杜大友,,正打著盹,。
杜大友也看見了楊釗身上的平民衣服,也是一聲驚訝:“楊縣尉,,你這是……”
為了避免麻煩,,楊釗回了句:“我有事出去走一趟?!?p> 便離開了扶風縣衙,。
…………